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将团体辅导应用于教师群体,帮助他们调节情绪状态、缓解心理压力,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进而更好地充当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
【活动目标】
提高教师的自我认识和心理健康水平,学会情绪管理,促进自身的成长。初步感受、了解团体心理辅导的程序,为发挥广大教师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奠定基础。
【参加者】本校全体班主任,共20人。
【活动时间】周六、周日共两天一夜。
【活动程序】
单元一 有缘来相知
目标:澄清目标,建立信任,形成团体。
1.澄清目标:指导者作自我介绍,提出对成员的希望:主动投入、认真倾听、真实表达。请成员各自找一个伙伴,用5分钟的时间聊一聊自己参加这个团体的动机、愿望和目标。之后组织团体交流,指导者归纳并澄清活动的目标,再次提出希望:团体是大家的,付出的越多,收获的越多。
2. 暖身活动:微笑握手
目的:感受团体心理成长的特殊氛围。
操作:指导者:“今天的你与以前的你是不一样的,你今天心情愉快,积极乐观,让我们团体中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今天这个不一样的你。请你面带微笑,和周围的人亲切地握握手,打个招呼。”指导者引导大家争取与每一位成员握握手。
3.填画胸卡
目的:通过给自己命名和成员之间的接触交流,建立信任,促进成员在以后的活动中放松心情、互相支持、协作。
道具准备:双面胶(或别针),彩笔,设计精美的胸卡纸
操作:请成员为自己起一个昵称,这个称呼是在整个活动中使用的,是你最喜欢别人称呼你的名字。起好后,自己选用彩笔填写在胸卡上。小组与团体交流。
4.左右护法
目的:使成员之间了解和记住彼此的名字,促进成员之间的熟悉和了解。
道具准备:报纸
操作:全体成员围成圈坐,选出一人站在圈中,手执用报纸卷成的“棒子”。指导者喊出一位成员的昵称,坐在被叫者左右两侧的成员要马上站起来,否则由执棒者给没有完成任务者当头一棒,称之为“棒打薄情郎”。反复做,直到大家熟悉彼此的名字为止。
5.制定契约
目的:保证活动有效进行,保证活动任务的圆满完成。
道具准备:海报纸,彩笔,双面胶
操作:团体讨论,共同制定契约,执导者适时提供建议,将契约写在海报纸上,成员签名,张贴。契约内容一般包括:准时、保密、信任、真诚、尊重、自愿。
6.团体评估:请成员站起来围一个圆圈,说一句参加团体辅导的心情,再加上自己的名字(如快乐的××)结束第一单元活动。
单元二 认识我自己
目标: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1.循环沟通
目的:通过活动,探索自我概念,增进自我了解。
操作:(1)成员“1、2”报数分为两组,围成里外两圈,两两面对面站好。指导者提供话题,先由里圈的成员谈话,外圈的成员倾听。之后,里圈的成员向右跨一步,交换谈话对象,指导者提供新的话题,开始新一轮交流,由外圈成员先谈,里圈成员倾听。依此类推。交谈话题如下:假如我是一种动物(一朵花、一棵树、一种食物、一种交通工具、一种电视节目、一种颜色、上帝),我希望,因为 。
(2)活动结束后,团体分享:做上述活动时有何感想?交谈过程中听到别人的谈话内容,有何体验?想想看,为什么自己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它们是否代表你的价值观或坚持的信念?它们如何影响你的行为与生活?
(3)活动反思:自我概念是什么?通过活动是否能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2.别人眼里的我
目的:通过心理活动,产生深层次的心理体验;通过体验,培养客观地对待他人评价的积极心态;通过活动、体验、感悟、讨论,学习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整合促进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成熟。
操作:指导者提出对成员的希望:主动投入、认真倾听、真实坦诚地表达。
(1)找到你最欣赏的人,站到他旁边,并说出原因。
(2)找到你最不欣赏的人,站到他旁边,并说出原因。
团体分享:
(1)人们因什么而欣赏你?因什么而不欣赏你?对别人的反应你认同吗?
(2)哪些评价让你感到新颖、好笑而又确实符合自己?
(3)你有没有看到自己潜在的优势或特长,可能你从未注意,而在别人的眼中可能是那么地明显?
(4)这个游戏还给你哪些其他的感受?
3.我和我的家
目的:了解父母及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增强对自己形象的自我认知。
道具准备:海报纸、彩笔、双面胶、扑克牌、完成句子练习表
操作:
练习一:用扑克牌将成员分成5人小组,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之后,团体分享。
(1)用5个词来描述你的家庭,当谈到家庭时,你头脑中出现的画面是什么?
(2)当你做练习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练习二:完成句子
(1)我妈妈总是
(2)与妈妈在一起,我感到
(3)妈妈认为我
(4)我爸爸总是
(5)与爸爸在一起,我感到
(6)我对童年(6岁以前)经验最早的记忆
(7)假如还有一次童年时光,我希望
(8)我现在的生活
反思与团体分享:家庭和童年的经验对我(现在的思维方式、情感以及生活)有什么影响?父母伤害过自己吗?自己伤害过别人吗?你能原谅自己对别人的伤害吗?你能原谅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吗?
4.团体评估:用绕圈发言的方式,让成员由一到十,选择一个数字,代表自己在这次团体活动中的心情(数字低代表心情较差,数字高代表心情较好),并分享。
单元三 学会爱自己
目标:引导成员思考自己对健康快乐的理解,学会爱自己,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1.暖身活动:解开千千结
目的:通过共同活动中的身体接触,增进团体的情感融合。
操作:分成两个人小组,拉起手围成圈,记住自己的左右手拉的是谁的手,然后松手在圈内自由走动,指导者喊“停”,站立不动,再拉起原来的左右手,打成结。在不松手的情况下,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可将小组合并成一个大组再进行。团体分享感受。
2.我的身体和我的健康幸福
目的:了解健康幸福的概念,爱自己,新的启发、领悟,使自己活得更好。
道具准备:完成句子练习表
操作:(1)指导者传达整体的健康观,健康幸福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它包含了我们选择的生活方式;健康幸福强调的是积极的健康而不仅仅是没有病。
(2)健康幸福关注的领域(分小组讨论,分享):如何工作和娱乐;如何放松;如何吃和吃什么;如何思想和感受;如何保持身体健美;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我们的精神需要。
我虐待我身体的方式是
我忽视我身体的方式是
当人们注意我的身体特征时,我认为
当我从镜子里看到我的身体时,我认为
我放松的方式是
对我而言,锻炼是
(3)练习
你的身体通常是紧张的还是轻松的?哪个部分是最不放松的?
你身体有没有一个(一些)部分让你想掩盖?
你最喜欢身体的哪个部分?最不喜欢身体的哪个部分?
你最希望身体的哪个方面有变化?
如果你决定赤裸着身体站在镜子面前,看着你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并且让它“说话 ”,它会说什么?
3.关怀“宠物”
目的:满足身体对注意力的需要,使人松弛、增进健康。
操作:找个安全、隐蔽、舒适的环境,脱去上衣,花上15分钟,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身体上。拍拍它、抚摸它,对它说话。将它当成是个宝贝的宠物,充满关怀地、抚育地,而不是色情地对待。充满原谅、充满爱地接受任何你认为的缺点。带着慈悲与了解,将这份接受的心延展到也有着相同缺点的其他人身上。别批评,也不必沉溺在羞耻心里。如果你愿意,不妨在皮肤上抹些淡淡的乳液。这个练习可以指导成员在宿舍里或者在家里做。
4.团体评估:用绕圈发言的方式,让成员由一到十,选择一个数字,代表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心情(数字低代表心情较差,数字高代表心情较好),并分享。
单元四 爱,永恒的话题
目标:拥有爱心,增强爱的智慧,促进内心的平和。
1.口香糖,粘什么
目的:打破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增进亲密度,激发自身活力。
操作:参加活动的成员为偶数,有一人做发令员。规则如下:游戏开始的时候,请所有的人一起问发令员“口香糖,粘什么?”发令员开始发令,比如“口香糖,粘肩膀”。所有的参加者(包括发令员在内)必须迅速找到另一个人,两人的肩膀粘在一起。最后肯定会剩下一个人,这个人自动变成发令员,原来的发令员回到人群中。请大家继续开始问“口香糖,粘什么”,发令员继续发令。最后请所有做过发令员的人,一起上台表演节目(第一个发令员除外)。注意:指导者在开始的时候应该声明,像粘嘴唇、粘胸部等的指令应被禁止。
提问与讨论:为什么在一开始的时候有些不好意思?在工作中,有哪些情况要求我们打破自身的舒适区?我们的舒适区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拓展我们的舒适区?做完游戏后,人们之间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2.我和我的另一半
目的:新的发现、领悟,使自己活得更好。
操作:每人在成员中找个“伴”,交谈2分钟。然后,所有的成员蒙上眼睛,原地走动一会儿,开始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伴,找到后坐在一起。注意:活动过程中,指导者与助手要人为地给蒙眼的学员在找伴时制造点麻烦,比如,使劲将已经找对的人分开……活动之后,团体交流游戏的感受和体会。
3.舍弃练习
目的:通过游戏,产生深切的感受和体验,学会珍惜。
道具准备:泰坦尼克号音乐,纸、笔
操作:将成员分为小组,每组5人左右。请成员写下自己生命里最重要的五个人,包括自己,然后一一舍去。体会实验过程中的感受,每次舍弃都要说明原因。全部做完后,团体交流感受。
单元五 明天会更好
目标:结束团体,使成员充满信心地迎接明天。
1.所说非所做
目的:引导大家思考,一些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坚持不懈完全可以做到。
操作:全体成员围成圈,在过程中全体齐拍手并数“1、2、3”作为每个人的准备时间,然后每人做一个动作的同时,描述另一个动作,下一位要做前一位所描述的动作,同时再为下一位描述另一个动作。依此类推。进行两、三轮之后,团体分享感受。
2.积极赋义
目的:宣泄情绪,在积极赋义的过程中学会调整自己的认识。
操作:小组(5~6个人)围成圈坐好,请成员讲述最让自己头疼或不能接纳的一两个人的基本情况与特点。每讲完一个,小组其他成员帮助他积极赋义。如:封闭孤独——积极赋义就是自我保护意识强;竞争意识不强——积极赋义就是不争强好胜。每组一人作记录,将小组所作的所有积极赋义的例子进行团体分享。
3.学会赞美
目的:学会赞美,增强自信。
操作:积极赋义的小组围成圆圈坐好,小组成员轮流坐到圈中央,其他成员要从他身上找到特别的地方,然后用发自内心的语言赞美对方。赞美的语言要有针对性,不能盲目赞美。全体成员都被赞美之后,团体分享:当别人赞美你的时候,你的感觉如何?你在赞美别人的时候,通常赞美哪些地方?你能给所有的人不同的赞美吗?(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之处)你在赞美别人的时候,感到自然吗?为什么会这样?
4.收获园
目的:总结本次活动,了解成员的感受和建议。
操作:指导者自己作总结,然后请团体成员一一发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5.大团圆
目的:通过身体的接触带来温暖和力量,使成员在结束前更实在地肯定团体的团结,体验在一起的感受,获得支持与信心。
道具准备:录音机、磁带
操作:请大家站立,围成圆圈,将两手搭在两侧成员的肩上,聚拢静默30秒。然后轻轻地哼唱大家都熟悉的歌曲,并随着歌曲旋律,自由摇摆。从儿童歌曲到乡村歌曲,尽量找大家会的,全情投入,一首接一首。全体成员在一个充满温馨甜蜜而有内聚力的情景中告别团体,走向生活,留下一个永远的、美好的、极有意义的、难忘的记忆。
将团体辅导应用于教师群体,帮助他们调节情绪状态、缓解心理压力,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进而更好地充当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
【活动目标】
提高教师的自我认识和心理健康水平,学会情绪管理,促进自身的成长。初步感受、了解团体心理辅导的程序,为发挥广大教师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奠定基础。
【参加者】本校全体班主任,共20人。
【活动时间】周六、周日共两天一夜。
【活动程序】
单元一 有缘来相知
目标:澄清目标,建立信任,形成团体。
1.澄清目标:指导者作自我介绍,提出对成员的希望:主动投入、认真倾听、真实表达。请成员各自找一个伙伴,用5分钟的时间聊一聊自己参加这个团体的动机、愿望和目标。之后组织团体交流,指导者归纳并澄清活动的目标,再次提出希望:团体是大家的,付出的越多,收获的越多。
2. 暖身活动:微笑握手
目的:感受团体心理成长的特殊氛围。
操作:指导者:“今天的你与以前的你是不一样的,你今天心情愉快,积极乐观,让我们团体中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今天这个不一样的你。请你面带微笑,和周围的人亲切地握握手,打个招呼。”指导者引导大家争取与每一位成员握握手。
3.填画胸卡
目的:通过给自己命名和成员之间的接触交流,建立信任,促进成员在以后的活动中放松心情、互相支持、协作。
道具准备:双面胶(或别针),彩笔,设计精美的胸卡纸
操作:请成员为自己起一个昵称,这个称呼是在整个活动中使用的,是你最喜欢别人称呼你的名字。起好后,自己选用彩笔填写在胸卡上。小组与团体交流。
4.左右护法
目的:使成员之间了解和记住彼此的名字,促进成员之间的熟悉和了解。
道具准备:报纸
操作:全体成员围成圈坐,选出一人站在圈中,手执用报纸卷成的“棒子”。指导者喊出一位成员的昵称,坐在被叫者左右两侧的成员要马上站起来,否则由执棒者给没有完成任务者当头一棒,称之为“棒打薄情郎”。反复做,直到大家熟悉彼此的名字为止。
5.制定契约
目的:保证活动有效进行,保证活动任务的圆满完成。
道具准备:海报纸,彩笔,双面胶
操作:团体讨论,共同制定契约,执导者适时提供建议,将契约写在海报纸上,成员签名,张贴。契约内容一般包括:准时、保密、信任、真诚、尊重、自愿。
6.团体评估:请成员站起来围一个圆圈,说一句参加团体辅导的心情,再加上自己的名字(如快乐的××)结束第一单元活动。
单元二 认识我自己
目标: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1.循环沟通
目的:通过活动,探索自我概念,增进自我了解。
操作:(1)成员“1、2”报数分为两组,围成里外两圈,两两面对面站好。指导者提供话题,先由里圈的成员谈话,外圈的成员倾听。之后,里圈的成员向右跨一步,交换谈话对象,指导者提供新的话题,开始新一轮交流,由外圈成员先谈,里圈成员倾听。依此类推。交谈话题如下:假如我是一种动物(一朵花、一棵树、一种食物、一种交通工具、一种电视节目、一种颜色、上帝),我希望,因为 。
(2)活动结束后,团体分享:做上述活动时有何感想?交谈过程中听到别人的谈话内容,有何体验?想想看,为什么自己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它们是否代表你的价值观或坚持的信念?它们如何影响你的行为与生活?
(3)活动反思:自我概念是什么?通过活动是否能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2.别人眼里的我
目的:通过心理活动,产生深层次的心理体验;通过体验,培养客观地对待他人评价的积极心态;通过活动、体验、感悟、讨论,学习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整合促进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成熟。
操作:指导者提出对成员的希望:主动投入、认真倾听、真实坦诚地表达。
(1)找到你最欣赏的人,站到他旁边,并说出原因。
(2)找到你最不欣赏的人,站到他旁边,并说出原因。
团体分享:
(1)人们因什么而欣赏你?因什么而不欣赏你?对别人的反应你认同吗?
(2)哪些评价让你感到新颖、好笑而又确实符合自己?
(3)你有没有看到自己潜在的优势或特长,可能你从未注意,而在别人的眼中可能是那么地明显?
(4)这个游戏还给你哪些其他的感受?
3.我和我的家
目的:了解父母及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增强对自己形象的自我认知。
道具准备:海报纸、彩笔、双面胶、扑克牌、完成句子练习表
操作:
练习一:用扑克牌将成员分成5人小组,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之后,团体分享。
(1)用5个词来描述你的家庭,当谈到家庭时,你头脑中出现的画面是什么?
(2)当你做练习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练习二:完成句子
(1)我妈妈总是
(2)与妈妈在一起,我感到
(3)妈妈认为我
(4)我爸爸总是
(5)与爸爸在一起,我感到
(6)我对童年(6岁以前)经验最早的记忆
(7)假如还有一次童年时光,我希望
(8)我现在的生活
反思与团体分享:家庭和童年的经验对我(现在的思维方式、情感以及生活)有什么影响?父母伤害过自己吗?自己伤害过别人吗?你能原谅自己对别人的伤害吗?你能原谅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吗?
4.团体评估:用绕圈发言的方式,让成员由一到十,选择一个数字,代表自己在这次团体活动中的心情(数字低代表心情较差,数字高代表心情较好),并分享。
单元三 学会爱自己
目标:引导成员思考自己对健康快乐的理解,学会爱自己,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1.暖身活动:解开千千结
目的:通过共同活动中的身体接触,增进团体的情感融合。
操作:分成两个人小组,拉起手围成圈,记住自己的左右手拉的是谁的手,然后松手在圈内自由走动,指导者喊“停”,站立不动,再拉起原来的左右手,打成结。在不松手的情况下,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可将小组合并成一个大组再进行。团体分享感受。
2.我的身体和我的健康幸福
目的:了解健康幸福的概念,爱自己,新的启发、领悟,使自己活得更好。
道具准备:完成句子练习表
操作:(1)指导者传达整体的健康观,健康幸福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它包含了我们选择的生活方式;健康幸福强调的是积极的健康而不仅仅是没有病。
(2)健康幸福关注的领域(分小组讨论,分享):如何工作和娱乐;如何放松;如何吃和吃什么;如何思想和感受;如何保持身体健美;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我们的精神需要。
我虐待我身体的方式是
我忽视我身体的方式是
当人们注意我的身体特征时,我认为
当我从镜子里看到我的身体时,我认为
我放松的方式是
对我而言,锻炼是
(3)练习
你的身体通常是紧张的还是轻松的?哪个部分是最不放松的?
你身体有没有一个(一些)部分让你想掩盖?
你最喜欢身体的哪个部分?最不喜欢身体的哪个部分?
你最希望身体的哪个方面有变化?
如果你决定赤裸着身体站在镜子面前,看着你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并且让它“说话 ”,它会说什么?
3.关怀“宠物”
目的:满足身体对注意力的需要,使人松弛、增进健康。
操作:找个安全、隐蔽、舒适的环境,脱去上衣,花上15分钟,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身体上。拍拍它、抚摸它,对它说话。将它当成是个宝贝的宠物,充满关怀地、抚育地,而不是色情地对待。充满原谅、充满爱地接受任何你认为的缺点。带着慈悲与了解,将这份接受的心延展到也有着相同缺点的其他人身上。别批评,也不必沉溺在羞耻心里。如果你愿意,不妨在皮肤上抹些淡淡的乳液。这个练习可以指导成员在宿舍里或者在家里做。
4.团体评估:用绕圈发言的方式,让成员由一到十,选择一个数字,代表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心情(数字低代表心情较差,数字高代表心情较好),并分享。
单元四 爱,永恒的话题
目标:拥有爱心,增强爱的智慧,促进内心的平和。
1.口香糖,粘什么
目的:打破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增进亲密度,激发自身活力。
操作:参加活动的成员为偶数,有一人做发令员。规则如下:游戏开始的时候,请所有的人一起问发令员“口香糖,粘什么?”发令员开始发令,比如“口香糖,粘肩膀”。所有的参加者(包括发令员在内)必须迅速找到另一个人,两人的肩膀粘在一起。最后肯定会剩下一个人,这个人自动变成发令员,原来的发令员回到人群中。请大家继续开始问“口香糖,粘什么”,发令员继续发令。最后请所有做过发令员的人,一起上台表演节目(第一个发令员除外)。注意:指导者在开始的时候应该声明,像粘嘴唇、粘胸部等的指令应被禁止。
提问与讨论:为什么在一开始的时候有些不好意思?在工作中,有哪些情况要求我们打破自身的舒适区?我们的舒适区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拓展我们的舒适区?做完游戏后,人们之间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2.我和我的另一半
目的:新的发现、领悟,使自己活得更好。
操作:每人在成员中找个“伴”,交谈2分钟。然后,所有的成员蒙上眼睛,原地走动一会儿,开始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伴,找到后坐在一起。注意:活动过程中,指导者与助手要人为地给蒙眼的学员在找伴时制造点麻烦,比如,使劲将已经找对的人分开……活动之后,团体交流游戏的感受和体会。
3.舍弃练习
目的:通过游戏,产生深切的感受和体验,学会珍惜。
道具准备:泰坦尼克号音乐,纸、笔
操作:将成员分为小组,每组5人左右。请成员写下自己生命里最重要的五个人,包括自己,然后一一舍去。体会实验过程中的感受,每次舍弃都要说明原因。全部做完后,团体交流感受。
单元五 明天会更好
目标:结束团体,使成员充满信心地迎接明天。
1.所说非所做
目的:引导大家思考,一些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坚持不懈完全可以做到。
操作:全体成员围成圈,在过程中全体齐拍手并数“1、2、3”作为每个人的准备时间,然后每人做一个动作的同时,描述另一个动作,下一位要做前一位所描述的动作,同时再为下一位描述另一个动作。依此类推。进行两、三轮之后,团体分享感受。
2.积极赋义
目的:宣泄情绪,在积极赋义的过程中学会调整自己的认识。
操作:小组(5~6个人)围成圈坐好,请成员讲述最让自己头疼或不能接纳的一两个人的基本情况与特点。每讲完一个,小组其他成员帮助他积极赋义。如:封闭孤独——积极赋义就是自我保护意识强;竞争意识不强——积极赋义就是不争强好胜。每组一人作记录,将小组所作的所有积极赋义的例子进行团体分享。
3.学会赞美
目的:学会赞美,增强自信。
操作:积极赋义的小组围成圆圈坐好,小组成员轮流坐到圈中央,其他成员要从他身上找到特别的地方,然后用发自内心的语言赞美对方。赞美的语言要有针对性,不能盲目赞美。全体成员都被赞美之后,团体分享:当别人赞美你的时候,你的感觉如何?你在赞美别人的时候,通常赞美哪些地方?你能给所有的人不同的赞美吗?(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之处)你在赞美别人的时候,感到自然吗?为什么会这样?
4.收获园
目的:总结本次活动,了解成员的感受和建议。
操作:指导者自己作总结,然后请团体成员一一发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5.大团圆
目的:通过身体的接触带来温暖和力量,使成员在结束前更实在地肯定团体的团结,体验在一起的感受,获得支持与信心。
道具准备:录音机、磁带
操作:请大家站立,围成圆圈,将两手搭在两侧成员的肩上,聚拢静默30秒。然后轻轻地哼唱大家都熟悉的歌曲,并随着歌曲旋律,自由摇摆。从儿童歌曲到乡村歌曲,尽量找大家会的,全情投入,一首接一首。全体成员在一个充满温馨甜蜜而有内聚力的情景中告别团体,走向生活,留下一个永远的、美好的、极有意义的、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