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仙逝 笑讽百态 有一种幽默叫方成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2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著名漫画家方成,8月22日上午因病在北京友谊医院去世,享年100岁。方成1946年在上海开始从事漫画工作,以之为终身职志,他与华君武、丁聪并称为中国漫画家“三老”。“思想性”是方成作品的特点,他多次取材中国民间传说和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如钟馗、济公、鲁智深、布袋和尚等创作出多幅中国水墨漫画,其作品针砭时弊,用幽默的态度画尽生活苦事、烦事、难事,将讽刺漫画这门“一针见血”的艺术深植于心。新中国成立后,方成的漫画延续了政治讽刺风格,他在《人民日报》任漫画记者期间,专画国际漫画,揭露国际矛盾,抨击帝国主义。但没过多久,方成就因一篇讽刺教条主义的杂文《过堂》被劃为“右派”,暂时中止了漫画创作。
  锐笔漫画世间百态
  方成,出生于1918年,原名孙顺潮,杂文笔名张化,祖籍广东中山,生于北京,194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47年,方成任《观察》半月刊漫画版主编和特约撰稿人,1948年在香港参加人间画会,从事漫画创作,1950年任北京《新晚报》美术编辑,1951年起任《人民日报》美术编辑。方成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讽刺与幽默》编委、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会长等职。其多幅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代表作《武大郎开店》曾获《人民日报》1980年优秀作品二等奖。1980年,《方成漫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是新中国第一个漫画个展,展出作品主要是独有中国特色的水墨漫画,题材多为中国民间传说和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如钟馗、济公、鲁智深、布袋和尚等。1982年,方成开始致力于幽默理论研究,并陆续出版数十部著作。1988年,方成获我国漫画界最高奖——首届“中国漫画金猴奖荣誉奖”。2009年,方成荣获“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华君武、丁聪、方成并称“漫画三老”。从1935年初次涉水到1946年小试牛刀,从1949年以画为业到1980年首办个展,从1982年著书立说到30年来笔耕不辍,方成和漫画的情缘已延续70多年,并还在延续。他的犀利目光好比时代的多棱镜,精妙笔触好比社会的解剖刀,方成以漫画家的敏锐和透彻,看过落花,走过繁华,嵌入中国漫画发展史的沟和梁,或者说,他本身就是历史,一部充满个性而又处处折射共性的历史。
  “小时候,我从乡下来到北京(那时称北平)插班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才看到报上刊登的漫画。记得那时只有《小实报》和《实事白话报》有漫画。画的是连载四格的《毛三爷》谐趣漫画,多年后才知道是漫画家席与承的作品。上中学时,又看到上海出版的杂志《上海漫画》里刊登的各种漫画,其中有时事讽刺画。其他地方的刊物和报纸上,平时是见不到这种漫画的。”
  从方成关于漫画的早年记忆中,我们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起上海的漫画格局。《时代漫画》《上海漫画》《独立漫画》《漫画生活》《漫画界》等刊物相继诞生,丰子恺、张光宇、叶浅予、张乐平、米谷、丁聪等漫画大家纷纷发轫。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一炮打响,随后的动画长篇《铁扇公主》行销欧美。
  1936年,上海举办第一届全国漫画展览会,堪称漫画界的总检阅。
  那个时期的上海,不仅是冒险家的乐园,也是漫画家的摇篮。画家黄苗子曾作总结:“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的漫画家群,在形式上接受了19世纪末西方美术风气的影响,并从我国绘画的夸张造型与线条中吸取养料,形成了足以与世界漫画同其光辉的艺术成就。”漫画界的热闹景象也引来了鲁迅的叫好,他在《漫谈“漫画”》一文中指出:“漫画的第一件紧要事是诚实,要确切的显示了事件或人物的姿态,也就是精神。”‘因为真实,所以也有力。”
  “有力”的漫画成为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武器”。正读高二、会“画小人”的方成被学校拉去画宣传画。他画了一把大刀,上面滴着很多血,标题是《中国人的刀,哪国人的血?》意思很明了,大刀本来应该用来杀人侵的日寇的,可蒋介石却拿它砍起了中国人。这幅画是方成的第一张漫画……
  尽人事,听天命
  方成把自己和漫画的结缘归为6个字:“尽人事,听天命。”刚开始,漫画只不过是个爱好。他的“科班”是化学,从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方成在四川一家化学研究社谋职。1943年,冯玉祥将军参观化学研究社,一旁的方成手起笔落,画了张速写。将军大悦:“你给我画一张,我也给你画一张。”当即铺开宣纸,用毛笔画出三枚辣椒,一一着色,旁题短诗:红辣椒,绿辣椒,吃起来味最好。大家多吃些,定把倭寇打跑。
  第二天,日子又在平淡和满足中继续。直到3年后的1946年,方成决定辞职。辞职的原因是初恋失败。为了疗伤,方成想换个环境。去哪里呢?上海,会不会机会多一点?做什么呢?我不是会画漫画嘛!
  “一二·九”学生运动时画宣传画和大学期间办壁报的经历给了他底气,28岁的方成开始闯荡上海滩。初到上海,生活无着落。他从《新闻报》上看到有家广告公司招聘绘图员,便起个大早去应聘,排在了应聘队伍的最前面。接待他的是联合广告公司的绘图室主任——美籍犹太人皮特先生。皮特让方成画一幅画,方成画了几个漫画人物。皮特很高兴,当即拍板录用,转身对长长的应聘队伍挥挥手:“你们回去吧,我们有人了。”
  方成把行李搬到公司,住进堆放杂物的小房间。两个月后,皮特偶然看到方成正在画一幅讽刺美国人的漫画,一把抢了过去。方成急了,抓起一只空酒瓶追了过去。方成为他的“冲动”丢掉了刚刚找到的饭碗,但初露才华的他很快又被聘为《观察》周刊漫画版的主编。在充满机会的上海,方成渐渐站稳脚跟。
  1947年底,白色恐怖加剧,国民党政府封杀言论,派特务抓捕漫画作家。方成随很多民主人士避居香港,加入了由共产党人组织的“人间画会”,张光宇任会长,游允常、王琦、黄苗子、黄永玉、廖冰兄、丁聪、特伟等都是会员。方成在《大公报》上连载连环漫画《康伯》,忙碌而充实。
  1949年夏,全国即将解放,方成决定返回上海。吴淞口被沉船堵住,无法停靠,他继续北上,经天津转抵北京,以民主人士的身份参加了十月一日的开国大典。经历早年的诸多辗转和意外,方成对漫画的感情,已经从爱好上升为事业追求。他从此扎根北京,在《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兼美术组组长华君武引荐下,当起了该报的美术编辑。   《武大郎開店》引起轰动
  从每天晚上9时确定选题,到午夜12点交稿制版,方成只有3个小时的创作时间。“如果没有灵感,就冲冷水澡,把灵感激出来。”“有时候画得不满意,编辑说,停一天吧。我不肯,一定要改画,赶着时间改画,哪一天都没耽误。”
  漫画是敏锐的,痛快的,可以针砭时事;有时却也是脆弱的,悲情的,往往在时事中折戟沉沙。1957年,“反右运动”掀起,丁聪、李斌生等漫画家纷纷被打成“右派”,方成竟安然无恙,因为他画的是国际时事,讽刺的是外国。但他还是没能躲过“文革”。“造反派”从“积案”中,翻出了方成在1957年为响应“百家争鸣”而发表的批评教条主义的杂文《过堂》,将他投进“牛棚”,方成的妻子、女漫画家陈今言因不堪屈辱和磨难,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这成为方成永远的痛。
  经历多年的沉寂之后,方成的创作欲望被改革开放的号角重新唤醒而喷发,从1979年到1980年短短两年间,他就画了100多幅漫画,《武大郎开店》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在这幅漫画中,除了那位格外高大的普通顾客外,店内的所有服务员,甚至账房先生都被画成了矮子。店内贴着一副对联:“人不在高有权则灵,店不在大唯我独尊”,横批是“王伦遗风”。对于顾客的好奇,服务员这样回答:“我们掌柜的有个脾气,比他高的都不用!”原来如此!
  《武大郎开店》在《工人日报》和《人民日报》相继发表后,方成每天都会收到读者潮水般的来信。“武大郎”本是《水浒传》中备受同情的人物,如今因为方成的妙笔,“武大郎开店”已成“妒贤嫉能”的另一种表达。《武大郎开店》的成功促成了新中国第一个漫画个展。为方便观众欣赏,方成运用水墨技法,将100多幅漫画画到宣纸上,首创“水墨漫画”。个展引起轰动,各地纷纷向中国美术馆借展,由此拉开巡展序幕。
  但方成不敢有丝毫得意。每当别人送上赞美,他都不忘强调:“华君武先生曾对《武大郎开店》提出过建设性的宝贵意见。他说:‘画是不错,只是那副对联太一般化了。’他的意见很中肯。画上的对联原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陈腐得很,而且与画的主题无关……我冥思苦想了三天,终于从《陋室铭》中获得灵感,把对联换成‘人不在高……’。”
  方成和相声大师侯宝林相交30多年。1979年,侯宝林向方成抱怨:“现在很多演员不懂幽默,不会抖包袱。哎,你说,幽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侯宝林的这个问题让晚年的方成开始致力于幽默理论研究。从1982年至今,已出版数十部著作,包括《笑的艺术》《方成谈幽默》《幽默·讽刺·漫画》《滑稽与幽默》等等。用画笔影射世间百态,用文字梳理幽默源流,用乐观笑对苦短人生。他的漫画、著述和生活,皆是幽默。
  方成说:幽默归根到底是对生活的热情。有次去山西一家酒厂,厂长听说方成光临,出门相迎说:“久闻大名。”方成颇显机智,回礼道:“大闻酒名。”方成在70,岁前还没有白头发,有人问他:“你怎么没有白头发?”他说:“白的都掉了。”有人夸赞他“著作等身”,他立即反驳:“我可没有那么矮!”方成接打电话时声音特别洪亮。有个记者想采访方成,电话打过去,方成接了,记者听着是个挺年轻的声音,就误以为是方成的儿子,问:“你爸呢?”方成诧异:“我爸爸早死了,你找他呀?”方成常年吸烟。外出旅游时,别人吃雪糕,他抽烟。问他为什么不吃雪糕,他理直气壮:“那点不着!”有人请方成题字,他很为难:“我没练过字呀!”推辞不过,干脆挥毫泼墨,写道:“没正经临过帖,下笔歪歪斜斜,横不像横撇不像撇,谁敢要我敢写。”他去参加朋友的生日会,朋友让“每人”说句话,方成站起来就说:“我不是‘美人’,不用说了。”1999年,方成在镜泊湖游玩,客船上印有“黑镜客”字样,意为“黑龙江镜泊湖客运”。方成乐滋滋地动员所有戴墨镜的都到“黑镜客”旁拍照留念。
  每天早晨,方成都会早起去报社宿舍区的小花园进行晨练,走路稳健的他怎么看起来也不像一个93岁的老人。思路也非常敏捷,每天都要坐到电脑前打字写文章。很多人问他养生之道,他写打油诗一首,配上骑自行车的自画像。
  诗曰:“生活一向很平常,骑车书画写文章。养生就靠一个字——忙!”
  据搜狐文化、艺术观察等整理
其他文献
他出生于警察世家,血脉里流淌着警察的神圣职责;他曾是亚洲青年田径锦标赛铅球冠军,敢打敢拼、为国争光。从运动员到网警,柳字始终保持一股顽强拼搏的劲头,他与同事创建“首都网警”执法账号,首创网上执法警示,并在全国率先成立网警志愿者队伍,成为北京警方又一品牌形象,形成网络社会综合治理的新模式。  他,就是网安总队四支队四中队副中队长柳字。  现如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互联网,几乎所有的需求:衣、
期刊
“尔晴终于下线领盒饭了!”这个被众多观众恨到牙痒的角色,来自今夏爆热古装大戏——《延禧攻略》。其中,苏青饰演的尔晴表面温柔善良,实则阴狠歹毒,不仅拆散了傅恒璎珞,还是逼死富察皇后的罪魁祸首,可谓步步为營、机关算尽。不过,尽管尔晴一角“全民喊打”,但苏青的演技却得到了所有观众的认可。  如果说《延禧攻略》中的尔晴是苏青演艺路上的新突破,那《那些年,我们正年轻》(以下简称《那些年》)中的陆若文一角,则
期刊
今夏最火热的电视剧之一,莫过于古装大戏《延禧攻略》。剧中,练练饰演的愉妃凭借柔弱的外表和为母则刚的内心圈粉无数,“愉妃反水”、“愉妃扳倒纯贵妃”、“愉则成”等话题词更是轮番登上热搜榜。  柔弱、克制、隐忍、不得已,这个在后宫不被重视的角色之所以能够被无数网友心疼不已,皆来源于练练对这一角色的精准塑造。从《赵氏孤儿案》中坚强隐忍的宋香,到《三妹》里倔强乐观的山村女教师“三妹”,再到《延禧攻略》中柔弱
期刊
丰绅殷德是谁?丰绅殷德是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王申的儿子。  和珅就不用多介绍了,凡是读过点清史,或是没有读过清史,但看过《宰相刘罗锅》和《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两部戏的人,都知道他是乾隆皇帝最喜欢的臣子。  和王由不仅是文华殿大学士、一等忠襄公,还是首席内阁大臣、领班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尚书,内务府总管、步军统领、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官多的可能他自己都数不过来
期刊
中国文物以数量和质量居上  在1958年东京国际奥委会会议上的讲话中,他讨论了坠子,日本人曾一度用它来固定挂在和服腰带上的物品,而他拥有数干件这样的物品。他说话的时候,手里拿着两个。他告诉委员们,曾经有一个穿着它的男人精心雕刻了一个坠子,在设计中建立了“自己的东西”,虽然后来出现了一类专业的坠子制造者,他们的工作可能在技术上更加熟练,但是“通常冷,僵硬,没有想象力,失去的是业余雕刻师的热情,这使得
期刊
金庸创办《明报后》,邀请了很多名家来开专栏,林燕妮和亦舒就是受邀来开专栏的两位女作家。金庸曾如此称赞林燕妮:“在所有女作家当中,只有林燕妮写得最好,每篇文章都不可省掉一个字或增加一个字,如果说要省掉一个字,那就省掉那个‘女’字。她写稿有个习惯,每次动笔之前,必然要焚香沐浴一番,在纸上喷上香水,编辑收到她的稿件都是香的,我因此送了她一个美称,‘用香水写作的女人”’。  写专栏是很辛苦的,每天需要写一
期刊
从小到大,我一直没有弄明白一个问题:姥姥和妈妈为什么那么爱吃大酱?  姥姥和妈妈的老家在辽宁省新金县(旧称),现在隶属于大连市普兰店区,姥姥说妈妈怀我的时候在老家吃了好多好多苹果,因为那里出产苹果。  可打我记事起,姥姥和妈妈总爱吃大酱,什么水煮萝卜蘸酱、白菜蘸酱、黄瓜蘸酱等等各种蘸酱菜。  爸爸、哥哥和我是不爱吃大酱的,无论是豆瓣酱还是黄豆酱,顶多吃一碗妈妈做的鸡蛋酱面条,那可能是我唯一吃酱的机
期刊
摄影艺术创作中,为照片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有时很难,但对于那些疯狂的摄影师来说,这都不是事儿!为了能拍出好的照片,他们愿意做任何事!正是因为这种献身精神,才会出现那么多好的作品。尤其是拍摄野生动物,摄影师会在野外露宿几个星期,只是为了让动物们能够习惯自己的存在,从而拍摄出难得一见的镜头。  玩命的小小摄影家  守候在水里  林中拍摄  街头抓拍镜頭  高山上取景  冰雪中的守候
期刊
从小,父亲不允许李雅华学雕刻技艺,“叛逆”的她一路与父亲“斗争”,曾被逐出家门。她创办企业“惠和”,打破女人端不起“石饭碗”的偏见,成为新三板企业中的“非遗传承第一人”,成了人们眼中的“影雕女王”。  2017年,在厦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中俄两国元首共同参观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展览现场,有“影雕女王”之称的李雅华展示了她创作的影雕作品《兰闺雅集》《惠安女赶集》等。“影雕”是一种特殊的
期刊
用酱油或盐来调味,后者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前者则已经是文化了。  中国人的生活,离开不了酱油,它用黄豆加盐发酵,制成了醪是豆的浆糊,日晒后榨出的液体,便是酱油了。  最淡的广东人称之为生抽,东南亚一带则叫酱青。厚一点是老抽,外省人则一律以酱油称之。更浓的壶底酱油,日本人叫为“溜Tamari”,是专门用来点刺身的,加淀粉质后成为蚝油般的,台湾人叫豆油渍。广东人有最浓、密度最稠的珠油,听起来好像是猪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