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之我见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有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的次数多了,其意思就自然而然显露出来了,书中的道理也自然明白了。这句话说到了语文教育的要点,读文章不只是为了知道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之类,要理解文章的旨意、理清脉络,要体会文章的情致、风格,必须对文章加以反复地诵读。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一些电视剧中,我们会看到在封建社会的私塾里,学生们摇头晃脑的一遍一遍地读书,我们提倡的“充分地读”并不是一味地傻读,那种低水平的朗读,既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又出现了朗读的疲劳。我们提倡“以读为本”是有理解的、有体验的朗读,能传情达意的朗读,浸透着读者的思索与情感地朗读。在教学中,我对朗读教学做了初步的探索。现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大家共同分享。
  一、在研读环节中,通过质疑理解,让学生想读
  一般课堂教学中采用初读、研读、品读、创读四个环节。初读环节主要体现在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保证读的时间,并在读中解决字词障碍。研读环节主要是探究、思考、理解,养成深入阅读的能力。孔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这一环节中,我注重让学生质疑理解,记得在学习人教板第九册课文《老人与海鸥》时,学生初读后质疑,老人为什么这样对待海鸥?老人去世后,为什么海鸥飞到了老人遗像前肃立?让学生品读老人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如老人说:“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在老人看似平常的举动和谈吐中,感受老人对海鸥的一片真情: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老人喂海鸥的动作是那么娴熟,海鸥与老人之间又是那么默契,老人一声呼唤,海鸥们都会“应声而来”,在老人边走边放的节奏中“起起落落”;老人给海鸥取了名字,“亲昵”地叫着它们的名字,边喂食边聊天;“太阳偏西”,海鸥即将飞离,飞回滇池,老人眼里满是“企盼”;十多年了,“老人每天必来”……老人视海鸥为儿女,对海鸥一片深情。而海鸥也是重情义动物,重点读描写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肃立不动”“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等句子,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从海鸥的动作中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义。让学生真切地体会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悟出文章包涵的内蕴。创读环节,指学生在有了对课文独有的理解后,能通过自己的读把自己理解、体会表达出来,这是培养语感和展示语感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二、注重传授方法,教学生会读
  在朗读教学中,我注意到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唱读。通过观察,我发现那些学生没有注意到词语之间短暂停顿,还有声调的抑扬顿挫。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重传授方法,教学生会读。教师指导学生读通、读懂、读熟、读好,在“读好”中有读的情感上的指导和读的技巧上的指导,主要形式有追踪指导、情境诱导、推进式引导等。“读的有感情”首先要对课文有理解,有体悟,有感受,然后愿意表达自己的自我体验,愿意听自己的朗读的声音、语调,愿意被自己的朗读所感动。教材处理中。应抓住值得品味、诵读的语言,让学生好好地读,充分地读。教材中许多课文意境优美,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结合图象来想象体会。如人教版课标本第七册课文《观潮》中关于钱塘江大潮来到的一段描写。“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米多高的白色城墙。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我先引导学生通过找出描写钱塘江大潮很壮观的句子,接着在电子白板上出示这几句话,让学生反复朗读,想象当时的情景;然后在句子旁边打出钱塘江大潮来到的图片,要学生看、听老师朗读;最后去掉图片,让学生听录音,用头脑去想象这幅图。这样经过几番读、听、想,学生体会到钱塘江大潮的气势磅礴。这样,让学生对文中这句话有了真真切切的理解。
  三、师生恰当评价,促学生多读
  以往课堂上经常听到学生在评价他人朗读时总是非常机械单调的几句:“有感情”“读出重音”等等,缺乏的是在聆听他人朗读后自我内心真实感受的正确抒发,或是在听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章理解后的深一层次的表达,所以课堂朗读导向意识非常重要。在朗读评价中采用师评、生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通过朗读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感悟、体会,谈谈自己的眼前浮现了什么。如:在学习人教版第十二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文章的开头描写小女孩所处的寒冷、凄凉的环境。朗读时,朗读者的内心要充满对小女孩深深的同情,语调低沉、缓慢。对环境要着重表现出“冷”“雪”“黑”,对小女孩要着重表现出“冷”“饿”。读后引导学生评论,如“在大家团聚的大年夜,小女孩却不敢回家,我听出了小女孩的孤苦。”写小女孩的悲惨结局。第12自然段,第一句对小女孩的描写,朗读时语调要低,声音不要大,语速缓慢,停顿增多。第二句可这样处理停顿:“她/死了,//在大年夜/冻死了。”朗读这一句,语气凝重,语调低沉,但又要饱含悲愤交加的感情。让学生评价时“美丽可爱的小女孩竟然在大年夜冻死街头,让我想到这个社会太残酷了。”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想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就必须教会学生细读为本,达到读书的最高境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自读自悟的过程,胜过老师苦口婆心的机械讲解,只要学生真正用心去读,相信语文能力就会不断提升。
其他文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就要先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勇气和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我们多给学生一些关爱、鼓励,让它变成学生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还有什么困难能让学生望而却步呢?  计算
期刊
学困生即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教育群体,其学习成绩差,没有信心,有逆反心理。对他们的教育,教师和家长颇感棘手。但是,当你真正走进这些学困生之中,就会发现:他们的心灵是那样的美好,他们的感情是那样的丰富;而他们整天面对学生的嘲讽、教师的冷眼、家长的呵斥,思想负担非常沉重。所以,加强学困生的个别辅导,促使其思想转变、学习进步,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教学实践中,本人认为,
期刊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幼儿教育问题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纲要》和《指南》颁布以来,幼小衔接问题也受到了幼教界的普遍关注,并作为课题来深入研究。  幼小衔接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一次重大转折,在大班幼儿诸多方面的培养中,独立性的培养是做好幼小衔接的首要问题。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如何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地过渡到小学,并能独立地适应小学生活呢?我园进行了关于幼小衔接中幼儿独立性方面的教育
期刊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呈现数学信息,学生学会看图、读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以下一年级数学内容为例,探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读图、理解图意,使之成为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注重读图的情
期刊
一、调研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应看到,当前职业教育院校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相对薄弱,体制机制有待畅通。为此,我们对《GSP实务》一体化教学进行了调研,本调研或许对于加快职业教育院校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方
期刊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重点关注的对象,由于文化背景、语言、生活环境等的特殊性,他们在进入高校后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要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需要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双重杠杆,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构建完整、健全的心理结构和内在品质。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是科学发展观
期刊
从孩提时代,我就种下了自己如春芽般的梦想的种子:长大当一名老师,做一个神奇的播种知识的人。机缘巧合,工作了十余年后,我所在的乡镇中学因缺少语文教师,我的初中语文教师当上了中学的校长,他觉得我上学时语文学得还不错,也恰逢我当时汉语言本科函授毕业,因此在我的初中语文教师的引领下,从2001年始我又光荣的成了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也实现了我初中时就想做一名语文教师的夙愿。  自从九年义务教育颁布并实施以来,
期刊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唇齿相依”。语言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从事生产实践的一种重要工具。文化一般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现象,它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标准、传统习俗、宗教信仰和幽默禁忌等。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重要表达方式。任何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专家胡文仲教授说学习外语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理解跨文化意识,提高英语交际
期刊
一、最近发展区”的含义  “最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teDevelopment,简称ZPD)是维果茨基在20世纪初创立的一个重要概念。他是指在儿童发展的某个阶段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的差异,它描述了儿童智力可能达到和可能发展的水平。维果茨基认为教育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和强化学生已经形成的内部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正处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