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中的“传统”与“反传统”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hen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画艺术是视觉艺术,其显著的特征是通过画家对生活的体验和审美表现,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手段,来反映客观自然事物和社会生活。任何一件美术作品,不论它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它总是要表现某种内容,或一种生活侧面或一种创作意图,常常是兼而有之,不能截然分开。除了构成是研究艺术创作原理之外,表现手法也是关系作品优劣的重要方面。如果说创作构成侧重于作品的具体要素的话,这里所说的表现手法则是侧重于作品运用艺术语言的总体风格。往往表现手法不同,艺术作品的风格就会有很大差异,因此才产生了写实、写意、抽象等画种。因此可以说,构图造型是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所谓构图造型就是我国古典画论中所说的“应物象形。”这种可视性艺术形象的美,必须诉诸一定的形体,色彩、线条、影调等诸形式所构成的形式美。
  一幅成功的绘画作品,其巨大的艺术魅力,不仅取决于作品内容的真实、丰富、多样,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社会功利性,而且还取决于画家按照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按自己的审美观来进行构思造型。因此,一幅美术作品,其艺术价值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内在的,即作品的内容和意蕴;二是外在的,即内容借以表现的艺术形式。所以,所作绘画作品的形式,绝不可能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绝对因循传统格式的。它必须是配合绘画作品的内容,在不断冲破传统格式中发展。因此,本文就个人对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中的“传统”与“反传统”问题谈谈个人意见。首先要反“传统”就必须先要了解传统,盲目的“反传统”,有一些偏激。然而,人们对“传统”的认识,往往是以我们的现实为基点往上追溯的。我们对“传统”的认识,又往往只看到“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而忽视了“传统”中绘画观念的递进与更新。因此,要改变这个弱点,就必须在人们头脑中注入一种现代艺术绘画观念。然而,我们现在大部分人的审美观念、趣味,由于受到“传统”的影响,特别重“传统”。作为“传统”是一条无尽的链,一环扣一环,连绵不断地通向过去,指向未来。我们今天的现实到明天也将成为“传统”链子上的一环,今天的现实也是昨天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离开了传统,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也正是因为有了“传统”这个东西,才给我们树立了目标、方向和高度标准。对于刚涉足绘画的人来说尤为必要。我们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深究“传统”,再从“传统”中走出来,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亦是我本人要谈的关于所谓的“反传统”问题。要“反传统”我认为要做到三点,首先是新,再是奇,三要变。
  
  一、新
  
  是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中“反传统”的美学特征之一。“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格、制度等等。绘画艺术表现形式的“传统”,是指人们在长期艺术实践和审美活动中约定俗成的表现形式或形式美的原则。所谓“反传统”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在尊重艺术传统的基础上,不拘泥于传统的法则,敢于突破传统的表现形式,创造出符合形式规律的新的表现形式。
  著名画家潘天寿先生曾说过:“凡是有常必有变,常、承也,变,革也,承易而革难。”艺术贵在创新,新陈代谢,推陈出新,是历史的辩证法,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绘画艺术的创新,不但体现在作品的意境方面,也体现在独特巧妙、新颖的构图上。画家要敢于“反传统”。勇于探求新的手法,就是要用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使人耳目一新,别开生面。力求创造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气派的新。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说:“真正的独创性在于发明,因而也在于形式。”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教导他的学生胡佩衡:“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清代山水画大师石涛重独创,鄙摹仿,言曰:“我之为我,自有我在。”不少画家都深知个中三味,懂得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死抱住所谓“传统”的表现形式,陈陈相因,艺术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然而要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创新,就要有胆有识,既要善于学习前人的经验和表现手法,又要敢于打破前人的框框,敢于标新立异,甚至采取一定的“变形”或夸张的手法来拓展艺术作品的内容。采用这种反常的艺术手法,有时会收到异峰突起,别开生面的视觉效果。例如油画《升》,就是采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使主体建筑工人周围本来处于静态的楼群,似乎有了生命,变成升腾向上的动态景物,有助于人们调动记忆表象,展开联想与想象,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二、奇
  
  是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中“反传统”的另一美学特征。这里所说的奇,实际上讲的是画家的创作个性。中国古代文学评论家刘勰也说过:“各师其心,其异如面。”别林斯基进一步指出:“在思想和形式密切融汇中接下自己的个性和精神独特的印记”。绘画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不是生活的再现,它要求画家具有独特个性表现独特的艺术作品。例如:西班牙画家达利所作的《国内战争的预感》,画面二个解体的人体,一上一下贯连成柜架式的机构体,无论构图还是色彩的运用,都突破了传统的表现形式,给人以奇幻的视觉感受,作品新颖别致,不落俗套,使人联想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灾难后所引起惨痛记忆与联想,拓展了画面内涵的深度和广度。又如另外作品《敬奉老人》所呈现的是双方,作品构思精巧,运用近景特写的构图,详细地刻画了二双手和一个碗,使欣赏着联想到画面空间之外更为丰富的内涵。
  
  三、变
  
  是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中“反传统”的又一美学特征。古人云:“文如看山不喜平。”同样,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公式化,概念化的绘画作品,只能使人生厌。我们这里言及的“反传统”,就是遵循“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变化”的基本规律,创造出思想性强,形式新颖的艺术作品。
  宋代诗人苏东坡说:“出新意于法度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清代画家郑板桥亦主张:“不泥古法,不执己见,唯在活而己矣”“盖师其画不在迹象间也。”法度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上述论述都清楚地表明艺术创作不能一成不变,墨守成规。要求变,求变才能求奇,求新,变是求奇,求新的基础。只有勇于打破常规,敢于求新,求奇,求变,探讨绘画艺术形式美的规律,才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出新意”和“寓妙理”。作品《不是故事的故事》⒀作者就没有抱泥于常规的绘画手段。其构思是独特的,他改变传统表现手法,将其脸部用剪刀加浆糊的特技移到画面空白处的右边,头身既有错位,但头发耳朵仍保持与身的关系,脸部空白处用二张带底片性质画面所取代,我们可以隐约在底面画面中,寻找出人物在仰天而思,它道出人的复杂性,使人更令人遐想。
  不言而喻,形式虽有相对独立性,艺术的形式美,是构成艺术美整体结构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审美不单是形式问题,内容本身也存在着美与不美的问题。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真正好的素描,好的文体,就是那些我们想不到去赞美的素描和文体,因为我们完全被它们所表达的内容所吸引”。因此我们在这里所言及的艺术表现形式中的“反传统”问题,是指作品的审美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中的“反传统”需要突破某些约定俗成的审美规范,因为某种审美规范一经确立,它就对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起着潜移默化的支配作用,如果长期囿于某种审美规范止步不前,也会构成艺术创新的障碍。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的绘画艺术毕竟属于过去。千百年来悠久的历史传统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但同时,也是一个沉重的枷锁。我们要从这个传统中走出来是多么的艰难,挣脱它是多么费力。我们今天要继承的是“传统”的精神,而不是被旧的“传统”所束缚。要用一种新的绘画观念打破传统去看这个现实的世界。只有那些敢于探索勇于攀登的人,才能到达绘画艺术的高峰。
其他文献
基于长白山天池火山多期一等水准监测数据资料,对其进行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动态平差,获得天池火山地表垂直形变的变化速度与年变化速率(加速度),结果表明天池火山锥体北侧垂直
  积雪时间是积雪的重要参数,由于积雪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积雪时间作为积雪的主要特性之一不仅可以受到气候体系变化的影响,同时也会通过反照率的变化对气候系统进行反馈,并对
会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业主会所室内设计方案@徐姝$沈阳大学美术学院数码艺术系正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
  为了探讨季节冻融过程变化与径流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本研究利用1979~2006年黑河上游西支水文和气象站点的月平均流量、降水和气温资料,对黑河上游西支流域径流变化及降水和
冬绿1号寒葱是济南开发区金谷农牧科研所和山东省著名大葱育种专家季先义联合,经多年筛选、反复鉴别,培育出的一个适于冬栽春收反季节大葱新品种。一、提前育苗冬绿1号寒葱
  水文频率分析是为水利水电工程、水资源评价管理等提供一定设计标准的水文设计值,水文频率分析主要包括两个问题,一是分布线型的选择,二是参数估计.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主要
要想提高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材的质量和科学合理的选用无疑是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高师普修钢琴集体课使用的教材,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同现行的教
  水文频率分析方法较多,其中贝叶斯方法与传统水文频率分析方法的一个重要不同之处在于考虑了参数的先验信息。参数先验分布确定有主观概率法、边缘分布法和无信息先验等方
姜瘟病又称腐烂病或青枯病。姜农们都知道:该病发病突然,漫延极快,且不易防治,一旦发病,就会大面积死亡,甚至绝产。多年来一直是姜农们最害怕的大姜的主要病害。去年,我所科
在利用原有系统进行区域控制时,受数据量过大的影响而无法进行控制命令处理,在区域铁路系统运营成本为15 000-35 000元的范围内存在列车事务处理性能较差的问题,因此,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