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ap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7月25日,两年一次的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在西安隆重举行。各路选手围绕课改方向纷纷亮出自己的招式,使得大赛精彩纷呈,亮点不断。综观高中组赛课情形,有以下几个方面引发笔者深深的思考。
  
  一、“课堂还给”与“课堂交给”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倡导学生的主体性,让教师从“讲师”中跳出来,学生不再是一味地“倾听”,而是动起来。这一理念一经提出,得到了语文界的好评。很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接受新理念快,一经名家理论煽动顿时热血沸腾,却没有静下心来认真理解“学生主体性”这个概念的含义及要领,盲目割裂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于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变成“把课堂交给学生”,结果让学生在课堂里、教材里、问题里“大闹天宫”,自己却在教室里做甩手掌柜,并美其名曰“放手”。学生分组合作积极而不激动,讨论热闹而无思想交锋,有问有答而停留表面。这样的“交给”,学生在热闹中失去了“静思”,教师在浮躁中失去了引导,学生的认知只停留在一个低级层面上。这种“还给”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的“交给”,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河北李哲锋老师执教的《作点辩证分析》。教师先出示三条语录“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知识改变命运”,然后提问学生:“你对哪句话感受最深,说一说。”这是李老师第一次把话语权交给学生,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后进行第二次提问:“这三句话难道就没有缺陷吗,请说说你的见解。”这是李老师的第二次问,再一次把话语权交给了学生,通过巧妙的问题,引发学生内心的冲突,迫使他们通过思考发现名言的思维破绽,最终形成比较合理的答案。再后进行第三次提问:“任选其中一句名言,作一修改,写出一句最为辩证的名言。”这三个问很好地解决了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的问题,学生的自主性与教师的引导性得到了有机结合,高妙之极。
  由此可见,“还给”不等同于“交给”,“把课堂还给学生”至少包含两条内容:既要有教师的主导,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两者有机结合。
  
  二、“问题生成”与“问题预设”
  
  生成与预设看起来似乎矛盾,但其实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预设是事先的,有准备性;生成是即时的,有突然性。但预设是基础,是用来解决生成的。要想在课堂上解决好生成的问题,首先是教师对教材、学情要进行充分的研究,也就是要吃透教材,摸透学情,多多预设可能发生的情况。很多教师怕即时生成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对教材理解不深不透,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预设不足,以致于生成问题一出现就手忙脚乱,于是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拔脚走向讲台,要么王顾左右而言它。
  请看来自西安的一位执教者在教《琵琶行》一课时是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在读完全文以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全文的情感句是哪一句?”生答:“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师问:“这一句话中,你最想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为什么叫做‘沦落人’?为什么用‘同是’?”于是下面教师便围绕“谁解沦落人”和“同是天涯沦落人”究竟“同”在哪里作为文章的主问题展开教学,角度新奇。应该说,这个问题是教师预先就设计好的,他对教材钻研得深透,早就知道学生会提这样的问,可谓成竹在胸。这几个问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是生成,体现了主体性;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早就预设了,体现了引导性。很多教师也会提第一个问,但后面几个问却可能不会去光顾了,因为没有去钻研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让一个美丽的切入点在身边错过。
  再如来自新疆的朱典锴老师执教的《写作要有理有据》。这个老师首先预设了一道高中文理分科的材料,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有赞成分科的,有不赞成分科的,有建议缓行的,一时之间,课堂言辞四溢,机锋敏锐,妙语连珠。这个材料的预设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结合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有理有据”,一经抛出,赢得了开场彩。而最后教师抛出一道我国有些地方男女学生分校、分班、分餐厅的材料,请学生对此“有理有据”谈自己对此事的看法时,这个预设就不成功了。他仅想到了此材料结合学生实际,但没有预设到这个材料要找出“据”来难如登天。结果学生“生成的现场话语”全部偏在“有理”上,对“有据”却是空白,教与练有脱节之嫌了,这就是预设不够全面的地方,自然也就解决不了临时生成的问题。
  因此,要讲究预设,也要重视生成。只有研深钻透,预设与生成才能比翼双飞。
  
  三、“个性解读”与“教师点拔”
  
  强调个性解读不等于怎么解读都行。坚持该放就放,该守就守,该导就导。教师的责任是不仅要善于组织一个充满生机、民主平等的语文课堂,更要善于在学生偏离语文学习主题、模糊文本价值取向、迷失是非善恶判断标准时,及时给学生以正面引导。教师并不是对来自学生的任何诠释都要认同,在放弃过去对简单确定性的偏执之后,也不能放弃自己应有的点拔引导职能;在挣脱传统阅读教学规定性的枷锁之后,同时需要对无边际的多元解读即过度解读保持警惕。
  宁夏李天玲老师在执教《漫话清高》时,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分组辩论,当今社会还需不需要清高?”这个问题提得好,既针对了编者的意图,也符合当今社会人生价值观的辨知。但在辩论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生命诚可贵,物质价更高,若为清高故,二者皆可抛;有的学生认为要保持清高,远离物质文明;有的学生认为不要固守清高;等等。这些个性化的见解,有的是从原文中图解出来,有的游离了原作,有的更是唱起清高的反调,竟然赢得学生的掌声,随意的个性化的解读走向了误读。教师此时没有对学生的说法加以评价,更没有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对学生的迷茫认知作出点拔,学生的认知层面停留在浮浅的表象上。这个时候,亟待教师点透拔明,即在当今社会清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拒绝财富,关键是保持自己清高的气质或者做人的自尊,号召大家做一个有尊严、不媚俗的人。如此一点,迷雾顿消;如此一拔,醍醐灌顶。
  因此,个性化解读不光是指学生的解读,也是考查教师的解读。点拔不是一味地叫好,而是要中肯地评价,及时扶正纠偏,拔开迷雾,为学生指明方向。
  
  四、“主问意识”与“碎问意识”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一堂高效的语文课,一堂抓人眼球的语文课,首先是主问意识强的课。所谓主问意识就是指在语文课堂上要有一个主问题,这个主问题解决的是这堂课要达到的目标、要解决的重点。其他的问都围绕这个问来做文章。而不能是满堂碎问,问得学生如坠迷雾,晕头转向。
  这里以河南师大附中张军老师的《项脊轩志》为例。教师提问:“第三段写了几件事?为什么叔伯分家是一件悲伤的事?有人评论说归有光的文章‘平易之中,惨淡之情溢于言外’,你能感受到吗?”应该说,教师的这几个问题还是有一定的层次性,但笔者认为张老师忽略了归有光的散文具有“至情言语即无声”的特点。如果认真翻阅课文,我们会发现有这样一些特定的虚词,如“先是”“始”“已为”“凡”等;有一些很有味道的句子,如“鸡栖于厅”而并非“鸡栖于庭”。从这些虚词与实词的角度来设计一个主问题,既能品出归有光散文语言的妙处,又能传达出由暖到凉到冷,进而这种冷又勾连起他对三个女人无法排遣的回忆,这才好理解作者“余泣”“长号不自禁”,最后睹物思人,情不能已。同样是一个目标,但由于主问题不明,致使这个环节的教学黯然失色。
  相反,邢小雷老师执教的《失街亭》就很有主问题意识,而且问题层次性强,步步深入。1. 失街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 街亭为什么会失?3. 诸葛亮为什么会派马谡去守街亭?4. 失街亭,谁之过?5. 假如你是蜀国大臣,你如何力谏丞相不斩马谡?整体来看,前面的问题层层铺垫,步步过渡到最后的中心问题上,设计精致严密,过程行云流水。
  因此,抓住主问题进行教学,能提纲挈领,快速切入。如果只是一些零碎的问题,一方面是乱而无序,一方面是小而无值,整个教学就会散漫无章。
  责任编辑黄日暖
其他文献
温麦10号是浙江省温州市农科所由兴麦1号/偃大72—629//兴麦1号选育而成。经省两年区试和一年生产试验,表现突出。三年平均亩产240.86公斤,比对照浙麦2号增产11.2%;比同时参
克里斯蒂娜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获得双硕士学位。她以多学科综合的设计手法,打造出实验性的产品概念设计方案以及装置作品。 Christina earned a double master’s degree fr
本刊讯 近日,由柳州市教育局、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的第十三届(2018年)柳州市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学生专业技能比赛正式开赛.比赛时间从1月至3月,来自全市各职
期刊
2月17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刘海生副省长在会上讲话强调,煤矿安全是我省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突出重点,落实责任,扎实工作,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后阶段的英语教学必须与初一阶段的英语教学建立某种内在联系,从而实现平衡地过渡衔接。  注意教材和教法的衔接,强化衔接教学的必要性  现行的小学和中学英语教材的衔接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轨现象,不同程度地违反了教学原理(前一阶段的学习要为后一阶段的学习打基础,后一阶段的学习是对前一阶段学习的深化和提高)。教材中存在着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内容,如相当一部分初一课本的音标、字母、
袁少辉江西都昌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其花鸟绘画笔墨讲究、形象生动,善画鸡。袁少辉作品赏析 Yuan Shaohui Jiangxi Duch
Directed diffusion is a data dissemination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In directed diffu-sion,flooding is used for dissemination of interest and expl
化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其半文半理的性质意味着学生要学好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也要具备一定的记忆能力。这是因为化学中有很多识记性知识,如基本概念、物质性质以及实验现象等,且这些知识是历年高考中的“常客”。如2009年广东省化学高考试题中,考查到的知识就包括同位素、同系物、电解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也考查到了一些基本常识如甲烷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等。但化学中需要学生记住的知识实在是多、细、杂。那么,
中学时候,我喜欢语文课,时常写点小文章,梦想能成为一名作家,可是,由于投出的稿件全都石沉大海,渐渐地失去了信心。去年四月,我刚从某集团军工兵团调到四川预师一团,主任见我戴着一副
教学幽默是教师的魅力、活力、能力的重要标志,是教师知识、智慧、灵感、修养在教学中的集中体现,是教师提高自身影响力和创造力的一条别致途径,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巧妙地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幽默,可使教学顿时生辉,可使学生在幽默中感悟,在寓教于乐中开启学习物理知识的大门.     一、幽默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 幽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是课堂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难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