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个月前,一篇《开学一月摧垮家长坚持6年的教育观》的文章在微博上走红,撰文的家长认为,学校过分追求整齐划一,完全不允许个性的存在,而家长却只有服从不能商量。
现年78岁的教育家刘炯朗在谈起这一问题时,并没有简单地选择站边。“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唯一的价值观。”他说。
刘炯朗是广东番禺人,幼年在澳门就学,后考入台湾,在当时的台南工学院电机系取得工学士学位,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计算机硕士、博士学位。他先后执教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伊利诺伊大学和台湾清华大学,并出任过台湾清华大学校长。
从2005年起,刘炯朗在台湾主持电台节目,深入浅出将科学与人文巧妙结合,引发热烈回响。他的科普书《一次读懂自然科学》、《一次读懂社会科学》曾被马英九推荐为2011年台湾暑期青年阅读好书。
近日,这两本书在大陆出版,刘炯朗也来到北京,并与画家陈丹青进行了主题为“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对谈。
对大陆、台湾和美国的学校教育兴趣浓厚的刘炯朗认为,中小学教育对一个学生的成长举足轻重,一旦这里没有做好,一所好的大学应该起到拯救作用。而制约这个体系良性运转的,便是各级学校对考试手段的单一和粗暴的使用。
南都周刊:在大陆现行教育制度下,学生普遍被模具化批量生产,而很多年轻父母已经不愿意让孩子接受这种教育。对这两种教育观的较量,你怎么看?
刘炯朗:这两种教育观的不同到底在什么地方?父母亲觉得他们给小孩的教育,是让小孩成为一个他们所希望成为的人。但到了学校,父母会觉得学校给孩子的教育并不是他们所希望的那样。
我们暂且认为父母灌输给小孩子的价值观跟学校是不一样的,如果真的不一样,你就要做一个选择吗?父母的价值观就一定是唯一的选择吗?我们需要的只是唯一的价值观吗?退一万步来讲,为什么父母的价值观一定要凌驾、超越学校的价值观呢?
做父母的觉得他们要为这个孩子做一个选择,但是不是两者都可以接受?我做一个比喻,父母在家里讲中文,学校讲英文,表面看起来是不同的,背后是完全一样的。语言的发音、文法都是最表面的东西,背后传递的是同样的思想、理念、感情。你不要因为表面不同就觉得用意不同、目的不同。为什么我们不能又学中文又学英文?
南都周刊:中英文并没有对错之分。
刘炯朗:对,所以学校的理念跟父母的理念也不一定有对错之分。把一个并不是可以一分为二的事情硬要一分为二,那我是没有答案的。父母认为他们的观念是对的,学校的观念是错的,你问我怎么办,我觉得在这个前提之下,那只好不让你的孩子上学了。
南都周刊:陈丹青和你对谈时,提出的一个观点得到了现场的很多掌声。他说,除了体制问题,他一直对中国家长的意见非常大,因为最先塑造孩子,最先把孩子弄得不像人样的不是学校,是家长。这个观点你同意吗?
刘炯朗:我完全同意他的说法。我也是家长,天下父母心,我们希望儿女得到最好的机会,就像一开始的那个问题,那个家长写的微博。讲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父母有父母的判断,学校有学校的判断,但我们必须看到,这些是不是都可以加起来的,大家一起来走正确的方向。做父母的希望儿女比自己更好,所以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但是家长的确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吗?
其实我们讲了那么多,还是回到这个话题,把这些价值观加起来,得到一个平衡,不要拿父母的价值观减掉学校的价值观。
南都周刊:你在北京清华大学和师生讨论“钱学森之问”时,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你说中国将来一定会培养出很多世界级的大师,能得到诺贝尔奖。
刘炯朗:为什么?你看近半个世纪来,哪一个国家的科学家拿到最多的诺贝尔奖?答案很明显,就是美国。为什么美国培养出那么多世界级的科学家?第一,美国科学研究的基础是非常深厚的。第二,美国在过去七八十年,把世界上所有一流的人才都吸引到美国去。
所以我们也许从过去15年、20年、30年开始,建立起一个深厚的科学研究基础,我们一定能够吸引很多世界上一流的人才到我们这边来。人才不要光是靠我们自己培养,这没有必要,人才是通的,他们来帮我们,我们也帮他们,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动力,而且我相信这个原动力是会存在的。
今天讲我们的教育,觉得我们培养不出来很多世界级的大师,我们的学生没有创新的能力,我们的学生没有领导的能力,我们的学生没有幽默感,我们的学生没有口才,为什么?我不能不说,今天起码在大陆,在台湾,我们的考试制度训练出来的学生,目光很短浅,视野也非常狭窄。为了考试,你的目光必须非常短,你的视野必须非常狭窄。假如我们不能够从考试中跳出来,这会影响到我们未来的人才。我觉得中小学教育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以此为基础)培养出来一个读书人,培养出来一个人才。
南都周刊:关于中国难出大师级人物,也有这样的说法,就是我们不可能在精神领域或者在艺术领域,做到像GDP那样高升。因为人们在快速致富,处在很大的变动当中,这种情况下人的心态就浮躁了,最后打倒我们的不是竞争对手,而是金钱和安逸,这一代人已经被时代制约了。
刘炯朗:教育、艺术和科学的发展,需要的是时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它的工程、物理、化学毫无疑问世界领先,但它的发展差不多是在二次大战结束后才开始突飞猛进。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需要长期的酝酿。
你说得很对,目前在中国,大家比较注重经济的发展,追求利润,对别的方向发展忽略。但是,以中国那么大的一个国家,那么多的人才,慢慢一定会发展出来的。10年、20年以前,美国最优秀的工程跟科学的毕业生去了哪里?华尔街。有人说,训练这个人才不是浪费掉了吗?那没有办法,也没有关系。
我的想法就是,我们要给我们的学生很好的教育环境,好好引导他们,不要问20年后会怎么样,他们自然就会出来。
现年78岁的教育家刘炯朗在谈起这一问题时,并没有简单地选择站边。“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唯一的价值观。”他说。
刘炯朗是广东番禺人,幼年在澳门就学,后考入台湾,在当时的台南工学院电机系取得工学士学位,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计算机硕士、博士学位。他先后执教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伊利诺伊大学和台湾清华大学,并出任过台湾清华大学校长。
从2005年起,刘炯朗在台湾主持电台节目,深入浅出将科学与人文巧妙结合,引发热烈回响。他的科普书《一次读懂自然科学》、《一次读懂社会科学》曾被马英九推荐为2011年台湾暑期青年阅读好书。
近日,这两本书在大陆出版,刘炯朗也来到北京,并与画家陈丹青进行了主题为“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对谈。
对大陆、台湾和美国的学校教育兴趣浓厚的刘炯朗认为,中小学教育对一个学生的成长举足轻重,一旦这里没有做好,一所好的大学应该起到拯救作用。而制约这个体系良性运转的,便是各级学校对考试手段的单一和粗暴的使用。
不要减掉学校的价值观
南都周刊:在大陆现行教育制度下,学生普遍被模具化批量生产,而很多年轻父母已经不愿意让孩子接受这种教育。对这两种教育观的较量,你怎么看?
刘炯朗:这两种教育观的不同到底在什么地方?父母亲觉得他们给小孩的教育,是让小孩成为一个他们所希望成为的人。但到了学校,父母会觉得学校给孩子的教育并不是他们所希望的那样。
我们暂且认为父母灌输给小孩子的价值观跟学校是不一样的,如果真的不一样,你就要做一个选择吗?父母的价值观就一定是唯一的选择吗?我们需要的只是唯一的价值观吗?退一万步来讲,为什么父母的价值观一定要凌驾、超越学校的价值观呢?
做父母的觉得他们要为这个孩子做一个选择,但是不是两者都可以接受?我做一个比喻,父母在家里讲中文,学校讲英文,表面看起来是不同的,背后是完全一样的。语言的发音、文法都是最表面的东西,背后传递的是同样的思想、理念、感情。你不要因为表面不同就觉得用意不同、目的不同。为什么我们不能又学中文又学英文?
南都周刊:中英文并没有对错之分。
刘炯朗:对,所以学校的理念跟父母的理念也不一定有对错之分。把一个并不是可以一分为二的事情硬要一分为二,那我是没有答案的。父母认为他们的观念是对的,学校的观念是错的,你问我怎么办,我觉得在这个前提之下,那只好不让你的孩子上学了。
南都周刊:陈丹青和你对谈时,提出的一个观点得到了现场的很多掌声。他说,除了体制问题,他一直对中国家长的意见非常大,因为最先塑造孩子,最先把孩子弄得不像人样的不是学校,是家长。这个观点你同意吗?
刘炯朗:我完全同意他的说法。我也是家长,天下父母心,我们希望儿女得到最好的机会,就像一开始的那个问题,那个家长写的微博。讲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父母有父母的判断,学校有学校的判断,但我们必须看到,这些是不是都可以加起来的,大家一起来走正确的方向。做父母的希望儿女比自己更好,所以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但是家长的确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吗?
其实我们讲了那么多,还是回到这个话题,把这些价值观加起来,得到一个平衡,不要拿父母的价值观减掉学校的价值观。
考试训练出来的学生目光短浅
南都周刊:你在北京清华大学和师生讨论“钱学森之问”时,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你说中国将来一定会培养出很多世界级的大师,能得到诺贝尔奖。
刘炯朗:为什么?你看近半个世纪来,哪一个国家的科学家拿到最多的诺贝尔奖?答案很明显,就是美国。为什么美国培养出那么多世界级的科学家?第一,美国科学研究的基础是非常深厚的。第二,美国在过去七八十年,把世界上所有一流的人才都吸引到美国去。
所以我们也许从过去15年、20年、30年开始,建立起一个深厚的科学研究基础,我们一定能够吸引很多世界上一流的人才到我们这边来。人才不要光是靠我们自己培养,这没有必要,人才是通的,他们来帮我们,我们也帮他们,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动力,而且我相信这个原动力是会存在的。
今天讲我们的教育,觉得我们培养不出来很多世界级的大师,我们的学生没有创新的能力,我们的学生没有领导的能力,我们的学生没有幽默感,我们的学生没有口才,为什么?我不能不说,今天起码在大陆,在台湾,我们的考试制度训练出来的学生,目光很短浅,视野也非常狭窄。为了考试,你的目光必须非常短,你的视野必须非常狭窄。假如我们不能够从考试中跳出来,这会影响到我们未来的人才。我觉得中小学教育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以此为基础)培养出来一个读书人,培养出来一个人才。
南都周刊:关于中国难出大师级人物,也有这样的说法,就是我们不可能在精神领域或者在艺术领域,做到像GDP那样高升。因为人们在快速致富,处在很大的变动当中,这种情况下人的心态就浮躁了,最后打倒我们的不是竞争对手,而是金钱和安逸,这一代人已经被时代制约了。
刘炯朗:教育、艺术和科学的发展,需要的是时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它的工程、物理、化学毫无疑问世界领先,但它的发展差不多是在二次大战结束后才开始突飞猛进。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需要长期的酝酿。
你说得很对,目前在中国,大家比较注重经济的发展,追求利润,对别的方向发展忽略。但是,以中国那么大的一个国家,那么多的人才,慢慢一定会发展出来的。10年、20年以前,美国最优秀的工程跟科学的毕业生去了哪里?华尔街。有人说,训练这个人才不是浪费掉了吗?那没有办法,也没有关系。
我的想法就是,我们要给我们的学生很好的教育环境,好好引导他们,不要问20年后会怎么样,他们自然就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