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律上来说,夏华斯(Jenna Cook)的生日是1992年2月2日,她喜欢这个日子,“好记”。但在生命开始的20年中,这始终是她的挣扎——大概出生一个月左右,她被遗弃在武汉宗关办事处附近。之后,一个叫玛格丽特的美国单身女人领养了她。她也是中国开放国际领养的第一代孩子中的一员。
从5月17到7月12日,夏华斯在中国度过8周的时光,已经是耶鲁大学人类学专业学生的她,希望这次旅途可以为她找到亲生父母。借助媒体,在她的中国“故乡”武汉,她接到一二百个认亲电话,与44个家庭见面、聊天,倾听他们的故事,拥抱、流泪、合影,与36个家庭做了DNA比对,结果,皆是令人失望的阴性。
然而,这并不是一场一无所获的旅行。在那44个故事里,她读懂中国,玛格丽特读懂她,一些多年来为遗弃女儿而心存不安的人們,也得到各自内心的宽慰。
杭州来人
身穿粉色上衣的跛脚女人走进会议室。她的脸色暗红,有点慌张。男人跟在后面,有点不好意思地低着头。
这是6月6日认亲会的第一个家庭。
女人坐下来,在长桌把头的位置,男人坐在她的下首。对面是等候多时的夏华斯。她穿着干净的点饰深色连衣裙,那是她最喜欢的衣服。夏华斯右边是美国妈妈玛格丽特,再右边是武汉电视台编导柏玉娟,协助这对美国母女与中国家庭沟通。
粉衣服的女人开始讲述她的故事。他们是湖北应城人,在杭州打工,这次特意赶来,是因为他们在1992年二三月间第4个女儿出生后,遗弃了她。
“养不活。”女人说。
这个被遗弃的孩子还没来得及取名字,家人只叫她“四四”。她出生前,家里已经有3个女儿。她离开之后,男孩诞生了。这对农民夫妇终于停止了生育。
“四四”是被奶奶抱走的。他们隐约记得似乎是丢在武汉宝丰路,距离宗关办事处两三公路的路程。至于具体丢在哪里,现在无从得知——奶奶已去世了。
这次他们在报纸上看到夏华斯寻亲,回想当年迫于家境的选择,而今生存状况略略缓解,想了个心愿。
因为不想在家种地,这夫妻二人到杭州一家裁被子的工厂做工。“做的被子是出口到美国的。”男人解释说。他们每天做工10小时,除了周三周日,一周加班5天,一个月只休息一天。他们讲述这个在中国百万产业工人身上丝毫不稀罕的故事,夏华斯突然哭了。
她跑到桌子对面,拥抱那个女人。女人一下子控制不住,剧烈地流起眼泪:“不管是不是你,我都想来看看,看到你,就像看到了她。”
DNA测试需要600元。玛格丽特说,这个钱由我们来承担吧。此前他们见过11个家庭,与8个家庭做了DNA测试,都是对方付钱。
男人赶忙说,600元“无所谓”,自己可以承担。哭泣中的女人也暂时从伤感中抽离出来,连说“不用”。但玛格丽特和夏华斯也很坚持。
会面了半小时,离开时,女人拥抱玛格丽特,说:“谢谢你把她养大。”夏华斯摩挲着那个沉默男人的肩膀,送他们离开。
从上中学开始,夏华斯就对发展中国家的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兴趣。一方面是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去理解她出生的地方。她对中国工农的生活有初步的了解,是从《A Day in the Life of China》(《中国人的一天》),《Material World》(《物质世界》)这样的照片书籍里看到的。她看到当地的市场,所有的蔬菜水果鱼肉摆在摊位上,而美国的物品摆在超市的货架上,你不需要见到卖东西的人。还有扁担挑水,小推车运西瓜。她2008年来武汉时曾要求去武汉周边的乡下,看那里的人如何生活。她从美国的书本上看到的中国,逐渐真切地呈现在她眼前。
夏华斯知道,中国人喜欢用“幸运”来形容她。尤其是她听了应城夫妻的故事。
“那可能是我的生活。”想到这个,她突然就哭了。
可能务农,可能辍学,因为是女孩的缘故,要把宝贵的上学机会留给兄弟。夏华斯知道这一点。
“原本生在这里,结果人生却在那里。我不知道是否就是命运。”她说,这让她心存感激。“我尊重那些务农的家庭,尊重他们的体力劳动。……其实没有任何理由,我比他们更值得现在这样的生活。这让我感觉谦卑。”
端午节前后,又有两场认亲会,那次,“父母”们给夏华斯带来了粽子、早上家里的母鸡刚下的蛋、自家树上采摘的花。他们一路从偏远的山上走下来,来见这个被他们权当作“女儿”的外国女孩。夏华斯曾想过这些从溪流里抬水上山的人们,这些只有露天厕所的人们,虽然跟她的生活迥异,但他们跋山涉水赶到她的面前,让她看到自己的历史的一部分,“我的生命故事的一部分。”
“能见他们我就很高兴了,不管他们是谁,或穷或富,或者一般般,也不管他们是否处在人生的困难时期,就算他们是乞讨者或者罪犯,都没关系,我都接受,我不想让他们觉得,他们必须得是谁才行。他们就是他们,那就很好了。”
汉阳来人
第二个家庭是从汉阳来的。
依然是女人一马当先,坐在首位,她穿着黑色的旗袍,像个新闻发言人,一张嘴就说:“大家都爱这个孩子。”
可一回溯1992年的那个冬春之交,她就哭起来。是家里一个婶婶抱走孩子的,在出生半个月后。孩子被交给一个平时常跟他们家打麻将的人,那人拍着胸脯承诺:一定给娃找个好人家。
后来过了很久,黑旗袍女人再跟那人打麻将时,那人说:抱着孩子问了很多人,没人要,后来抱到硚口区(宗关办事处所在区),再后来被福利院接走了。
女人觉得夏华斯婴儿时的照片跟自己大女儿七八个月时很像,“左边的眼睛很像”。被送走的是第二个女儿,后来,他们生了个儿子。
“不是养不活。当时计生。”女人在二女儿的襁褓里留了张纸条:孩子可能不想认我,如果想认,记得她妈妈姓万。
柏玉娟打断她:姓万的人很多啊……
万妈妈说:我只是想让她知道。
几天前,武汉当地报纸大张旗鼓地报道“耶鲁女孩”夏华斯寻亲,万家姑父拿来报纸,说:这个孩子学习好,像我们家的。
万妈妈决定试一试。 “不恨我就够了。怕招恨啊,不敢找。”
女人的故事,是跟夏华斯挤在同一条板凳上讲述的。从她开始哭泣,华斯就走过去,搂着她。她更加激动了,但也得到力量完成讲述。
玛格丽特询问她是否愿意做DNA测试,女人说:“不用考虑,做吧。再贵我们也做。”
离开时,夏华斯说:我喜欢你的裙子。万妈妈说:我们以后还可以交往。夏华斯说:谢谢你们能来,很高兴认识你们。
似乎两个人都清楚,彼此的关联性有多强烈。以眼泪开始,以微笑结束。
夏华斯已经很了解,自己是当初家里“中间”的那个女孩,这样的规律每每得到印证,她甚至为这个“发现”有所自得。
她觉得自己从来就知道是被领养的,玛格丽特早早就告诉她,“我想我一开始就接受了。”
“小孩子很容易相信人。他们问,不是父母不想要我?你就说,不是的,是因为法律。违反法律会被惩罚。他们就相信了。”玛格丽特说。
但当孩子们渐渐长大,这种身份的挣扎就变得起伏不定。
“被领养的孩子,其实一生都在挣扎。(只是情绪强烈)有波峰有波谷。”
小时候她看动画片《亚瑟》(Arthur),主人公是只土豚(aardvark),他们全家都是土豚,还有其他家庭,像兔子,全家都是兔子,狗的全家都是狗。
“他们通常都跟他们的父母长得很像。他们都有一样颜色的头发、一样颜色的眼睛,或一样颜色的皮肤。”这个问题开始困扰她。她去杂货店,有人问:你从哪来?
从哪来?这个问题好像在说:你是从外太空来吗?
还有人问:你值多少钱?
值多少钱?我是一条面包吗?
夏华斯所在的社区白人居多,这也是为什么在选择大学时,她挑了一所国际型的大学校。
她有时觉得,领养并不是自己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应该“集中精力在学业和朋友相处上”,“就像普通人一样”。但有時这个问题又显得那么扎眼。比如在高中毕业典礼上,她会渴望中国的亲人在场。她跟一些年长的被收养者聊天,后者说,当他们有了孩子,会更加想念亲生父母。
“我想这个问题会反复地出现,这总是你身份问题的核心。”
当她来到武汉这座夏日雾瘴的火炉城市,情感就愈发强烈。“我在他们的国家,我在我最初的地方,我就更想念他们。”“我学了汉语,希望对他们说‘我爱你们’。”
她跑到福利院周边张贴“寻亲启事”,那里有个好听的名字——“胭脂路”,她与街边的小商店商量,把海报贴在他们的冰柜上,这样,正在争创文明城市的武汉的城管就不会立马撕掉它们了。她反复地去宗关办事处周边,那里有一个水厂客运站,每天百余辆大巴将迁徙的人来回运送于湖北农村、小城镇及首府之间。夏华斯跑去看那些大巴车,记下陌生的地名:孝感、安陆、广水、道桥、云梦……猜测哪里有可能是她的家乡。客运站的刘金花书记同意夏华斯把海报贴到大巴车上。
刘告诉她,20年前自己就在这里工作,看到好多孩子被留在车站。
“女孩儿们被遗弃在各种地方——厕所、座椅、售票柜台外。我们车站就有职工,孩子是这里捡来的。”刘说。以她的经验,夏华斯的父母来自云梦、道桥的可能性最大,那里曾经有很多“卖血的”,“丢孩子的多”。云梦线司机的哥哥就丢过孩子,只是年份与夏华斯不符。
在车站工作的一个黑脸大叔,猜测夏华斯是安陆人,因为“那里最穷”。
夏华斯看着这些大车开走,希望这些海报通过向乡村流动的人们,带到她的亲生父母那里。
山西来人
这一家是男人走在前面,衬衫西裤,扎着锃亮的皮带,夹着公文包,昂首阔步。女人跟在后面,背着虎皮纹路的皮包,一进屋就抱着夏华斯开始哭。
“你要是我的女儿,我就太高兴了。”
这对夫妻在山西打工,生活看起来即使不优越,也较为富庶。两人开始讲故事。当年的正月初十,孩子出生,男人的母亲见是女孩,主张扔掉。这已经是第二胎女孩了。夫妻俩不同意遗弃。出生一个月后,老人就趁他们上班,偷偷把孩子送走了。往后的日子里,婆媳之间争吵不休。不久,老人喝农药自杀。
1995年,夫妻俩还来武汉找过孩子,未果。
女人对华斯说:“我们很愧疚。你有什么要求?”女孩愣了:“我没什么要求。”
玛格丽特例行询问他们是否要做DNA,并告知要收取600元。男人立刻去拉公文包拉链:“要不我先留1万块钱?”
玛格丽特和夏华斯被吓了一跳,连忙摆手。
直到晚上母女两人回到房间,熄了灯,还在谈论那位自杀的老人。玛格丽特反复说,这个故事太悲伤了。
但她同时庆幸:“我很高兴她愿意我跟她一起来。……那些迁徙的工人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他们走了那么远的路来这里。我和Jenna可以谈论这些。有一个家庭妈妈去世了,有的家庭爸爸去世了。好些个悲伤的故事。我很庆幸我能在这里,每当她必须面对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事情后,回到这里,而我在这。”
夏华斯从小到大,玛格丽特都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这个内心敏感的女孩。
“她帮助我们的方式是询问我们发生了什么,问我们觉得为什么会发生那种事情,我们觉得做什么可以改变,通过问我们问题,让我们理解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直接告诉我们如何去感受,怎么处理。我想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方式,让我们学会做决定。”华斯说的“我们”,包括她和妹妹Sara,同样从中国领养的女孩,今年16岁。
是夏华斯要求妈妈再领养一个跟自己长相相似的孩子,就跟社区里其他有兄弟姐妹的小伙伴一样。她们可以互相支持。Sara在学校的图书管理员总忘记她的名字,叫她丽丽,或梅梅,或其他亚裔的名字,她觉得特别伤心——她每天都到图书馆里去呀!可图书管理员只会叫她:“嘿,亚洲女孩。”说到这个苦恼,夏华斯就跟妹妹一起大笑,“因为笑是一种治愈的方式。”
但有时,她们也要分享难过。比如,每次开学时的特殊新生报到会,针对所有非白人学生。尽管她们几乎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但也不得不去跟其他国际学生一起参加这个报到会。她们觉得,被歧视了。
国际领养的孩子们,在与自我内心和社会眼光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玛格丽特发现,女儿的精神世界比自己强大得多。多年前她的老父亲重病,子女们无不慌张,只有夏华斯平静地坐在病榻前,与老人聊天,“好像她什么都不怕”。 至于寻亲,玛格丽特也曾担心女儿是否能够承受那么多悲欢离合的故事。但当她看到夏华斯抱着一个个中国母亲哭泣,拉着她们的手,给她们宽慰的时候,玛格丽特释然了。
南京来人
一个男人闯了进来,他嗓门很大,激动时几乎破音。这个姓程的从南京第二次赶来的男人声称,夏华斯此前认回的寄养母亲(福利院为让孩子们感觉有个正常的家庭,会把一些身体状况没问题的孩子放到周边的老百姓家寄养)张妈妈,其实是拐卖孩子的。而华斯是他的亲生女儿。他此前给夏华斯发过微博私信,
这个故事看起来太可疑,张妈妈是被福利院承认的,声称自己从未去过南京。当时夏华斯只觉得这是一个无聊人的恶作剧。没想到,他真来了,坚持自己的观点。
没人知道程先生的故事是真是假,从中医药大学毕业的他,在楼下等候见面时还声称不信西医,这会儿也同意做DNA检测。但他最终只是控诉张妈妈,并劝诫夏华斯:“你听我的,别找了,回美国去吧,把玛格丽特女士当作你的亲生母亲来孝顺,你只需知道自己是中国的孩子。”
在场的记者朋友有的摇头,坚称程是个不可理喻的骗子,有的被他说动:他那么激动,也不图什么呀。
夏华斯保持着冷静,跟程先生聊天,看他带来的子女的照片,也主动要求跟他合影,像跟每一个其他的家庭一样。
“我觉得所有的家庭都值得被平等对待。他跟其他家庭一样,走了很远的路,想见我,所以为什么不能拍张照呢?”
吵吵嚷嚷中,程离开了。华斯继续她的寻亲,不会因為程的劝说而中止。
小时候到了中秋节,玛格丽特会带着华斯赏月,告诉她,在这个世界的另一端,你的父母也正在看着它。每到中国的春节,只要华斯或Sara愿意,玛格丽特都会到她们所在的教室,给孩子们讲中国文化,教他们做灯笼、春卷、包饺子。华斯和妹妹会非常骄傲,因为她们通常是那里惟一的中国人,而这是她们独一无二的节日。
但其实在华斯心里,亲生父母的存在,不是文化性的,而更像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在美国,亲人去世了,大家会认为他们回归自然,他们被埋葬在土里,或者火化,亲人会觉得他们化作灵魂,护佑所爱,在风中,在云里,在树上。美国文化这样看待死亡和死者。这也是我感知我的父母的方式……死亡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世界上所有人都知道,所爱逝去是什么感觉,作为父母、朋友或者情侣。作为一个被收养者,你失去对亲人的所有联系,你甚至不知道他们是谁,就像他们逝去了,他们放弃我了,就像我已跟他们永远道别,所以我总是以感知自然的方式感知他们。比如我去森林,去海洋,看到自然的神秀,我会觉得,这是他们在呵护我,照看我。”
所以,寻亲绝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
“对我来说,这次这种真正‘见到’‘亲生父母’的感觉很异样。他们居然有手有脚、有血有肉,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在心理上,从一个孩子起,我就把他们视作灵魂式的存在……”
这种感觉一度让夏华斯难过万分,那是在她平静的外表下很难察觉的。
“我唯一一次感到难过,是第一次去我被捡到的地方,在2006年,宗关办事处。我以前从没去过那个地方。感觉像在拜访葬墓。因为就是在这个地方,我们互道永别……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从不感到悲伤难过,而是安全,他们在照看我护佑我。只有那么一次,我感到悲伤。”
悲伤已经过去。“我想有机会再见到他们也是很高兴的事,就像重生,大家从死亡里重新站起来。”
武汉聚来的四姐妹
6月6日下午4点,这天的认亲会快要接近尾声。最后一个家庭是一支娘子军——四姐妹加上她们的妈妈。她们今天想来找的,是当初扔掉的老五,没有人知道,五妹被扔在哪里。只知道当初她穿的是手工制作的衣服,被花被包着,放在纸盒里,还留了个布条。
四姐妹都已结婚,还带来各自的丈夫。认亲现场热闹起来。“妈妈”扯着夏华斯,介绍道:“这是大姐、二姐、三姐、四姐。”
最丰腴的二姐最活泼,情绪也最激动,夏华斯上前抱她,她的眼圈立刻红了。姐妹们在华斯身上找“痣”,因为她们都有痣,长在不同的位置。她们甚至还比较脚趾头,是不是都像妈妈一样,二脚趾头长。
最后,“妈妈”和最小的“姐姐”做了DNA取样。离开的时候,玛格丽特对另一位妈妈说:“我喜欢你的家庭。”
她们互相拥抱,夏华斯情不自禁地闭上了眼睛,好像那些真的是她的姐姐。
“我会觉得那些能来的家庭特别不可思议,44个家庭的前来,对我来说是种惊喜,我知道他们需要多大的勇气。即便我们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这是一种强大的leap of faith(天降神迹,信仰的飞跃),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原谅自己,你要相信我已经原谅你了。”
目前,夏华斯的DNA样本已经被采集入数据库,如果还有家庭希望相认,可去就近派出所采样,“免费、不疼”,她希望不止自己,也能有其他寻亲的人因此相认。或许,等到下一次再来中国,见到第45个家庭的时候,她的寻亲之旅就该结束了。
但是,耶鲁女孩的第45个故事在哪里呢?
从5月17到7月12日,夏华斯在中国度过8周的时光,已经是耶鲁大学人类学专业学生的她,希望这次旅途可以为她找到亲生父母。借助媒体,在她的中国“故乡”武汉,她接到一二百个认亲电话,与44个家庭见面、聊天,倾听他们的故事,拥抱、流泪、合影,与36个家庭做了DNA比对,结果,皆是令人失望的阴性。
然而,这并不是一场一无所获的旅行。在那44个故事里,她读懂中国,玛格丽特读懂她,一些多年来为遗弃女儿而心存不安的人們,也得到各自内心的宽慰。
杭州来人
身穿粉色上衣的跛脚女人走进会议室。她的脸色暗红,有点慌张。男人跟在后面,有点不好意思地低着头。
这是6月6日认亲会的第一个家庭。
女人坐下来,在长桌把头的位置,男人坐在她的下首。对面是等候多时的夏华斯。她穿着干净的点饰深色连衣裙,那是她最喜欢的衣服。夏华斯右边是美国妈妈玛格丽特,再右边是武汉电视台编导柏玉娟,协助这对美国母女与中国家庭沟通。
粉衣服的女人开始讲述她的故事。他们是湖北应城人,在杭州打工,这次特意赶来,是因为他们在1992年二三月间第4个女儿出生后,遗弃了她。
“养不活。”女人说。
这个被遗弃的孩子还没来得及取名字,家人只叫她“四四”。她出生前,家里已经有3个女儿。她离开之后,男孩诞生了。这对农民夫妇终于停止了生育。
“四四”是被奶奶抱走的。他们隐约记得似乎是丢在武汉宝丰路,距离宗关办事处两三公路的路程。至于具体丢在哪里,现在无从得知——奶奶已去世了。
这次他们在报纸上看到夏华斯寻亲,回想当年迫于家境的选择,而今生存状况略略缓解,想了个心愿。
因为不想在家种地,这夫妻二人到杭州一家裁被子的工厂做工。“做的被子是出口到美国的。”男人解释说。他们每天做工10小时,除了周三周日,一周加班5天,一个月只休息一天。他们讲述这个在中国百万产业工人身上丝毫不稀罕的故事,夏华斯突然哭了。
她跑到桌子对面,拥抱那个女人。女人一下子控制不住,剧烈地流起眼泪:“不管是不是你,我都想来看看,看到你,就像看到了她。”
DNA测试需要600元。玛格丽特说,这个钱由我们来承担吧。此前他们见过11个家庭,与8个家庭做了DNA测试,都是对方付钱。
男人赶忙说,600元“无所谓”,自己可以承担。哭泣中的女人也暂时从伤感中抽离出来,连说“不用”。但玛格丽特和夏华斯也很坚持。
会面了半小时,离开时,女人拥抱玛格丽特,说:“谢谢你把她养大。”夏华斯摩挲着那个沉默男人的肩膀,送他们离开。
从上中学开始,夏华斯就对发展中国家的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兴趣。一方面是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去理解她出生的地方。她对中国工农的生活有初步的了解,是从《A Day in the Life of China》(《中国人的一天》),《Material World》(《物质世界》)这样的照片书籍里看到的。她看到当地的市场,所有的蔬菜水果鱼肉摆在摊位上,而美国的物品摆在超市的货架上,你不需要见到卖东西的人。还有扁担挑水,小推车运西瓜。她2008年来武汉时曾要求去武汉周边的乡下,看那里的人如何生活。她从美国的书本上看到的中国,逐渐真切地呈现在她眼前。
夏华斯知道,中国人喜欢用“幸运”来形容她。尤其是她听了应城夫妻的故事。
“那可能是我的生活。”想到这个,她突然就哭了。
可能务农,可能辍学,因为是女孩的缘故,要把宝贵的上学机会留给兄弟。夏华斯知道这一点。
“原本生在这里,结果人生却在那里。我不知道是否就是命运。”她说,这让她心存感激。“我尊重那些务农的家庭,尊重他们的体力劳动。……其实没有任何理由,我比他们更值得现在这样的生活。这让我感觉谦卑。”
端午节前后,又有两场认亲会,那次,“父母”们给夏华斯带来了粽子、早上家里的母鸡刚下的蛋、自家树上采摘的花。他们一路从偏远的山上走下来,来见这个被他们权当作“女儿”的外国女孩。夏华斯曾想过这些从溪流里抬水上山的人们,这些只有露天厕所的人们,虽然跟她的生活迥异,但他们跋山涉水赶到她的面前,让她看到自己的历史的一部分,“我的生命故事的一部分。”
“能见他们我就很高兴了,不管他们是谁,或穷或富,或者一般般,也不管他们是否处在人生的困难时期,就算他们是乞讨者或者罪犯,都没关系,我都接受,我不想让他们觉得,他们必须得是谁才行。他们就是他们,那就很好了。”
汉阳来人
第二个家庭是从汉阳来的。
依然是女人一马当先,坐在首位,她穿着黑色的旗袍,像个新闻发言人,一张嘴就说:“大家都爱这个孩子。”
可一回溯1992年的那个冬春之交,她就哭起来。是家里一个婶婶抱走孩子的,在出生半个月后。孩子被交给一个平时常跟他们家打麻将的人,那人拍着胸脯承诺:一定给娃找个好人家。
后来过了很久,黑旗袍女人再跟那人打麻将时,那人说:抱着孩子问了很多人,没人要,后来抱到硚口区(宗关办事处所在区),再后来被福利院接走了。
女人觉得夏华斯婴儿时的照片跟自己大女儿七八个月时很像,“左边的眼睛很像”。被送走的是第二个女儿,后来,他们生了个儿子。
“不是养不活。当时计生。”女人在二女儿的襁褓里留了张纸条:孩子可能不想认我,如果想认,记得她妈妈姓万。
柏玉娟打断她:姓万的人很多啊……
万妈妈说:我只是想让她知道。
几天前,武汉当地报纸大张旗鼓地报道“耶鲁女孩”夏华斯寻亲,万家姑父拿来报纸,说:这个孩子学习好,像我们家的。
万妈妈决定试一试。 “不恨我就够了。怕招恨啊,不敢找。”
女人的故事,是跟夏华斯挤在同一条板凳上讲述的。从她开始哭泣,华斯就走过去,搂着她。她更加激动了,但也得到力量完成讲述。
玛格丽特询问她是否愿意做DNA测试,女人说:“不用考虑,做吧。再贵我们也做。”
离开时,夏华斯说:我喜欢你的裙子。万妈妈说:我们以后还可以交往。夏华斯说:谢谢你们能来,很高兴认识你们。
似乎两个人都清楚,彼此的关联性有多强烈。以眼泪开始,以微笑结束。
夏华斯已经很了解,自己是当初家里“中间”的那个女孩,这样的规律每每得到印证,她甚至为这个“发现”有所自得。
她觉得自己从来就知道是被领养的,玛格丽特早早就告诉她,“我想我一开始就接受了。”
“小孩子很容易相信人。他们问,不是父母不想要我?你就说,不是的,是因为法律。违反法律会被惩罚。他们就相信了。”玛格丽特说。
但当孩子们渐渐长大,这种身份的挣扎就变得起伏不定。
“被领养的孩子,其实一生都在挣扎。(只是情绪强烈)有波峰有波谷。”
小时候她看动画片《亚瑟》(Arthur),主人公是只土豚(aardvark),他们全家都是土豚,还有其他家庭,像兔子,全家都是兔子,狗的全家都是狗。
“他们通常都跟他们的父母长得很像。他们都有一样颜色的头发、一样颜色的眼睛,或一样颜色的皮肤。”这个问题开始困扰她。她去杂货店,有人问:你从哪来?
从哪来?这个问题好像在说:你是从外太空来吗?
还有人问:你值多少钱?
值多少钱?我是一条面包吗?
夏华斯所在的社区白人居多,这也是为什么在选择大学时,她挑了一所国际型的大学校。
她有时觉得,领养并不是自己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应该“集中精力在学业和朋友相处上”,“就像普通人一样”。但有時这个问题又显得那么扎眼。比如在高中毕业典礼上,她会渴望中国的亲人在场。她跟一些年长的被收养者聊天,后者说,当他们有了孩子,会更加想念亲生父母。
“我想这个问题会反复地出现,这总是你身份问题的核心。”
当她来到武汉这座夏日雾瘴的火炉城市,情感就愈发强烈。“我在他们的国家,我在我最初的地方,我就更想念他们。”“我学了汉语,希望对他们说‘我爱你们’。”
她跑到福利院周边张贴“寻亲启事”,那里有个好听的名字——“胭脂路”,她与街边的小商店商量,把海报贴在他们的冰柜上,这样,正在争创文明城市的武汉的城管就不会立马撕掉它们了。她反复地去宗关办事处周边,那里有一个水厂客运站,每天百余辆大巴将迁徙的人来回运送于湖北农村、小城镇及首府之间。夏华斯跑去看那些大巴车,记下陌生的地名:孝感、安陆、广水、道桥、云梦……猜测哪里有可能是她的家乡。客运站的刘金花书记同意夏华斯把海报贴到大巴车上。
刘告诉她,20年前自己就在这里工作,看到好多孩子被留在车站。
“女孩儿们被遗弃在各种地方——厕所、座椅、售票柜台外。我们车站就有职工,孩子是这里捡来的。”刘说。以她的经验,夏华斯的父母来自云梦、道桥的可能性最大,那里曾经有很多“卖血的”,“丢孩子的多”。云梦线司机的哥哥就丢过孩子,只是年份与夏华斯不符。
在车站工作的一个黑脸大叔,猜测夏华斯是安陆人,因为“那里最穷”。
夏华斯看着这些大车开走,希望这些海报通过向乡村流动的人们,带到她的亲生父母那里。
山西来人
这一家是男人走在前面,衬衫西裤,扎着锃亮的皮带,夹着公文包,昂首阔步。女人跟在后面,背着虎皮纹路的皮包,一进屋就抱着夏华斯开始哭。
“你要是我的女儿,我就太高兴了。”
这对夫妻在山西打工,生活看起来即使不优越,也较为富庶。两人开始讲故事。当年的正月初十,孩子出生,男人的母亲见是女孩,主张扔掉。这已经是第二胎女孩了。夫妻俩不同意遗弃。出生一个月后,老人就趁他们上班,偷偷把孩子送走了。往后的日子里,婆媳之间争吵不休。不久,老人喝农药自杀。
1995年,夫妻俩还来武汉找过孩子,未果。
女人对华斯说:“我们很愧疚。你有什么要求?”女孩愣了:“我没什么要求。”
玛格丽特例行询问他们是否要做DNA,并告知要收取600元。男人立刻去拉公文包拉链:“要不我先留1万块钱?”
玛格丽特和夏华斯被吓了一跳,连忙摆手。
直到晚上母女两人回到房间,熄了灯,还在谈论那位自杀的老人。玛格丽特反复说,这个故事太悲伤了。
但她同时庆幸:“我很高兴她愿意我跟她一起来。……那些迁徙的工人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他们走了那么远的路来这里。我和Jenna可以谈论这些。有一个家庭妈妈去世了,有的家庭爸爸去世了。好些个悲伤的故事。我很庆幸我能在这里,每当她必须面对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事情后,回到这里,而我在这。”
夏华斯从小到大,玛格丽特都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这个内心敏感的女孩。
“她帮助我们的方式是询问我们发生了什么,问我们觉得为什么会发生那种事情,我们觉得做什么可以改变,通过问我们问题,让我们理解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直接告诉我们如何去感受,怎么处理。我想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方式,让我们学会做决定。”华斯说的“我们”,包括她和妹妹Sara,同样从中国领养的女孩,今年16岁。
是夏华斯要求妈妈再领养一个跟自己长相相似的孩子,就跟社区里其他有兄弟姐妹的小伙伴一样。她们可以互相支持。Sara在学校的图书管理员总忘记她的名字,叫她丽丽,或梅梅,或其他亚裔的名字,她觉得特别伤心——她每天都到图书馆里去呀!可图书管理员只会叫她:“嘿,亚洲女孩。”说到这个苦恼,夏华斯就跟妹妹一起大笑,“因为笑是一种治愈的方式。”
但有时,她们也要分享难过。比如,每次开学时的特殊新生报到会,针对所有非白人学生。尽管她们几乎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但也不得不去跟其他国际学生一起参加这个报到会。她们觉得,被歧视了。
国际领养的孩子们,在与自我内心和社会眼光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玛格丽特发现,女儿的精神世界比自己强大得多。多年前她的老父亲重病,子女们无不慌张,只有夏华斯平静地坐在病榻前,与老人聊天,“好像她什么都不怕”。 至于寻亲,玛格丽特也曾担心女儿是否能够承受那么多悲欢离合的故事。但当她看到夏华斯抱着一个个中国母亲哭泣,拉着她们的手,给她们宽慰的时候,玛格丽特释然了。
南京来人
一个男人闯了进来,他嗓门很大,激动时几乎破音。这个姓程的从南京第二次赶来的男人声称,夏华斯此前认回的寄养母亲(福利院为让孩子们感觉有个正常的家庭,会把一些身体状况没问题的孩子放到周边的老百姓家寄养)张妈妈,其实是拐卖孩子的。而华斯是他的亲生女儿。他此前给夏华斯发过微博私信,
这个故事看起来太可疑,张妈妈是被福利院承认的,声称自己从未去过南京。当时夏华斯只觉得这是一个无聊人的恶作剧。没想到,他真来了,坚持自己的观点。
没人知道程先生的故事是真是假,从中医药大学毕业的他,在楼下等候见面时还声称不信西医,这会儿也同意做DNA检测。但他最终只是控诉张妈妈,并劝诫夏华斯:“你听我的,别找了,回美国去吧,把玛格丽特女士当作你的亲生母亲来孝顺,你只需知道自己是中国的孩子。”
在场的记者朋友有的摇头,坚称程是个不可理喻的骗子,有的被他说动:他那么激动,也不图什么呀。
夏华斯保持着冷静,跟程先生聊天,看他带来的子女的照片,也主动要求跟他合影,像跟每一个其他的家庭一样。
“我觉得所有的家庭都值得被平等对待。他跟其他家庭一样,走了很远的路,想见我,所以为什么不能拍张照呢?”
吵吵嚷嚷中,程离开了。华斯继续她的寻亲,不会因為程的劝说而中止。
小时候到了中秋节,玛格丽特会带着华斯赏月,告诉她,在这个世界的另一端,你的父母也正在看着它。每到中国的春节,只要华斯或Sara愿意,玛格丽特都会到她们所在的教室,给孩子们讲中国文化,教他们做灯笼、春卷、包饺子。华斯和妹妹会非常骄傲,因为她们通常是那里惟一的中国人,而这是她们独一无二的节日。
但其实在华斯心里,亲生父母的存在,不是文化性的,而更像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在美国,亲人去世了,大家会认为他们回归自然,他们被埋葬在土里,或者火化,亲人会觉得他们化作灵魂,护佑所爱,在风中,在云里,在树上。美国文化这样看待死亡和死者。这也是我感知我的父母的方式……死亡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世界上所有人都知道,所爱逝去是什么感觉,作为父母、朋友或者情侣。作为一个被收养者,你失去对亲人的所有联系,你甚至不知道他们是谁,就像他们逝去了,他们放弃我了,就像我已跟他们永远道别,所以我总是以感知自然的方式感知他们。比如我去森林,去海洋,看到自然的神秀,我会觉得,这是他们在呵护我,照看我。”
所以,寻亲绝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
“对我来说,这次这种真正‘见到’‘亲生父母’的感觉很异样。他们居然有手有脚、有血有肉,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在心理上,从一个孩子起,我就把他们视作灵魂式的存在……”
这种感觉一度让夏华斯难过万分,那是在她平静的外表下很难察觉的。
“我唯一一次感到难过,是第一次去我被捡到的地方,在2006年,宗关办事处。我以前从没去过那个地方。感觉像在拜访葬墓。因为就是在这个地方,我们互道永别……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从不感到悲伤难过,而是安全,他们在照看我护佑我。只有那么一次,我感到悲伤。”
悲伤已经过去。“我想有机会再见到他们也是很高兴的事,就像重生,大家从死亡里重新站起来。”
武汉聚来的四姐妹
6月6日下午4点,这天的认亲会快要接近尾声。最后一个家庭是一支娘子军——四姐妹加上她们的妈妈。她们今天想来找的,是当初扔掉的老五,没有人知道,五妹被扔在哪里。只知道当初她穿的是手工制作的衣服,被花被包着,放在纸盒里,还留了个布条。
四姐妹都已结婚,还带来各自的丈夫。认亲现场热闹起来。“妈妈”扯着夏华斯,介绍道:“这是大姐、二姐、三姐、四姐。”
最丰腴的二姐最活泼,情绪也最激动,夏华斯上前抱她,她的眼圈立刻红了。姐妹们在华斯身上找“痣”,因为她们都有痣,长在不同的位置。她们甚至还比较脚趾头,是不是都像妈妈一样,二脚趾头长。
最后,“妈妈”和最小的“姐姐”做了DNA取样。离开的时候,玛格丽特对另一位妈妈说:“我喜欢你的家庭。”
她们互相拥抱,夏华斯情不自禁地闭上了眼睛,好像那些真的是她的姐姐。
“我会觉得那些能来的家庭特别不可思议,44个家庭的前来,对我来说是种惊喜,我知道他们需要多大的勇气。即便我们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这是一种强大的leap of faith(天降神迹,信仰的飞跃),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原谅自己,你要相信我已经原谅你了。”
目前,夏华斯的DNA样本已经被采集入数据库,如果还有家庭希望相认,可去就近派出所采样,“免费、不疼”,她希望不止自己,也能有其他寻亲的人因此相认。或许,等到下一次再来中国,见到第45个家庭的时候,她的寻亲之旅就该结束了。
但是,耶鲁女孩的第45个故事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