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

来源 :校本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c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推广,我国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课标从理念、内容的编排、解题的方式方法以及实施都有较大的改变。这就给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挑战,尤其是老教师。本文介绍了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对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有一定帮助。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的改变
  数学新课程相对以前的教材有很大的改变,因此教学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这是广大教师关心的问题,新课程强调了探究式教学,那是否就意味着数学教学要以探究式为主呢?笔者对此持怀疑态度,数学新课程之所以强调探究式教学,那是因为过去我们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探究,但这绝不意味着要以探究式教学为主。一般来说,高中学生要探究出某个数学问题或者定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这绝不是能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就得到解决,高中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方法,任何脱离知识基础的探究都是盲目的。应该承认,讲授式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它不能和“填鸭式”教学简单地划上等号。讲授式教学也有其优越性,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关于讲授教学法的研究很好地说明这一点。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其关键在于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探究意识,带动学生积极的参与探索,有些教学内容或问题适宜学生探究的,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去探究;开展一些课外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体会到发现的乐趣与学习的魅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引导他们学习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些时候,教师适时地对某个数学问题或知识点作拓展。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变
  新的课程标准在保证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能力的培养的前提下,删减了传统的初等数学中次要的、用处不大的、学生学起来又有一定困难的内容。与此同时,却又增加了一些有广泛应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新知识。因此,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对新的教材体系中的新内容和新要求要努力分析,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比如,对于新内容应分析为什么引入,引入了多少?怎样教学才能体现新教材的意图;对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切不可因考试是否需要而作弃取;即使对删去的内容也要仔细分析,虽然有些知识点的内容被删去了,但其思想可能还会有所体现。从新课标对教学目的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改动和教材编排的重新组合中不难看出课程改革中课程设计的新思路,因此,与时代合拍,教师在备课中要明确自己教学的目的,体现时代、社会对学科的要求,从而达到有效备课的目的。
  新课程在新的一章引入时特别注重从生活中的事例建立数学模型,提出问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多利用直观因素的作用,多采用一些与学生密切联系的具体的模型与具体的实例,逐渐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他们的直觉思维,然后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教学应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反思与总结”的过程。现代数学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很重要的新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
  三、让学生在过程中掌握和运用数学
  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因此,数学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因为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每一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要适应每一个学生不同发展的需要,让每一位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高中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经验对教材进行再创造,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和生动有趣的数学素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真正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是一个长期艰难的探索过程,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积极地参与,更需要我们不盲目迷信任何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希望我们的教学方式能日新月异,能带给学生最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伊川县第二高中)
其他文献
多数读书人是通过读《师说》而认识韩愈的。韩愈作《师说》大约是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3),这年韩愈三十五岁,为国子监四门学博士。韩愈生活的时代,是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一方面,高门望族享有特权,他们的子弟不用辛苦求学,不用参加科举考试,就可以世袭官位,进入上流社会的权力层。这些人不以不从师学习为耻,却取笑刻苦求学的贫民子弟,嘲笑甘为人师、传道授业解惑者,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诸如韩愈这样
期刊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正在整理心理咨询记录,听到敲门声,我喊“进来”,随着一声“报告”,一个留着学生头的清秀女生走进了办公室。我请她坐下,并请她谈谈她想要和我聊些什么,她告诉我她叫萧炎(化名),是一名高一女生,她苦恼的说:老师你帮帮我吧,我很烦恼,我最好的朋友最近总是有意无意的躲着我,进入高一后我们一直是同桌,她人很好,我们有相同的志趣,我们的学习成绩也差不多,每天我们一同吃饭,一同走路,一同学习
期刊
毋庸置疑,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何将实验教学过程设计成为一个愉快学习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绚丽多彩的化学现象,积极探索化学奥秘,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是我们化学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  一、妨碍学生实验兴趣发展的原因分析  1.实验课的内容与形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有所了解却又非完全已知、能够引起思考的东西,而教材中的实验大多具有已知操作过程、已知实验结果的特点,
期刊
一、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当前问题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并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展开讨论。要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想法,不断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重要方面,及
期刊
根据《吉林省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行动计划》安排,省教育厅组织23名中小学杰出校长培养对象,于2011年3月11日~4月1日,赴美国高等教育的常青藤大学——加利福尼亚州州立大学多明戈山庄国际教育学院进行培训考察。  学习考察团先后听取了5位专家教授的7个专题讲座,考察了洛杉矶联合校区环境高中、观惠特尼高中、禧瑞都小学、ABC联合校区、斯坦福大学和城市图书馆等若干社区教育资源及美国文化。现分以下三个
期刊
所谓多维就是多思考、多性能、多功效。多维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多角度、多系统地激励、开拓学生思维,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判断和迁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维教学法教师应做到:  一、善于保护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  要保护学生显露出来的创造意识,做到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驱使学生认真观察周围世界,注意学生的新鲜直接感受,即灵感爆发式的领悟和理解,积极肯定学生不拘一格的创新见解,让他们燃烧起
期刊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高科技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多媒体教学也越来越多地走进中学语文课堂,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挑战,新的尝试必然带来教学的新气象。多媒体教学避开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三个一”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我们在图文声并茂的情境中理性地去接受知识,它使知识形象化,更容易让人接受,而且容量大,方便快捷。相信不久的将来,它将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正规
期刊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刻体会到,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文章则是作者思想的载体。古人写文章、评文章讲究“文以载道”,要求文道统一,说明中国历史语文教育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更凝聚着古今中外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这些作品中接受熏陶、提高修养。具体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第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下面我谈谈对语文教师应扮演角色的几点认识:  一、 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
期刊
反思教学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观念、行为以及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分析、归纳、提高的过程。课堂教学是一个师与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它既能使学生探索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心智,发展情感,也能使教师实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因此,作为活动的双边主体,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反思,一方面能够保证教学过程的有序推进,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教学中,“对行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