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考中,数列问题一直是数学考试的重点考察内容。文章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优化,对数列的基本公式和概念等进行正确的传导,同时结合实际状况对数列的学习方法进行一定的探究,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学习模式,这对学习高中数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数列 解题技巧
数列是高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在大学数学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高中数学老师在数列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对数列的基本知识进行讲解,通过分析具体的例题和课后练习的布置,让学生自主分析、思考和总结数列知识和其中的规律。但目前学生对于如何掌握和自主总结数列知识及规律还是存在很多困难,很多学生会将通项公式搞混,或者在拿到题目后不知道从何入手,出现考试时失分等不利影响。因此下面将通过列举数列解题的策略及对教学方式进行探讨,从而得出让学生更快更好掌握数列知识的有效手段。
一、掌握一定的数列知识
1.对基础内容要熟记。
2.掌握基础的前提下逐渐扩展。
二、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在高中数学的考查过程中,包括高考在内,对于数列的通项公式的考查非常多,而其中的数列求和是重点需要老师讲解的内容,对于数列的求和有几种常见的解题技巧。
1.错位相减法。
2.通过合并来求和。
在数列的各种考查题型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特殊的题型,要知道任何数列都存在一定的规律可以寻找,通常解题的时候可以将这些数列的个别项进行整合,就可以找到该数列的特殊性质了。遇到这样类型的题,老师要教会学生对数列进行一定的整合,从而求出特殊性质中各项的和,最后进行整体的求和,将题目解答出来。
3.利用数学归纳法解决不等式
在解题过程中,数学归纳法是一个常用的解题技巧,通常在解答与正整数n相关的题目中,多被运用在证明不等式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求一个通项公式还是存在些许的难度,很多学生在面对证明题时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入手,往往这是考试的失分点。老师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利用数学归纳法进行不等式证明,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难度较大的题目上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分数,避免考试出现知识点掌握不平衡的现象。
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培养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列知识
1.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培养其创新能力。
2.锻炼学生自主推理,得出通项公式。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中,高中数学必修中要更注重发展学生的自主推理能力,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合乎情理地推理和演绎,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提高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在上课过程中,老师应该做到的是自身对于概念和定理都了如指掌,从而为学生的推理论证打下一定的基础,做好良好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进行良好的推理论证习惯;挖掘推理过程需要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布置好合理的推理论证联系,通过不同的上课方式,有条理、有差异性地培养不同程度学生的推理能力等。
总而言之,数列考查一直是高考数学中必考的重点内容,需要老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数列问题进行具体深入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老师要更多地注重数列问题的解题技巧,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高中数学数列问题,才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让以后的考试或者更深入地学习都不那么吃力。
参考文献:
[1]孟祖国.高中数列的有效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2].
[2]张婷.高中数列不同版本教科书内容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3].
[3]陈子杏.浅谈数列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新课程(教师),2008(08).
[4]林婷.对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数学通讯,2008(13).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数列 解题技巧
数列是高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在大学数学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高中数学老师在数列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对数列的基本知识进行讲解,通过分析具体的例题和课后练习的布置,让学生自主分析、思考和总结数列知识和其中的规律。但目前学生对于如何掌握和自主总结数列知识及规律还是存在很多困难,很多学生会将通项公式搞混,或者在拿到题目后不知道从何入手,出现考试时失分等不利影响。因此下面将通过列举数列解题的策略及对教学方式进行探讨,从而得出让学生更快更好掌握数列知识的有效手段。
一、掌握一定的数列知识
1.对基础内容要熟记。
2.掌握基础的前提下逐渐扩展。
二、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在高中数学的考查过程中,包括高考在内,对于数列的通项公式的考查非常多,而其中的数列求和是重点需要老师讲解的内容,对于数列的求和有几种常见的解题技巧。
1.错位相减法。
2.通过合并来求和。
在数列的各种考查题型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特殊的题型,要知道任何数列都存在一定的规律可以寻找,通常解题的时候可以将这些数列的个别项进行整合,就可以找到该数列的特殊性质了。遇到这样类型的题,老师要教会学生对数列进行一定的整合,从而求出特殊性质中各项的和,最后进行整体的求和,将题目解答出来。
3.利用数学归纳法解决不等式
在解题过程中,数学归纳法是一个常用的解题技巧,通常在解答与正整数n相关的题目中,多被运用在证明不等式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求一个通项公式还是存在些许的难度,很多学生在面对证明题时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入手,往往这是考试的失分点。老师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利用数学归纳法进行不等式证明,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难度较大的题目上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分数,避免考试出现知识点掌握不平衡的现象。
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培养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列知识
1.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培养其创新能力。
2.锻炼学生自主推理,得出通项公式。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中,高中数学必修中要更注重发展学生的自主推理能力,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合乎情理地推理和演绎,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提高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在上课过程中,老师应该做到的是自身对于概念和定理都了如指掌,从而为学生的推理论证打下一定的基础,做好良好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进行良好的推理论证习惯;挖掘推理过程需要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布置好合理的推理论证联系,通过不同的上课方式,有条理、有差异性地培养不同程度学生的推理能力等。
总而言之,数列考查一直是高考数学中必考的重点内容,需要老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数列问题进行具体深入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老师要更多地注重数列问题的解题技巧,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高中数学数列问题,才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让以后的考试或者更深入地学习都不那么吃力。
参考文献:
[1]孟祖国.高中数列的有效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2].
[2]张婷.高中数列不同版本教科书内容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3].
[3]陈子杏.浅谈数列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新课程(教师),2008(08).
[4]林婷.对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数学通讯,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