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者之道德修养与知识结构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yuanzhuren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子化、信息化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对档案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档案管理工作者应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拓宽知识层次,努力增强服务意识。
  【关键词】档案管理 道德修养 知识结构
  
  随着人类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和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档案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档案的内容成分、载体形式,还是档案的管理方法、利用方式,都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缩微复制技术等现代科技在档案部门的广泛运用,档案工作正在逐步由简单管理向复杂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由手工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已经成为一项非系统掌握档案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的职业人员就不能胜任的科学劳动。
  对档案工作来说,这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更是档案和档案管理活动的革命。这要求档案从业人员不仅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而且要具有熟练驾驭现代高新技术的能力;不仅要继续扮演好历史事实的维护者、“社会记忆”的保护神的传统角色,而且要尽快适应档案文件的监督者的新角色;要求他们不仅能处理好原有的工作内容,更要有能力处理新出现的事件和突发事件。
  
  档案是历史最真实的维护者
  
  档案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伴生物,是人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它不是事后编写或随意收集来的,因而它在印证历史事实、纠正史籍讹误方面有着其他资料无法比拟的权威性。在储备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所有文献中,档案的形式最繁多,内容最丰富。档案作为人类文明和历史的最真实的见证和维护者,常常具有以下特征:
  社会的广泛性。档案劳动是由国家规划和组织协调的,是有组织的、广泛的社会化生产;劳动对象档案来自整个社会,劳动的成果服务于整个社会。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是档案社会属性的重要来源和体现。
  知识的综合性。档案包含着人们的各种知识和正反经验,同时也包含着不同阶级的意识形态。要对档案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和鉴定,需要多学科的文化知识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同时,档案涉及极广,人文、地理、天象、人类的实践等都是档案的内容。从自然到社会,从文化到物质,从昨天到明天,一切的一切都赋予了档案包容万象、传承古今的综合内涵。
  历史的继承性。我国有悠久的档案工作历史,有一套档案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一系列的档案工作成果。档案工作者要连续不断地服务于整个社会,就必须在前人劳动的基础上有所继承、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连续性,以适应新的需求。同时,档案工作者也需要把自己的经验和技巧传承下去,以供后来的同行们学习和借鉴。这就赋予了档案工作承上启下、传承历史、继往开来的特性。
  探索的艰苦性。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每天都在产生档案。随着馆藏量的增多,每个工作人员对档案内容的继承和借鉴需要深入了解,并要进行有目的的记忆,才能提高这种人工脑力检索的能力。同时他们长期埋头于“故纸堆”做整理等基础工作,是“枯燥”和“乏味”的,从而使这种劳动带有探索的艰苦性。
  从档案劳动的以上特征可以看出,档案劳动需要消耗劳动者一定的体力和大量的脑力,属复杂劳动的范畴。档案劳动表现为对前人创造的经验和知识(技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转移使之系统化、实用化的复杂劳动过程。
  
  档案工作者所需的道德修养
  
  由于档案工作的特殊性,它要求档案工作者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自身修养:
  要具有为档案事业献身的精神。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首先要树立坚定的事业心,热爱本职工作,维护本职业的权益,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力争掌握最好的职业技能。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是人类历史文化科学得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工作。同时,档案工作又是一项平凡的工作。档案工作者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往往都体现在大量繁琐的业务工作中,贯穿在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甚至每一份文件上。因此,档案工作者应该具有主人翁的工作态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
  要实事求是地维护党和国家的真实历史面貌。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其历史性和真实性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又成为人们实践活动的凭证。做好档案工作不仅是当前工作的需要,而且是维护党和国家真实历史面貌的重要事业。由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复杂性,居心篡改或肆意破坏档案的也不乏其人。因此,维护历史真实,同一切破坏档案、篡改历史记录的行为斗争,这是档案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同时,档案工作者也不能主观臆造档案、武断解释档案或片面提供档案,而是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和处理档案管理中的具体业务问题,绝不允许损毁或改变档案的原貌。
  要有积极主动、诚恳热情的服务态度。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是专为他人“铺路搭桥”、“做嫁衣裳”的工作。档案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利用档案的人也来自各个地方、各个阶层、各行各业。档案的被利用内容之广,服务范围之大,都要求档案工作者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以便使档案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同时,由于档案工作还具有一定的机密性和较强的政治性(在特定时期,出于某些原因的考虑,某些档案是要保密的。只有到了一定时期,那些保密的档案才能逐渐解密),因此,档案专业工作人员尤应具备在档案的保密期内守口如瓶、严守秘密的政治素质。
  
  档案工作者的知识结构
  
  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赋予档案以十分丰富的内容。对这些内容丰富的社会历史遗产进行科学的管理,无疑对档案工作者在知识结构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档案工作各环节所进行的一系列独特而复杂的专门工作,又需要档案工作者熟练掌握档案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档案工作者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档案工作效率的高低和发展速度的快慢。档案工作者在知识结构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知识面的广与博。这一点应当成为档案教育区别于其他专业教育的基础,也是档案工作者加强其自身修养时必须注意的地方。档案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辩证思维的知识。档案工作者特别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还要学习政治经济学、逻辑学等。没有一定的理论修养,没有正确的思想观点,不仅不能正确地研究各种错综复杂的档案材料,甚至还会使我们的工作脱离正确的轨道。
  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档案工作者所需的基础知识包括语文知识、历史知识及现代化管理知识等。档案主要是通过文字形式来记录人类实践活动的,档案工作者在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提供利用等具体工作环节中也主要是凭借文字来进行的。因此,档案工作者应该具有相当的语言文字水平,包括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必要时还可以包括外国语、少数民族语言或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知识,以便能用高度概括、简练准确的文字来表达和揭示档案的内容。由于档案反映了人类社会活动的历史进程,每一个历史时期形成的档案都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因此,熟悉和掌握档案形成时期以及档案内容所涉及的历史知识,是档案工作者从事具体业务工作最起码的条件。除了掌握档案学基本知识以外,还要掌握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相近的其他专业知识。例如:档案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掌握一定的领导学、管理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等知识。同样,不同行业、不同专业领域的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掌握本行业、本领域的专业知识。比如,医院档案管理者必须具备相关的医学分类、医学分科等知识。只有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从事档案工作。
  新时期档案管理的新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给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使用,给档案和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方法和技巧。档案的收集、储存、分类、查询等工作在新的科技使用中变得更加多样和复杂。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能够与时俱进,掌握和使用好现代化信息技术,把档案和档案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档案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每个人都不能独自完成工作,档案管理人员也一样。他们需要在一个团队中通过和同事的良好合作来共同完成档案的管理活动。这就需要他们能够很好地融入团队,很好地利用好团队,充分发挥团队的合力效应,完成单个个体所无法完成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档案人都要承担管理与被管理的角色,都要在群体中同他人不断地进行接触和沟通,互通有无,互帮互助。这就要求档案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必须能够很好地管理别人和自己,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要科学地管理档案,高效率、高质量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要培养一支强有力的档案工作者队伍,造就一大批人才,这已成为档案工作的当务之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档案的特点和档案工作者的素质与修养,明确档案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大力发展档案教育,尽快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作者单位:中州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农民是我国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农民权益受损是不争的事实。农民权益受损问题的形成因素是复杂的,分为经济、社会、政治三个方面。人民代表制度的完善是农民权益保障的必要前提,要从政治层面入手找到破解问题的良方,并建立保护农民权益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人大代表 农民权益诉求渠道保障    农民权益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障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取得了快速增长,但是
【摘要】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我国的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重大进展,正在进行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探索。在转变政府职能的探索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借鉴与参考西方国家在这一过程中的理论与经验,以对我国政府的职能转变提供些许帮助与指导。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政府职能 转变    两种理论下的政府职能  关于政府职能,政治学领域一直以来都有两种理论,即消极政府理论和积极政府理论。  所谓消极政府,指政府只
我们这些年轻的舵手,驾着“人生”号远航船,在生活的广阔海洋中航行。不可能前程尽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佳景;面临更多的恐怕是狂风浪打和暗礁触碰。即使自
【摘要】当下中国社会涌现出司法公信受到社会质疑、司法效果的检验标准存在双重性、司法改革进程处于人为转型阶段的现象。只有把社会主义法制与法治建设与司法为民理念相结合,把人民的意见与立法技术相结合,把司法过程中的民主参与和法官决策相结合才能逐步迈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康庄大道。  【关键词】司法危机 表征 成因 对策    司法事业作为社会事实,一旦失去作为正义防线的正当性,就会出现司法危机,司法改革则
【摘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通过对内部控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对内部控制的最新发展进行深入探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内部控制发展的启示作用进行分析和提炼,以求有助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内部控制 控制框架 公司治理    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内部控制无疑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内部控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历经了萌芽、初步
【摘要】从道德立场对战争进行分析一般存在三种观点,即现实主义观点、和平主义观点及正义战争理论。战争若不可避免,则应遵守正义战争的原则,尽量减少毁灭性的伤亡和破坏,这才是国际社会的应行举措。当下,正义战争理论已经成为有关战争合法性及合理性的评判标准及行为准则。  【关键词】正义战争 道德立场 合法性 合理性    有关战争的道德判断  自战争出现伊始,人类就一直不断地对其进行思考,其中不乏对战争对错
【摘要】在人本利益均衡的社会里,克服刑罚过度,保持理性的刑事司法运行,是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要通过对人格尊严制度、技术性规范制度、沉默权制度、程序公正制度、保障人权制度、证据制度和无罪推定制度等刑事司法理念的重构,达到“以人为本”的理性刑事司法运行的目的。  【关键词】刑事司法理念 理性司法 以人为本    “理念”可以理解为与感性相对的理性认识,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刑事司法理念的概念内涵可归
【摘要】国富“民穷”,最核心的当是农民太穷。我国目前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及城镇居民的1/3,而我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70%左右,消费只占到33%。如何缩小目前愈来愈大的城乡差距,让农民也真正地富起来,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如何从机制上保障农民可以分享更多经济发展成果,缩小城乡差距,实现藏富于民,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国富民穷 城乡差距 农民富裕 国家强大    “国富民穷”,城乡差距过大,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分析河南省目前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应该增加支农资金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