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调研行为动机:推高股价,抑或拉升业绩?

来源 :投资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ng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机构投资者行为动机的视角,基于2014-2020年机构投资者调研和财务报表等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调研活动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结果 表明,机构投资者调研数量对上市公司1季度至3年内的股价上涨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不断增强;选择机构投资者调研比重为关键解释变量得到相同的结论.选择ROA和Tobin\'s Q为被解释变量,进一步分析调研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效应,发现机构投资者调研对上市公司业绩有短期推动作用,但1年之后效果逐渐减弱甚至不显著.上述结果说明,短期内,机构投资者具有配合上市公司业绩上涨而推高股价的动机;长期来看,在上市公司业绩没有实质性提升的情况下,继续推动股价攀升.由此建议,监管机构应该重点关注机构投资者调研1年后的行为,杜绝通过“伪市值管理”等手段推高股价,引导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优劣解距离法和灰色预测模型建立城市韧性评价预测体系对中国30个省份的城市韧性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K均值聚类法将预测结果进行聚类.结果 表明:中国未来城市各维度韧性具有一定的空间特征,不同地区各维度韧性有明显差异,需要根据城市韧性的聚类结果指导投资者在城市投资建设中进行评估审核.该研究为投资者的建设投资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平衡投资者利益与国家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
金融资产的特质波动率对于资产收益率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首次探究特质波动率是否可以在中国债券横截面收益率中定价.组合分析和Fama-MacBeth回归结果都表明在中国债券市场中存在显著为正的特质波动率收益溢价,并且在控制流动性风险、剩余期限、规模、债券市场beta、票面利率、评级、反转和换手率之后特质波动率与债券横截面收益率的正向关系仍然显著存在.最后,构建的特质波动率因子提高了现有模型的定价效率,丰富了债券市场的定价因子.
在国企混改中,上市公司的“一毛不拔”还会依然如故吗?本文分别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在理论方面,运用代理成本理论、“结果假说”和“替代假说”来分析其内在机制;在实证方面,利用我国A股2010-2019年国有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其一,国企混改提升了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符合“结果假说”理论;其二,该正向促进效应在地方国企、竞争性国企中更为显著;其三,国企混改通过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进而作用于现金股利.因此,在国企混改的进程中要顺势而为,利用现金股利政策来加大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
本文从有限注意力理论出发考察了分析师关注同伴公司对盈余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特别是厘清了其中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分析师对同伴公司关注度越大,则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准确度越高;(2)同伴公司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行业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均会通过影响分析师注意力来调节分析师关注同伴公司与盈余预测准确度之间的关系大小;(3)对内在机制的探讨发现,关注同伴公司主要是通过增强分析师获取本公司内部信息的动机以及通过获得的同伴公司信息协助其解读本公司信息等两种机制来提高对本公司的盈余预测准确度.以上结论表明分析师为缓解自
自2012年9月成立以来,新三板市场在迅速扩容的同时,也面临着流动性不足的难题.为盘活市场,新三板自2014年8月起实行竞争型做市商制度,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仍存在做市商定位不清、缺乏竞争、治理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成立之际,厘清做市商制度的内涵,根据市场发展特点不断完善新三板市场交易制度,对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实践探索意义.
期刊
地方政府在推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高水平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地方政府激励视角出发,以2009-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财政分权与官员任期对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与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正相关;地区对外直接投资随着官员任期增加呈先降后升的U型变化趋势.这些结论在进行更严格的U型关系检验、稳健性检验以及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
本文考察了金融发展对非农就业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通过建立包含金融发展项的竞争均衡模型,并运用脱贫攻坚期间国家级贫困县的经济社会数据,对金融发展影响非农就业开展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 显示:金融发展对非农就业存在显著正效应;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改善贫困县的劳动力利用现状,提高非农就业人口的占比.中介效应检验发现,金融发展可以促进工业企业数量增长、增加区域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对非农就业产生正向影响.
本文结合2007年至2018年中国上市工业企业数据和216个地级市数据,研究了房价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揭示了企业房地产投资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 表明,高房价抑制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并主要集中于二线城市地区及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房价高涨背景下,企业房地产投资的增加通过挤占研发部门的投入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并且这种“挤出效应”在低融资约束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为识别房价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有助于深化对房价上涨的资源配置效应的理解.
当前,在我国战略发展全局中,科技创新无疑已处于核心地位,并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内生机制.我国推进企业科技创新的进程,与企业发展机制改革及资本市场优化密不可分.资本市场通过其自身所固有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属性和优势,为我国企业科技创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和人力基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但从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创新发展过程看,上市公司科技创新的内生性需求不足,市场效应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期刊
本文利用上市公司股票日内数据计算的暧昧性,在权衡理论视角下和公司管理人暧昧厌恶普遍假设下,对其如何影响公司的资本结构决策和资本结构调整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发现:(1)暧昧性对于公司杠杆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暧昧性越高,暧昧厌恶的公司管理者会倾向于高估“差情况”的概率,因而为避免陷入财务困境而放弃税盾优势选择主动降低公司杠杆率;(3)由于杠杆调节成本不同,暧昧性对于国企资本结构调整的影响要高于非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