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q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语文教学应尽可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发挥其想象力。心理学家奥托曾指出:“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关键是怎样去培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自己的一点做法和体会。
  1 创设氛围,鼓励学生创新
  民主的教学氛围、平等的人际关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是营造自由思维氛围的前提。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亲切的微笑迎接每一个提问,以宽厚的胸怀容纳每一个幼稚无理的问题,以欣赏的态度肯定充满灵性的“离经叛道”。所有这些都能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感受到爱意和期望,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思考、创意中。因此,我努力在教学中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以保证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处于最活跃状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大胆探索。对此,在课堂上,我常用商量的口吻和激励的语言,以激励学生去探索和创造。如“你从中了解到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有与众不同的想法?”“你的想法很独特”“你敢于向名家名篇挑战,真了不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然就提上来了。此外,我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情感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平等的信息,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是与我们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形成乐于创新、勇于创新的好习惯。
  2 灵活运用教法,引导学生创新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这包括对新思想、新方法、新事物的敏感性和丰富的想象力,要敢于想前人没有想过的事情。教师能灵活运用教学机制,在教学中敢于提出种种“假设”,敢于“冒险”,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地会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我努力把课堂变成一个充满个性意识的情感场,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用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音乐的和谐美去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创新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比如,我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法,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眼前是五彩的充满动感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清晰的知识结构图,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美妙、情趣盎然,很快使学生排除外界和内在不稳定因素的干扰,顿时学生处于创造的氛围之中,主观情感与文本的自然融合,达到了“情系课文”的境界。此时我抓住契机,举出许多“话在题外”的说话题目,如《我说愚公“愚”》、《我为愚公出良策》、《愚公不“愚”》……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真正把学生的活动变为“思维体操”。小明同学肯定愚公移山是值得学习的;而小军同学则唱反调,提出“移山不如搬家好”的看法……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的激情,调动学生的创新情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热情,创设了积极的思维状态,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
  3 培养质疑向难,引导学生创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个人富于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对事物持质疑的态度。疑是创新的起点,学生心存疑虑之时,正是启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良好时机,教师应“相机诱导”(叶圣陶语)。抓住时机进行激疑,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结问题更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提问,并经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问题。例如和学生学习《威尼斯商人》一课时,在讨论过程中一些学生对文中公爵所说的夏洛克是一个“心如铁石”“不懂得怜悯、没有一丝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恶汉”这一说法产生异议,这时教师应因势利导,以学生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教师表扬具有独到见解的学生,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不求统一。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旧习。
  其次,抓住空白点质疑。“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是妙不可言的。在许多文章中,作者都会留出些空白的余地,引人遐思,含义深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注目于“言尽意未尽”之处,去寻找“意无穷”的乐趣。如《项链》一文的结尾不仅使女主人公大吃一惊,而且使我们读者也颇感意外。有一位学生就提出:真相大白后将会如何?我抓住良机,鼓励学生进行合情合理的延续,学生们想象力十分丰富,充分地表现了思维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4 搭建平台,培养学生创新
  在多年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给自己定了一条这样的原则: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实践。总是不断为学生搭建表现自我的平台,给学生以实践创新的机会。如在教学《诗经·伐檀》时我是这样做的。文中写道:《伐檀》是一首写劳动者伐木生活和他们愤怒控诉统治者不劳而获、残酷掠夺的诗篇。长期以来,这种说法应该是无可厚非、无可辩驳的。我在讲完这首诗后,问学生有没有问题,多数学生没反应,少数学生陷入沉思。于是我推进一步:“有没有同学敢向传统的、经典的作品,以及权威的观点发问?”于是我继续推进一步:“要敢于把自己独到的见解说出来。”在我的鼓励下,一个学生提出:诗中三段都写到河水,“河水清且涟漪”、“河水清且直漪”、“河水清且沦漪”,描绘了河水“清、静、柔”之美。“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此美景又如何与“愤怒”、“残酷”联系起来?我立即予以赞扬,肯定了该生敢于质疑,问得好、问得有道理,敢于大胆冲破传统的樊篱。紧接着,就这个问题师生展开课堂讨论,有的学生赞成传统观点,而有的学生则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描绘的是一位美丽少女坐在河边,看着心中爱慕的青年男子专注伐木,伐木声“坎坎”悦耳,进而联想到这位男子家庭殷富,可见他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哪。每段结尾处“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可以理解为:这位相公啊,可不是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的人呐。如此道来,应合情合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伐檀》有了更深入的意境,见解独到、别出心裁、有创造性。
  总之,我们应着眼于时代的需要,大胆实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放在首位,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代表作,它语言朴实却情深意切,些许伤感中又蕴藏力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对它的解读可谓各有千秋,却又似乎言之不透,令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首先,这篇文章是伤感、消极的,还是积极、乐观的?我觉得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了教师在授课时的情感基调与价值观导向。从内容角度分析,本文重点写了鸟儿寻找好朋友树,最后却只能为灯火唱歌的故事,让人读了心酸难过。但是
期刊
山东省临沭县白旄镇柳庄小学从建国初期建校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6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的基本原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获得了许多荣誉,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社会建设的合格人才。10年来,学校围绕创办特色学校这一主题,从本地实际出发,又在学生写作方面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农村小学生(特别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写作之路。  1沃土孕育出文采  学校坐落在沭河岸畔,川流不息的沭河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个性和极易激发想象与创造性思维的学科。《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朗读是最重要的、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式。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的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朗读训练是语感培养的必由之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不仅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也是朗读训练的底线。因此,要提高阅读教学的质
期刊
【摘要】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四大基本任务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的建议是:“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心理学研究表明:六、七岁的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的最佳期,求知欲强,既具有丰富的情感,又善于形象思维,正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时期。因此,把作文教学提前到低年级是科学和必要的。  【关键词】绘画;说话;写话;
期刊
【摘要】目的:介绍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采用“同伴教育”模式开展数车实训课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应用类实验研究方法,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方式对中等职业学校所任教的数控专业的学生进行“同伴教育”的教学。结果:此教育模式实施后,数控专业的学生对数车实操加工的知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学习态度发生了改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结论:根据实际情况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灵活采用多种“同伴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应切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力求做到:让作文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家园,成为记载自己人生的史记。  【关键词】激发兴趣、“说真话”“吐真情”;认真观察;练说练写;积累  小学作文教
期刊
【摘要】新课标提出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据此历史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讲起,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生生活;贴近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
期刊
1现状  1.1唱的好听。在教师的嘴里,在各种级别的教研会上几乎都能听到“我们要把读与写结合起来教学”。然而实际并非如此,在高中教学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常常被置之冷板凳,教学的生命本体被搁置了起来。  1.2现行高考阅卷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写,甚至放弃写。近几年从高考阅卷场不断传出信息,一篇作文几秒钟就改定,阅卷老师为了不招惹麻烦,几乎就在四十分左右给分,写得好、写得差得分没有多大差别,字写
期刊
学习过程主要是学生参与的活动,因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学生能否真正提高语文素养,是否增强了语文学习的能力,是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这些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力,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语文学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注重情感,激发兴趣,使学生乐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教师要善于把这三方面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教
期刊
随着国家与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就如何塑造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的学前教师队伍,成了当前教育部门一个普遍关注的话题。从个体而言,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牢固的专业技能,同时,我觉得她们还更应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这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智力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前期,我随县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到边远农村乡镇幼儿园送教下乡,通过一路的观察和了解,感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