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作为全世界任何学校都开设的学科,社会、科技的发展对数学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学生的数学表现又总是那么不尽人意,很多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和信心,厌学情绪严重。要摆脱这种危机,我们必须找到一条捷径,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新课标下的数学教材,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教学例题多样化,呈现方式丰富多彩,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发散思维。我们可以从“疑”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人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则有趣”,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培养学生的质疑兴趣,巧妙地让数学课生动有趣。
  一、疑“新”, 迅速进入课堂情境
  在众多引入新课的方法中,“质疑引入”以它独有的魅力,能很快地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步入学习的最佳境地。如在教学“圆面积的应用”中,出示图形:○ 让学生边观察,边质疑。马上就有学生提问:这个小圆的面积是多少?也有学生问:这个大圆的面积是多少?还有学生问:圆环面积大约在什么范围呢?老师接着引导:“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该怎么解答。”学生即刻进入自己所设置的问题情境中,学习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了。通过质疑,使学生初步勾勒出知识的轮廓,从整体上了解所学的内容,启动了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其思维处于亢奋状态,为后来的课堂高效学习打好了基础。
  二、疑“学”,让学生高效学习
  从心理学角度说,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出示一些生动的画面,或形象的教具,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见进行质疑,可以促进学生多角度思维,加快大脑中表象形成的速度,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提问,然后得出结论。例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内容时,可以准备7.65米的绳子和一个用0.85米的绳子编的中国结,让学生看这两样东西,“看看你能想到什么问题?”学生们一下被吸引住了。就很容易提出“用这些绳子可以编多少个像这样的中国结?”当学生列出式子:7.65÷0.85时,指导学生看课本,又问:“看到这个式子,你又想到什么问题?”引导质疑“为什么一定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而不是把被除数化为整数?”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探索出当除数转化成整数时,被除数也要扩大相同的倍数的原理。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都要去探索,或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有时学生质疑的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这时老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诱发跳跃思维,加快知识形成的进程。
  三、疑“进”,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发现、提出了问题,怎样解决?这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如果对学生的质疑置之不理,将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的解题过程中,恰当地引导学生质疑,能打开学生思维的匣门,调动学生解题的兴趣,让学生迅速解开问题的答案。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轻易否定,如果把问题交给学生去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必然会产生更深刻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稍复杂的方程”:妈妈今年的年龄是我的3倍,妈妈比我大24岁,妈妈和我今年分别几岁?设:我今年x岁时,有学生问:“为什么要设我x岁?可不可以设妈妈x岁?”可以引导学生,“那谁来试试,假如设妈妈为x岁,能不能算出来?结果是不是相同?”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看看哪种方法更为简便。从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增强了他们的解题能力。
  四、疑“故”,让学生“温故知新”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因此,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疏通学生潜能涌动的通道,以求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质疑,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的最佳环节之一——知识巩固阶段。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数学信息(概念、性质),并对之进行移动和重组,开拓新思思路,获得突破性的结论。如我经常设计一些活泼的情境题、开放题,引导学生质疑。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有这样一道题:“学校围墙外面是大片草地,一只羊拴在桩上,绳净长5米,”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很快学生提出疑问:“要求这只羊可在多大面积吃到草,就是求以绳长5米为半径的圆的面积。”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位学生提出:“如果羊绕着草地走一圈,那它最远能走多少米,就是求半径为5米的圆的周长。”还有学生提出了更为新颖别致、别出心裁的问题:“羊吃草有无数种情况。”并画出了一组图形(如下图):给同学求它们的面积。由此一来,不仅复习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的知识,而且从中了解了许多新奇有趣的求面积的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这种由图形表达的结论充分展示了学生无法估量的创造潜能。对他质疑的构思、生成的过程及其所经历的体验也只可意会,无法言传。
  可见,老师在教学中利用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自主思考机会。让学生因疑而生趣,数学课堂就会变得更生动、更高效,是“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的有力诠释。
  责任编辑 徐国坚
其他文献
社会的多元决定了生活的多元,多样性并存使得社会、生活充满斑斓的色彩。提倡、鼓励和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判断、自主选择的能力的发展。学生的观点是经过自己的理智思考而自由选择来的,有了选择的自主,就迈出了心灵自由的第一步。  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法  当代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8种智力,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个
甘肃省小陇山林区橡树种类较多,分布广,资源丰富,是本林区的主要建群树种。橡仁富含淀粉,橡碗富含单宁,可多层次深度开发,其废弃物还可综合利用。通过对小陇山壳斗科栎属植物资源详
采用参与式林业的方法,调查了小陇山林区社区参与天保工程的现状,分析研究了目前在国有林业企业内部、外部及天保工程项目设计、决策等方面影响社区参与天然林保护的制约因素,提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遇到疑问喜欢请教教师。教师释疑时应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的素质。  “释疑”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也是学生情感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 “释疑”对于学生来说其实也是一个探索活动。如何才能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情绪从事“释疑”的学习与思考呢?笔者在“释疑”时,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想方设法在“释疑”过程中创设、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索求知欲望,帮助
什么是教育的本源?教育专家林格认为:“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是一切教育的逻辑起点。教育,应当回归到心灵深处。”心灵深处的声音,是呼唤爱、感受爱和表达爱的声音。  爱的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学习被各种学校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下的供他思考与学习直接有关的东西的时间越少,那么他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越大。” 在香洲七小,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就不多,这为他们放飞梦想拓展了空间。  比如,国庆长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选育天水、平凉、陇南等地的刺槐优树的子代苗期家系200余株,进行遗传性状测定,根据试验统计分析结果,得出各家系高生长差异极显著。遗传力为62.35%,有
针对林业科技活动中记录采集数据受制于工作条件的问题,提出使用手机彩信、录音、照相、录像等功能记录采集数据的方法和途径,以及进行远程咨询的设想,供林业科技人员参考。
通过对新兴经济林——木瓜在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药用、果用和观赏价值以及新育优良品种的全面综述,以期为林业资源开发、木瓜产业化发展和良种区域化栽培等提供重要依据。
石羊河流域环境退化可概括为水环境退化、植被退化、土地退化等3种形式。根据石羊河流域环境系统的区域分异规律及退化特点,退化类型可划分为退化冰川、退化高山草原、退化森
在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英语教育必须紧扣素质教育的核心,以提升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  一、明确的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有效课堂的导航。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课堂始终围绕目标进行教学,才能合理完成教学任务,并进行适当拓展。以广东人民出版社《开心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6 It’s a Vacation的词汇课为例,本单元的话题是假期,词汇部分包括8个目标词组:have a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