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中职化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应成为21世纪全体教师活动的基本目标,它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在抓“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进行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有兴趣的地方就有智慧的灵感。而创新意识是指一种愿意发现问题、积极去探求的心理取向,是创新的动力源泉。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意识呢?
  缤纷多彩的化学实验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应安排学生多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化学的乐趣。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动形象的直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开展“三小”活动,带学生参观化工厂,观看科技影片等多种形式,把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丰富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创新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中适时渗透化学史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化学这门学科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创新,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时代性,适时引入与化学教学内容有关的最新化学成就,介绍学科新动向,让他们接受更多的科学技术信息,引导他们去探索更新的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使他们意识到新永无止境。
  重视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既介绍我国古代科技的辉煌,介绍近代中国落后挨打就是因为科技不发达,也介绍门捷列夫、居里夫人等伟大科学家的事迹,更要介绍我国化学工业从白手起家发展到居于世界前列,也要介绍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这些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使命感,激发创新意识。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敢于挑战,敢于付诸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
  教师应和学生交朋友,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营造学生积极提问的环境。注意发现学生独特和新颖的思想,并给予即时的表扬,即使是错误的想法,也不能简单地抹杀。要允许学生对教师讲课提出异议,并要表示鼓励。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人的兴趣和性格的多样性,开展分层次教学,对基础不同的同学创设不同的问题。使课堂成为和谐的“生态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活泼地学习,让师生处于平等互动的地位,从而形成一种无拘无束、平等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实践。
  三、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传统的教学中培养出来的人往往做的是死学问。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用讨论式教学法,触发创新思维。上课不再是老师一个人讲到底,而是空出15-20分钟,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情境,让学生展开分析、讨论,最后总结得出结论。使用这种教学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使静态的书本知识内化到动态的思维中,而且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在讨论中一旦被触发,就可以形成汹涌的创新思维浪潮。如习题一题多解的讨论,气体干燥方法的讨论,化学实验最优化的讨论,以及化学与生活、工农业生产的讨论,化学与环保的讨论,均能吸引学生思考。
  使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
  (2)探索性实验,培养操作创新能力。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方式,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途径,也是最具备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作用。但教材的实验较简单,只是让学生学会操作,验证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缺乏创意。因此,我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学生在对实验原理非常熟悉的前提下,突破教材的框框,大胆设想,寻找完成实验的最佳途径和效果。
  如将浓硫酸与木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实验设计成验证产物的探索性实验,采用“实验——分析——讨论”的程序组织教学,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要求各小组把自己的实验方案和结果同其他小组的进行比较,互相找优缺点,最后确定一个最好的方案。这时候,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思维活跃,讨论气氛热烈,学生的聪明才智发挥的淋漓尽致。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了如下方案:
  E为发生装置。D中的药品为无水硫酸铜,可验证产物水。F装置所盛溶液为澄清石灰水,可验证产物二氧化碳。A装置验证二氧化硫。B装置吸收二氧化硫。C装置检验是否含有二氧化硫。
  但在此之前,由于这个实验较复杂,各小组的实验方案总能被老师找出缺点,这就激起学生强烈的创新欲望,启发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设了情境,提供了条件。
  (3)积极开展化学“三小”活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制作模型、教具、学具,也鼓励学生搞小发明,这样在促进学生想象力和观察力发展的同时,也使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潜能。结合本地区的资源和环境情况,指导学生搞调查,并查阅有关资料,写成小论文,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总之,作为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本学科的优势,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把创新的精神播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给学生一个创新的支点,造就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
其他文献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渗透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学习形式,据我们实践,最为可行的是以课题为核心的小组组合形式,这种形式具有集中性的特点。  一、形式的集中性,灵活性  自主研究,并非漫无边际的散点式质疑,也非仅仅是立足课文而进行的一般的拓展性阅读。它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形成课题,然后就这一课题,进行相对集中的研究,并能生成一定的研究结果。在进行课题研究时,有共同兴趣的学生组成一个研究小
摘 要: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同样,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也应该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教育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它应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只有对其不断创新,它才能不断发展。因此,如何巧妙把创新教育与中学语文教育有机的融合渗透,使其为中学语文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创新教育;中学语文;方法;手段;观念  如何巧妙把创新教育与中学语文教育有机的融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但相对而言,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仍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那么,新课程改革以后文言文教学如何实现理性突围呢?  一、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但重视积累不等于就是孤立的宇词练习,不是古汉语知识的系统学习,在整体阅读中积累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1)孤立的字词集中练习并不能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不符合文言文学习规律的积
怎样艺术地提问,这是一个值得语文教师探讨的话题。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  一、提问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
“霍都”印,“霍”字上下两部分游离欠团聚,“都”字“邑”部虽稍加曲屈使之灵活,但乏骨力.好在全印有微妙的欹侧分布,稍具势态,“都”字尤明显.今捕捉到这一点微弱的消息,将
期刊
摘 要:有效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不仅是专职人员的事,更是在语文教学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教育就应该从青少年抓起,才能取得一劳永逸的成果。  关键词:语言文字;规范化;语文教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1年1月1日开始实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它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
摘 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出现,传媒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对电视节目特别是专题节目进行创意策划是提高电视节目质量和可视性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电视;专题节目;创作  电视专题节目形式丰富,从题材层面来讲包含经济、法制专题、社会、军事、少儿、农业、影视剧与文艺专题等,而体裁则包含实事、人物、纪实与叙事专题等。基于其丰富的节目类型
期刊
地理是人类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地理学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不仅如此,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中还需要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起着重要作用。既然地理如此重要,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呢?  一、要学会阅读理解地理教科书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
摘 要:对于刚从小学过渡到中学的学生,还处于好动、好奇、好胜的年龄。故有计划地布置有趣、内容丰富的英语课外活动作业将有助于他们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感受英语;英语课外活动  新课标实施以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们需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需要创造语言环境,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无拘无束地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感受英语。尤其对于好动、爱玩、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以兴趣为转移的七年级学生
一、选题目的  所谓“文化”,有两种含义,既“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之意;所谓“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