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婚房引发的战争

来源 :京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ceebos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已婚或未婚女性开始考虑,房产证上是否要加上自己的名字。
  2011年,一部电视剧《裸婚时代》风靡千家万户。男女主角从学生时代延续下来的美好爱情,终敌不过现实中来自房子、车子、票子的轮番挑衅,历尽磨难。剧中女主角童佳倩的母亲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丈母娘”:想娶我女儿?先拿出房子,否则一切免谈。
  “爱情·房子·婚姻”成为坊间争论不休的话题。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像童佳倩妈妈一样的女方家长,因为房子,对男方及其家庭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不惜撕破脸皮。“房子”成为横亘在爱情和婚姻中间的一道坎儿,让很多青年男女望而却步。
  
  “房产证要写我名字”
  
  这种“绝对甲方”的姿态,恐怕要止于今年的8月12日。一切皆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媚姻法新解”)的出台。
  事实上,早在2010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婚姻法新解”的征求意见稿,对婚前财产、房产、生育权等司法解释和以往有了不同。此征求意见稿一出,搅起千层浪。八个月后,征求意见稿一锤定音,当时沸沸扬扬的坊间热议,终于不可避免地付诸实施。
  解释第八条明确规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这个争议最大的条款,让社会上出现了这样的声音:人们已经逐渐从有情人终成眷属,走到有钱人终成眷属,最终在今天达成有房人终成眷属。有人认为,其中对于房产的划定降低了离婚的成本,使部分女性沦为房客,而造成“铁打的房屋流水的媳妇”现象。
  在某地方卫视的一则新闻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某日,李小姐和婆婆一起看新闻,当听到有关“婚姻法新解”内容后,婆婆乐得跳了起来,说:“噢,原来这房子是我的!”李小姐与婆婆争论了几句,婆婆当即发飙,让她“滚出去!”
  李小姐结婚前和丈夫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同一级别,薪水相差不多。婚前,丈夫的钱由婆婆保管,也是拿这笔钱买了婚房。婚后,李小姐生孩子,重心逐渐由事业转向家庭,后来公司裁员,夫妻双双失业,而丈夫找到了更好的单位。2005年结婚至今,孩子已六岁了。而如今,她住的房子变成“婆婆的”。
  另一则电视新闻里,上海浦东房产交易市场里前来咨询的“女儿”们和“丈母娘”们排起了长队,询问怎样在房产证上加名。“房产证上原来只有我老公的名字,如果加上我的名字,税费怎么算?”。在现场,婆婆也有明确说法:“怎么能写上媳妇的名字,这是我们自己买的房。”“即使写上了媳妇的名字,也只不过是三分之一里的两分之一……”
  
  从“女主人”到“女房客”?
  
  “婚姻法新解”效力很快就显现,近日催生了“南京第一案”。新旧法的衔接,令正离婚的夫妻措手不及。
  南京一对夫妻感情破裂闹离婚,婚房是婚前由男方父母出资购得。按照“婚姻法新解”的规定,子女婚后一方父母出资购买的,登记在一方名下的房屋,如果没有特别指明,一般视为对小夫妻双方的赠与。女方朱小姐也就是根据该条规定,主张两人的房屋有自己一半。
  8月12日,“婚姻法新解”甫落下法槌,朱小姐的律师收到如此短信:“请转告朱女士,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7条的规定,打官司的婚房是我的个人财产,和她无关。”距离法院宣判结果还有一个星期,朱小姐像跨越了两个时代。
  北京两高律师事务所刘辉律师认为,新的司法解释没有做好“承前继后”。“婚姻法新解”自颁布之日起生效,之后结婚的夫妇可以有章可循,那么之前的呢?很多结婚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女性,发现自己一夜之间由“女主人”变成“女房客”。
  尽管遭遇了各种“炮轰”,“婚姻法新解”也有它的拥趸。许多法律工作者认为,这条规定是合理而公平的。刘辉对《京华周刊》记者说:“从长远角度来说,司法解释(三)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旦离婚,按照先前的操作法,房屋不分青红皂白地归夫妻双方共有,动辄几百万的高房价,让出资买房的一方深感不公,不得不闹上法庭。“而现行法律又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离婚官司难打。双方为了争夺房产,可谓绞尽脑汁,频频使出各种‘绝招’:找假证人,开假证明等等。”刘辉说。
  “婚姻法新解”出台之后,将使法院对离婚财产纠纷的案件判决更加清晰。它打破了中国看似约定俗成的传统,即男方必须买房、不买房不结婚的观念。
  
  “房子比男人更可靠”
  
  婚房,历来是房产业界认定的刚性需求中的主力。越来越多的一线房产销售人员发现,女性不仅仅是陪着来看房那么简单,已经具备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甚至是“主导权”,而他们也会针对其展开独特的“女性攻势”。为吸引女性眼球,推出了梳妆台、大衣柜、干湿分离卫生间……
  与往年直白推销楼盘不同,今年一些房产类商业广告有意无意地将一些“社会现象”元素融入进去,如“30岁后,房子比男人更可靠”“谁说女性不能家外有家”等。
  近期某知名二手房网站推出了一则新广告,引来“喷”声一片。
  在广告中,准新郎骑着摩托,准新娘坐在身后搂住他的腰,勾画着未来的美好蓝图:三居室房子,衣帽间,大花园……男主角一路豪爽,言出必应。女主角突然一句:“房产证要写我的名字!”却给男主角当头一棒,顿时懵了。很多人认为该广告“会对女性的婚恋观产生误导”,“难道现在房子是维系婚姻的唯一条件吗?”
  巧合的是,近期某品牌金融机构的另一则“温情”广告,则被网友认作是“喊出了男人的心声”。温馨的家庭氛围下,丈夫默默地告诉妻子:“今天公司找我谈,让我升职,我没答应,还是辞了;我想当个自由摄影师,多接点活,可是也有一点担心。担心收入会不高,到时候……”而他的爱妻没有多话,只是淡然地说:“我养你啦……”
  “我养你”和“加名字”这两则广告的视频,被一个好事的网友放在同一个页面里“同台PK”。“新结婚时代”即将被开启,“爱情”和“房子”将在婚姻关系中掀开一轮崭新的角逐,谁主沉浮?走着瞧!
  (实习生徐燕燕亦有贡献)
其他文献
针对旋转头数据卡和“ROHS”商标等,华为与中兴这两家跻身世界电信设备行业前五名的中国企业,正在海内外纠缠于一场“肉搏战”,工信部的约谈也尚未使二者“握手言和”。    华为,世界第二大电信设备生产商。中兴,全世界排名第五的电信设备生产商。眼下,这两家来自中国的优秀企业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攻”。  4月28日,华为宣布,已在德国、法国和匈牙利对中兴通讯提起法律诉讼,指控其侵犯了华为的专利权和商标
期刊
这是一个奇怪的村庄——400多名村民,从周岁幼儿到80岁老人,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12年来,他们持续抗拒征地移民,拒绝离开,拒绝退让。12年前,当青龙山村这个名字从中国行政版图上抹去时,村民们还不知道将要为抗争付出多少代价。  这是一个紧邻繁华的村落,这是一个看不见的盲村。那些没有身份的孩子们,在家家户户闪烁的蜡烛光里,岁岁年年,不断出生和长大。小村之外,早已高度体制化的广大世界,随时需要掏出卡
期刊
上月,8分钱一斤的菜价引发了一场血案——山东菜农韩进自杀。  此案还有案中案,因为一方面菜贱伤农,另一方面却菜贵伤市:农民含泪碾掉大片白菜,经销商守着满车白菜等不来买家,市民们在超市里望着菜价一天一天地往上涨,这都不是个案。再平常不过的菜市场究竟怎么了?请看他们怎么说。    从菜地到菜篮子,菜在哪个环节涨了价?    李某(白菜批发商):我们现在圆白菜卖一毛五一斤。从菜农那儿进白菜要七八分钱,加
期刊
今年,哈尔滨市在青龙山村任命了临时村委会成员,准备将村民们接纳回体制内。  在漫长的等待和博弈中,青龙山村终于迎来了宣判的一天。哈尔滨市成立的调查组进驻西泉眼库区,开始判定小村的未来。  村民们在故土上继续生活的愿望变得渺茫,他们将面临再次迁走的结局。  然而后续的难解疑问依然很多。盲村的存在是否污染了水库?当年的赔偿是否到位?盲村的村民何时才能真正拥有身份?  这一次,盲村真的能重见光明么?  
期刊
三年前的5月12日,以最震撼的一种方式,永留国人心头。  那一天地动山摇,川蜀呜咽,我们难忘飘荡在都江堰城内的哭声,难忘震中映秀那些坚强勇敢的人儿,难忘北川给我们带来的悲伤和悸动。  何处招魂,何地安眠,何人伤怀,何以解忧,何日重建,从那日起,许许多多问号开始浮现。时光在慢慢解答着这些谜题,直到三年后的今天。  我们重新拜访都江堰,重新探望映秀人,重新在肃穆与伤怀中,咀嚼北川的情愫。我们重温历史,
期刊
2005年,谷歌收购安卓,成功进入了智能手机市场,此次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是否是谷歌的另一次命运转机?  8月15日,谷歌宣布豪掷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此举或将重塑谷歌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命运。谷歌通过向手机制造商免费授权安卓移动平台,实现了安卓系统的普及,现在又通过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弥补安卓在专利上的硬伤,欲与强敌苹果正面交锋。    “黑马”安卓    “随着移动业务占据核心位置,与摩托罗拉
期刊
刚到济南的人多半会失望,就像品尝作为八大菜系之首的鲁菜一般。  没有《老残游记》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也没有老舍那种诗意的秋天、冬天,更没有杜甫的“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书上的济南渐渐成了传说。“土气”、“保守”、“落伍”则成了济南的标签。即使在山东省内,济南作为省会也尴尬地活在人们怀疑的目光中。就像在各种调味品麻木了味蕾的今天,鲁菜的文火慢炖显得不合时宜。  不过,济南人不理会,也不
期刊
来时没有出生证明,去时没有死亡证明。对青龙山村人而言,活着,已是证明存在的唯一方式。  这是一个荒诞的故事,却真实存在了12年。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平山镇,有一群村民,偷偷返回被强拆的村落,重建村庄,从此远离文明社会,并脱离政府管制12年。如同深藏大山的桃花源。  然而故事并不美好。他们的户口被官方冻结,全村都是黑户。一系列闹剧不断上演。这是我们眼中的奇闻,也是他们苦涩的生活。    诡异
期刊
“小嘛小二郎,肩上挂着五道杠,文章有官腔长相有官样”——《五道杠少年》    五一假期刚过,一名13岁的少年,突然蹿红网络,成为话题明星。  少年走红的原因,在于他与年龄不符的老成:两岁起看《新闻联播》,7岁起读《人民日报》,11岁起担任“中国少先队武汉市副总队长”,并因此臂上配有“五道杠”袖标;此后参加各种会议演讲时,他神态威严,官架十足……  这一切,与13岁的年龄形成巨大反差。有人夸他少年老
期刊
有人喟叹:“有财产可分”的时代,哪有地方“容得下—对平凡的夫妻”呢?  鲜有一份司法解释引起如此轩然大波。8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因其“亲夫妻明算账”的“锱铢必较”引爆了男女老少对于婚姻、家庭的大讨论。  在短短数天之内,司法解释“深入”群众,全国的适婚青年男女、已婚男女以及即将成为公婆、岳父母的老年男女,都在各类媒体上发出了自己“认真研读”后的声音。  各地出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