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上门女婿:“爱就是她照顾我 我照顾她”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f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照顾我,我照顾她。她也是个苦命人,我们就这么相互扶持着开始生活。”
  ●“我每月有退休工资,她没有经济来源,我选择现在和她扯证,就是担心万一我走后,她的生活没有保障。”
  ●“她没读过书,经常发脾气!虽然她有这般不好,那般不好,但总归照顾了我这么多年,做人也要为别人考虑才行,所以我结婚。”
  2013年4月18日,103岁的虞华可与80岁老太刘兴芬结为夫妻,虞大爷正式成为上门女婿。他们这么大年龄了,靠什么走到一起?
  百岁老人外貌80岁
  近日,我们来到九龙坡区铜罐驿拜访老人家,由于他住的地方比较难找,虞大爷让我们在一个方便的地方等他,他自己过来接。几分钟后,一名身穿蓝布衣服的老人出现在我们视线中:1.5米左右的个头,头戴一顶黑色鸭舌帽,身形瘦削,面带笑容健步走来。
  “不好意思让你们等久了。”如果不是虞大爷先开口,我们真没想到眼前这个看起来80岁左右的老人,竟有103岁了。由于正值中午,虞大爷热情招呼我们先去吃点豆花饭。
  带领着我们来到一家炒菜馆,虞大爷安排大家坐下,自己找到饭店老板点菜。一边吃一边聊,虞大爷嘴里就剩了一颗牙,我们担心饭太硬时,虞大爷已端起碗大口大口吃起来了。不一会的功夫,满满的一碗饭就下肚了,像年轻人一样的胃口。正当我们准备悄悄结账时,被细心的虞大爷发现,好客的他争着买单。在与虞大爷争抢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虞大爷的手臂力量不小,怕争抢过程伤到老人家,就动之以情,晓之于理,虞大爷才同意我们买单。
  孙子也有60岁了
  在虞大爷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他们的家:一处位于江边的老楼房,2楼的两间10多平方米单间。“现在我们都分开住了,一人住一个房间。”虞大爷拿出钥匙打开靠右边的一个门:一张圆桌、一个柜子、一张床、一张书桌。招呼我们坐下后,虞大爷又忙活着泡来几杯菊花茶。
  虞大爷说,他的大儿子都80多岁了,最大的孙子也有60岁。自己从小好文习武,103岁的年龄有着50岁的心脏。能活到这个高龄,虞大爷说主要还是性格开朗。
  103岁成了上门女婿
  谈起与刘婆婆的缘分,虞大爷说,他们原本是远房亲戚,结合也是一种缘分。虞大爷的第一任妻子1956年去世,第二任妻子又在1995年离世了。“那时我一个人生活,没人照顾,后来刘兴芬就来照顾我。”
  与刘婆婆的结合开始得好像很自然,没有太多的激情浪漫,却有一份难得的平淡。“她也是个苦命人,我们就这么相互扶持着开始生活。”虞大爷说,刘婆婆的老伴很早就去世了,她独自将孩子抚养大。直到虞大爷的老伴去世,在家人的建议下,虞大爷从巴南区来到九龙坡区与刘婆婆生活在一起。
  “我们是经过家人同意的,我这下还算是个上门女婿哦!”虞大爷笑着说,自己原本是巴南区界石镇新玉村人,上个月才正式和刘婆婆到九龙坡区婚姻登记处办了结婚证。
  “爱就是她照顾我,我照顾她”
  当我们问虞大爷爱不爱刘婆婆时,虞大爷害羞地笑了起来:“她照顾我,我照顾她。”这就是虞大爷对爱的定义,转眼间,他已和刘婆婆生活了18年。
  “为什么现在才扯结婚证?”虞大爷悄悄地凑到我们耳边说道:“她脾气不是很好,经常要发脾气。”
  “哪个说我脾气不好的,我听到了哈。”正好被刚从外面回来的刘婆婆听见了。见刘婆婆回来了,虞大爷笑嘻嘻地冲着刘婆婆点了点头。
  这时,虞大爷的声音又压低了许多:“她没读过书,经常发脾气!”这就是为什么生活在一起18年了,自己现在才和刘婆婆扯结婚证的原因。
  “她说啥子我不往心里去,听听就算了。”虞大爷说,刘婆婆很 嗦,一句话可以重复念很多遍,还很固执。比如说,当初办结婚证的时候,社区工作人员还专门给他和刘婆婆拍合照,原本他的习惯是会在照片背面写上日期和简单的介绍,但刘婆婆死活不让写。“不写就不写嘛,也没得啥子的。”
  说着,虞大爷从柜子里拿出一本相册,还有和刘婆婆的结婚证。“这就是我们扯证的时候拍的照片……”
  “又在说你那些事,烦不烦嘛!”刘婆婆手里抱着一个果篮过来,热情地招呼我们吃。“他这个人才是 嗦,一有人来就讲他那些事。”刘婆婆反驳。
  “你今天脑壳还痛不痛?来我给你按几下嘛。”虞大爷招呼刘婆婆坐下,伸出双手在她额头按了几下,手法十分娴熟。“哎呀,你们先聊嘛。”按了几下,稍微好一些了,刘婆婆又到隔壁房间去了。
  “她身体不好,我就是怕我走了,担心她的生活。”虞大爷指着满屋的药草叹了口气说,刘婆婆患有风湿,一变天就全身关节痛。虞大爷又压低声音继续说,自己每月有一些退休工资,刘婆婆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自己选择现在和她扯证,就是担心万一自己走后,刘婆婆生活没有保障。“虽然她有这般不好,那般不好,但总归照顾了我这么多年,做人也要为别人考虑才行。”
  刘婆婆开垦爱心菜园
  让老伴吃起放心
  邻居刘天秀住在虞大爷楼上,一年前搬到这里的。她最初见到虞大爷,一直以为虞大爷只有80岁左右,每天都看见虞大爷在楼下空地上锻炼身体。“老人家眼不花,耳不聋,头脑相当灵活。”刘天秀说,每天早上都看到虞大爷坐在窗边看报纸。对于虞大爷和小他20岁的刘婆婆结婚,刘天秀说,两方的家人都很支持,经常看到他們的子女来看望二老,一家人其乐融融。
  我们看到,虞大爷家楼下有一些空地,空地上还种着许多蔬菜。刘天秀说,这是刘婆婆为虞大爷建的爱心菜园。
  “外面的蔬菜贵,农药又多,他这把岁数吃多了不好,自己种的吃起放心些。”刘婆婆说,自己别的不会,但种菜却是专长,为了让老伴能吃到新鲜的蔬菜,才想到利用家附近的空地种菜。
其他文献
沙发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具,但是常常坐沙发并不利于健康,尤其是常常坐沙发可能会导致痔疮或让有痔疮的人病情加重。  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特别是坐在软座上,腹部血流速度会减慢,下肢静脉血不能回流,血液循环受阻。  在这种情况下,直肠静脉丛容易发生曲张,导致血液淤积,最终形成一个静脉团,这就是痔疮。而沙发温热的环境,又会导致出汗,让痔疮的情况更严重。  如果长期久坐不动会令肛门部缺乏活动,使肛门
期刊
柏大伟,一个会写中文繁、简体字,说一口地道青海方言,还能和藏、汉族农牧民沟通的美国人。从1岁来到中国起,他的故乡便由美国变成了中国。  在青海度过童年时光  青海西宁以西50公里,湟源县城南城壕小巷,一座两层红楼,是柏大伟一家曾经居住过的地方。1932年,刚满周岁的柏大伟随父母跨洋过海,从美国来到中国西北的青海湟源。他父亲柏伟达是个牧师,此前已在湟源传教多年。  5年后,柏大伟的妹妹美安也在这儿出
期刊
皮肤上藏肝病信号  文/孙新荣  提起肝炎,人们首先想到黄疸、皮肤发黄、巩膜发黄。河南省中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介绍说,除了这些外,肝炎在皮肤上还有一些表现,熟知这些变化,会对早期发现肝炎有一定帮助。  蜘蛛痣和肝掌  有的肝病病人,特别是有肝硬化的人,会出现蜘蛛痣和肝掌。蜘蛛痣常出现在面部、脖颈部位。  皮疹  感染了病毒性肝炎,有人可能发生皮疹。常见的有红斑、斑丘疹。这些症状往往在黄疸或其他症状出
期刊
“芬兰数学家因卡拉,花费3个月时间设计出了世界上迄今难度最大的数独游戏,而且它只有一个答案。因卡拉说只有思考能力最快、头脑最聪明的人才能破解这个游戏。”这是英国《每日邮报》2012年6月30日的一篇报道。这个号称“世界最难数独”的“超级游戏”,却被扬州一位69岁的农民花三天时间解了出来。  名词解释 数独游戏  数独是一种填数字游戏,英文名叫Sudoku,起源于瑞士,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一家数学逻
期刊
广元位于四川盆地北沿,秦巴山脉横卧于此,挡住了由北而来的寒冷空气,使得广元气候常年温暖湿润。这里一年四季皆可游玩,春天雪白的梨花在苍溪盛放,遍布田野的油菜花也丝毫不亚于江西婺源;而夏天徜徉在翠云廊古蜀道对于生活在都市当中的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思考人生的机会;秋天则是广元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刻,9月1日的女儿节可比三八妇女节好玩多了;冬天,如果你有幸来到了唐家河,除了雪景之外,体验一下野生牛羚从你身边走
期刊
一条山间小道,一位七旬老人,一段长达11年的时光。  在成都金堂县栖贤乡梨花沟村,81岁的易胜怀上演了比《士兵突击》里许三多修路更感人的一幕。为让“打柴的人减少工夫,来耍的人走得舒服”,2002年起,易胜怀坚持一个人将梨花沟廖家松林的山间小道拓宽,并在山间开辟新路。  11年过去了,他用坏了四五把锄头和10多根钻子,修成了一段长5里左右的盘山路,最宽处接近3米。  “在我们村,提起怀哥,人人都要竖
期刊
中午,弟弟放学回家,将书包往床上一扔,径直地朝饭桌走去。  桌上放着三个碗,妈妈在院子里忙活着,哥哥去田还没回来。他索性走到自己的位上,双手捧起碗,看都没看就用力的吞了一口。似乎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他赶忙朝碗里瞅了瞅,才发觉今天的面竟是一碗白灿灿的小麦面。  那时候全村的人都穷,好多家连粗粮都吃不上。妈妈说弟弟读书聪明,便把哥哥留在身边干活,母子俩辛勤的供弟弟读书。  弟弟惊奇的望着这碗白面,又看到
期刊
继父一步一步朝深山老林走去,他是去寻牛的,牛已经两天没有回家了,这让继父觉得很反常。继父走得很急,耕牛就是家里的命根啊,是家里的一笔巨款。走到山腰,继父一边走一边冲山林里喊,耕牛和主人是心有灵犀、互通言语的,可是这回,牛却没有回应父亲。  在林子深处,一片开阔地里,继父找到了牛。牛浑身披着细黑的绒毛,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牛看到继父,表情欢腾起来。平日里高大威猛的牛,此刻,跪躺在草地上。继父发现有些异
期刊
74岁的老人康若望,从1982年开始写日记,31年间写下了1150万字。 他在近日写的《日记感悟》中说:“我已经是74岁的老人,步入人生暮年,但我并无人生迟暮之感,‘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享受晚晴的老人是幸福的老人。在物欲横流和浮躁蔓延的今天,日记使我守住自己心灵的一片净土。”  中学时开始写日记  说起写日记,康若望老人说:“我从上中學就开始写了,那是1956年。”那时,他17岁,一直坚持到
期刊
柳州加大养老服务设施项目建设  2013年,柳州市将改扩建7个日间照料中心,让老人白天到中心接受护理员的照料,晚上由家人接回家。  自2012年11月实施《关于加快柳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议案的实施方案》(简称《方案》)以来,取得一定成效,一批重点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方案》共涉及建设项目452个,柳州市民政局正向各县区开展项目征集定点工作,着力加大项目的储备。目前,今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