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发课堂活力 培养良好品质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g66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中学生的道德素质不容乐观,存在着不诚实等问题,这其中有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原因。笔者主要对学校的原因做一些深层思考,以此来提高学校德育教学水平。同时,本文试图通过对课堂教学主体即双重结构的理性分析和道德实践的主体理性分析,深刻认识构建生本课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道德素质培养中的必要性,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生本教育;双重结构;道德内化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所以学生也是课堂的主人。传统的教学并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人的地位,真正的主人是教师。所以,要构建生本课堂必须改革,这已经成为目前教育教学的必然抉择,尤其是在道德教育中更加重要。
  (一)中学生道德素质不容乐观
  根据调查发现,中学生道德素质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学生的道德思维存在着模糊性和矛盾性,许多中学生对某些道德概念、道德原则存有困惑和矛盾。
  2.中学生的知行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1)道德动机基本正确,但是由于意志力不强造成言行不一。(2)学生的道德认知基本正确,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道德行为方式而缺乏实际的道德行动。(3)道德认知正确,但还没有真正内化为个人的道德信念,因而在关键的时刻难以坚持道德原则。
  3.学生道德习惯养成的整体水平偏低。
  (二)学生道德素质不容乐观的原因
  1.学校的原因。学生道德素质不容乐观,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目前学校的原因不容忽视:一是学校对德育不够重视。大多数的学校是把升学率作为学校质量的评价标准,而不是把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学校质量评价标准,由于对评价标准认识的错误,导致了一些学校对德育的忽视。二是现在大部分学校只注重语、数、外方面的改革,而对德育方面的教学改革涉及很少。学校的德育教学往往就是道德灌输。这种道德灌输最大的弊端就是忽视了学生自主意识和自主行为,没有在教学中发挥学生应有的主体作用,学生只是一味接受某些道德名词,而不能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更不能付之于行动。
  2.道德灌输陷入困境。道德灌输从20世纪以来受到各种质疑。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杜威对道德灌输持反对的态度,认为“这种灌输是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正在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由于道德训练的内容与儿童的经验无关,或为儿童的能力所不及,所以,它“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了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的发展”。合理的道德教育必须以“表现个性,培养个性”为基本原则。反对道德灌输自杜威提出以后一直得到人们的支持和拥护,并成为当代道德教学改革的一种共同的倾向。认知派的柯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价值澄清学派认为任何强制或灌输的方法都不可能“把某种价值的体系变成我们内心的信念”。这些著名的教育家和教育学派都表现了反对灌输的立场,都认为灌输从根本上削弱了道德发展所必须的理智能力和自主意识。当代的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行为主体的自主、自决是道德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因为没有主体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展,即使主体参与但不是自愿自觉的参与,也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展。可见,构建德育生本课堂是何等的重要。
  二、道德教育主体际关系的双重结构理论分析
  从总体上看道德教育,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主导和教育主体通过教育主导的道德教学活动实现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在具体的道德教学过程中,它们互相构成了主体际关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道德教育内容,采用合理的道德教学方法,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总是被看作教师改造的对象。以往教学只认识到这一层关系,因此,把教师提到中心的位置,导致“教师中心论”,而忽视学生是实践的主体,忽视学生能动作用,在教学中盲目灌输,从而造成教育效果的不良。
  教学过程是复杂的,不能把师生关系只看作是一种简单的关系,而应该深入了解其内部的结构。在师生关系的背后隐含更深层的一种关系就是主体际关系。这种主体际关系决定教学效果的优劣。在这一关系中,面对所要吸收和同化的教育内容,学生显然是主体,否则,无法将客观的知识能动地转化为自身的认知图式。由于教育主体际的双方都是主观能动的人,所以教师不可能用简单的手段像改造自然那样来改造学生。一切知识和思想都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图式。实际上,教师是运用语言、文字、表情等手段,将道德教育以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表述出来,学生则是作为主体通过自身的思维判断能力认识教育所传递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同化为自己的认知图式。
  通过教育主体际双重结构的分析,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教师和学生的主体际关系的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只有重视了这一层关系,才会把学生摆在主体的地位,提高学生认知的主动性,使学生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促使学生道德规范在头脑中的内化。
  三、实践的主体内化理论分析
  要把道德规范转变为学生的主体行为,就需要实践主体的内化。所谓的道德内化就是主体意识对社会道德存在能动的反映过程,将社会的道德需要转化为个体的道德需要并付之行动的过程。它需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完成。
  一个人的道德内化结构由三个系统组成:一是人的社会、道德认知导向系统,它是促进道德内化和信念形成的认识基础,是道德内化的导向机制。二是道德需要动力系统,它需要感到某种欲求而力求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人有一定的需要就会产生一定的动机。当社会的道德需要被学生主体意识到并与自己的思想发生共鸣、与自我心理契合时,社会道德的这种外在的需要和刺激,才能变成内部的道德愿望和动力。三是自我意识的抉择,并付之于行动。这三个系统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当某种道德规范一旦成为主体认识和自我意识需要时,该道德要求就成为三个系统的交叉点,有了这个交叉点道德内化就成为可能。   真正实现内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实践。离开了道德的实践就不可能实现道德的内化和升华。因此,道德实践是道德内化的三个系统及整体结构得以发挥作用根本条件。通过以上理论分析,才能深刻认识构建生本课堂在道德素质的培养中的必要性。
  四、构建生本课堂,突出学生主体
  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所以回归生本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和出发点。
  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所以,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们称之为生本教育。既然课堂把学生作为主人,那么课堂就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备课就是要让学生发挥主体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关注学生是怎样去学的。因此,在生本教育中,为了突出学生主体性,提出以下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采取“先学后教”的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先学的作用就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一方面,学生通过预习掌握要学的内容,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学生发现许多的疑难问题,为课堂的教学解疑作了准备。由于学生疑问,也会提高上课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上“诚信是金”前,首先让学生预习什么是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以及什么是承诺等,这些内容学生都能掌握。通过预习,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学习的内容可以说基本掌握。
  (二)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际关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通过预习掌握诚信的知识,并把它内化为学生的认知图式。教师的责任是设计好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去思维,凸显教与学的最大化。
  笔者对诚信的内容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看课本的内容,如华盛顿砍樱桃树等小故事,引导学生体验,使这些故事感动学生,引起学生共鸣,让他们把故事中的人物作为自己学习的对象。
  (三)实现道德认识到道德品质的转化,强调实践的主体性
  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校应该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把道德内容设计成各种相关的公益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内容,经过反复实践,利用正强化的手段把知识体验转化成道德品质。强化理论是行为矫正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布兰查德等人提出的。当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人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要充分利用强化理论,修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四)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让学生在家庭中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使他们从中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深刻体验为人的重要。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人的本身。”通过劳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为人观。如参加劳动,人就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在这一点上,参加劳动的人就会比那些不参加劳动的人的认识要深刻。
  参考文献:
  [1]蔡宗松.道德问题解决的办法[J].教育评论,2005,(02).
  [2]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出版社,1981.
  [3]肖光绪,编.道德内化的心理结构、规律与德育[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一、前言  大学生是一个有活力、有朝气的年轻群体,他们的言谈举止、礼仪修养不仅仅是个人风貌的展现,更是整个社会精神面貌的体现。“知书达礼、以礼待人”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但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和行为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大学生不识礼、不守礼、不行礼、不尚礼的不良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已经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形象。  当前,我校正多管齐下,努力打造“德优品正、业精致用、拓新笃行”的品牌本科生,礼仪
期刊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也是一个高度协作化的社会。任何单一的个体都必须与个体或群体交往,任何不文明的行为都会遭人唾弃,让人生厌,无助于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更无助于个人的发展。相对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是基础和根本,因此,进行家庭教育个案研究很有必要。  一、案例概述  1.研究对象  李某,16岁,八年级一班的一名学生。主要问题:性格外向,大大咧咧,做事鲁莽。家庭条件优越,花钱
期刊
近期,我又重新研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集中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之大成,是了解和掌握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工作的钥匙。在这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从学生、教师、学校等不同角度十几个方面写下了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其中蕴含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在仍然有深刻的指导意义。这本书我从上世纪80年代刚参加工作至今已经看过很多遍了,自己也是在他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现在,在大力推进新教育
期刊
摘 要:当前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存在系统缺乏整体设计、媒介系统不够完善、受众需求未能满足、与系统外联系和互动偏少等失衡现象。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成立新闻中心,扎实推进新闻中心校报、校网、校电视台、校广播电台、手机短信、微博平台等的一体化建设,积极探索“整体策略、联动策略、受众策略、互动策略”下的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优化路径,并且取得了提高新闻传播力、扩大舆论引导力、提升文化服务力,形成了品牌影响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愈发频繁快捷,作为一个人智慧和综合素质体现的口语交际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却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中学语文教师应如何更新观念,担当起培养中学生口语能力的重任,让每一位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结合学生实际,着力
期刊
季羡林先生曾专门撰文指出,写文章要注意生活中的“琐事”。他说,文学艺术的精髓在于真实,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如果内容不真实,无论用多么长的篇幅,写多么大的事件,辞藻再华丽,气象再宏大,也无济于事,也是不能感人的。关注生活,采撷生活的浪花,哪怕只是一拘在握,也可见生活之海的宽广无垠。善于捕捉精彩的一瞬间,捕捉稍纵即逝的俗人俗事,就会感受到人间万象的多姿多彩,找到作文的不竭源泉。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对于小
期刊
摘 要: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环节中尤为重要的一步。英语写作是对各项英语知识及英语综合能力的考量,它综合了学生单词拼写、组句及其语言书写等多方面的能力。本文将对如何培养与提高初中英语写作能力进行论述,为相关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提高  初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教师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对学生合理引导,对其写作学习实行优质化的培养,可以显著提高
期刊
摘 要:课堂是师生心灵交融的空间,教师应创设符合学生的课堂情景,让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幸福课堂;历史与社会;情境创设  恩格斯说过:“每一个人都追求幸福,这是一种无需加以证明并颠簸不破的原则。”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堂课小结时,教师经常这样问学生:“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哪些收获,学到了什么知识?”很少听到教师这样问:“这节课大家感到幸福吗?”而同事之间呢,假如某某师开了公开课或者上完
期刊
摘 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的课题,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本文提出了五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一、注重积累  1.根据文本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能为写作做
期刊
摘 要:温州大学自2007年实行普通本科生按大类培养专业分流工作,包括数学类等8个大类培养专业,进校后不分专业,按学科大类平台实行教学,一学期或一学年后,综合考虑学校教学资源及学生志愿,分流培养。本文以数学类专业为例,对大类培养专业分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该专业就业现状,使学生更加了解专业分流,并在未来的专业选择上,能结合自身的多方面因素,做出明智的决定,以便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