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天地生物气象”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150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程颢《秋日偶成》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了自己求道、得道的喜悦和乐趣。程颢认为,成德成圣并非高不可攀,其起点就在于日常起居、语默动静之际的切实修养。天道流行不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只要去除私欲,就能静观万物,领悟天道,从而忘怀得失忧乐、贫富贱贵,成为一个真正的豪杰。
  关键词:道 静观 气象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程颢《秋日偶成》
  在认真品味宋明理学家的诗歌之前,我们难免会忽视他们的文学成就,何况长期以来受严羽崇唐抑宋的影响,总认为宋人理气太浓,缺少诗味。其实,宋明理学家许多诗歌都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一流的。因为,他们以诗歌为心法,妙证天道,而又有无穷的言外之意。现在想来,以前听人说,中国的诗词总不如西方的更有哲理,更耐人寻味,其实,那种观点是多么肤浅!
  我第一次品读程颢的《秋日偶成》,就非常震撼,感觉有一种天地“气象”扑面而来。宋明理学家往往有着“观天地生物气象”{1}的胸襟,因此往往形之于吟咏。
  这首诗一气呵成,在恬淡的情感中融入了深刻的道学思想,如盐化水,无可凑泊。整首诗的思路大致是,第一二句道出了修身的功夫在于日常生活,并非高不可攀。第三四句说明修身的根本方法是静存。第五六句是说,由于入门正、立志高,所以能够体认天道。最后两句说,能够体认天道,则个人的得失忧乐、穷通贵贱自然置之度外了。知道了这个意思,我们再做细致论述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这两句体现了内心的平淡,但平淡中却显示出修身的功夫。开篇一个“闲”字,就道出了儒家为学的平实与贴切。道不远人,天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于人而言,只在日常起居、语默动静之中。于物而言,春秋代序、天体运转也都如此。所以,悠闲地生活,心中不容私心杂念,从容地观看红日东升,这已经是格物致知、超凡入圣的下手功夫了。可见,要想人人都成为圣人,既难又不难。所谓难,就是圣人的标准毕竟很高;所谓不难,做圣人的功夫也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只要心无挂碍,而不让其放纵即可。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这两句最重要的概念就是“静”。既然修身要“求放心”,不让欲念产生,所以,静存就是成圣的不二法门。周敦颐之学“以静为宗”,主张“无欲故静”,其学在程门递相传授。程颢在此拈出一个“静”字,显然秉承师学。在程颢看来,天理虽然无动无静,而人心则要以静为宗,使之有个主宰,由此而能时动则动、时静则静、即动即静。而“静观”,就是在静存之际,主体心无旁骛,能真切地领悟万物的生机,这就是从活处观物的审美趋向。周敦颐从不剪除自己窗前的小草,因为感觉小草“与自家意思一般”{2},都有生生之意。程颢也持相似的观点,他说:“天地之间,非独人为至灵,自家心便是草木鸟兽之心也,但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尔”{3},因此,“静后,见万物自然皆有春意。”{4}所谓“春意”,就是万物自得之生机。所以说,静观万物,则触处皆春,怡然自得,不仅能够体认天地之生生大德,也能够感发人心之仁德,从而成为一个仁者。程颢说:“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5}而仁者能够参赞天地之化育,与万物浑然无间,其内心的仁义礼智,也转化为四季的流转了。朱熹曰:“天只有个春夏秋冬,人只有个仁义礼智,此四者,便是那四者。心是个运用的,只有此四者之理,更无别物。”{6}这就是说,仁者能以道德上的韵律和节拍,契合自然的更替,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的默契与和谐,这就是“四时佳兴与人同”的佳境。
  当然,人与四季的和谐,也有其心理上的原因。因为,物与人之间能够相互作用、相互感召,四季的更迭也就会使人心产生相应的波动。阿恩海姆认为,由于事物与人心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人体之外的所有事物都具有真正的表现性”{7}。而且,这些事物在表现性方面的类似程度甚至比人与人之间的类似程度还要高。因此,“人类社会就可以与自然界的事物归并为一类”{8}。可见,人与四时佳兴能够异质同构,从而营构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道”是理学家最高的哲学范畴。“道”既是世界的本源、自然的规律,也是人世间的道德理性。“道”通达于天地,流淌于有形和无形之中。天地万物,四季流转,都是一个“道”字。闻“道”,是古代知识分子一分执着的追求。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从这方面来看,程颢是名副其实的“明道”先生。河间刘立之曰:程颢曾经“从汝南周茂叔问学,穷性命之理,率性会道,体道成德,出处孔、孟,从容不勉”{9}。程颢体道成德之后大彻大悟,认为“道”乃是一种“天理”。程颢曰:“吾学虽有所授,然‘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10}可见,当他领悟到“道”通于天地之间、有形无形之际,真正获得了返璞归真、心与物游的生命体验了!这种高峰体验让他情不自禁地击节欢歌、手舞足蹈。程颢曰:“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每中夜以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11}
  “道”无穷无尽,而人之“思”也可与之纵横驰骋,从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在风云变幻之中,体悟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和变幻万千。在这种凝神观照中,真正体验超凡入圣的意境。这是一种天地境界,也是程颢所追求的“孔颜乐处”。据载,程颢求学于周敦颐之际,周氏每令人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程颢对此深有感触,曰:“某自再见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12}“吟风弄月”,与“思入风云变态中”不正有着相同的乐趣吗?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懂得了天道,自然也会领悟到人道。以人道而证天道,就是“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天道生生不息,乃是一个“仁”字,而人道也是一个“仁”字。“仁者,人也。”(《中庸》)所谓“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周易·说卦传》),正是此意。可见,有意义有境界的人生,就是一个“欲仁斯仁”的人生。果真如此,不也自得其乐否?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孟子的人生理想,不正是程颢的理想吗?因为,富贵、贫贱、威武都不会改变他的志向,必然能够大公至正、勇往直前了。这不就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了吗?   读诗至此,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文如其人”的理论了。事实上,如果把此诗与程颢人品进行对照,我们会发现,两者若合符契。程颢的门人朋友曾这样评价他,曰:“先生德性充完,粹和之气盎于面背,乐易多恕,终日怡悦。……先生得圣人之诚者也。……故推而事亲则诚孝,事君则诚忠,友于兄弟则绰绰有裕,信于朋友则久要不忘,修身慎行则不愧于屋漏,临政爱民则如保乎赤子。……自孟轲以来,千有余岁,先王大道得先生而后传,其补助天地之功,可谓盛矣。”{13}这就是程颢品格的形象描绘。长期的修养以及高超的悟性,在日常生活当中不断地积累,形成了他宁静、和乐的心境,以及温和的气质,从而塑造了一个稳定的心理结构。正是在这样的心理结构之下,作品一经形成,字里行间跳动着的就是他的胸怀气度、生命体验。而这就是诗歌中情感表达的最高境界。此诗将自然的生生气象,化作了自身的道心乐意,此乃其春意盎然的奥妙所在。
  总之,此诗虽然有浓厚的道学气息,但读者并不觉得有什么说教的色彩。其原因是作者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抽象的哲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试想,把诸如“道”之类的最高哲学范畴,表达得如此诗情画意,而又明白如话,古今中外,能有几人?如果没有光风霁月的人格以及鬼斧神工的造诣,岂能达到这个境界?具体而言,第一二句自然明快,第三四句对仗工稳,情韵俱佳,这四句共同营造了一个意在言外的意境,从而使后面四句的抒情言志以及理论升华变得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冯舒说:“诗不忌道学,然诗人道学多在言外,说出便厌。诗以道性情,不知发乎情,便不知止乎礼义。”{14}以此为标准,程颢此诗,不正是发乎道学,而见乎言外者吗?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不正是其成功之所在吗?
  {1}{2}{3}{4}{9}{11}{12}{13} 程颢、程颐撰,朱熹编,潘富恩导读:《二程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第112页,第54页,第135页,第385页,第167页,第112页,第387—389页。
  {5}{6}{10} 刘宗周著,吴光主编:《刘宗周全集(第二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80页,第187页,第178页。
  {7}{8} [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19页,第620—621页。
  {14} 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71页。
其他文献
两只眼睛  情感是我们心的眼睛。  智慧是其中一只,慈悲是另一只。  當我们过度钟情的时候,一只眼瞎了,因为钟情使我们痴。  当我们生起怀恨的时候,另一只眼瞎了,因为怀恨使我们■。  一个爱恨强烈的人,两眼就会处于半盲状态。  在我们从爱欲中得到菩提,有更广大的爱时,在我们连那些可恨的人都能生起无私的悲悯时,我们心的眼睛就会清明,有如晨曦中薄雾退去的湖水。  生一盆火  在最黯暗无光的所在,最能看
清晨的教室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午间的操场上传来欢快的嬉笑声,傍晚的食堂中传出一阵阵吆喝声,这就是我的校园,我们就这样度过了有趣而又充实的九月。   操场上刚刚集合完毕,准备开运动会闭幕式。突然,一阵阵狂风袭来,吹乱了同学们的秀发。有的人伸手撩了撩被吹起的碎发,皱了皱眉头,眉间便形成了一个“川”字。他们将被寒风摧残过的双手缩进了衣袖中。紧接着,风更大了,显得那么肆无忌惮。杨树随之起舞。紧接着,一滴
摘 要:当今社会,事业“女强人”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话语体系中的女性形象,凸显出巾帼不让须眉的阳刚之气。正因如此,“女强人”在社会分层中也面临尴尬的性别定位,她们既非男性,又非传统意义上的女性,成为无法单纯用性别衡量的女性类别。而除此之外,她们面临的更大问题是来自家庭、工作,以及爱情等方面的压力。台湾女作家朱秀娟的代表作《女强人》,在热情塑造时代女强人形象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女强人人生困境的思考。 
周二,人称“学霸”的蓝青带来了两个魔方,打算在周三班队课上大出风头。我不屑,不就玩魔方嘛,你会我也会,有啥得瑟的。  不过,他带来的其中一个魔方确实令我吃惊。那是什么魔方啊!银色的,正方体,这不稀罕;稀罕的是,每个块面大小都各不相同:小的,长宽只有几毫米;大的,却有几厘米。  这玩意儿要怎么转啊?大伙儿围着蓝学霸,两眼放光。  小王一把抢过魔方,将其打乱,一脸坏笑说:“蓝青,有种你当我们面,把它马
【摘 要】语文是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语文教学培养的是人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而这两种能力不仅对学生日后参与社会生活非常重要,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重要前提。所以说,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不仅是全体师生的共同需要,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主动性;语文课堂教学;主动参与  中图分类号:G633.3
摘 要:小说《春尽江南》以当下中国的现实状况为切入点,描摹整个时代的轮廓,但又不止于此,小说也以女主人公身份的变迁,展现了女性个体在爱情、婚姻中的遭遇和选择。文本直接指向女性身份和生存的紧张状况。格非在书写庞家玉(李秀蓉)的追求与反抗中,探讨了社会变迁下的女性的精神与生存困境。  关键词:李秀蓉 庞家玉 女性  在“江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春尽江南》中,格非以冷静的笔触观照当下人们的生存现实,展现
摘 要:徐灿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女词人。其词集《拙政园诗余》所录虽是出自女子之手的瑰丽婉约之语,却在其中抒发黍离之悲的作品中体现了一种不逊于须眉之色的慷慨悲凉之音。而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与作者所处的明清易代的时代背景及其身世经历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在词的演进中和当时社会形成的文学观念及社会文风密不可分。  关键词:徐灿 《拙政园诗馀》 黍离之悲 身世经历 文学观念  清初阳羡派词人陈维崧曾言:“徐
摘 要:本文是对张孝祥名篇《念奴娇·过洞庭》的赏析。文中重点分析了“风色”一词,认为“风色”不单单指天气状况,也指消息,也可隐喻外在的环境和局势。词人所领会的“难与君说”的妙处是一种自在逍遥的境界。下阕“孤光”隐喻着词人的人生追求、内心秉持。最终词人从些许冷意中走了出来,进入了博大广阔的人生境界。  关键词:张孝祥 《念奴娇·过洞庭》 风色 逍遥 孤光 豪放词  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乾道二
摘 要:元杂剧与现代话剧都属于广义的戏剧,而音乐作为戏剧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随着戏剧形态的变化,也在逐步发生改变。本文梳理了从元杂剧到现代话剧不同的阶段音乐所呈现的状态,并结合具体的作品进行分析,得出我国戏剧中音乐的变化为相同机制下的“量变”而非“质变”的结论。  关键词:《汉宫秋》 王昭君 结构 音乐  一、从元杂剧到现代话剧  元杂剧作为戏剧形态成熟的重要标志,从产生之初,就是诗、乐、舞的合体。
12岁的安徽男孩浩浩这个暑假跟妈妈再次来北京逛博物馆,“国博地下一层古代中国文物展,我最喜欢了!”   同样着迷此展的7岁北京女孩点点,尤爱古典纹饰,“我喜欢凤凰、荷花、波浪线,想把它们画到玉上。”   博物馆,英文即Museum,源于古希腊语,意为“缪斯(Muse)的殿堂”。神话中,缪斯是掌司艺术和科学九女神的总称。随着被赋予文化复兴的重任,中国的博物馆正变得生动亲民,吸引越来越多像浩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