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内隐情绪调节是情绪调节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指个体在没有意识监控和意图的情况下改变了自身情绪反应的品质、强度和持续时间等的一种情绪活动过程。内隐情绪调节的实证性相关研究涉及主要研究对象是青少年和大学生;以及其与注意、记忆、外显情绪调节的关系研究。
关键词:内隐情绪调节; 内隐认知重评;情绪标签
【中图分类号】B84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9-0296-01
情绪是人类重要的心理活动之一,每天的喜怒哀乐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情绪emotion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e(向外)和move(运动),意思是指从一个地方移至另一个地方。情绪的研究最早起始于 1884 年威廉·詹姆斯提出的第一个情绪理论,其试图用外周神经系统的变化来说明人们的情绪反应。那什么是“内隐情绪”?它和无意识情绪是否相同?心理学家 Kihlstrom将内隐情绪定义为:某种情绪状态所导致的经验、思想和行动上的变化,这种情绪状态独立于他 /她对这种情绪状态的有意识的觉知。
1什么是内隐情绪调
内隐情绪调节是一种特殊的情绪调节方式,指个体没有意识监控和主观意图的情况下改变自身情绪反应的品质、强度、持续时间等的情绪活动过程。也就是说,内隐情绪调节是由刺激物直接激活而发生的,它不需要意识的监控或察觉就能自动完成。基于对内隐情绪调节内涵的理解,一般认为内隐情绪调节通常具备4个显著特征:无意识性; 由外在刺激引起;目标指向;内隐情绪调节的自动化。
2内隐情绪调节的主要方式
认知重评是一种重要的外显情绪调节方式(策略),主要是指通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改变对情绪事件对于个人意义的认识等来降低情绪反应(Gross, 2011)。
情绪标签是一种基于自我认知方面的内隐情绪调节方式,主要是指个体用言语来对自己当前所面临的情绪刺激或情绪刺激所引发的反应做出表达,即将感觉诉诸于言语(Payer et al.,2012)。
习惯化训练也是人们常用的内隐情绪调节方式,主要是指通过有意识训练而使被试在新情境下能自动按已形成的习惯进行情绪调节。
3内隐情绪的相关研究
国内内隐情绪调节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内隐情绪的启动,内隐情绪与注意、记忆、焦虑、抑郁相关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和大学生。
青少年积极内隐情绪总体上对执行功能具有的消极影响;积极内隐情绪对12岁的青少年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在12岁至16岁间,积极内隐情绪对执行功能的消极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18岁时,积极内隐情绪对青少年的执行功能成绩出现积极影响的倾向。消极内隐情绪总体上对青少年的执行功能具有消极影响;12岁和14岁的青少年受到的消极内隐情绪的显著影响,这种影响在12岁至14岁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減弱;16岁之后的青少年受到消极内隐情绪的影响不再显著(吴冉、徐光兴、刘璐,2013)。
考察在焦虑情境中,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和自动调节行为这两类内隐情绪调节对大学生情绪反应的影响,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应对焦虑这种负性情绪。
4内隐情绪调节的影响因素
行动导向(action orientation)的个体比状态导向(state orientation)的个体能更有效地进行内隐情绪调节。Koole 等人证明,在紧张、高压环境下,行动导向的个体比状态导向的个体更难启动消极情绪,而在放松环境下,行动导向的个体却能更好地启动消极情绪。
自我调节过程是对情境或者动机需求的适应性反应,当个体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出现困境时,就会激起自我调节过程来稳定达到目标的行为(Koranyi & Rothermund,2012);同样,内隐情绪调节依赖于当前情绪体验的调节需求。只有在激起一定强度的情绪体验时,情绪的反向调节过程才会被激活,例如回忆近期情绪事件。有关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发现,重复的尝试调节情绪会增加使用情绪调节策略的有效性,尤其是当一个策略是被试不经常使用的或者是没有习得时,那么练习该策略的效果会更好,策略的使用频率会影响该策略调节情绪的有效程度。
5内隐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为什么内隐情绪调节很重要?首先,它可以减少由环境事件自动触发情绪反应所消耗的认知资源。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不遭遇着情绪事件。情绪反应需要不断地调整以让人们进行正常的生活。然而外显情绪调节时需要消耗大量注意力和精力的。因此,如果人们能调节自己的内隐情绪,而不需要有意识的监督,将会对我们非常有益处。
6未来研究方向
目前的研究还有一些不足,是未来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第一,对不良情绪调节引起的行为问题的治疗将可能是未来的重要研究领域。 第二,关注老年被试的内隐情绪调节。第三,目前除了对情绪标签和内隐认知重评的神经基础进行了研究以外,暂时还没有看到有研究者研究其他类型的内隐情绪调节过程的神经基础,也没有研究对内隐情绪调节和外显情绪调节的神经基础进行直接对比,有必要在这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拓宽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伟娜,桑标.焦虑、抑郁青少年的情绪调节内隐态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29(3) :55-61.
[2]任俊, 朱琼嫦. 内隐情绪调节: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J].心理科学进展, 2015,23(12): 2054–2063.
[3]孙鸿志.内隐情绪诱发方法及其神经机制[D].中国心理学会, 2011,11.
[4]Berkman,E. T.,& Lieberman, M. D. . Using neuroscience to broaden emotion regulation: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J].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2009,3(4):475–493.
关键词:内隐情绪调节; 内隐认知重评;情绪标签
【中图分类号】B84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9-0296-01
情绪是人类重要的心理活动之一,每天的喜怒哀乐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情绪emotion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e(向外)和move(运动),意思是指从一个地方移至另一个地方。情绪的研究最早起始于 1884 年威廉·詹姆斯提出的第一个情绪理论,其试图用外周神经系统的变化来说明人们的情绪反应。那什么是“内隐情绪”?它和无意识情绪是否相同?心理学家 Kihlstrom将内隐情绪定义为:某种情绪状态所导致的经验、思想和行动上的变化,这种情绪状态独立于他 /她对这种情绪状态的有意识的觉知。
1什么是内隐情绪调
内隐情绪调节是一种特殊的情绪调节方式,指个体没有意识监控和主观意图的情况下改变自身情绪反应的品质、强度、持续时间等的情绪活动过程。也就是说,内隐情绪调节是由刺激物直接激活而发生的,它不需要意识的监控或察觉就能自动完成。基于对内隐情绪调节内涵的理解,一般认为内隐情绪调节通常具备4个显著特征:无意识性; 由外在刺激引起;目标指向;内隐情绪调节的自动化。
2内隐情绪调节的主要方式
认知重评是一种重要的外显情绪调节方式(策略),主要是指通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改变对情绪事件对于个人意义的认识等来降低情绪反应(Gross, 2011)。
情绪标签是一种基于自我认知方面的内隐情绪调节方式,主要是指个体用言语来对自己当前所面临的情绪刺激或情绪刺激所引发的反应做出表达,即将感觉诉诸于言语(Payer et al.,2012)。
习惯化训练也是人们常用的内隐情绪调节方式,主要是指通过有意识训练而使被试在新情境下能自动按已形成的习惯进行情绪调节。
3内隐情绪的相关研究
国内内隐情绪调节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内隐情绪的启动,内隐情绪与注意、记忆、焦虑、抑郁相关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和大学生。
青少年积极内隐情绪总体上对执行功能具有的消极影响;积极内隐情绪对12岁的青少年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在12岁至16岁间,积极内隐情绪对执行功能的消极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18岁时,积极内隐情绪对青少年的执行功能成绩出现积极影响的倾向。消极内隐情绪总体上对青少年的执行功能具有消极影响;12岁和14岁的青少年受到的消极内隐情绪的显著影响,这种影响在12岁至14岁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減弱;16岁之后的青少年受到消极内隐情绪的影响不再显著(吴冉、徐光兴、刘璐,2013)。
考察在焦虑情境中,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和自动调节行为这两类内隐情绪调节对大学生情绪反应的影响,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应对焦虑这种负性情绪。
4内隐情绪调节的影响因素
行动导向(action orientation)的个体比状态导向(state orientation)的个体能更有效地进行内隐情绪调节。Koole 等人证明,在紧张、高压环境下,行动导向的个体比状态导向的个体更难启动消极情绪,而在放松环境下,行动导向的个体却能更好地启动消极情绪。
自我调节过程是对情境或者动机需求的适应性反应,当个体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出现困境时,就会激起自我调节过程来稳定达到目标的行为(Koranyi & Rothermund,2012);同样,内隐情绪调节依赖于当前情绪体验的调节需求。只有在激起一定强度的情绪体验时,情绪的反向调节过程才会被激活,例如回忆近期情绪事件。有关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发现,重复的尝试调节情绪会增加使用情绪调节策略的有效性,尤其是当一个策略是被试不经常使用的或者是没有习得时,那么练习该策略的效果会更好,策略的使用频率会影响该策略调节情绪的有效程度。
5内隐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为什么内隐情绪调节很重要?首先,它可以减少由环境事件自动触发情绪反应所消耗的认知资源。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不遭遇着情绪事件。情绪反应需要不断地调整以让人们进行正常的生活。然而外显情绪调节时需要消耗大量注意力和精力的。因此,如果人们能调节自己的内隐情绪,而不需要有意识的监督,将会对我们非常有益处。
6未来研究方向
目前的研究还有一些不足,是未来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第一,对不良情绪调节引起的行为问题的治疗将可能是未来的重要研究领域。 第二,关注老年被试的内隐情绪调节。第三,目前除了对情绪标签和内隐认知重评的神经基础进行了研究以外,暂时还没有看到有研究者研究其他类型的内隐情绪调节过程的神经基础,也没有研究对内隐情绪调节和外显情绪调节的神经基础进行直接对比,有必要在这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拓宽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伟娜,桑标.焦虑、抑郁青少年的情绪调节内隐态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29(3) :55-61.
[2]任俊, 朱琼嫦. 内隐情绪调节: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J].心理科学进展, 2015,23(12): 2054–2063.
[3]孙鸿志.内隐情绪诱发方法及其神经机制[D].中国心理学会, 2011,11.
[4]Berkman,E. T.,& Lieberman, M. D. . Using neuroscience to broaden emotion regulation: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J].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2009,3(4):475–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