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构建思辨型历史课堂的有效路径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_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逐步深入,初中历史课堂也迎来深刻的变革。教师不应只是通过盲目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而应创设智慧的、理性的和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思辨型课堂。本课题组经过近两年的探索,总结出构建思辨型课堂的路径有:从培养学生“抓细节、深探究”着手,引导学生“乐思辨、重证据”,鼓励学生“勤质疑,勇答疑”。
  【关键词】思辨能力;思辨型历史课堂;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0-0068-03
  何谓思辨能力?所谓的“思”指深入思考、合理推断、主动质疑的思维方式;“辨”指辩证看待事物的过程和结果。故思辨能力是指借助辯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地、多角度地思考辨析问题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辨型课堂是指培养学生思辨习惯和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向“深度学习”转变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思辨能力的提升与思辨型历史课堂的构建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构建思辨型历史课堂应当成为每位历史教师的自觉行为。
  一、从培养学生“抓细节、深探究”着手
  思辨能力,起点在思,而思的前提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正是由一个个历史细节构成的,正如叶小兵老师所说“细节往往是具体的、形象的,可以使已经逝去了的历史重现出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原状,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1]。可以看出,牢牢抓住历史细节,有利于学生探究历史真相,领会历史内涵。历史细节常藏于文字资料、配图、视频等学习资源中,每位学生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得之用之。
  如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第25课“社会生活的变化”这一子目时,笔者播放了课前准备的小短片,短片内容以《荣氏家族》的相关历史史实为背景,荣氏兄弟对话为主线,涉及中国近代人们的服饰、饮食、娱乐、称呼、发辫、礼仪等方面。笔者播放短片前就明确提出要求“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思考社会生活的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短片中,演员的精彩表演,再加上旗袍、大褂、长发辫、仿古茶具的出现,立刻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最终,学生都能通过观看或者观察发现某些可以印证社会发生变化的细节。与此同时,笔者又运用列表的方式进行了简短总结,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变化”感受,笔者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教材插图,如观察《民国时期的上海街景》,学生发现了近代社会交通工具的多样性、行人服饰的多元化、街边广告画的丰富多彩等诸多细节。如观察《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一图,学生不但观察到了被剪辫子的人麻木的表情,还注意到了他破烂的服饰以及后面观看剪辫的行人的表情,学生随即分析出:行人①表情轻松,一副与己无关的样子,代表一些驻足观望的人;行人②表情惊诧,代表不能接受新变化的人。可见,让学生仔细观察、深刻分析,能够加深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印象,也能为学生理解“社会生活变化特点”这一问题打下基础。总之,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来发现某些历史细节,并引发联想、想象、思考等思维活动,有利于其对所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也有利于其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故“抓细节、深探究”是构建思辨型课堂的有效路径之一。
  二、引导学生“乐思辨、重证据”
  赵亚夫教授曾说,“基于史料的历史教学,大大提升了历史教学的专业水平,更让批判性思维大放光彩。因为批判性思维强调学生学会对信息的处理”。[2]史料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重要依据,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特色。乐思辨指的是只有让学生乐在思辨的过程中,学生才会产生学习兴趣,才会萌发思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面以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中“对秦始皇作何评价”为例。
  生1:秦始皇是个有能力有魄力的人。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车辆和道路的宽窄,还派蒙恬北击匈奴。
  生2:我认为修建长城、开灵渠应该是秦始皇的过错,灵渠的修建死太多人,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这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生3:课本中提到秦始皇修筑长城征派40万人、南戍五岭征派50万士兵。秦始皇这样做是滥用民力,物极必反。
  学生出现争辩点——“修筑长城”,于是笔者给出如下材料。
  材料一:“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财匮力尽,民不聊生。”——司马迁《史记》
  分析史料,得出结论:长城的修建阻挡了匈奴的入侵,给秦朝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安定的外部环境。但是修筑长城、南戍五岭,确实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从而加速了秦灭亡。
  生4:我认为秦始皇是了不起的大英雄。依据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和历史潮流。
  生5:秦始皇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帝王。“焚书坑儒”中焚毁大量书籍和杀害400多儒生,就是他最无情的一面。
  生6:我认为秦始皇是残忍的统治者。在其统治期间,农民的收入的三分之二要上交给国家,假如一家有6口人,每年收入600斤粮食,就得上交400斤,这样一家6人就只剩200斤粮食,根本不够吃。可以看出来,秦始皇不顾老百姓的死活。
  综合上述学生的观点,可以看出出现了第二个争辩点——“功与过”。笔者继续给出如下材料。
  材料三:“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贾谊《过秦论》
  材料四:“劝君莫骂秦始皇,焚书事业要商量……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毛泽东
  结合史料,采用“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当时当地标准”的科学分析法得出结论: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统一六国,结束战乱,他的功绩符合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潮流;他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和郡县制为后世所沿用,还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促进了秦朝文化、经济、交通等各方面的发展。但是,他滥用民力、手段残暴、急于求成,最终为秦的灭亡埋下了祸根,这是他的过错。   可以看出,此环节中,笔者以一个思辨的中心问题为引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简单思考、辨析,并且在思辨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分析问题,紧紧依靠史料,体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科特点,故“乐思辨、重证据”是构建思辨型历史课堂的有效路径之二。
  三、鼓励学生“勤质疑、勇答疑”
  “疑”是思维问题性的一种具体表现,“思维的问题性表现为人们在认识活动中,产生出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狀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地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3]。”所以,质疑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立足于自身的知识积累(“质”指证据、依据,质疑不同于一般提问);提出不同于一般的见解或疑惑的表达(这里的“一般”指课本、老师或其他同学)。
  以七年级下册“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这一课设置的合作探究活动为例。
  材料一:“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宋史》
  “挞凛按视地形,中伏弩,卒。太后哭之恸,辍朝五日。”——《辽史》
  材料二:(宋辽澶渊之盟盟约)宋维持旧疆,约为兄弟之国,宋真宗称辽主为弟,并称萧太后为叔母;宋每年输辽国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为“岁币”。
  材料三:“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简明宋史》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出宋军取胜的原因如下。
  宋真宗御驾亲征,鼓舞士气;辽在关键时候失去重要大将,士气受挫;辽孤军深入中原,补给困难;宋朝的抗辽战争具有正义性,得民心。
  “澶渊之盟”的影响如下。
  对辽:获得岁币,促进契丹族发展。对宋: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北宋君臣更加忘战苟安,重文轻武。对整体:有利于辽宋边境地区的生产和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
  随后有学生便开始提出如下质疑。
  生1:宋打退了辽,为何还要签订屈辱的《澶渊之盟》?
  生2针对生1的观点,又提出:《澶渊之盟》是屈辱的盟约吗?
  生3:北宋经济发展得非常不错,我认为不会加重人民的负担。
  首先,针对第一个问题,班里有学生主动起来回答。观点大致是:①最初宋朝朝廷内部“和、战”意见不统一;②如果再战,不一定对宋朝有利;③在宋军取得有利的军事形势下,付出的代价较少些。
  针对第二个问题,学生明显出现了正反双方。正方认为:从“岁币、输、兄弟之国”变为“增加岁币、纳”可见,该盟约是宋朝统治者避战求和的产物。而反方则认为:该盟约是不是屈辱的盟约,应该看宋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宋付出了极其微小的代价,换来了百年的和平,使人民免受战乱之苦,所以不是屈辱之约。笔者随即也表明了态度,对正反方学生的批判行为作了肯定;并且明确,从和平和人民生活安定的角度来讲,自己是支持反方的。
  解决第三个问题的时候,提问的学生自己列出了依据:①观看视频《历史的拐点》后得知,岁币约占宋政府现金收入的1.53%。②从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中可以看出两宋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很发达,所以可以推测出,当时农民的收入应该不错。所以不会加重他们的负担。总结学生的分析,笔者采用了“澶渊之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这一观点,学生也表示接受。
  综上,培养学生的思辨习惯、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构建思辨型历史课堂不是短期内就能实现的,需要教师让学生将“抓细节、深探究”“乐思辨、重证据”“勤质疑、勇答疑”作为一种自觉行为,促使学生多角度、深层次、理性科学地分析历史问题及探究历史规律。
  【参考文献】
  [1]叶小兵.细节的重要[J].历史教学,2005(9)
  [2]吴伟钢.如何基于材料培养批判性思维[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4)
其他文献
【摘 要】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态势逐渐向好,各教育阶段开始重视起体育教学改革,以保证为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分组教学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目标,以差异化教学指导过程促使不同特点的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中学体育教学中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和路径,以期推动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中学体育;分组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提升的必要性和高职学生素质现状入手,对构建“三手一讲”学生素质提升课程体系进行深入分析,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对高职学生素质的提升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三手一讲;高职学生;素质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0-0023-02  高职教育是面向全民的大众性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
期刊
【摘 要】所谓对话教学法指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有效对话,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教学方式。对话教学法的实施,能够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思维产生有效碰撞,进而形成能力和知识的互补以及情感的交融。本文主要探究对话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期为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和有序对话教学法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序对话教学;应用策略  【中圖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得到了广泛认可,高中地理教学的整体效率与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可靠保障。探究式教学指的是一种通过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社会活动的基础上确定研究专题,采用科学的形式,自觉获取以及运用各种地理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新的教学模式。对实用性较强的地理学科来说,借助探究式教学,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其探究
期刊
【摘 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考查的知识面广,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高。要让学生在初中三年既夯实基础知识,又提升语文素养,语文教师需要具有全局观,从第一堂课起就对学生三年的语文学习作出规划。每一学年作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重点都不同,教师的教学、对学生的训练侧重点也不同。做到有的放矢,成就学生。  【关键词】全局观;初中语文;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期刊
【摘 要】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极富创造性地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一场声势浩大的跨界之旅就此拉开帷幕。“互联网+教育”就是其中延伸出的一枝正在茁壮成长的枝干,搭乘着互联网技术的东风迅速拔节生长。本文将着眼于当下火爆异常的短视频平台——抖音,介绍抖音短视频的发展现状与地理抖音视频在地理教学当中的应用情况、突出优势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抖音视频;地理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基于对高中生地理统计图表阅读障碍的诊断与教学,笔者首先分析地理统计图表存在的地理统计图和地理数据统计表格形式;其次分析学生主要具有的认知障碍、数据衡量标准的判断障碍、心理障碍、思维定式的习惯等四种障碍;最后提出全面了解统计图表的要素、变换统计图表的结构、创新统计图表的类型、开展统计图表的专题训练四种教学途径,希望能有效帮助学生突破地理统计图表阅读障碍,促进学生地理统计图表阅读能力的有效提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观念上的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很多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注重,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还不够透彻,不利于学生的持续性学习。本文主要就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現状以及问题意识薄弱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详细探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素养的措施,目的在于从理论层面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进行分析,提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点的掌
期刊
【摘 要】课外阅读在作文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学生真正做到广泛阅读,悉心积累,其文学功底自然会深厚,写作水平也不难提高。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积累呢?本文从吟诵诗词、阅读美文、品味经典、深入生活四个方面浅谈语文课外资源的开发,以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
期刊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可视化的教学工具,其醒目的关键词、生动的视频和图片、多彩的标记颜色等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能形成创新思维。新课程改革后,课堂的主体逐渐向学生转变,想要构建更加高效的英语阅读课堂,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更多阅读技巧,初中英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创新和丰富原有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将思维导图应用在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以有效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