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频繁,小學教育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随着新课标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的持续推进而愈加显著。在此过程中,小学美术的教学也彻底颠覆了“粉笔+讲授”的教学模式,在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进行教学的基础上,各小学美术教师引领美术课堂教学逐步走向信息化发展之路。
关键词:信息;小学美术;美术教学;应用探究
美术之所以能成为小学重要的学科之一,是因为美术教学不仅让小学生学会更多的理论知识,更在于对学生美感的启发和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形式单一,不能从多方面带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美的知识学习和专业美感的体验,而信息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让小学美术教师能构建更为直观、形象的课堂环境氛围,提高学生的欣赏效果。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一、利用信息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美术的高效教学需要建立在小学生对美术画作和美术知识的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小学美术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开始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现一个生动、形象的虚拟场景,为学生创建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这样可以吸引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对美术兴趣建立起来的基础上,开展美术教学。通过信息技术工具的搭建和使用,教师可以更好地实现将欣赏美育创造美紧密结合的教学,对小学生关于平面艺术,造型艺术的美的感受、评价能力、创造能力进行综合培养教学,这是传统美术教学模式难以达到的美术教育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趣味文字”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图片展示工具,对教师备课时精心准备的“唐僧师徒四人”图片的课件。图片内容为唐僧师徒四人的名字:“唐僧、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但是看起来确实师徒四人的形象。学生们通过对师徒四人形象的仔细观察,均发现了形象是由他们各自姓名组成,顿觉有趣,教师在学生们兴趣高涨的基础上,开始进行“趣味文字”的知识教学。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汉字的形象化。教师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的方法向学生展示“悲”、“笑”、“怒”、“叫”等形象字画。让学生观察它们和普通汉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鼓励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学生们都得出了形象的特点的结论。教师总结道:“象这种用表情或者形象来代替汉字的一些笔画或者结构的变化方法,我们叫象形变化”。然后教师根据汉字形象变化的原理,用多媒体进行了“爱心”形状的庆国庆的图片。“三角形”形状的“生日快乐”汉字。然后学生在形象化汉字的兴趣基础上,进行了自己作品的设计和制作,其中较为优秀的有“云”字的形象化的设计,“马” 字的形象化的设计,“我” 字的形象化的设计等。教师在整节课堂上通过虚拟化现实进行教学资料的展示,在学生兴趣被激发的基础上,高效完成了本课内容的教学,充分说明了信息技术对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积极作用。
二、利用信息教学工具,增加学生美术创作的工具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首先要准备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画毡、毛笔、墨汁等工具,操作难度大,复杂度高。不适合中低年级的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和画作的创作。但是教师利用计算机中自带的“画图”功能,可以为小学生节省画作创作的时间和降低画作创作的难度。计算机中“画图”软件中的色彩选择可以让学生节省调色的步骤,用鼠标曹总指针进行屏幕上的“虚拟空间”的画作创作。如果学生条件允许,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平板画图操作。让学生通过信息科技工具的运用,进行信息画作的创作。
例如,教师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色彩的和谐”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对三原色的搭配原理进行清晰的认识。教师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屏幕上三原色中任意两个原色调和之后的色彩变化,和三原色的合理搭配调和出预想中的色彩,进行了色彩的调和搭配记忆。然后教师通过和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教学方式的运用,给了学生们在计算机上进行色彩调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计算机中“画图”软件的色彩调配功能的学习和使用,学习了“红+黄=橙”、“红+蓝=紫”、“蓝+黄=绿”的搭配。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原色的配色、画画。“想象自己画面中的色彩方格样式,先用铅笔把大概样子绘画出来,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格子,用颜料的搭配将色彩方格变成自己设计的色彩拼图。”学生通过电脑上画图软件的色彩搭配练习,在纸上进行色彩调和练习已经较为熟悉了,教师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从增加了学生调色的工具方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利用信息教学工具,提升学生美术创作的乐趣
教师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画作的创作,因为计算机上的画图软件有撤销功能和工具的随意选择功能,这对学生创作的信心提升有益,在此基础上也能有效提升学生创作过程的乐趣,因为学生在利用信息工具进行绘图的过程中较之于纸上作画更敢于下笔,敢于多次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同一副画作的创作,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创作的乐趣。
例如,教师在进行“风景写生”绘画课程教学的时候,通过对学生自己拍摄的室外景色作品和教师为学生准备的成品图片教学资料的模仿图画创作,加之在计算机上进行虚拟创作方式,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更敢于下笔,进行多次创作修改或创意修改,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能充分享受画作创作的乐趣。再如,教师为让学生对画作的观赏美感体验更加真实,让学生体味画作的美感更有立体感,教师在让学生欣赏国画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音频播放工具播放高山流水和江河流水的声音,风吹的声音,冬天疾风吹雪的声音,让学生在国画的欣赏过程中得到心的感悟和情感的碰撞,在学生自行画作创作的过程中,仿佛能够感受到自己在于山水对话,或有置身于山水之间的感觉,促使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感悟意境之美,正是这种信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合理运用,让学生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享受到了更多的乐趣。
四、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美术的创新精神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在幻想能力和联想能力都比较强,小学生在画作的创作过程中,更很大的潜力将画作创作的更为形象和生动。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信息教学工具,例如多媒体的图片展示功能、视频播放功能和音频播放功能得到很多美术教师在教学课堂中的运用,教师可以利用教室中的多媒体信息图片、视频播放工具,播放在备课过程中充分准备的针对同一主题的多种教学资料。让学生通过同一主题的多种形式、多种图画的观看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和学生的发散思维,促使学生在画作创作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工具尤其是体现信息画面性能较强的多媒体工具的合理运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而且也能提升学生创作的乐趣,利用信息技术,增加学生美术创作的工具的同时,培养和锻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创新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美术学科综合素质发展,由此可见,小学美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工具进行现代化的美术教学。
参考文献:
[1]朱琼阳.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9(08):144-145.
[2]王茂山.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学科深度融合的思考[J].学周刊,2019(10):156.
[3]程莎莎,李妍.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7):76-77+82.
关键词:信息;小学美术;美术教学;应用探究
美术之所以能成为小学重要的学科之一,是因为美术教学不仅让小学生学会更多的理论知识,更在于对学生美感的启发和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形式单一,不能从多方面带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美的知识学习和专业美感的体验,而信息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让小学美术教师能构建更为直观、形象的课堂环境氛围,提高学生的欣赏效果。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一、利用信息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美术的高效教学需要建立在小学生对美术画作和美术知识的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小学美术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开始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现一个生动、形象的虚拟场景,为学生创建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这样可以吸引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对美术兴趣建立起来的基础上,开展美术教学。通过信息技术工具的搭建和使用,教师可以更好地实现将欣赏美育创造美紧密结合的教学,对小学生关于平面艺术,造型艺术的美的感受、评价能力、创造能力进行综合培养教学,这是传统美术教学模式难以达到的美术教育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趣味文字”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图片展示工具,对教师备课时精心准备的“唐僧师徒四人”图片的课件。图片内容为唐僧师徒四人的名字:“唐僧、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但是看起来确实师徒四人的形象。学生们通过对师徒四人形象的仔细观察,均发现了形象是由他们各自姓名组成,顿觉有趣,教师在学生们兴趣高涨的基础上,开始进行“趣味文字”的知识教学。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汉字的形象化。教师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的方法向学生展示“悲”、“笑”、“怒”、“叫”等形象字画。让学生观察它们和普通汉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鼓励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学生们都得出了形象的特点的结论。教师总结道:“象这种用表情或者形象来代替汉字的一些笔画或者结构的变化方法,我们叫象形变化”。然后教师根据汉字形象变化的原理,用多媒体进行了“爱心”形状的庆国庆的图片。“三角形”形状的“生日快乐”汉字。然后学生在形象化汉字的兴趣基础上,进行了自己作品的设计和制作,其中较为优秀的有“云”字的形象化的设计,“马” 字的形象化的设计,“我” 字的形象化的设计等。教师在整节课堂上通过虚拟化现实进行教学资料的展示,在学生兴趣被激发的基础上,高效完成了本课内容的教学,充分说明了信息技术对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积极作用。
二、利用信息教学工具,增加学生美术创作的工具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首先要准备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画毡、毛笔、墨汁等工具,操作难度大,复杂度高。不适合中低年级的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和画作的创作。但是教师利用计算机中自带的“画图”功能,可以为小学生节省画作创作的时间和降低画作创作的难度。计算机中“画图”软件中的色彩选择可以让学生节省调色的步骤,用鼠标曹总指针进行屏幕上的“虚拟空间”的画作创作。如果学生条件允许,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平板画图操作。让学生通过信息科技工具的运用,进行信息画作的创作。
例如,教师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色彩的和谐”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对三原色的搭配原理进行清晰的认识。教师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屏幕上三原色中任意两个原色调和之后的色彩变化,和三原色的合理搭配调和出预想中的色彩,进行了色彩的调和搭配记忆。然后教师通过和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教学方式的运用,给了学生们在计算机上进行色彩调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计算机中“画图”软件的色彩调配功能的学习和使用,学习了“红+黄=橙”、“红+蓝=紫”、“蓝+黄=绿”的搭配。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原色的配色、画画。“想象自己画面中的色彩方格样式,先用铅笔把大概样子绘画出来,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格子,用颜料的搭配将色彩方格变成自己设计的色彩拼图。”学生通过电脑上画图软件的色彩搭配练习,在纸上进行色彩调和练习已经较为熟悉了,教师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从增加了学生调色的工具方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利用信息教学工具,提升学生美术创作的乐趣
教师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画作的创作,因为计算机上的画图软件有撤销功能和工具的随意选择功能,这对学生创作的信心提升有益,在此基础上也能有效提升学生创作过程的乐趣,因为学生在利用信息工具进行绘图的过程中较之于纸上作画更敢于下笔,敢于多次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同一副画作的创作,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创作的乐趣。
例如,教师在进行“风景写生”绘画课程教学的时候,通过对学生自己拍摄的室外景色作品和教师为学生准备的成品图片教学资料的模仿图画创作,加之在计算机上进行虚拟创作方式,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更敢于下笔,进行多次创作修改或创意修改,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能充分享受画作创作的乐趣。再如,教师为让学生对画作的观赏美感体验更加真实,让学生体味画作的美感更有立体感,教师在让学生欣赏国画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音频播放工具播放高山流水和江河流水的声音,风吹的声音,冬天疾风吹雪的声音,让学生在国画的欣赏过程中得到心的感悟和情感的碰撞,在学生自行画作创作的过程中,仿佛能够感受到自己在于山水对话,或有置身于山水之间的感觉,促使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感悟意境之美,正是这种信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合理运用,让学生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享受到了更多的乐趣。
四、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美术的创新精神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在幻想能力和联想能力都比较强,小学生在画作的创作过程中,更很大的潜力将画作创作的更为形象和生动。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信息教学工具,例如多媒体的图片展示功能、视频播放功能和音频播放功能得到很多美术教师在教学课堂中的运用,教师可以利用教室中的多媒体信息图片、视频播放工具,播放在备课过程中充分准备的针对同一主题的多种教学资料。让学生通过同一主题的多种形式、多种图画的观看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和学生的发散思维,促使学生在画作创作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工具尤其是体现信息画面性能较强的多媒体工具的合理运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而且也能提升学生创作的乐趣,利用信息技术,增加学生美术创作的工具的同时,培养和锻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创新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美术学科综合素质发展,由此可见,小学美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工具进行现代化的美术教学。
参考文献:
[1]朱琼阳.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9(08):144-145.
[2]王茂山.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学科深度融合的思考[J].学周刊,2019(10):156.
[3]程莎莎,李妍.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7):76-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