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与环保,谁吞并谁

来源 :自然之友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m6839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有利于让中国过上健康快乐生活的导流方式,都是值得倡导的,无论是乐活,还是环保。中国现在正处在环境高度不健康与心灵高度不健康的并发症阶段。
  尽管我最崇敬的环保英雄廖晓义女士把乐活变化为了“乐和”,甚至为此推理、集约出了很成规模、顺古通今的一套理论,但是她仍旧伤心地发现,全中国用“乐活”这个词来形容某种生活态度的人,还是比“乐和”要多。
  但这不影响许多幻想改良中国环境现实的人想要和“乐活”沾油靠醋,也不影响许多乐活行动派想让个人的私生活变得更加环保和公益一点。这更不影响像廖晓义这样的坚韧之士要把二者形神合一地用到一个乡村社区去做机体再生试验。
  乐活显然比环保要来得自发和主动,其商业活力似乎也强悍和壮实得多,其在社会蔓延的方式也往往出乎善良人的意料。这个世界最基本的动力就是商业,当一个人是出于创业目的去开设某个乐活小馆的时候,那么此人一定是嗅闻到了社会消费风潮要出现新增点的腥味;而当一个人信誓旦旦地要践行健康而有益的生活方式的时候,他一定会被耳闻目睹者的创业冲动所刺激,因为此时,他是以需求方的状态出现的,而社会最大的能耐,就是会有人想方设法满足需求者的所有欲求,不管你出于什么样的消费心理。
  而环保似乎很少有人拿来“创业”,也很少有人让自己去践行。对于中国活跃的民间环保组织来说,从事环保是一种不得已的灵魂投入,因为你率先感知到了自然界的苦难,你无法见死不救,于是只能拿自己的性命去打拼,但很少有人把这样的生命投入与创业去瓜葛起来;更有意思的是,无论是环保组织工作人员、环保机构、环保志愿者,在践行环境保护细节方面总会出现许多漏洞,让那些喜好攻击他人、凡事往坏处想的人揪住了长长的辫子。
  环保显然比乐活容易引惹公众的讥讽,乐活就像野草一样自由生长在大地上,没有人会对其品头论足,而环保之花如果恰好生长在刻意维护的温室里,那么那些抚育他的人就会天天担忧它的色香味是否服众。有时候公众相信一个人的同时,就对这个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假如某个人说他是环保主义者,那么公众就会处处监督和审视他的行为是不是真的与他所宣扬的环保行为相呼应。假如一个机构是环保组织,那么公众会用最严厉的纪律检测仪去检测他每一个棱角的表现。这时候,环境保护似乎成了一种责难的武器,经常让人感觉到压力重重。环保组织或者环保人士在攻击社会的时候要经常非常小心,因为他们会发现自己更容易受到社会的质疑和攻击。
  而乐活就完全放开了手脚。我要做的只是一种商业意义上的生产和购买,我要满足的完全可以是个人的私益而不费力去计较公益。我想住便宜舒适有文化有品味的店,如果你无法提供,那么我今天可以到某个没文化没品味的地方忍耐一晚;我想把有机产品卖给你,而如果你觉得价格高,你完全可以不掏腰包;我想与朋友一起到某个地方去生态旅游,结果后来发现自家的小区就是最好的生态旅游去处,那我完全可以打消计划;某个地方出产的某个产品完全是虚假宣传,我发现了,但我可以假装没看见——自由、率性的公民生活,完全可以与公益和环保无关,甚至可以负相关。
  你要看见并且要起反应,你要起反应而且要把自己奉献进去,这是世界上所有公益的最重要的特征。环保机构很是忌讳参与商业活动,估计是怕洗不清帮助商业机构做促销的嫌疑;环保机构甚至不敢直接拿商业机构的大钱,也是担心会被商业机构利用,一夜之间患上不纯粹的病。于是有人肯定会相信商业对公益无法带来足够的好处,或者说商业本身的公益性纯度不足,而纯度不足的晶体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好贴上全公益的钻石标签。
  但是美好的生活或者说美好的环境是所有人类的共同追求,环境保护的目标说到底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和更多的生命能够过上美好的生活,而不是仅仅让某些人孤独地过上这样的生活。相对来说,有着美好心灵的人往往更愿意用生命去探索美好生活的可能性。而愿意探索美好生活可能的人肯定也不愿意看到世界在恶化。乐活族每天都可能过着完全自私的生活,但生理和心理毕竟都有了无数与环境保护和公益项目的通用接口,这使得乐活族往往是最理解环境保护的群体,是环境保护最坚实的拥趸,更是环境保护最重要的力量和智慧来源。
  于是,我们很容易发现,乐活与环保不存在谁并购谁的关系,甚至不存在谁是谁的资源或者基础的关系,双方最大的可能是依据时势签订互信和协作的私人约定。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选择其生活方式的自由,也有选择其生命历程的自由。虽然整个世界巨轮是朝着公益与慈善的灯塔在航行——也就是努力地挣脱人类自私而走向更宽广的精神境界——但这并不等于我们为了存天理,就要灭人欲;也不等于为了乐活就要求所有的人都要环保起来。如果环保只是一种戒律,那么乐活可能给环保输送的是扎根大地的养分;如果乐活完全源于个体生命的自在需求,那么环保有可能给乐活提供的外部的推动。
  我在相信“不自私,无公益”的小理论的同时,也相信社会强大的内部升华能力。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个体私欲没得到充分满足的群体,也是个人的发展权和保护权得不到充分表达的群体,更是在生命历程中很少得到健康快乐的群体。改革开放短短三十年来能量释放仅仅是十多亿个自私体努力通过满足自私而变得正常和充分的序幕,我们仍旧停留在个体自私未被照顾周全的时态上。我们要讨论尚未满足自私的人如何做公益和环境保护,也要观察尚未满足自私的人如何彻底地满足自私一回,更要观察在满足自私的过程中公益的焰火如何把每个人灼烧得焦虑不安。我们要相信社会有强大的公益生长力,要相信每个人都有强大的自省能力,要相信每个个体与个体之间更有强大的协商与合作能力;更要相信每个人都有健康快乐地生活的愿望,而健康和快乐的生活,是社会一切公益行为的基础,包括环境保护。
其他文献
5月票房超48億元创历史新高  据国家电影资金办初步统计,2021年5月票房48.65亿元(2019年同期为37.17亿元,相比增长30.9%)。相比于2018年5月创造的历史同期最高纪录43.25亿元来说,今年5月不仅票房提升了12.5%,同时也是本年度第二个创造票房新高的月份。  在单片表现上,《速度与激情9》以12.06亿元票房位居5月票房冠军,《悬崖之上》以10.46亿元紧随其后位列第二,
期刊
转基因水稻,已由政府准许在湖北种植,但争论并不就此终结。  反对者首先提出的是食品安全问题一对人类健康是否有害,其次是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有多大?主张者强调中国地少人多,解决吃饭问题,转基因是“唯一”可取技术——当然,主张者,如农业部属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专家还有许多非常“专家”的解释,说:安全管理遵循了科学、个案、熟悉性和逐步完善四项基本原则,安全评价经过了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
期刊
方世彤  英国志奋领学者,Stirling大学传媒管理硕士,长期致力于电视传媒的发展研究和咨询顾问工作。  一切由数字平台说了算,自然就会导致“理科生对文科生的野蛮收割”。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府出面,通过立法来保证新闻机构与数字平台的议价权利是非常必要的  近期,澳大利亚议会通过了《新闻媒体和数字平台强制议价法案》(News Media and Digital Platforms Mandatory
期刊
最近,关于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争议不断出现于报端。争论中,转基因专家推出两条重要理由:一是转基因能够提高粮食产量,甚至是“唯一可行技术”;生态学的办法虽好,但不能“吃”;二是转基因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对于第二个问题,恐怕几十年内全球科学界难以达成共识。以前文章中,正反专家都讨论了很多,本文不谈这个问题。现在,来谈谈第一个问题,即生态学不能满足粮食安全吗?  在此之前,笔者就经常听到这样的
期刊
现代意义的社会形式是以公共领域为基础产生的、外在且独立于国家的、具有高度自主性和自治的团体。社会学家提及社会,首先是指“公民社会”,而社会学的发展也是与公民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个健全的社会中,国家、市场、社会应该是一种共存共荣与相互制衡的关系。    社会主义元社会的状态    “公民社会”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新的社会概念。我们知道,传统中国有社群,有基于血缘、地缘或业缘等关系的共同体而缺少现代
期刊
恰逢建党100周年,2021年主旋律影片扎堆上映。截至目前,今年已经定档或即将上映的主旋律题材电影数量接近20部,影片数量和题材广度达历史新高。即将于下半年上映的《狙击手》《长津湖》《中国医生》 《我和我的父辈》等重量级影片备受关注。  近年来,《我和我的祖国》《八佰》《红海行动》等按市场规律运作的“新主流大片”,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价值,传递中国精神,获得市场和口碑双丰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期刊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是自然之友十六岁生日!仔细盘点,心里充满了期待。十五周年的年会上,杨东平理事长把我介绍给会员和志愿者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一年来,我能感受到社会各界对自然之友的关注。应该说,拥有如此多的关注,自然之友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这种关注可以从自然之友开展的各式环保活动中发现,同时也可以在针对自然之友的担忧声中觉察。  自从2005年梁从诫教授离开日常管理工作之后,自然之友的理事会经历了从大
期刊
联合国已确定2005年至2015年为世界水日国际行动10年,主题是“生命之水”。2010年世界水日的主题定为水质量,其目标是:“水质的挑战和机遇的交流”。通过应对水管理过程中日益增多的水资源质量方面的挑战,提高人们对维持健康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的认识。鼓励世界各国政府、组织、社区和个人积极关注水质量议题,开展如水资源污染预防、清洁和恢复活动,提高人们对水资源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水资源质量和数量同等重
期刊
2009年12月的一天,在汽车中听到广播里一则新闻:农业部最近为两个转基因水稻品系颁发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当时我的反应就是,这是真的吗?  很想知道一直关注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绿色和平是什么态度,但接下来的几天内,没有在主流媒体听到绿色和平对这一事件的表态。  时间不知不觉的过了一个多月,在《新京报》中看到了中科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的一篇评论,说的就是转基因水稻将危及中国野生水稻及生物多样性。心里不
期刊
在我住地的旁边,高耸着一座硕大的烟囱,每天里边不停止地冒着白烟。虽然我相信在德国这个相当重视环保的国家里,排出的废气肯定达到了排放标准,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的污染,但我仍然十分纳闷,不知道这是家什么样的工厂要24小时排放废气。后来,在询问了当地居民后,才知道这是家垃圾处理厂,而且更让我吃惊的是,这家工厂处理的垃圾竟然大部分是从意大利等国进口的,原因是本地垃圾“吃不饱”。  进口垃圾?在我曾看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