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hhh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基础在小学阶段,小学数学教育又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求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地,他们就会去探索、去创造。知识经济的前提是知识共享,数学即是实现知识共享的重要手段,所以数学教师应积极进行自我创新,即以自己的发展步为目的,利用一切机会,创新自己,使自己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数学教师的需要。我认为作为教师创新应树立几大意识。
  
  一、教师应树立创新意识
  
  (一)、树立科学意识
  数学教学规律入手,从总体上把握数学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数学学习不仅是一种知识的学习,还要学习一种文化,所以,学生的情感因素也是时刻影响着教学过程,中的一大因素,尤其是动机,态度和性格等对数学学习的成败有着特殊的影响,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就尤为重要了。我认为这就需要看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情感怎样交流创造性的教育活动里不开教师的独立思考,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是由教师一培养的,教师的好奇心越强,学生的创造性就越高涨。创新型的教师要把学生稚朴的好奇心系统地培养为科学的好奇心,教师本身就必须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一种探索动力,进取动力,是一种向未知世界挑战的精神。同样,想象力也是创造的先导,是创新的动力。凡是创新型教师都充满了对学生发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场景的想象。创新难免遇到困难甚至失败,可能还遭到传统评价者的指责,受到别的冷嘲热讽,遭遇学生和家长的误解,因此创新型教师需要具有坚忍不拔,百折不饶的意识品质。
  (二)、树立人才意识
  未来世界最大的资源是人才,最重要的活动是创新,因此,数学不仅是创新工具,还是生存工具,所以数学教师必须面对越来越重的自我创新形势,担负起自我更新的责任。在自我创新中,必须具有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五种基本素质:一是具备较为系统的现代化逻辑理论知识;二是具备相当的数学习得和学习理论并了解其发展;三是具备比较扎实的业务技能;四是具备把不断更新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运用于教学之中的能力;五是具备运用艺术手段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
  (三)、具有角色意识
  由于教学活动从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播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模式。
  我们要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把数学学习和自己的发展联系起来,我们还要根据各方面的教学反馈信息,调控学生的学习活动,要不断更新,同时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由被动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的参与。所以教师要营造有利于数学学习的气氛,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法等,还要从个性全面发展的角度,研究不同的动机及其激发机制,探讨处理动机的变化。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和自己与他们的差异。充分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力求改进,保证学生学有所得。
  面对未来,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重要学科之一,广大数学教师唯有不断自我创新,才能树立现代的数学教学意识,创新的时代赋予了教师创新的机遇,创新的事业为教师提供了创新的舞台,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去创新。
  
  二、培养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好奇心,激发创新欲
  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是创新的潜在动力。小学生常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产生疑问。如:盖房子的木架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为什么老师能很快就会做这样的题呢?……学生的这种好奇心,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产生疑问,引起思考,是学习的开始,疑问使学生萌发求知的欲望。无论儿童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老师都应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见解,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久而久之,小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与创造性就会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二)、诱发参与动机,自主创新学习
  1、巧设课始导语,激发学生兴趣
  导语是一节课的起点,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也是创造意识的萌芽。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语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设导语,让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及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协作精神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集体合作学习外,“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引起老师们的重视和推崇,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相互尊重,充满友爱,充满互助和竞赛。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备受大家的关爱和尊重,能得到较为自由的空间,有较多的发言机会和表现机会。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增强了学习兴趣,这样以来,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发生分歧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多样时、知识需要拓宽时,都最好能安排小组讨论。
  总之,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途径是多方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的创新,新的教育观念的形成会出现更多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就能实现教育的创新,就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人才。
其他文献
芸芸考生,都希望自己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符合英语习惯的优秀作文,在高考中一举夺魁,但是究竟怎样才能做到呢?    一、了解写作常识    书面写作又称书面表达,它同汉语一样,都是在汉语表达到一定程度时对学生的一种拔高要求。平时学生一提到英语写作就犯愁,考试时乱写一气,有的索性不写。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有许多学生不熟悉某些文体的表达,而且平时许多学生以养成了用汉语思维,而不用英语思维,久而
期刊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初中数学教学从教材到课堂教学,都进行了重大改革。这项改革,已经不断在实践中取得经验和成效,而备受人们关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注重教学情境创设    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动机。 如在教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可以创设有关等比数列的史话情境: 约在公元前3000年,古巴比伦人就已经总结出了等
期刊
学习评价是指评价者参照一定的标准,运用合理的方法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做出的定性和定量评定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学习者形成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和体会,笔者认为新课标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评价取向应人本化     高中政治新课标指出:“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如学生的沟通、合作、表达能力,搜集与筛选多种社会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民族永不枯竭的前进动力。国家创新实力来自教育的创新, 来自教师教学的创新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创新, 因此, 新课程十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    一、改变观念树立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意识    首先, 教师要解决观念问题, 要树立现代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理念所确定的教育观、教学质量观、人才观及价值观。教师的教学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学生的学习也并不是
期刊
一、学生的疑惑    ⑴“帕斯卡原理”为何不叫“帕斯卡定理”? ⑵“牛顿定律”为何不叫“牛顿定理”? ⑶课本上有“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为何一个叫做“定理”,一个叫做“定律”?是否可以都叫做“定理”或“定律”? ⑷“动能原理”为何又叫做“动能定理”? ⑸“安培定则”、“左右手定则”能否算做定理或定律? 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一系列问题,我们教师不要认为学生是在钻牛角尖、是在向老师发难,我们要给予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从语文教师课堂语言入手,尝试性地提出课堂教学幽默语言的问题。作者提出并界定了课堂教学幽默语言,指出它在课堂教学中的四个作用,强调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幽默语言 艺术性 课堂效率     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好坏,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语文教师是更直接地同语言打交道
期刊
音乐创造能力是发展人的创造思维和能力的重要课题,他将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已有的对音乐基础要素的体验为基础,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和体验音乐的创作过程。著名德国教育家奥尔夫曾讲过:在音乐教育中,教学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而现今飞速发展的新时代,需要大批创造型的人才,因此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探索精神。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一、诱发兴趣、想创造
期刊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似乎认为,既然英语考试越来越重视阅读理解,客观试题在考试试题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那么也许没有必要在词汇的学习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尤其令人遗憾的是,不少教师也持这一观点。在教学实践中,他们把时间越来越多地花在培养阅读能力和应试技巧上,而花在词汇教学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即使在教授词汇过程中,也显得缺乏足够的理论和令人信服的经验来指导词汇教学和学生的词汇学习。  (一)介绍新词汇的策略 
期刊
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南安地处闽南发达地市,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占“天时”、“地利”、“人和”之先机。在实现“两个率先”进程中,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是人们心中所向往。所以,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较陈旧,总量不足。由于各级财政财力有限,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投入主要集中于
期刊
自从2003年新课改以来,研究性学习提到了教学日程上。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传播着、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和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课程改革目的在于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突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该项改革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