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语篇中否定表达的韵律特征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研究分析了2008年美国总统电视辩论中否定表达,首先从音高、音强两方面考察了引导和前景化新信息的否定表达的韵律特征;其次从否定表达的搭配来考察其认知效果和认知特征。结果表明,动态语篇中否定是通过韵律加强来达到前景化新信息的目的,尤其是运用音高来凸显否定;其左右搭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促进了认知效果。
  关键词:韵律 动态语篇 否定 搭配
  
  一、引言
  否定在人类语言表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们有意识的思维表现。在会话交际或书面交际中,否定表达通常会引导出与被否定命题相关的新的重要信息。Terken和Hirschberg曾指出的“表达已知信息的单词或词组通常不被赋予重音,而表达新信息的单词或词组通常被赋予重音”。既然否定通常会引导出新的信息,很多研究者对于否定的韵律特征是否会有此特征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Yaeger-Doro通过对美式英语语料的小型实证研究否定了以上的假设,得出“文学作品中的否定表达具有音高突显,但是会话文本中不具备这种韵律突显性”。Kaufmann(2002)对英式英语的定量研究结果虽然总体上与Yaeger-Doro的一致,但是通过对对话任务(involved register)与演说语体(information register)的对比研究,他指出“突显频率会随着互动的减少而增加,即说话者越是关注他所表达的信息内容,越有可能对否定赋予重音”。Kaufmann研究中所用的演讲语体是记者与大众之间的访谈,仍然具有较高的随意性。因此,本研究考察更为正式的演讲语体——2008年美国总统电视辩论中的否定表达是否也不具有韵律突显特征;除此之外,否定的搭配特征也是本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自己建立的小型语料库——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辩论,三场共时长270分钟的辩论,转录文本42675个型符(token)。本文采用Kaufmann研究方法,韵律特征通过突显来定义,突显性通过单词或音节音高(pitch)的升降或音强(intensity)的增大来实现。表1是Kaufmann用来表示韵律特征,也就是突显程度的连续统,从+p1到-p的突显程度依次减弱。本研究主要从音高和音强两个参数进行考察。
  
  本研究所说的否定是指句法否定和词缀否定,如表2所示。本文在Kuafmann的否定理论框架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了否定的研究范围,不仅关注“non”前缀否定,即“not”否定和“no”否定,前者可以是“not”也可以说“n't”,而后者包括:“never,neither,nobody,no+N,none,nor,nothing和nowhere”;还涉及到了常见的词缀否定:“un-,dis-,less-/-less,in-,il-,without”。
  
  
  图1是运用Praat软件截取的语料库中否定的音频图,分别表示表1中具体显示形式,其中粗较曲折的,代表音强,细而较平缓低矮的代表音高。
  
  
  第一种模式(+p1)中,音高曲线和音强曲线在否定表达“don't”上都为全句最高点,是典型的陈述句递降模式。第二种模式(+p2)中,否定表达为“never”,音高最高,音强不明显。第三种模式(+p3)中,否定表达“didn't”音强最强。这三种模式都说明否定的韵律突显特征。
  接下来探讨否定的搭配情况。否定搭配是通过考察语料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否定词左右的搭配,探讨否定认知辖域的特征表现。认知语言学认为,词语周围的语境对于其意义的形成和剖析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通过搭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否定的认知功能和认知效果。
  三、结果与讨论
  (一)否定表达出现的频数和频率
  本研究的语料库中共有否定词731例(见表3),即每1000词中含否定17.3个。相比于Kaufmann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否定的频率分别为21和12,本研究语篇具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双重特征。
  
  此外,Kaufmann(2002)的实验表明n’t是日常会话的特点,not和no+N为正式演说或书面表达的特点。然而在本研究中,却有不同的结论。表3显示,not和n’t的频率相近,no+N的频率却相当低仅为6%。这与陈桦[5]对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中的否定表达的研究中得到的结论不谋而合,即not和n’t并不能明确代表语体。她认为这可能与交流内容和场合有关。因此,本研究中出现不同的原因可以归因为,总统辩论虽然是即兴的口头表达,但它的目的不同于其他正式演说,如访谈类节目。电视辩论是在观众(电视观众和现场观众)面前呈现出来的,也就是说,候选人不仅向观众传递出他们的观点,同时也为观众“表演”辩论。他们始终要把观众考虑进去,所以他们不是在随意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会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呈现一种无懈可击的观点表达,既有力说服观众又避免对手的挑战。因此,这种语体结合了日常会话和书面表达的双重特征,“not”和“n't”的输出频率几乎一致。由于“-less,il-,none和nor”在数据库中出现的频率相当低,因此在随后的分析中得以排除。
  (二)否定表达的韵律突显性
  注:*表示两种声音混合无法辨别
  从表4中可以看出,语料中否定表达的重音实现高于非重音(53%、44%),这与Kaufmann和Yaeger-Doro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口语中的否定不具有明显的突显性。因此本研究的结果说明:这种面对观众所作的辩论语体更趋向于文本语言,辩论的焦点在于阐述双方对待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影响对象首先是观众,其次是辩论对手。双方的语言互辩也只是为了更好地解释观点,因此只能是作为附属地位。同时从表4中也可以看到相同点,那就是韵律的突显方式几乎相同,相对于Kaufmann的p1为5%,p2为23%,p3为13%,本研究中分别为15%、28%、10%,其中音高及音强的运用高于音强,这可能也在于这种辩论语体的功能,为了更有效地影响观众。
  (三)否定的搭配
  本研究就否定的左右搭配进行了统计,研究对象主要针对于出现频率最高的句法否定和词缀否定,即“not,n't,un-和without”。搭配情况如下表5、6所示。
  对于词缀否定来说,要看词缀前或后的搭配情况。表8所示,最常出现的形容词有“willing,fair,acceptable,fortunate(ly)”,名词有“precondition,health insurance,penalty和education reform”。事实上,这些词都涉及到此次选举的核心问题。通过否定和重复,这些问题在观众的头脑中不断地得到凸显。候选人不断使用否定来左右观众对他们的观点、政策和态度的真实性判断。
  四、结论和启示
  本研究运用语音分析软件Praat对2008年美国总统电视辩论中否定的韵律特征进行了韵律突显和搭配的研究。研究发现:首先,在特殊功能的动态语篇中,否定通过韵律加强来引导和前景化新的信息,这有助于我们对竞技语体的语言技巧的学习,提高感染力。其次,否定的韵律加强主要通过音高的变化,这对于学习和运用韵律突显性具有实际作用。第三,否定的搭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否定良好的认知效果。
  
  (本文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JGW110751。)
  
  参考文献:
  [1]Terken,Jacques,Hirschberg,Julia.Deaccentuation of words
  representing “given”information: effects of persistence of grammatical function and surface position[J].Language and Speech,1994,(37).
  [2]Yaeger-Dror,Malcah,Intonational prominence on negatives
  in English[J].Language and Speech,1995,(29).
  [3]Anita Kaufmann.Negation and Prosody in British English:
  a study based on the London-Lund Corpu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2,(34).
  [4]Yaeger-Dror,Malcah.Constraction of negatives as evidence
  of variance in register-specific interactive rules[J].Language Variation and Change,1997,(9).
  [5]Kaufmann,A.Negation and Prosody in British English: A
  Study Based on the London-Lund Corpu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2,(34).
  [6]陈桦.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中的否定表达的韵律特征[J].解放军外
  国语学院学报,2005,(2).
  [7]Nuolijaervi,P.,Tiittula,L.Poliitikot keskustelua esittaemaessae[J].
  Tiedotustutkimus,2003,(2).
  [8]Hess-Luettich,Ernest W.B.,(Pseudo-)argumentation in
  TV-debate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7,(8).
  [9]Wirth,P.Text worlds: representing conceptual space in
  discourse[M].Harlow: Longman,1999.
  (刘留 江苏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221116)
  
其他文献
泸溪白沙镇系泸溪县治所在地,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南大门。东邻沅陵,南靠辰溪、麻阳,西接吉首、凤凰,北连古丈。泸溪县城原为武溪镇,1995年迁往白沙村(后更名为白沙镇),白沙村原是瓦乡人聚居之地,瓦乡人把自己的话叫做“乡话”,称周围的湘语和西南官话为“客话”。自县城搬迁之后,周边乡镇更多的瓦乡人也相继搬至白沙,形成大的瓦乡群体。
期刊
摘 要:本文在“事件结构——题元结构——认知结构——句法结构”理论模式下,基于LCMC和FROWN语料库,考察了汉英“获取”类动词在语义和句法方面的异同及语义句法联接模式差异。研究发现,动词的内在语义特性基本上能预测其句法行为,彼此相异的语义特性导致纷繁多样的句式结构;汉语多分析式少综合式,而英语则与此相反。
期刊
摘 要:陕西太白县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南北地区方言差异明显。就语音系统而言,主要表现在尖团音、鼻音、合口呼、调值等方面。
期刊
摘 要:“拨”字被动句是口语体中以“拨”字作为被动标志用在谓语前,表示被动语义关系的句子。宁波方言中的被动句分为无标记被动句和有标记被动句两类。传统甬剧作品中的被动句则以有标记被动句为典型,其中“拨”字被动记为最。本文以“拨”字被动句的结构、特点及相关问题为考察重点展开讨论。  关键词:拨 被动句 句法格式    一、关于“拨”字句与“拨”字被动句  宁波方言中的“拨”字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现出多
期刊
摘 要:标题是文本的“眼睛”。好的标题可以体现出作品的灵魂,可以传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引起读者的阅读欲和购买欲。本文以2011年年末“当当网”上所列“图书”条目下,以“青春文学”和“大陆原创”为检索条件所筛选出的青春文学作品标题(合计9300余条)作为语料,通过对这些语料的研究。以求发现其语言学价值,实现其商业利益。  标题是文本的“眼睛”。好的标题可以体现出作品的灵魂,可以传达出作者
期刊
摘 要:文章运用经济学的“反身性理论”来解释对外汉语“教—学”过程,通过反身性含义及其识解模式对对汉语教学过程的解释分析,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反身性理论可以升华静态教学和动态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掘以汉语为母语的教师的教学潜力。  关键词:反身性 外视角 内视角 识解模式    “反身性”作为哲学类相关学术性代名词,已经被广泛引入“解释学、社会科学、金融学等领域,作为宏观社会科学的
期刊
摘 要:本文对中国传统的汉字造字理据“六书”中的“象形”进行分析,恰如其分地利用汉字的早期字形,以汉字象形字教学为切入点,找出现有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汉字演变为佐证,让留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汉字的主要特点和规律,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帮助他们建立现代字形义之间的联系,培养符合汉字特点的文字观念,了解汉字的构造原理,领悟汉字的理据性,从而掌握记忆和书写汉字的诀窍,了解汉字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日常生活的自然言语中,人们在会话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语言上的错误,并在发现错误之后会对自己的语误进行修补,这种语误修补行为是非常普遍的。由于口头会话的过程与书面语有着很大的差异性,需要即兴表达当场表述,而口语交际过程不可能像书面语那样流畅,会充斥着迟疑、重复、停顿、修补等间断语流。对自然言语的研究,西方语言学学者最早是通过心理语言学对言语错误的分析以及对言语的记时研究来进行的。  关键词:会
期刊
摘 要:“杀很大”以黑马之姿在2009年年初进入台湾国语当中。什么是“杀很大”?一开始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不过,这句台词却让“X很大”结构有了强大的能产性。本文从构式语法和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X很大”,试图从结构义的特点方面找出台湾人对于该结构的诠释及创新依据。研究发现,在不知“杀很大”原义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采用最典型的方式对其进行理解和应用。  一、前言  “杀很大”这句台词不只让台湾女明星
期刊
摘 要:学界普遍认为,戴浩一提出的时间顺序原则是汉语最普遍的语序原则。时间顺序是空间顺序的映射,即空间顺序才是最本质的语序原则。本文选取《西游记》为语料,对汉语表达的时空顺序与语序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时空顺序具有同一性,都遵循先整体后部分的原则。空间顺序符合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大于部分”的普遍原理。  关键词:《西游记》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一、引言  戴浩一(1985,1989)提出时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