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1234567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找到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教师们在教学中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性学习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领悟能力,是基础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呢?作者认为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高中历史教学 教学应用
  研究性学习首次被纳入我国基础教育中是在2001年,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社会自然生活中的专题来进行相应的研究,从研究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获得相应的知识来解决所发现问题的一项学习活动。这是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其宗旨是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亲自投入到生活中,主动选择学习和探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题自主发展和研究。将研究性学习带入高中历史教学中,是一种教学上的改革,也是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要素,不但可以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创新,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高中历史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原则
  研究性学习不是学生能独自完成的,也不是老师单个能完成的。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需要老师从实际出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选择研究选题,一般来说,选题的选择必须遵循三个原则。1.选题的科学性:选择研究的课题要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遵循事物的科学性和客观存在性,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和科学依据,杜绝凭空想象;2.选题的可行性:选题除了要遵循科学性原则之外,还要注意考虑选题是否可以实际实施。一般来说,选题不要太大,不能超过学生的实际研究能力,要量力而行,针对不同的研究小组选择不同的难易度,依据充足,内容和目的明确,同时考虑学校的设施能否支持和完成;3.选题的创新性:老师指导学生选择选题时,要对学生对选题的实际了解和认知程度有一定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达到选题研究的独特性和新颖性。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注重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思考能力的培养,在于问题的提出,只有提出了问题或者问题出现,才会引起人们思考的欲望。所以,在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直至问题得到解决。当然,老师在课堂上也应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摸索,给予一定的提示,让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独立思考。对于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要对他们给予肯定,也许这些问题很幼稚,没有什么创意和价值,但是学生的勇气是值得肯定的,老师要一步一步地慢慢引导,提高他们参与研究的主动性和思维能力。另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制造一些问题矛盾,启发诱导学生探究思考,这样有利于学生产生思想上的碰撞,对研究探讨的问题印象更深刻。
  三、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应让学生探究性地解决问题
  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乐最重要。只有愉快地学习和研究,并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快乐,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必须得有一个开放的课堂,老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讨论、思考、研究和阅读。学生对于探索研究出来的知识,一定能牢记在心,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也会很珍惜,这样学生的收获就不只是课堂上的,而且会在今后的人生中得到很大的帮助。比如,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形象直观而又简洁生动地反映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发生的区域、位置及发展态势,是学习和研究历史时不可缺少的工具。中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往往只注意到地图语言的直观形式,即各种地图符号,但对地图语言的历史内涵却熟视无睹,这就无法真正理解历史地图的作用。鉴于此,可在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时,专门开辟“图说历史风云”等类似的专题。在简单的示例指导后,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教材和地图册中图表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并向学生介绍教师的发现与感悟。学生会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表现出足以让教师惊讶的能力。
  四、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学生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给予肯定,但是老师也要发挥自己的主导性。教师是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学习内容,所使用的解决方法和学习方法也是不同的,也许有很多种方法,但是可以选择最优的方法。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除了教和学的关系,还是一种相互合作的辩证关系,学,离不开教;教,是为了学。老师教学历史知识,是教学的具体目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得以顺利展开,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必需的历史知识,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才能展开,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有利于价值观的形成。
  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深入挖掘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比如,在组织《洋务运动》教学时,可先向学生介绍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启发学生分析其实质。然后,让学生自主归纳分析洋务派的基本主张和洋务运动的内容、地位等,这无疑会使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二是合理整合教材内容。比如,在学习与国民政府前期统治相关的课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国民政府统治的建立、全国形式的统一和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三个方面来梳理教材,突出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三是适当充实辅助材料。要结合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视角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譬如,从关贸总协定的缔结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可联系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真正培养学生运用现有的历史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陶莉.浅谈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3(01).
其他文献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使用射频电子设备发射射频信号来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并且可以将新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更为紧密,信息技术学科承担着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职责。广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强化创新,立足社会发展及教育教学目标双重要求,致力于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笔者长期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在教学中注重立足课堂,联系课外,联动家庭,构建立体化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立
本文围绕“工学结合”、“课证融通”的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以高职人才培养同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为最佳结合点,探索“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
对电路进行分析首先要有精确的模型,本文通过对MOSFET的短沟道效应的研究,提出一个简化设计模型来反映强反型饱和区MOSFET工作情况。运用该模型可以分析MOSFET的大、小信号特性
摘 要: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把握好政治学科教学目标,通过模块化教学、生活化教学和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正能量意识,培养社会正能力,进行正能量的传递,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培养健康向上的心态。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正能量 传递方式  所谓“正能量”就是指能够给人以生活动力和希望,促使人积极上进、向正确的方向追求,并且让生活变得幸福美满的一切动力和情感。在高中政治教学
微带线型铁氧体微波器件在体积、制造工艺复杂度、材料成本等方面与传统的波导型器件相比都凸现出了很大的优势,因此这类器件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由于铁氧体介质
为存储、处理大量信息而导致译码器硬件复杂度较高是影响LDPC码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降低译码信息的量化位宽能有效地降低译码器硬件复杂度。由于译码信息的绝对值在译码过程
时钟占空比校准电路(Duty Cycle Corrector,DCC)用于在系统中产生一个占空比为50%的时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及理论研究价值。论文概述了传统占空比校准技术,并在此基础上
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使其在中学教育乃至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形成的“副课”意识使得政治教学出现一些问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抽象,趣味性低。如果不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而教师若能满怀激情,生动传神地讲解,诱导学生积极投入,使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那么学生就能学得主动,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