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鉴赏显深刻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r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鉴赏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高中语文必修②古代诗歌单元中《氓》和《孔雀东南飞》两首诗,虽然产生的时代不同,但在揭露封建礼教的罪恶和封建家长制对妇女的迫害,以及作者对妇女的同情方面有许多相同点。在教学中,笔者尝试用比较鉴赏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的比较鉴赏法的步骤是按以下层次进行的。
  首先看两位主人公的共同点:
  一、悲剧产生的社会背景相同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女性在家庭中处于被统治地位,成了男性的附属品,被要求“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经济无法独立,接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妇德教育,“三从四德”“七出之条”成了她们的行为准则,思想被禁锢。她们的生活幸福与否就取决于婚姻的幸与不幸,不平等的家庭地位决定了大多数女性很难获得美满的婚姻。氓妇和刘兰芝就是这一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悲剧人物,她们的悲剧极有典型性。
  二、两个悲剧人物形象性格也有如下相同点
  1.勤劳善良
  氓妇与刘兰芝是古代中国妇女的典范,是诗作者倾心歌颂的对象,和所有那个时代的妇女一样,她们勤劳善良,恪守妇道。氓妇在夫家“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刘兰芝也是“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地辛勤劳作,她们都希望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夫家人的认可。还有刘兰芝离开焦家时所流露的对焦母的牵挂,对小姑的留恋,对丈夫的缠绵,都将其善良的本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2.忠于爱情
  氓妇与氓自由恋爱,他们的婚姻应该说有坚实的感情基础。氓妇满怀憧憬嫁到夫家,婚后任劳任怨,勤俭持家,希望和丈夫“及尔偕老”。刘兰芝与焦仲卿两情相悦,但他们的爱情却遭到焦母的粗暴干涉,不得已离开时仍与焦仲卿发誓:“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希望他们的爱情还能继续。当她在娘家被势利的兄长逼婚时,毅然“举身赴清池”,坚守了她对焦仲卿的承诺。
  3.刚强自尊
  顽强反抗封建家长制,争取婚姻自主,坚决捍卫人格尊严,是氓妇与刘兰芝共同具有的刚强、刚烈的性格特点。氓妇在丈夫“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而娘家人则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的情况下,先是陷入了“静言思之,躬子悼矣”的痛苦之中。当她思前想后,最终明白丈夫最初只是贪恋她的美貌,如今她年长色衰,就喜新厌旧,另觅新欢,对婚姻不负责任,无论她怎样努力都不会拉回他的心时,便毅然决然“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离开负心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刘兰芝与焦仲卿夫妻恩爱,而且刘兰芝才貌双全,嫁到焦家后勤俭持家,孝顺婆婆,疼爱小姑。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女人,也不被焦母所容,强加给她“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的罪名,她认识到她与婆婆的矛盾无法调和,就请求自遣,离开时的“严妆”和对婆婆的一番不卑不亢的话别,是她刚强自尊的最好证明。
  三、两位主人公婚姻遭遇大致相同
  《氓》讲述的是一个古老的、每个时代都上演的“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故事,氓妇与丈夫虽是自由恋爱,恋爱时的氓忠厚老实,让氓妇认为他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她在夫家恪守妇道,任劳任怨操劳多年,换来的却是丈夫的喜新厌旧和家庭暴力。在痛苦失望中回到娘家,却并未得到娘家人的安慰和同情,兄弟们给她的只是嘲笑,亲情败给了礼教。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夫妻感情没问题,可是焦母这个封建家长容不下她,而焦仲卿又是个孝子,不敢违抗母命,只得劝兰芝暂回娘家,兄长给她安排的是“足已荣汝身”的婚姻,攀附权贵的势利心超过了兄妹亲情,逼婚将她推向绝路。
  其次,通过比较看看两人性格及遭遇的不同点:
  一、社会地位不同
  从刘兰芝自叙经历和她丰厚的嫁妆可知,她至少出身于小康之家,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知书达理,技能娴熟,才貌双全。氓妇虽然美貌,却只是个单纯善良,吃苦耐劳的劳动妇女。
  二、悲剧制造者的身份不同
  氓妇的悲剧根源是拥有夫权的丈夫的负心。
  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悲剧根源是焦母这个顽固、蛮横的封建家长。
  总之,氓妇与刘兰芝都是中国古代叙事诗中的悲剧人物形象,她们的悲剧结局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及封建家长制对女性的摧残,揭露了它的吃人本质。同时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的反抗精神也显示了那个时代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人们常常使用“课堂生活质量”一词来考量课堂教学。这是对单纯的“教学质量”或“知识和能力”等提法的一种超越。课堂生活质量,重视学生在课堂生活中的全面状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积极的参与、认真的反思、愉快的合作正是课堂生活质量的核心,教学内容的落实、能力的提高正贯穿在这种积极的参与过程中。多向互动、合作探究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是实现课堂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研究性学习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得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兴趣,学习积极性就会随之提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英语新教材集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因而兴趣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一些教师也通过寓教于乐,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就自己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做的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  一、精彩导入,诱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成功的导入可以牢牢
核心知识相当于英语学科的骨架,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核心知识,那么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也会得到质的提升。但是,令人失望的是,很多一线高中英语教师并没有对核心知识的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最终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呈现出低效的状况。笔者在此总结了部分关于如何进行高中英语核心知识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结合多媒体,有效教学核心知识  多媒体是教师的好助手,它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有效优化课堂中的核心知识教学
一、案例呈现  笔者执教了校内公开课,选材是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2 Unit 3阅读课文 “The Curse of the Mummy”。就该篇阅读材料的内容来看,材料的背景为古老文明的埃及王国和其最负盛名的金字塔,语言背后的情境充满了神秘色彩。笔者精心地准备,设计了层层深入的教学流程如下。  1.导入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导入的作用在于创设语言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
摘 要:在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人才质量评价方法是职业院校的技能大赛,同时它也是选拔具有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一大平台。高职技能大赛组织与管理水平的好坏会对其最终结果产生不小的影响。本文对笔者所在学校园林景观设计专业参加的2012年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具体内容、流程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以园林景观设计课程为例,制定出相应的大赛组织管理策略,以此促进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发展。  关
“作文难,难作文”这是中学生中颇为流行的一句口头禅,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中学生写作的现状是:文章内容老套,思路不清晰,中心不突出,没有合理的选材,不能反映出深刻的思想性,甚至连“话”都说得不像话,更别谈字斟句酌、语言优美了。更为严重的是他们不能从真实的生活中生发出道理,在写作时只是完成字数上的要求,思想性严重匮乏。  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我想主要有两个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阅读的贫乏。“阅读是写作的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个平台来实现的。其中,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可缺失的环节是合作讨论,而合作讨论是以问题形式呈现的,因此讨论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的高低,关系到合作学习的目标能否达成。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讨论题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初步的尝试。  在多年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题的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值得研究和商榷。比如有些教师在合作学习教
众所周知,优秀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塑造了一位美丽出众、机智勇敢的农家姑娘秦罗敷的形象。“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诗中通过长者、少年、耕者、锄者的不同动作、神态、表情,烘托出了罗敷的美丽,真可谓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样的描写,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天地,激活了人们的想象力,从而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艺概》作者刘熙载把这种方
写人叙事的文章从小学就开始写,很多学生都是通过一件事写一个人,这样的文章一般是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完就行了,有些学生还会在叙事的过程中插入适当的议论抒情,这样的写法比较容易掌握。但是,有时一件事很简单,内容太单薄,不足以充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或性格特点。因此,我们可以学会通过几件事来写一个人,使得人物形象更丰富。那么,如何通过多件事来写一个人呢?  一、选好典型事例  “文章不是无情物”,要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情。”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情境教学法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弊端,让学生由机械地、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体验、参与、实践、合作与交流。情境教学无疑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下面我通过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 2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