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材下教学的困惑和对策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ac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2013年开始,广东省江门市小学五年级开始使用新版人教版数学教材。这本新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了适应课程改革而重新修订的,具有与时俱进、贴近生活的特点,但是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对小学数学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以笔者在教学中的体验来谈一谈新教材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课程改革;新教材;小学数学
  2013年是广东省江门市小学五年级统一使用新版人教版数学教材的第一年,这是自教育部颁布新的课程改革标准之后第一次使用人教版新教材。这套新教材从内容上来说,有很多更新的地方,更具有时代的特色;语言符合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而,笔者在这套教材的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鉴于此,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个人的建议,也希望有更多的教师和教学专家关注课程改革和新教材的教学。
  一、新教材中值的探讨的问题
  1.关于“因数”的定义问题
  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新教材的使用中,“因数”一词在两个不同的学期都出现过。最早的一次出现是在《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中关于“乘法的初步认识”相关的内容中,教材中列举了一个算式:“ 6×4=24”和“ 4×6=24”后,给出了因数的定义:像4和6在这个算式中都是因数,24是乘积。在教材中对这样的定义很简单,并没有做过多的说明。那么根据这样的定义,对于学生来说可以理解为:只要是两个数相乘,不管是两个小数相乘还是两个分数相乘,这两个数都是因数。新教材中因数在此处的概念就相当于原来教材中的乘数。但是到了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的教材“因数与倍数”一单元中,给出了对因数的第二次定义,规定因数必须是整数。教材有这样的说明:“为了方便起见,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一般都是整数(不包括0)”。同时在教材中还指出,因数和倍数是两个相互依存的概念,一个数是另外一个数的因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为因数。这样的两种不同的定义出现在教材中给学生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2.关于方程的解法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诸如“ a-x=b”或“ a÷x=b”之类的方程,给学生带来了一些困惑。从教材编写的内容上看,刻意回避了诸如此类的方程,方程只出现一次等式变形。但实际上,这样的方程学生还是会遇到。如练习题:爸爸今年40岁,小明x岁,已知两人相差28岁,请问小明今年多少岁?学生很容易列出方程:“ 40-x=28”。对这样的方程,学生第一次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答,往往两边同时加上40。这就给学生带来了新的困惑。要解答这样的方程必须采用两次变形的步骤来解答。笔者认为,旧教材运用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去解答较易理解和掌握;或者应当对教材编排做些调整,增加“ a-x=b”和 “a÷x=b”这样的方程例题,这样既可以解决上面的缺漏,还可以避免学生机械地运用等式的性质。
  二、使用新教材的方法和对策
  1.用好教材
  用好教材,也是对教材的一种尊重。对于教师来说,就是充分备课,“吃”透教材,了解教材整体结构及前后联系,明确例题的作用,揣摩插图的教学目的,分析提示语和旁注,在教学中力求还原教材编写的本意,实现教材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2.用活教材
  用活教材,也是理解教材的过程。个别教师认为教材是权威的,教学时只需搬用。其实许多教材细节还需教师多加推敲,这样才能让教材的细节丰富课堂,能够发挥以小见大的作用。
  3.活用教材
  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超越教材,活用教材。教师要对教材有独特的见解,设计符合学生的教学计划,不怕挑战教材的权威性,营造一个师生对话的氛围,使教学更加生动。教师备课的过程就是扮演双重身份的过程,既要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又要从编者的角度去解读教学目的,努力达到学生认知规律与教材编写意图之间的默契配合,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新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也贴近生活,对于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对新教材的解读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是不可避免的,毕竟没有一本完全符合每个人的教材,因此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是如何把这样的教材灵活地用好,让教师、学生、教材之间都能够相互适应,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 兼,孙晓天.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李善良.论中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J].数学教育学报,2007,16(1):73.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石头小学)
其他文献
不少语文教师在一起研讨时,总会谈到教学中一个共性的问题:高年级语文课堂远没有低年级时的气氛活泼、参与度高。其实,高中语文课堂的“沉闷”,不仅与学生的生理和心智有关,还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我们要改变这种语文课堂的“沉闷”现象,就必须从源头下手,源头问题解决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有“活水”,才能真正“活”起来。  那么,我们应采取怎样的对策来改变这种“沉闷”的现象,让学生有效
意大利的埃·德·阿米琪斯曾写过一部日记体教育小说:《爱的教育》,该书自1886年诞生以来畅销不衰,目前已有一百多种文字的译本,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成为一部被公认为“极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鲁迅先生也说“教育总根于爱”。读完左群英博士的学术专著《同情教育论》,我感触很深。本书呈现的一份厚重的人道主义情怀促使我对“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这一命题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思考。  我们今天的教育有
摘要:古诗词一直以来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积淀,它在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和深厚人文内涵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老师面访和学生调查,分析出在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人教版;古诗词教学;问题;对策    近几年,中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比例不断得到提升,然而笔者观察发现,最近几次中考古诗词得分情况不是很理想。卷纸上呈现出背诵的得分相对阅读性质的题目得分偏高
“文包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教材编写者独创的课型,这类课文的显著特征就是:将一首小学生较难理解的古诗包含在一篇浅显易懂的短文中。“文包诗”课文的教学,不同于一般课文的教学,它需要借助短文研读古诗,领悟诗的丰富内涵,接受美的熏陶;同时还需要“诗”“文”互照,寻找诗与文的内在联系,了解古诗的来龙去脉,感悟古诗的丰富内涵,以进一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并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人说:“兴趣就是课堂上一种强烈的兴奋剂。”的确,它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在语文课堂上,我常这样去激发学生学习的阅读兴趣:    一、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具有审美特征  充
摘要:现实的环境,现实的条件,都需要我们正确地面对,用心把握;在把握现实的前提下,创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从而追求高效的教育教学模式。  关键词:现实;和谐;高效    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已有十二个年头,自己实践过、体验过的课堂数不胜数,欣赏与观摩同伴的课堂不计其数。十二年来,经历了从传统到创新、从老教材到新教材、从轻松到沉重、从简单到复杂……十二年过去了,我竟然不解地发现自己竟然不会教英语了。我甚
摘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赏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进而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本人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从赏识学生打破教材、赏识学生的问题、赏识学生的创意、鼓励并赏识后进生、把“赏识”与“批评”结合起来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赏识学生。  关键词:赏识;信息技术;活力  心理学理论认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之一是渴望得到赏识,通俗地讲就是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明确地提出了“要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的要求。这一个提法,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自能”的新的学习要求。  自改习作意义何在?“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习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使思维合乎逻辑的过程,也是自我加深认识事物,确切表达事物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自改习作,可以提高语感水平,巩固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同时也可培养他们的责任心。那么自改习作路在何方?    一、激发兴趣,
诗歌文化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诗歌所体现出来的和谐美、意境美、情感美,是无与伦比的。孔子对诗歌的作用有精确的论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说明诗歌是诗人对生活观察的高度凝聚,是几千年社会精神文化的精髓。它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具有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作用。诗歌是我们文化的精品,曾让多少人为之沉迷,喟叹不已。今人古人,浅唱低吟,走过了一辈又一辈,诗歌曾是这样
摘 要:文学欣赏就是运用自己的思维器官,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思索,从而获得美的感染和愉悦。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修养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就从资料的初识、作品的体验、理性的思索、迁移的再创四个方面,谈谈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文学的欣赏教育,让学生在文学的欣赏中享受文学艺术的美轮美奂。  关键词:小学高年段;文学欣赏;渗透  新课标中提出:“开拓学生的视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