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vs联想:“等得及”VS“不能等”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a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门事件:
  华为和联想作为民族品牌的两面旗帜,一直在被人们拿来比较。2016年,更是被推到了风口上。
  在两家公布了2015年的财报业绩后,人们发现:华为实现了398亿人民币的净利润,而联想集团却亏损了8.32亿元。立即,褒扬华为、唱衰联想的声音被不断散播。
  华为都做了些什么?而联想又是怎样走向衰落的?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
  华为成功密码:坚决只做一件事
  华为首席专家吴春波教授曾说:“华为的成功,缘于均衡的发展模式。”他总结了华为的发展缘于华为的主张和坚持的东西。
  事实上,华为的成功找不到太多的秘密,以及所谓的成功关键。它就是如任正非所说“用乌龟精神,追上龙飞船”。“华为成长的轨迹,是在28年中都没有转型,就是一只‘小土鳖’,长在村里,然后慢慢往外爬,爬到三线城市、二线城市、中心城市,然后再爬到全世界。”吴春波这样形容华为。
  从1987年成立,华为就是一步步“爬”的艰难过程,自己约束自己,在自己认定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它的厚积薄发在2000年前后有一个爆发式增长,由一个一文不名的中国公司成为世界通讯制造业的老大,凭借什么?
  第一,紧贴大地接地气。华为从来没有为梦想找到一个风口,而是坚定挨着自己的地面,坚持走下去。第二,它高昂着头。认定自己的目标,在选定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一步一步做大。华为最值得传统企业学习的,就是坚守和执着。
  然而,很多企业大多“等不及”,即使任何事情坚持一万个小时肯定成功的“定理”传颂于网络,但“一万小时太久,只争朝夕”才是人们的实际行动。我们的组织浮躁,老板浮躁,员工也浮躁,虽然我们总在奔跑,但老是拐弯,最后可能又回到了原点。
  贸工技的联想和技工贸的华为
  华为在技术上的投入,一直都可以说是不计成本。近十年来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达2400多亿元。1996年,华为就给自己定下了纪律,按照销售额的10%提取研发费用。拿这么多钱干什么不好?做金融、做房地产,收益绝对又高又快。华为的“可怕”就在于,总能自我约束、管住自己。华为可以说是一直用工匠精神做研发、做产品、做市场,从不急功近利。“做企业和做人一样,坚守这些东西,不抛弃这些东西就是最简单的成功。可以说,华为倒不倒下完全取决于自己。”吴春波这样分析。
  再看联想,自1995年撤销了总工程师的职务岗位,作为新增长点的程控交换机等项目纷纷中止,大批技术骨干离开联想,从此联想集团从“技工贸”逐渐转向了“贸工技”。而近年来,联想在研发投入(包括联想研究院)不少,也开发出了高性能计算机,其CEO杨元庆提高联想技术创新能力的决心很明显。但“贸工技”耽误了联想七年。
  吴春波认为,华为可以摒弃浮躁、等得及,和华为坚决不上市的战略也不无关系。因为华为将利益看得不重,只为理想和目标而奋斗。而如果上市,“股东们”看着股市可赚几十亿、几百亿,难免逼迫企业变得浮躁。


  不可比的可比性
  当同是民族品牌,却总被人拿来对比,是十分痛苦的。对于体制完全不同,一家可以“等得及”的非上市公司,与一家被资本推着跑的上市公司而言,就如同在操场上和跑步机上跑步的选手,在不同的跑道上,也无法客观和准确地对其进行类比。
  没错,当前华为手机在销量上一骑绝尘,将国内的小米、联想等对手甩在身后,可以和苹果、三星一较高下。但事实上,华为营收的67%依然来自于通信设备相关业务,其利润率依然可观。至于联想集团,72%的营收来自于PC设备,早已沦落为搬砖头。换言之,二者的支柱性业务并非在一个领域,行业利润就不同,所以比较华为和联想之间的利润水平,多少有些勉强。
  而对于联想的亏损,一方面是全球PC市场的萎缩,另一方面则是收购摩托罗拉的“后遗症”。就联想目前的手机业务来说,确实可以称得上“失败”,但其PC业务至少还保持着世界前列的水平。此外,按照联想CEO杨元庆的说法,在华为和联想都在争夺的中国X86服务器市场上,华为第四,联想第一,这倒是不能忽略的事实。
  华为和联想的策略明显不同。华为在技术上强调自主研发,联想则侧重收购策略。当然,华为在技术上敢于付出和坚持的研发态度、不求短期回报,这也取决于华为的不上市策略,可以不用在乎短期的财报业绩。
  联想则与之相反,作为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为了短期内可以迅速拿到一定的专利技术或者占领市场,收购成为了比较快捷有效的手段。在这一点上,BAT之类的互联网公司都惯用收购来解决问题。但联想失误在收购项目的战略眼光和消化问题,这的确是事实。同时,联想将手机由低端走向高端、由PC转向互联网和设备的战略,却又错失了智能机的首轮潮流,同时过度依赖运营商渠道,难免与消费者脱节等问题,这些失误也确实令人叹息。
  近期,联想CEO杨元庆表示:尽管联想亏损严重,但是不会动摇转型的决心,日后将会加快在“互联网”、“设备+云”领域的脚步。但每一个转型和创新,都会伴随着阵痛,联想也不例外。如果联想可以在这条路上学学华为的“傻”劲儿,未来也许值得期待。
其他文献
哲理的故事:  澳大利亚一家臭名昭著的监狱,里面关押着的都是一些让人闻风丧胆的重刑犯——强奸犯、抢劫犯、杀人犯。  因为澳大利亚没有死刑,他们要接受文化课学习、心理辅导……监狱管理员想过很多办法试图规劝他们改邪归正,可都没什么用,打架斗殴、袭警、越狱,即使有一天囚犯被刑满释放,就像放虎归山,然后又被送了回来!  有一天,澳洲这家监狱想到了一个“以暴制暴”的点子!把囚犯们和一群狗关在一起!  这些狗
期刊
哲理的故事:  一个漂亮姑娘花8年时间,发明了拯救6.63亿人生命的一张纸,做成了可以喝的书Drinkable Book。它只有26页,外形看起来与普通书没任何不同。  然而这本书被《时代》杂志评为2015年最棒的25个设计之一。发明这本书的姑娘Theresa Dankovich(Teri)历经8年的研究,改变了几亿人的命运。  她发现了一种叫纳米银的离子,简直就是细菌的克星!她想起了几年前的一次
期刊
哲理的故事:  曾经有一件事,困扰了美国有线电视公司很长时间。那就是許多美国人私自接通该公司的有线广播电视,却不缴一分钱的费用。这件事曾经让该公司的管理者一筹莫展,毫无对策。最后,他们只好向警方报案,请求尽快处理此事。  很快,当地的警察局给美国有线电视公司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有一天晚上,就在有线电视转播拳击比赛的时候,康涅狄格州的有线电视屏幕上忽然播出了警方的一则启事。启事是这样写的:“亲爱的
期刊
哲理的故事:  农耕时代女子没有职场,最大的平台是皇宫。逢兵荒马乱年代,胜者为王,败北者的女人就会被胜者收入囊中。  薄姬就是在前夫魏豹被刘邦打败后被纳入后宫的。未央宫里,吕雉虽为皇后,坐享荣华的却是其他女人。吕后最恨戚夫人,仗着宠爱有恃无恐,要皇帝改立他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除了戚夫人,刘邦对管夫人、赵子儿两个美人也是青睐有加。薄姬入宫多年连皇帝的背影也没见过,倒是两个发小管夫人、赵子儿来偏殿看望
期刊
2002年,一位深谙西方管理之道,所领导企业正蒸蒸日上的浙江青年企业家,突然陷入深刻的思考。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的国家,将来二三十年是否会像日本一样,既吸收了西方的现代管理,又保留了自己的文化特点,形成最有效的中西合璧管理模式?  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这位企业家把目光转向了中国传统文化,试图从历史长河中寻求现代中国式管理的终极答案。很快,他就被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吸引。  2008年
期刊
每天早上,方太集团15000名员工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读经”。从基层员工读的《弟子规》,到中层读的“四书”“五经”,再到时下高层正在读的《传习录》,中国儒家文化的基因已经渐渐根植于方太人的心中了。  这种习惯已经在方太延续了近十年,一如每日的早餐。“如果哪天不读经,就像缺了点什么。”许多方太员工都有這样的感受。  为什么要引入儒家文化?  早在2004年,方太掌门人茅忠群就一直在反思一个问题:为
期刊
万科总裁郁亮曾在毛大庆离职的新闻发布会上半开玩笑地说,自己教会了毛大庆跑步,毛大庆却“跑了”。46岁,放弃千万年薪,踏上了创业之路,一切从零开始——曾任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的毛大庆,如今的身份是优客工场创始人兼董事长。从万众瞩目的知名企业高管,到成为一名风云创业者,并且是为创业者提供服务的创业者,毛大庆是如何实现这种身份转变的?如今做企业一把手,他是怎么理解、推动企业成长的核心灵魂——领导力的?  
期刊
来源:Select International, 2016年11月15日  作者:Paul Glatzhofer  不管你爱他还是恨他,川普(即特朗普)都成功担任了美国总统,而且他还是一个具备极强领导力的成功商人。从川普身上,可以发现如下五点领导力值得学习:  第一,谨慎决策。纵观川普的生意版图,我们发现他曾作出了一些非常不错的决策,表面看起来好像是他在口无遮拦地放大炮,但从实质来看,他的商业决策
期刊
林毅夫主张“有为”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形成比较优势;而张维迎主张废除一切产业政策。两人和而不同的背后是不同经济学派的主张。即便是自诩为高度自由市场的美国,也充斥着大量的产业政策。2016年7月,美国政府首次以白宫的名义发布了最新的电动汽车产业政策。而日本、德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的产业政策也是俯身可拾。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是实现比较优势还是规模经济,甚至是产业政策的初衷,仅仅靠直接补贴企业是不可持续的,只有
期刊
热门事件:  2015年7月,宝能系通过连续举牌,持股万科比例超过华润,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万科股权之争爆发。随后,万科创始人王石公开称,不欢迎宝能这样的“野蛮人”,因为宝能信誉不佳,名声不好。为了反击王石和管理层的强硬抵抗,宝能随后提出罢免以王石、郁亮为首的万科管理层,万宝之争更加白热化,而王石、郁亮为首的管理层团队瞬间被推上“悲情英雄”的席位。  尽管罢免管理层在强烈的舆论反弹以及万科的第二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