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不仅要求课前的精心预设,还要确保课堂教学中时刻有动态的生成。因此,追寻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和谐统一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出发,对课前的预设准备与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预设;质疑;生成
任何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都必须要从课前的备课到课后的总结,一气呵成,也就是本文所说的预设到生成的过程。而数学课程本身,仅就其知识内容来看,便具有十分严谨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因此教师在课前备课环节中必须要对课堂中应该发生的、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充分预设,这也是确保课堂教学有序、有效进行的前提。除此之外,数学课堂教学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特征,这完全是教师在对学生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调动了其内在的强烈求知欲望所产生的。所以,综其两方面来看,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要做到课前预设与课后生成的协调和统一。
一、基于教材,展开预设
预设,即是传统意义上所讲的备课,那么教师在备课环节当中,除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教材的目的是为了流畅地传递教学内容,而备学生则是为了流畅传递做准备。教师只有做到对教学内容和实际学情两个方面的精心预设,才能够精准地把握实际课堂中的教学节奏,也因此使自己所准备的知识内容和教学策略得以顺利传输、应用。
1、挖掘教材
教材与课程大纲为教师提供了基本的教学内容,除了这些基础知识内容以外,教师还需要结合数学学科的本身特征以及教学模式来对教材做深入挖掘,以其中的重难点内容来联系课堂教学中的实际目标,从而设计出真正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预案。例如,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不难发现这二者的不同点就在于一个是分数,一个是百分数,除了这两种形式上的区别,其本质的思路是完全一致的。那么在此基础上,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的单位“1”,以其作为除数,用一般的除法进行计算即可。
2、了解学情
学生始终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不仅要备教材,还要深入了解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把握整个学生群体的阶段性特征,从而以此展开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小学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思维变化,在小学阶段,他们从儿童逐渐向青少年成长,而其形象思维也在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并且会随着新事物的不断出现而变化。换言之,抽象逻辑思维的形成与学生直接接触事物所产生的认知与情感经验有着直接关系,因而教师要善于通过生动直观的事物形象来促进学生对于抽象数学理论、概念知识的理解和建构。
3、选择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一般包括有讲解、互动交流、演示、问题引导、实时练习等等。教师在对这些教学方法手段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判断和选择,确保每一堂课都能够呈现出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讲解和实时练习就适合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数学课堂中;而互动交流则更适用于低年级一些数的认识教学当中。
二、指导学习,迁移质疑
求知欲的产生需要一个好的问题做引线,而教师应该从问题本身入手,通过问题使学生产生质疑,再到自主提出问题、分析并且解决问题,这是教学的方向,也是最终目标。首先来说,教师要认真研习教材与课程大纲,从小学数学整体知识体系来分析哪些地方是需要重点强调的,哪些又是需要学生自主探究的。例如,在“两位数的乘法”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思考教材中例题的各自特点、计算步骤上的区别、部分题目中关于“积”的不同定位以及计算思路上的差异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既使学生能够全面且牢靠的把握本课关键内容,也能够为之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只有学生明确产生质疑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向之后,才能够顺利地实现知识迁移。这具体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出精准预设,在课堂中悉心点拨、引导,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思维能力。
三、营造氛围,接受生成
课堂教学的最终生成是与教师课前精准的预设挂钩的,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做到认真对待学生的所有反馈,以一个积极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各种情况,始终为学生呈现出一个良好、轻松愉快的和谐氛围,这对于学生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至关重要。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中,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已经对平行四边形有了初步了解,并且能够意识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之前所学的相似图形面积求法相似,以“长×宽”联想到“底×边”,至于为什么不是“底×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来为学生做出讲解。可见,只有把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才能够做到课堂中的灵活应对,既节省了一部分课堂教学时间,也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高涨。
综上所述,对课堂进行预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会随机生成各种情况,甚至与预设有较大差距,但教师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在实践中缩短二者之间的差距,使预设方案不断地适合学生,也使学生自身的潜能得到激发,最终达到和谐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许常凤.做好预设,生成精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浅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174.
[2]何晓莹.精心預设 有效提问——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9(05):50.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预设;质疑;生成
任何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都必须要从课前的备课到课后的总结,一气呵成,也就是本文所说的预设到生成的过程。而数学课程本身,仅就其知识内容来看,便具有十分严谨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因此教师在课前备课环节中必须要对课堂中应该发生的、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充分预设,这也是确保课堂教学有序、有效进行的前提。除此之外,数学课堂教学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特征,这完全是教师在对学生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调动了其内在的强烈求知欲望所产生的。所以,综其两方面来看,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要做到课前预设与课后生成的协调和统一。
一、基于教材,展开预设
预设,即是传统意义上所讲的备课,那么教师在备课环节当中,除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教材的目的是为了流畅地传递教学内容,而备学生则是为了流畅传递做准备。教师只有做到对教学内容和实际学情两个方面的精心预设,才能够精准地把握实际课堂中的教学节奏,也因此使自己所准备的知识内容和教学策略得以顺利传输、应用。
1、挖掘教材
教材与课程大纲为教师提供了基本的教学内容,除了这些基础知识内容以外,教师还需要结合数学学科的本身特征以及教学模式来对教材做深入挖掘,以其中的重难点内容来联系课堂教学中的实际目标,从而设计出真正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预案。例如,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不难发现这二者的不同点就在于一个是分数,一个是百分数,除了这两种形式上的区别,其本质的思路是完全一致的。那么在此基础上,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的单位“1”,以其作为除数,用一般的除法进行计算即可。
2、了解学情
学生始终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不仅要备教材,还要深入了解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把握整个学生群体的阶段性特征,从而以此展开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小学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思维变化,在小学阶段,他们从儿童逐渐向青少年成长,而其形象思维也在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并且会随着新事物的不断出现而变化。换言之,抽象逻辑思维的形成与学生直接接触事物所产生的认知与情感经验有着直接关系,因而教师要善于通过生动直观的事物形象来促进学生对于抽象数学理论、概念知识的理解和建构。
3、选择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一般包括有讲解、互动交流、演示、问题引导、实时练习等等。教师在对这些教学方法手段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判断和选择,确保每一堂课都能够呈现出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讲解和实时练习就适合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数学课堂中;而互动交流则更适用于低年级一些数的认识教学当中。
二、指导学习,迁移质疑
求知欲的产生需要一个好的问题做引线,而教师应该从问题本身入手,通过问题使学生产生质疑,再到自主提出问题、分析并且解决问题,这是教学的方向,也是最终目标。首先来说,教师要认真研习教材与课程大纲,从小学数学整体知识体系来分析哪些地方是需要重点强调的,哪些又是需要学生自主探究的。例如,在“两位数的乘法”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思考教材中例题的各自特点、计算步骤上的区别、部分题目中关于“积”的不同定位以及计算思路上的差异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既使学生能够全面且牢靠的把握本课关键内容,也能够为之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只有学生明确产生质疑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向之后,才能够顺利地实现知识迁移。这具体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出精准预设,在课堂中悉心点拨、引导,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思维能力。
三、营造氛围,接受生成
课堂教学的最终生成是与教师课前精准的预设挂钩的,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做到认真对待学生的所有反馈,以一个积极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各种情况,始终为学生呈现出一个良好、轻松愉快的和谐氛围,这对于学生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至关重要。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中,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已经对平行四边形有了初步了解,并且能够意识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之前所学的相似图形面积求法相似,以“长×宽”联想到“底×边”,至于为什么不是“底×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来为学生做出讲解。可见,只有把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才能够做到课堂中的灵活应对,既节省了一部分课堂教学时间,也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高涨。
综上所述,对课堂进行预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会随机生成各种情况,甚至与预设有较大差距,但教师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在实践中缩短二者之间的差距,使预设方案不断地适合学生,也使学生自身的潜能得到激发,最终达到和谐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许常凤.做好预设,生成精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浅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174.
[2]何晓莹.精心預设 有效提问——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9(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