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的鸭和猫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10110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
  戴敦邦的画室,像一间时光穿越机器。他保留了一切老的东西。
  他穿布鞋、穿对襟大袄,喝茶、听昆曲,画古人、读古书。更难得的是,他将一套老派礼节全部保存。我几次采访戴老结束后,他都蹒跚着坚持送我到门口,除非我走出他的视线,不然他绝不回楼。
  一次溽暑天气,我告别后站在小区路口,一时没有叫到出租车,焦躁之时回头一看,之前送我出来的戴老还拄着拐杖站在楼门口看着我。这一惊非同小可。我连忙挥手作揖,赶紧离开小区走到外面的大路上。戴老因为长期作画,一目已盲,一目半损,每天上午的光线好,他才只争朝夕地赶来画室绘画,在这拼命争夺的时光里,他却对无名小辈坚持待客礼节,能一直站在那里送我,叫我十分过意不去。
  老派上海人秋冬季节喜欢吃鸭子,算是旧俗,在这方面,戴老却并不遵例。我也是后来从戴敦邦公子那里才晓得究竟:原来戴老“文革”时被下放干校劳动,不能作画,不能回家,十分苦闷。他牵记家里的四个稚儿,心焦难安,平日又要时常被批斗,看人脸色,终日惴惴。
  那年年底戴老终于获准回家探视,他立刻离开干校,一心只想赶回家去。出门不久才发现,竟然有一群鸭子跟着他出来,他走鸭走,他停鸭停,他挥挥手叫鸭子回去,鸭子却默默陪着他走了几里路。全然不似当时的人,个个彼此畏惧警惕。直到戴老拐上公路,鸭子才止步。他往前又走了许久,回头望时,鸭子还在路边草丛里探头看他。
  寒冬里那些鸭子的眼神坦然明亮,叫见惯人脸瞬息可变的他,一时内心酸涩。几乎当时他就立誓,今生再不吃鸭子。
  如此,不仅他,连他的家人也都有了此抱柱信,只为那日一回顾,今生不再吃鸭子。
  猫
  这次去北京拜访了夏衍的后人,说了许多夏公旧事。
  尤其说到夏衍爱猫,几乎就打开了话匣子。夏衍少时就爱猫,童年即与一只同岁猫同床共寝,到老年时期,夏衍交友会客都不避猫。在今存世的照片里,夏衍不仅常常手里抱着猫,还任由家猫在来访的文坛客人膝上、外国友人怀里、客厅茶几上爬来爬去。
  他嘱咐家人,不可以阉割,不可以圈禁,要给猫完全的自由。如今,连孙女也成了标准“猫奴”,说起爷爷,先要说起自己接过服侍猫咪的“家风”接力棒。
  我问:“怎么就会这么痴迷猫咪?”
  夏衍的孙女说:“你不知道那只最有名的'义猫'的故事吗?”
  她说,1975年7月12日,夏衍解除“监护”,当日中午回家。这天距离夏衍被红卫兵带走已经八年又七个月。回到家里的老人,骨瘦如柴,后足被踢到骨折,落下终身残疾。家里的小院物是人非,一家人正在唏嘘之际,一只老猫循着声音走了过来,原来是夏衍被抓前养的黄猫博博,见到旧主,费力地叫唤。
  家人见状大为惊讶,因为自从老人被抓后,博博四处流浪,后来消失无踪。谁能料想得到,这天博博竟能如有神助一般,在老人回家的时候出现在小院子里。
  “猫这么通灵性,你们肯定非常感动吧?”我问。
  “更感动的是,第二天,博博就死了。它好像长久以来就是在等主人回来一样,见他最后一面就走了。爷爷埋葬了它,和我们说,这是'义猫'。
  爷爷这八年里吃尽苦头,被监禁、被批斗、受审。那个年代,人与人的关系竟至如此,而猫却忠义。
  你说怪不怪,那只猫像预先什么都知道一样,那天会坚持到最后一口气,等着我爷爷回家。”
  有时候,人不如动物。
其他文献
据史料记载,当年周成王大封天下时,见楚国的祖先其貌不扬,其国又在远离中原的蛮夷之地,因此就册封了他们一个姓氏“芈”,发音取自羊叫的“mie”(音同“咩”),鄙视之情可想而知。  后来,秦并六国后,芈的读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至宋仁宗时期,在丁度等人编纂的韵书典籍《集韵》中,终于确定了这个字的读音:  芈姓,诸楚所出。芈,羊声也。母婢切,音弭。  “芈”这个字的读音暂时解决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这个女
期刊
1973年的某个深夜,年近六旬的顾准独坐在京城的某个牛棚之中。  那时,最爱他的妻子已在绝望之余自杀了,亲密的朋友相继背叛消沉,连他最心疼的子女也同他划清了界线,而那场“文革”浩劫,似乎还没有任何终结的迹象。  人活在那样的时节,似乎真的走到了尽头。但读书人顾准就在这时开始写书了。  他默默地在一本小学生的习字簿上写着字,他写下了《希腊城邦制度》,写下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神游千古,忧在当
期刊
民国史上,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师范大学女校长,杨荫榆是不可忽略的。  杨荫榆出身书香门第,1907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先入青山实践女子学校,嗣后转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博物科学习。1911年,杨荫榆毕业回国。1913年,她担任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教务主任。1914年,她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学监。1918年,教育部首次甄选教师赴欧美留学,她在获派之列,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专业。1922
期刊
卢沟桥事件爆发后,北大、清华、南开等校南迁,在湖南长沙筹组“临时大学”,也就是后来的“西南联大”。1939年开始恢复招生,从全国各大学优秀毕业生中遴选,报考者须先交论文,论文通过后再进行笔试,笔试之外还有口试。周法高获得考试资格后,在重庆傅斯年寓所参加口试,由于答辩时间很长,午间他一边吃着包子,一边回答老师问题。他的作答不仅没有引起反感,反而得到傅斯年的垂青,建议他从事汉语历史语言学的研究,由此奠
期刊
唐太宗是个求贤如渴的君主。尽管身边有一干能臣良将,依旧多次发布求贤令,希望将天下英豪皆揽入朝中。  这天早朝后,唐太宗召见左右仆射房玄龄、杜如晦,想请他们推荐一些青年人才。唐太宗等了很长时间,房玄龄、杜如晦还没来朝见。他有些不高兴,又让执事太监传自己的口谕,限两人半个时辰内到达,否则以轻慢君主之罪论处。半个时辰很快过去,房、杜二人满头大汗赶到唐太宗驻地。他们跪在地上说自己公务缠身,耽误圣上不少时间
期刊
一个春天的早晨,妈妈就将父亲和我们哥几个早早地叫起,说:咱家后山墙有点堆了,趁着天好修一下!  正要准备开始动工的时候,忽然传来唧唧喳喳的鸟叫,我忙抬起头,见一只麻雀正在我们的头顶不停地盘旋,叫声一声比一声急。这时,父亲手指房檐,大声喊道:“看,这里有一窝小麻雀,怪不得这鸟这么叫呢!”父亲心疼这些小生灵,随手把窝连同小鸟端了下来。小心翼翼地放在了离我们不远的一块平地上。  那鸟窝,是用一根根柔软的
期刊
春节过完了,大批农民工和大学生纷纷踏上了求职的征程,开始了新一年的奋斗。  而在民国时,由于社会动荡,经济不发达,人们求职更不容易。先来讲个就业的故事:据《中州轶闻》载,那时,有个河南人叫靳志,他不仅致力于国学研究,还留学英法,精通英文、法文。正因为他精通此两种外语,先是被录用到外交部工作,后又到重庆另一个部做笔札工作,正好用他中国旧文学的功底。他曾经自我解嘲说:“亏我洋货国货俱全,可供顾客选购。
期刊
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开始,历朝历代总免不了要发生一些辱没斯文的事件。到了汉武帝一朝,一直被国人尊奉为雄才大略、威武刚烈的刘彻也干过此类勾当。人们不禁要问,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定了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的统治地位,且麾下文人骚客如云,诸如董仲舒、公孙弘、东方朔、司马相如等等,他怎么会有如此不良记录?不错,刘彻尊重文化不假,但耻辱人才也真,腐刑司马迁就是一例。  其实,司马迁一生喜怒哀乐、迁升荣
期刊
1  钱穆在北大时,一天,有人突然闯进门来责备他:“你怎么这样无情呢?”钱穆愕然。对方便问他:“你知道胡适病得严重,已经住院了吗?”钱穆仍感不解,说:“刚刚才知道,怎么了?”那人便说:“胡适对你很好。有人问适之有关先秦诸子问题,他都说来问你就是了,不用再问他,可见他对你是多么器重。可是现在他病了,去探望的人踏破了门槛,你怎么能够不去?”钱穆释然,说:“这根本就是两回事嘛!你把两回事硬扭在一起说,是
期刊
原文:上九,亢龙有悔。  译文:上九天,龙飞得过高,必将造成后悔之事。  赏析:古人都知道做事有度,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在人事而言,便将有乐极生悲的现象。也指人在做任何事情,都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去考虑最终的结局与后果,以及种种可能与变化,所导致的失败与悲剧或是惨祸。  原文: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缺。  译文:长期做好事的家庭,福气定会传到后代;长期不做好事的家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