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个性心理与艺术作品的关系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tso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前世不被人理解,被人遗忘的大艺术家。虽然他很孤独,生命很短暂,但是他却用生命的热情给我们留下了艺术的永恒。他的人生艺术是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写不完诗,画不完的画。本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和他的艺术作品去浅析梵高人生背后所具有的独特个性心理。
  【关键词】:梵高 个性心理 内心世界
  一、梵高个性心理的产生
  文森特·梵高1853年出生在荷兰的一个乡村的牧师家庭。梵高是家长的老大,还有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其中有一位叫做提奥的弟弟是梵高一辈子的知己,在生活中不断地无私地为梵高提供经济资助。梵高从小家里就对他很严格,父母经常叫他去做粗糙的農活,有时还遭到讽刺。也正如梵高所说的:“我至深的痛苦好像就是小的时候就开始,并一直延续到现在。”;“我少年时,是阴郁的、冷酷的、贫瘠的。”而他的家人对他的解释是:他是家庭的陌路人。由此可见,梵高的家庭带给他的是多么的糟糕。
  梵高是一个激动热情的人,在长期的贫困生活和不被人世所理解的孤独再加上他在艺术道路上的疯狂钻研,使他容易兴奋的神经产生了和常人不一样的个性心理,甚至走向精神分裂,加上他典型的经历疯狂、性情急躁、容易冲动、感受性高而耐受性差、这些综合的种种因素正是使他产生个性心理的条件。
  他孤独内心特点的形成,也许与他自身生活环境和遗传有关,一部分来源于父母,一部分来源于生活环境。根据弗洛姆的观点,他认为母亲与父亲的影响不同,但父母的价值观、信念、态度等都会影响孩子的人格。自梵高出生时,他母亲对失去的长子过于依恋,无瑕的给予他足够的爱,梵高自幼具有强烈的疏离感和孤独感,在生活中常常忧郁、焦虑,于是他只有去大自然的树林里、田野里寻找寄托和母爱。弗洛伊德认为“缺失母爱的人会过于依恋母亲,更加需要母亲的关系、保护和鼓励,常有的忧虑、孤独、忧郁使他对爱情、生活充满失望。”父爱不同于母爱,父爱是需要去争取的,可能会因各种原因而失去。梵高一直尝试着去赢得父亲提奥多勒的理解,并非去子承父业来博取父爱。提奥曾经评价他“他是自己的敌人”;弟媳妇也说,他的目标是“贬低自己、忘记自己和牺牲自己”。造成这些状况的重要原因是他从小看到自己的名字刻在墓碑上,感到困惑和迷茫,认为自己是早他一年生的哥哥的替代者。对于母爱的缺失、父爱的权威,对自我的迷茫等种种因素导致梵高缺乏自信和自尊,封闭自己,孤独难耐,只有通过不断地放弃自我来减少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安。在梵高的作品中常常体现出他日常生活不能表达出来的孤独和忧郁。把他的不安、孤独、自我封闭、自我放弃都体现在作品里。
  二、绘画是梵高内心世界的反应
  在梵高个性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不良的环境干扰、各种刺激都可能使部分个性心理发展受到阻扰,使部分正常个性心理受到损害。思维脱离了正常的轨道,就会产生特殊的个性心理。由于不正常、不完善的个性心理,严重的神经功能扰乱,促使感觉感知受到影响,思维发生混乱,这种似乎接近病态的个性心理对梵高绘画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生活中他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听到别人听不到的。
  梵高在处于病态的心理创作出来的作品远远超出当时的时代,反而走在时代的前面,所以的他的作品不受当时世人的理解。其一,当生活、爱情、友情、事业甚至整个世界都抛弃他的时候,在一个孤独死亡的边缘,使他独特的个性心理更加明显,其二,在独特个性的影响下,他的孤独、痛苦、焦虑、不安、忧郁使他更加敏感地感受着世界,他唯独只有拿画画让自己心理平衡些。梵高在太阳下疯狂地画画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狂热地追求,用他挚爱的不厌的黄色疯狂地画起了太阳的象征,也就是梵高作品《向日葵》,可见他内心是多么的渴望光明。在作品《向日葵》《夜晚咖啡店》无不体现梵高内心的个性心理。
  在梵高1887年作的《自画像》里,梵高时常用“粗糙的”来形容他的热情与他的画,最有代表性的是1887年梵高在巴黎时期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中,深刻忧郁的表情描绘出了尚未习惯城市生活而内心非常疲惫的自己。画像中人物消瘦,头发凌乱,红色胡子更是增添了自画像人物的拘束与窘迫;画中人物露出怀疑的神色,脸部逐渐冷淡灰暗,色彩鲜明的双眸疑虑重重地打探着外部世界,流露着没有目标的茫然与苦恼;同时,被痛苦扭曲的形象又透漏出一股神圣的狂气和倔犟。
  上帝造就了一个超越时代的旷世奇才,却没有相应地造就出能够欣赏他的观众,致使他终生都被人误解。无论他做过什么,或是遭遇过怎样的命运,不可否认的是,他的一生一直在努力。
  作品《夜间咖啡座》于1888年创作,是凡高的另一典型代表作。画家在书信里这样写道:“我试图以红色和绿色来表达人的可怕热情。房间是血红色和深黄色,中间一架弹子台是绿色;四盏柠檬黄的灯闪烁着橙红色和绿色的光;几个熟睡的无家可归者的形象,及其上面的紫色和蓝色,处处都体现出红色和绿色造成冲突和对比。比如,血红色与台球桌的黄绿色,和摆着一瓶粉红色花束的柜台上柔和的路易十五绿形成了对比。在火炉旁没有睡觉的店主的白色外衣这时已变为柠檬黄,或者微微发光的绿色。”在画中运用的各种互补色彩在画面中会产生一种稳定的效果,但灯的柠檬黄、橙黄光线打破了原有的稳定结构,蓝紫同红绿的冲突以及分成的两种对比鲜明的色彩群,不由让人产生一种不安,一种灼热的地狱的惨淡和空落落的孤独的人生气氛。这写都是画家当时心灵的写照,除了忧郁和孤独,似乎一种家族遗传的精神异常也在发病的边缘。
  《星月夜》是在1889年时创作,是凡高的生命杰作。这是凡高离开人世的前一年,也是也是受病最折磨的一年,所作的色彩与情感的交响曲。明亮的黄色的星星,发出不安的光,像一个一个火球一样的漩涡,热烈而又动荡不安。像一条巨龙蜿蜒游动。暗绿色如一股巨大的火苗,由大地深处升向天空,拥有魔兽般的力量,向着大自然挑战。所有的一切都在回旋转动,在夜空中射放出像火焰一样的色彩。这是令人感觉到最神秘的夜空,是绝美的即将要破灭的神话,是一个可怕又悲哀的天才。
  这是梵高个性心理表现的极致,强烈而生动的色彩对比,充满了生命的想象力和激情。从《星月夜》我们可以看出,比起《向日葵》中笔触的飞扬躁动,这一时期及以后是一种更令人目眩的动感。在绘画手法上,曲线、螺旋形、角状和圆形等等都成为他寻找的适合于他内心情感表现的形式,都完全表达出梵高独特的个性心理状态。
  三、结语
  凡高是一个悲剧的天才画家。他以生命融入色彩,其独特个性的力量,为不理解他人世留下诸多温暖和爱。如加歇医生所说:“让我们别绝望,文森特没有死,他永远不会死。他的爱,他的天才,他所创造的伟大的美,永远存在,丰富着我们的世界。当我看着他的画,我就发现画中蕴藏着一种新的信仰,生活的一种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阿伯J.卢宾著,程应铸译.梵高心理传记[M].文匯出版社,2008.
  [2]王烟生著.艺术创造与接收[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艺术与文学[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4](奥)弗洛伊德/著,周斌译.弗洛伊德人生哲学[M].九州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要】:马蒂斯一生进行艺术创作的方式是多样的,涉及到绘画,雕塑和剪纸等方面。他善用并且主张用饱满的纯色来进行绘画,在画面上只绘画那些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想象、观点的元素,运用张扬的色彩来表现空间。在二十世纪初,多样的艺术思潮在艺术界并行,印象派、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的出现和发展使艺术界经历着变革,这一时期的梵高、蒙克、塞尚、莫罗等艺术家也已经开辟出自己的一片艺术土壤,马蒂斯身处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把身边
期刊
【Abstract】: This thesis makes a point of view analysis of William Faulkner’s short story A Rose for Emily based on “Fowler-Uspensky model”.Through discussing about the narrative mode and approaches to
期刊
【摘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农产品包装设计不受重视,导致大众对农产品的认识和定位就是一个“土”字。然而,随着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农旅融合也为农产品开辟了新的出路。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产品包装设计重新受到重视,在推动农产品销售以及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三农人员增收以及推动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
期刊
【摘要】:民族音乐学这门学科经过学者们不断的努力与实践逐渐被学术界所认可,给中国民族音乐的研究带来了许多的理论与方法,音乐民族志便是民族音乐学发展下的一个产物。无独有偶的是在中国上个世纪80年代民族音乐志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笔者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在这个多元学科交叉研究文化背景下发展的趋势,现笔者就民族音乐志、音乐民族志谈一下自己对民族音乐学学科发展模式的观点。  【关键词】:民族音乐
期刊
【摘要】:祁剧是湖南的著名地方戏种之一,从其诞生发展至今已经超过五百年,也正是由于祁剧具有高亢、粗犷等独特的艺术特点,使其在发展中具有较为浓厚的乡土气息。祁剧对于湖南地区,对于全国来说都具有非凡的意义,被誉为戏剧史上的一朵奇葩,在现阶段对其传承与保护进行研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本文对湖南永州地区的祁剧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祁剧;传承;发展  一、祁剧的起源与传
期刊
马的形象在古代雕塑艺术中一直是主要表现的题材,因为马一方面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战争年代;另一方面又在精神、气质上代表着国家的兴盛,也体现着民族的精神。东汉曾把马描述为“夫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大之用,安宁则以别长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汉代马的雕塑不像西方那种英雄主义的表现手法。西汉霍去病墓前马的雕像没有雕霍大将军骑马归来的形象,而是有一种更深刻的寓意
期刊
【摘要】:我国美术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史,其色彩有着自身完善的系统,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将传统美术色彩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中可以带给人们丰富的视觉传达效果。本文首先研究了平面设计视觉传达效果与中国传统美术色彩的融合,接着指出了平面设计视觉传达效果中包涵的传统美术元素,最后论述了传统美术色彩在现代平面设计视觉传达效果中的应用。  【关键词】:平面设计;视觉传达效果;传统美术色彩  一、平面
期刊
【摘要】:艺术心理学包括欣赏心理和创作心理,一幅画是人创作出来的,就必然要经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学习绘画和艺术心理学息息相关。艺术家的丰富性体验是一种幸福、愉悦的体验,主要指的是艺术家获得爱、友谊、信任、尊重和成就时的内心感受,欢快的情绪有利于创作,因此丰富性体验有利于激发艺术家的创造力,对艺术创作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心理体验;丰富性;沈周;《寿陆母八十大山水》  一、绘画中的丰富性心理体验
期刊
【摘要】:大卫·霍克尼16岁在布拉福德艺术学院开始接受专业艺术训练时,已很清楚自己对于人体的兴趣,甚至包括肖像画法的要点。在其最近出版的一部画集中,我们有幸见到了其时间跨度长达50年的作品,从大卫·霍克尼1954年17岁时创作的令人费解的自画像一直到2002年至2003年绘制的非同凡响的巨幅水彩 画,令人大开眼界。有一个时期,造型艺术与手工绘画总是不断受到极简主义、观念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影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商品化,传统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越来越难以被世人读懂。其原因何在?该如何解读传统国画的意蕴呢?其实,这个问题需要中国文化的特质,即从中国传统哲学的层面谈起。文人画的意图首先在自娱。因而轻形似,重神似,且讲究得之象外,后渐演变为书画一体。最终形成画是人格的体现。  【关键词】:文人画;意蕴;写意精神;哲学;性灵;表现  中国画在两宋以后渐以超越形式为目标,苏东坡的“论画以形式,见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