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系统的建立者

来源 :青苹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8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尔·兰德斯坦纳,奥地利著名的病理学家,于1868年出生于维也纳,1885年考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医学。1900年,兰德斯坦纳在维也纳病理研究所工作时发现了甲者的血清有时会与乙者的红血球发生凝结的现象。这一现象对病人的生命有着非常危险的威胁,因此引起了兰德斯坦纳的重视,兰德斯坦纳从此开始了对其进行认真而系统的研究工作。他用22位同事的正常血液交叉混合,发现红细胞和血浆之间发生反应,也就是说,某些血浆能促使另一些人的红细胞发生凝结现象。于是,他将22人的血液实验结果编写在一个表格中,通过仔细观察这份表格,他终于发现了人类的血液按红血球与血清中的不是抗原和抗体分为许多类型。经过一番分析归类后,兰德斯坦纳把表格中的血型分为A、B、O三种。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在一起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就可能发生溶血或凝血的现象,而这种现象一旦在人体内发生,就极易威胁到个人的生命。
  1920年,兰德斯坦纳的两名学生又把实验的范围扩大到155人,并发现除了A、B、O三种血型外,还存在着一种较为稀少的第四种类型(后来被称之为AB型)。但是,尽管这一研究成果找到了以往输血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安全输血提供了理论指导,可当时的人们却并没有看清楚这项科学发现在医学上的重要意义,所以兰德斯坦纳依然是默默无闻。
  1908年,兰德斯坦纳离开维也纳病理研究所,到他小时候经常去玩耍的威海米娜医院当医生。这年春天的一个上午,兰德斯坦纳在医院的大厅里听到了一位妇人的痛哭声,他走过去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那妇人的孩子生病发烧,几天后又出现了下肢瘫痪,而所有的医生们都认为这是一种不治之症,对孩子的现状感到无能为力。兰德斯坦纳仔细检查后认为,这孩子并非死路一条,因为根据他多年研究的结果,从理论上讲,治疗这种病是有一定根据的,只是还没有过成功的经验。听了兰德斯坦纳的介绍,已经绝望的母亲似乎又看到了一线希望,她决定让兰德斯坦纳试一试。于是,兰德斯坦纳运用血清免疫的原理把病人人的病人原因子输到一只猴子的身上,待猴子产生抗体后,再把猴子的血制成含有一种抗体的血清,然后将这种血清接种到病人身上,结果生病的孩子很快就痊愈了。
  兰德斯坦纳因此而一举成名,维也纳大学聘请他为病理学教授,但他最热心的还是血型研究。由于他的工作在奥地利不受重视,后来他便辗转到了美国的洛克菲勒医学院去做研究员。
  1927年,经国际会议公认,采用兰德斯坦纳原定的字母为血型命名,即将血型为为A、B、O、AB四种类型,至此,现代血型系统使正式确立了。可是,在当时,以A、B、O、AB四种血型进行输血,偶尔还会发生输同型血后自然产生溶血现象,这对病人的生命安全依然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也就在这一年,兰德斯坦纳与美国的免疫学家菲利普·列文共同发现了血液中的M、M、P因子,从而更加科学、完整地解释了某些多次输同型血发生的溶血反应和妇产科中新生儿溶血症的问题。正因为在科学道路上的不懈追求,兰德斯坦纳荣获了1930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摇动四季的风铃,杲杲秋日里迎来了您的节日。天边的红霞携着我们热切的期盼,飒飒的金风中飞扬着我们哀心的祝福:“老师,节日快乐!”  晨曦中,晶莹的露珠在倾听你轻快的足音;晚风里,西下的斜阳目送您疲倦的背影。多少个春夏秋冬,您就这样早出晚归,或许只有那条您日日经过的石板路仔细数过,可它总是沉默不语,一如您对我们的奉献……  您对我们不厌其烦的谆谆教导,不由使人想起临出门时还千叮万嘱的母亲。十年寒窗,习
期刊
纵观近十年的高考试题,病句辨析题型经常出现。考查病句辨析实际上就是考查同学们的语言感悟能力,就是通常说的语感。一个语感强的人,会很快发觉某些句子的说法有毛病,并断定毛病出在什么地方。但培养语感非一日之功,在语感不强的情况下,我们不妨学几招快速辨语病的方法。  一、句中有并列短语:搭配问题。例如:  ①党和国家决定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今年大学将继续扩招,我省录取的比例有望达到二比一。(
期刊
近代西方哲学发展到康德、黑格尔,似乎宏伟壮丽的哲学大厦已经建成。后人在“泱泱乎”、“巍巍乎”的感叹之余,难免会产生这样的伤感:除了在这里盘桓,做些修补的工作,我们还能干些什么呢?  然而,如同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进步一样,新的道路总是从对传统的批判和扬弃中开辟出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世纪转换时期,一大批年轻的哲学家对他们曾一度信奉的古典哲学发起了猛烈的批判。这群人当中,最具影响的便是英国哲学
期刊
逝去的岁月在我们心中沉淀为记忆。而记忆无论是苦涩还是甜蜜,都变成我们内心的一种财富,让人在夜深人静时反复咀嚼。常常在不经意间,时光之水会倒流而至,将我们淹没,这成为挽留我们生命体验的一种方式。中国人的心中,更有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怀旧情结。文人墨客笔下,写不尽的是故人、故事。对亡妻的怀念,幻化为苏东坡的《江城了·十年生死两茫茫》;对青少年生活的记取,成就了鲁迅的《朝花夕拾》;对青春岁月的追忆,则谱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