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谋事多思战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r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一段时间,一个英雄的名字,一副英武的雄姿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嵌入了亿万军民心中。他,就是二炮某基地司令员杨业功少将。作为同职级的战友,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他的事迹,观看他的录像,聆听报告团的介绍,引发了无限的思索。
  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个“战”宇,可以浓缩军旅人生的业功,展示他工作标准的尺度,揭示他鞠躬尽瘁的动因,体现他“四种精神”的内涵。“为将谋事多思战”,这是他忠诚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留给将军们的一条重要启示。他以“军人不思打仗就是失职”的高度责任感,忠于战位,精通战“剑”,狠抓战备,全方位提升部队战斗力,把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作为最重要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扭住不放,他全部的牵挂和向往始终都是部队和战备,时时、处处、事事想的干的都是带兵打仗、确保打赢,都是履行好军人的义务、将军的职责、军队的使命。在他的心中,正如一首歌所唱:“有一根弦我们紧绷着,有一种责任我们肩扛着,有一片风浪我们紧盯着,有一声号令我们等待着。”他的行动告诉人们,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能战方能言和;军人没有和平,军人只有战位作为军人、作为将军,就是要聚精会神抓战备,一心一意谋打赢。
  为将谋事多思战,就应该像他那样做一名真抓实备的“战将”。军人生来为战胜,杨业功就是这样的人,基地官兵都称他是“使命高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的一员战将。他不是把“打得赢”只当口号喊,而是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埋头苦干,率先垂范,真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每天和官兵一道,跟踪新型导弹生产、组织野外试验、掌握第一手资料,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各项工作落实到每枚导弹的发射上,使得每次发射都打出了国威军威,他不是无所作为地等装备、耗时间,而是深感“军事斗争准备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必须珍惜比金子还珍贵的分分秒秒”,雷厉风行,只争朝夕,积极有为,新型导弹未列装,人才建设就抓在了前面,导弹实弹发射少,他们就夜以继日地研制成功了“缩比弹”,当身患重病时,他还在“述职报告”、“毕业论文”中述驰骋战场的决心,论联合作战的建议,就在死神向杨业功逼近的弥留之际,他念叨的仍然是“操练”、“出发”、“点火”。他不是消极保安全,随意降低训练标准,而是仗怎么打、兵怎么练,过细抓落实,从严搞训练,务实谋打赢,一言一行都与实战全方位“对接”。他最忌讳“差不多”一词在训练中的出现,决不让训练中的“花架子”糊弄自己,更不准把虚假作风带进训练场,也不给单纯“保安全”留下任何理由。这一切都深刻地启示我们,作为军队的党员领导干部,先进不先进,关键看打赢。因为这是先进性的最高体现,是我军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最高要求。战场上无亚军,训练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训练,只有从难从严落实战斗力标准,像实战一样组织训练,才能在未来战争中赢得真正的安全、真正的胜利。作为一名将军,更要自觉以杨业功为榜样,坚持把军事训练切实摆上战略位置,积极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扎实做好军事斗争的各项准备,在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中,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为将谋事多思战,就应该像他那样做一名终身为学的“儒将”。人们在赞扬杨业功时,说他不仅是一个“战将”、工作狂,更是一个“儒将”、学习迷,一名知识型现代军人,一名学者型军事指挥员,文韬武略都在行。杨业功把“学”和“战”有机地统一起来了。他的“儒”,是“战”的基石、“战”的升华、“战”的融合。他认为,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一名现代指挥员,要提高打赢未来战争的本领,只有华山一条路: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不是为了做官,但做官必须学习。”正是这些动力的驱使,他在学习中目的明确、毅力顽强、成果丰硕。他坚持投身军事变革学,自觉改变知识“老化”,努力实现大脑“升级”,只用一年多时间,就系统掌握了网络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编程等多门大学课程,确保在未来战争中抢占先机,立于不败他坚持紧贴中心任务学,不是远离“军”字,而是潜心钻打赢,不是琢磨退下来的消遣,而是研究军事前沿的新知识;他坚持争分夺秒终身学,每天晚上一小时、节假日四小时用于学习,从不间断,就是在生病期间也未放松过学习,妈妈的守护叫不醒昏迷的儿子,呼唤中的一声“书”字却使他慢慢睁眼,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在57岁时报考了军事科学院的在职研究生,他的毕业论文是在病中写就,他的毕业证书是在逝世后才收到。虽然这是一份迟到的文凭,但它的含金量高、含军量足、含新量多。这恰是我们每个领导干部的一面镜子。在学习问题上,我们再不能以“工作忙”为借口,以“年龄大”为理由,原谅自己、放松学习。而是要自觉地按照胡主席要求的那样“抓紧学习,刻苦学习,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把“满”字、“惰”字、“躁”字彻底克服掉,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学以致用,学有所成,使自己的能力素质不断提高。
  为将谋事多思战,就应该像他那样做一名严格自律的“廉将”。从来败军多骄奢, 自古为将廉生威。杨业功正是这样一个名副其实、令人敬仰的“廉将”。他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对“廉”字看得重、把得严、想得深,超出了人们一般性的理解,而是把“廉”宇与“战”字紧紧连在了一起,从“平时”想到了“战时”,掷地有声地讲出:“平时不能廉洁自律,战时怎么能身先士卒”、“平时不能秉公用权,战时如何指挥千军万马”、“平时不与士兵同甘共苦,战时谁与你赴汤蹈火”,这是多么深刻的理解和呐喊。无数战史、战例无可辩驳地告诉后人,战斗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其中廉洁就出凝聚力、就出战斗力。正因如此,他在生活中,吃饭、穿戴、家中摆设最不讲究,战士吃啥他可以吃啥,一件腈纶秋衣穿了18年,名牌服装从来与他无缘,四个大箱拼成的睡床一直用了20多年,他平时甘当“布衣将军”,就是为了战时能做个“常胜将军”。他在用权上,善打“防御战”,提前预告“携礼莫入”;坚守“阵地战”,从不搞“下不为例”,一直是“即不为例”,就是亲人、同乡也不行;坚持“持久战”,就是在病危住院时,也是为部队,为他人着想,叮嘱部属不要看望,做好自己的工作,招待所为他熬点粥、送点汤,他都要如数付款。部属们由衷地感慨:“跟着这样的将军去打仗,士兵敢把脑袋别在裤带上。”这是一种多么巨大的潜在战斗力。作为一名将军,我们都要时刻以杨业功为榜样,站在“打得赢、不变质”的高度,正自己,树形象,谋打赢,带头牢记“两个务必”,不断提高思想境界,提升做人为官的品位,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在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加强部队的全面建设中当好带头人。
其他文献
2005年8月。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一个大型展览以北京为中心向外辐射,亿万中华儿女被一种精神深深震撼了。由临沂市委、临沂市人民政府承办的沂蒙精神大型展览历时10天,中央各级领导、首都各界的18万名观众参观了展览。  这次展览的“总导演”就是中共临沂市委书记、临沂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群。  李群走马上任临沂市市委书记,首先确定了“国防建设与
期刊
他叫吴永生,武警福建总队漳州市支队教导大队大队长。他个子很矮,自称1.63米。可别看他个儿矮,经他手下培训的预提班长们却都惧他,因为在考核时,所有军训科目成绩只有超过他或者持平才算过关。他说:“我34岁了,他们才20来岁儿,光达标还不够,我们培养的可是一班之长,军事素质不高人一哥能带出好兵嘛?!’  今年他终于为父母和自己了却了一件心事儿,娶了个城里姑娘。媳妇儿比他个头高,问他有时会不会很尴尬,他
期刊
同志哥 刘同春  最近,中央电视台在做一期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访谈节目时,特别在湖南、江西等早期开展土地革命斗争的地区做了个调查,被调查的30多名中小学生居然都不能完整地回答出长征或长征的来龙去脉。节目组的同志带着疑惑和惊讶,在著名的将军县采访一位90多岁的老红军时,想在他这里找到最权威的忠告,哪知他回答得十分平静:“忘记就忘记吧,当初我们长征就是为了今天的孩子不长征,当初我们打仗就是为了今天的
期刊
9月2日,总参某通信团参加野外驻训的几名官兵在帐篷之间吃得津津有味。虽然是野外训练,但是他们的伙食和住宿条件一点不比营区差。该部在野外驻训中加强后勤保障工作,以保证官兵在驻训中精神抖抖擞,士气高涨。部队通过在严寒酷暑季节摸拟实战环境的野外训练,以锤炼部队,提高部队战斗力    杂志的作用    9月6日,新疆军区某部政治部主任张辉在基层检查工作时要求基层官兵要做好读刊学刊用刊工作。军队媒体在巩固和
期刊
昔日杀声震天的一座座营盘,一夜之间变成了空荡荡的营区……  部队走精兵之路,先后几次精简整编,空闲出大量营区房产,这些“铁打的营盘”作为重要战备资源,随时随地都可能被调整起用。  看管好、利用好、储备好这些闲置军产,将会大大提高战时应急作战保障能力。沈阳军区沈阳房地产管理处几年来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探索管护空闲军产房的新路子,一座座空闲营区被管理得井井有条。    把空闲军产管出战斗力  
期刊
70年前,当红军长征经过贵州这片热土时,为老百姓打土豪、分田地、建农会,战天灾、除人祸、建家园,使群众有了自己的土地和家园,红军的光辉形象深深地根植在了老百姓的生命中。  70年弹指一挥间。驻守在贵州高原上的武警贵州总队,始终坚持用红军精神建队育人。让驻地群众又看到了当年红军的光彩,被高原人民亲切地赞誉为“红军传人”。    扶贫帮困,武警官兵忠实履行新时期的和平使命    当年红军长征经过贵州,
期刊
那一纸暖情温意的好年华    这是一味需围着香炉品着清茗方可下咽的佳食,这是一首用尽一生也读不完的美妙诗章,后人称它“绝唱”,它便是《红楼梦》。我第一次读它,便深深为那几个水袖云鬓的女子吸引。然而,毕竟彼时才情有限,入眼的只有莺莺燕燕的姓名,除了一个泥做的才子和一个水做的才女,为他们“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记世外仙妹寂寞林”的爱情心伤,别无他得。  稍长一点,我已能将那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
期刊
2006年1月8日8点30分,天山脚下,伊犁河谷深处的那拉提山,寒风劲吹,冰雪漫天。中国武警8662部队特勤连三班长黄旭斌将绒衣、棉衣、皮大衣次第套在身上,又往自己的大头鞋里塞进两层棉鞋垫,头戴皮帽子,手戴皮手套,还带了一个热水袋。黄旭斌穿好后来到保暖帐篷外的哨位上,冰冷的寒风像刀一样割在脸颊上。1分钟,2分钟,10分钟……慢慢感到身上厚重的衣服变薄了、变轻了。40分钟后,大头鞋被冻得翘起来。热水
期刊
我们队住在全学员旅的制高点——学员公寓楼4楼,而4号寝室又收留了我们8位“难兄难弟”,于是寝室就有了“484高地”这个说法。在军校上千个日日夜夜里,来自天南海北的几个兄弟,将感情在打打闹闹、磕磕碰碰中磨炼得超级过硬。虽然校园内外,我们少有叱咤风云的人物,都很平凡,但我们绝不平庸,大家都有一个真实的自我。不久前,我们邀请区队的各路“英雄豪杰·将“梦工厂”搬到了我们寝室,召开“造星”大会,也评出他四位
期刊
陈海平,年近古稀,是总参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从1956年他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防化学兵工程系开始,他就与军用化学毒剂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在他这个年纪,本应在家休养,安度晚年。但为了自己钟爱的事业和工作需要,他一次次接受组织延长退休时间的安排,一心一意地为我军的防化事业贡献光和热。他说,作为一名防化战线的老兵,组织的需要就是他最大的选择。他先后20多次参加过日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