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业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林业生态工程。最近几年,经济和社会都在不断的发展,对于社会整体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于是人们在林业工程的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重视和关注。但是,一直有一种难以调解的矛盾存在于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本文分析了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改良土壤、涵养水源、缓解温室效应、防风固沙等等林业工程的生态效应,并深入到国家和林业管理层面,贯彻到个人层面,呼吁大家都积极的参与到森林保护中,共同呵护我们的家园。
关键词:林业工程;生态效益;水源;森林;保护
1 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能够给人们带来直观的利益,但是生态效益却不能给人们带来直观可感的效益,所以人们对于生态效益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互促进统一才是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
1.1 改良小气候效益
一是,浓密的树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太阳的辐射和噪声污染;二是,可以有效的降低大气中尘土的含量;三是可以净化环境。生态系统内生物的多样性等特质,森林都可以利用其将人类在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吸收过滤,然后将其净化,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实现对于环境循环的净化。
1.2 涵养水源效益
在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的能力最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树冠可以截留降水;另一方面植物的根系可以储存水分,使得可以有效的补充地下水。有关数据可以表明,当森林土壤的根系的空间深度达到一米时,每立方米的森林可以储存200-2000立方米的水源;25年生的天然森林,每小时能够吸收的降雨量是150mm,而裸露地每小时能够吸收的降雨量仅是5mm,前者是后者的三十倍。所以说,森林可以很好的缓和地表水径流量,调节河川流量,净化和改善水质。
1.3 防风固沙效益
强劲的风力会把地表的肥土和沙粒吹走,导致土壤的位置发生了偏移,所以,风蚀对土壤的伤害是很大的。在我国北方的沙漠地区表现的尤其明显,每年春天刚开始的时候,风沙常常会淹没农田和村庄,危害异常严重,造成巨大破坏。密集的森林就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当风经过森林时,树干和枝叶以及气流本身发生了摩擦和冲撞,气流被分解成许多的小漩涡,小漩涡之间又彼此发生摩擦,使气流的能量大幅度的下降,风速降低,风力减弱。森林数目枝繁叶茂,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速并且改变风向,从而减轻风沙的危害,达到防风固沙的目的。
1.4 固土保肥效益
浓密的树冠和枯枝落叶可以截留住天然的降水,并且可以在雨滴的降落过程中,缓冲它的重力,从而减小雨滴对于土壤的冲击力。而且,植物的根系也是土壤中的一个巨大网络,盘根错节的与土壤仅仅盘结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降低水土流失导致的土壤和养分的流失,做到固土保肥。
1.5 土壤改良效益
所有的森林植物都是一年四季轮回的,每年都有新的幼苗发芽,也有老树枯萎死去,遵循着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这些凋落的植物和枯萎的树干、树根等等,在水、光、土壤和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逐渐的分解成有机化合物,使其他植物吸收利用以便生长。这种来自于森林的自肥机制不仅净化了环境,还大大的节省了人工施肥的人力和物力。
1.6 环节温室效应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迅猛发展,还有机动车辆的增加等等,全球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碳排放量的增加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物的含量远远高于过去的水平。二氧化碳可以减少地表向太空辐射热量,从而达到有效调节地球气温的目的。但是,一旦二氧化碳的含量太高,地表的热量难以散去,就会导致地球的气温逐步升高,就形成了所谓的“温室效应”。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植物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和氧气,这样才能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而实现二氧化碳生成与转换的动态平衡,可以有效的缓解温室效应。除此之外,森林还可以吸收硫化物和氮氧化合物,降低酸雨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2 充分发挥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的策略
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在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统一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人们只重开发而不保护的现象。所以,我们应该就推动林业工程生态效益的策略和措施展开深入的分析。
2.1 加大资金投入林业工程生态建设
一切事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都是资金的投入,林业工程的建设也不例外。想要推动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函,就要从防护林、涵养林、农用林和绿化林等多个方面来关注。所以,政府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是森林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和天然林自然保护系统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所以,政府要充分的利用财政资金,坚持正确的生态环境观和政策指引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指导,推动林业工程全方位的建设。
2.2 树立生态经济效益理念
不可否认的是,人们无节制的开采林业的最主观因素就是可观的经济利益,而且大多数人都持有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具有不可协调的矛盾的错误看法。所以,树立生态经济效益理念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低山、丘陵地区的建设就十分需要生态经济效益理念的支撑,不能“只开发不保护”,也不能“只保护不开发”,应该对于经济林和农用林规划到经济发展规划体系中,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进行适度的开发,推进林业工程的自然更新,從而实现良性循环。
2.3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
从一方面来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科学技术的支持也是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所以,加大科技的研发力度,为林业工程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这对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用的;另一方面,林业工程的平稳发展,也会促进林业生产朝着多样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还能使相关的林业工程稳定的发展下去。
在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下,想要使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群众的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在林业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可以调动人们积极投入到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建设当中去。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做到不破坏环境,不乱砍滥伐,从而加快林业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进程。
结束语
森林与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息息相关,我们应该在享受森林给予我们的一切的同时也要学会用感恩的心去回馈森林,保护森林。我国的森林资源本来就不多,而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又使这些本就不多的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所以森林资源的保护是迫在眉睫的。但是,林业工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阶段,所以除了资金、技术和人力这些方面需要加大投资以外,社会的整体支持与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我们需要在建设过程中不断的提出新的策略和措施,推动生态规划建设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自君.论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2):159.
[2]罗燕飞,温伟东.论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J].现代园艺,2014,(16):165.
[2]刘金凤.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2012,(7):106.
关键词:林业工程;生态效益;水源;森林;保护
1 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能够给人们带来直观的利益,但是生态效益却不能给人们带来直观可感的效益,所以人们对于生态效益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互促进统一才是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
1.1 改良小气候效益
一是,浓密的树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太阳的辐射和噪声污染;二是,可以有效的降低大气中尘土的含量;三是可以净化环境。生态系统内生物的多样性等特质,森林都可以利用其将人类在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吸收过滤,然后将其净化,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实现对于环境循环的净化。
1.2 涵养水源效益
在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的能力最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树冠可以截留降水;另一方面植物的根系可以储存水分,使得可以有效的补充地下水。有关数据可以表明,当森林土壤的根系的空间深度达到一米时,每立方米的森林可以储存200-2000立方米的水源;25年生的天然森林,每小时能够吸收的降雨量是150mm,而裸露地每小时能够吸收的降雨量仅是5mm,前者是后者的三十倍。所以说,森林可以很好的缓和地表水径流量,调节河川流量,净化和改善水质。
1.3 防风固沙效益
强劲的风力会把地表的肥土和沙粒吹走,导致土壤的位置发生了偏移,所以,风蚀对土壤的伤害是很大的。在我国北方的沙漠地区表现的尤其明显,每年春天刚开始的时候,风沙常常会淹没农田和村庄,危害异常严重,造成巨大破坏。密集的森林就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当风经过森林时,树干和枝叶以及气流本身发生了摩擦和冲撞,气流被分解成许多的小漩涡,小漩涡之间又彼此发生摩擦,使气流的能量大幅度的下降,风速降低,风力减弱。森林数目枝繁叶茂,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速并且改变风向,从而减轻风沙的危害,达到防风固沙的目的。
1.4 固土保肥效益
浓密的树冠和枯枝落叶可以截留住天然的降水,并且可以在雨滴的降落过程中,缓冲它的重力,从而减小雨滴对于土壤的冲击力。而且,植物的根系也是土壤中的一个巨大网络,盘根错节的与土壤仅仅盘结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降低水土流失导致的土壤和养分的流失,做到固土保肥。
1.5 土壤改良效益
所有的森林植物都是一年四季轮回的,每年都有新的幼苗发芽,也有老树枯萎死去,遵循着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这些凋落的植物和枯萎的树干、树根等等,在水、光、土壤和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逐渐的分解成有机化合物,使其他植物吸收利用以便生长。这种来自于森林的自肥机制不仅净化了环境,还大大的节省了人工施肥的人力和物力。
1.6 环节温室效应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迅猛发展,还有机动车辆的增加等等,全球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碳排放量的增加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物的含量远远高于过去的水平。二氧化碳可以减少地表向太空辐射热量,从而达到有效调节地球气温的目的。但是,一旦二氧化碳的含量太高,地表的热量难以散去,就会导致地球的气温逐步升高,就形成了所谓的“温室效应”。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植物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和氧气,这样才能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而实现二氧化碳生成与转换的动态平衡,可以有效的缓解温室效应。除此之外,森林还可以吸收硫化物和氮氧化合物,降低酸雨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2 充分发挥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的策略
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在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统一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人们只重开发而不保护的现象。所以,我们应该就推动林业工程生态效益的策略和措施展开深入的分析。
2.1 加大资金投入林业工程生态建设
一切事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都是资金的投入,林业工程的建设也不例外。想要推动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函,就要从防护林、涵养林、农用林和绿化林等多个方面来关注。所以,政府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是森林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和天然林自然保护系统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所以,政府要充分的利用财政资金,坚持正确的生态环境观和政策指引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指导,推动林业工程全方位的建设。
2.2 树立生态经济效益理念
不可否认的是,人们无节制的开采林业的最主观因素就是可观的经济利益,而且大多数人都持有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具有不可协调的矛盾的错误看法。所以,树立生态经济效益理念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低山、丘陵地区的建设就十分需要生态经济效益理念的支撑,不能“只开发不保护”,也不能“只保护不开发”,应该对于经济林和农用林规划到经济发展规划体系中,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进行适度的开发,推进林业工程的自然更新,從而实现良性循环。
2.3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
从一方面来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科学技术的支持也是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所以,加大科技的研发力度,为林业工程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这对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用的;另一方面,林业工程的平稳发展,也会促进林业生产朝着多样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还能使相关的林业工程稳定的发展下去。
在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下,想要使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群众的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在林业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可以调动人们积极投入到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建设当中去。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做到不破坏环境,不乱砍滥伐,从而加快林业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进程。
结束语
森林与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息息相关,我们应该在享受森林给予我们的一切的同时也要学会用感恩的心去回馈森林,保护森林。我国的森林资源本来就不多,而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又使这些本就不多的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所以森林资源的保护是迫在眉睫的。但是,林业工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阶段,所以除了资金、技术和人力这些方面需要加大投资以外,社会的整体支持与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我们需要在建设过程中不断的提出新的策略和措施,推动生态规划建设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自君.论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2):159.
[2]罗燕飞,温伟东.论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J].现代园艺,2014,(16):165.
[2]刘金凤.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2012,(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