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个多世纪以前,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老先生就倡导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训练。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专家和许多语文教师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夏丏尊先生较早提出“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论者对语感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一、语感训练的意义
  
  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1. 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2.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语感强的人可以敏锐地对语言材料的要点、优劣、情味等做出准确判断、感知;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顺畅地表情达意;写作时意到笔随;乃至构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及风格,拥有自身的言语世界---这其中,蕴积了强烈的创新潜能及无限的思维意识。
  3. 通过对语感的培养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语感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和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抽象概括的特征。它在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从而积淀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熏陶的内容和性质。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再如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名句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也传达出作者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审美体验。
  
  二、语感的培养
  
  基础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进行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1.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2.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
  3.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也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语感技能,否则人们便无法进行言语交际了。但是,后天接受语文教育的差异,会造成人们语感素质和技能的差异。具体到每一个人,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即其深度、广度、美 度、敏度无不因人而异,其语感技能自然就有强、弱之别。一般地说,文化程度和语文素质越高,接受和发出言语符号的范围和深度就更为广阔和深入,精神、心理活动更易趋向细致和深刻,语感素质就更高,语感技能就更强。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文盲的语感水平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强调语感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因为“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语)。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 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之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的语感水平推进。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
  总之,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其他文献
一、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三个阶段。   1.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代(16世纪—19世纪初)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人类社会走向融合统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及海外殖 民和贸易,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
期刊
课堂是学生接受计算机教育的主渠道,上好每节计算机课,对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上好计算机课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心得。     一、学科理念的定位     计算机课以信息处理为主线,着眼于学生掌握信息科学、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获取采集、加工、处理、发布等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这就决定了计算机课教学需要构建全新的教学方法。要在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
期刊
内容摘要:“有理数加法”的教学,在性质上属于概念教学,历来是难点课例,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比较省事的办法是:列举简单事例,尽快出现法则,然后用较多的时间去练习法则、背法则。本节课在设计时要体现“概念形成的过程”,尽量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采用了让学生观察、实践、探索、发现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关键词:有理数 教学 方法    一、题的引入     首先在引入问题上,我们费了一
期刊
内容摘要:通过讨论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三种教学语言特点,分析这三种教学语言各自的优点及正确运用能带来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口头语言 体态语言 媒体语言    在新课标的推行及进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作为教学的最重要手段无疑是语言课堂教学的语言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一、口头语言    口头语言是人类之
期刊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重视感悟,积极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往往注重给学生传授各种写作技巧,过多地强调语言的丰富与优美,却忽略了对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没有把它做为思维——一种最活跃、最高质,最高效的创造性思维来训练,结果出现了很多问题:语言,华而不实;写人,千篇一律;状物,万物一色。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明白,实施“感悟性写作”,是改变目前作文教学费时低效现状的一
期刊
内容摘要:高中物理教学应以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主,既是需要又是可能的;既是可以具体做到的,也是有可能进行控制和评价的。  关键词:抽象思维 课堂 培养    一、加工改造现行物理教材,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1. 建立高中物理的整体的知识和逻辑的结构和系统;同时建立各部分(力学、热学和分子物理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等)的子结构和子系统;以及各章、节的结构。并与学生的认知过程相适应。  2
期刊
内容摘要:初中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很多老师在作文教学中片面强调作文的应试技巧而忽视其中的审美教育,从而使作文教学带上了某种功利色彩。本文试着从几个方面说明如何做到作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及其意义。   关键词:作文 审美教育 途径     初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它的重要程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许多老师仅仅看到的是作文的可观分值,忽视它本来应该具有的审美意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力图如何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更有效地在代写论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无痕化的德育渗透。文章从“无痕”的含义、依据及教学实践过程中,切实探讨了思想课中贯穿“无痕”理念的重要性。  关键词:政治课 无痕教育 渗透    一、提出    思想道德教育在个体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显而易见,作为其教育的主渠道——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程而言,如何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是课程教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每一个思想政
期刊
体育课中,学生处于动态的大环境,并主要以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作为教与学的手段、方法。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而讲解又是体育教师传授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是使学生建立正确技术概念的基本途径。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同样的教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讲解示范,收到的效果是绝对不同的。下面粗浅谈点体会。    一、讲解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法、直观法等对
期刊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需要成为反思型教师,学生需要成为反思型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找准学生反思的起点,激发反思的动机,抓住反思的契机,才能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反思。     一、激发反思动机     教学中要在情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反思的热情,着力营造一个促进学生反思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反思动机。在教学中可以经常问学生:“你还有其他解法吗?”“你的想法与别人的有什么不同?”“你的方法好在哪里?”等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