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精讲注重解题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O1(2014)2-04-01
  作者:郭瑞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那么,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反过来,良好的逻辑思维,又会引导出准确、流畅而又周密的语言。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只强调“怎样解题”,而忽视了“如何读题(说题意、说思路、说解法、说检验等)”。看似这是重视解题,实则这是忽略解题能力的培养。由于缺少对解题的思维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只有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中,这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
  应用题是由情节和数量关系两个部分交织在一起组成的。审题过程就是要审清题目的情节内容和数量关系,知道该道题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并能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使题目的条件、问题及其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印象,为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具体说来要做到:
  一、通过多读多做多想
  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一年级教师要进行范读、领读。读题时要训练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断句。二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独立朗读、逐步过渡到轻声读、默读,养成自觉通过默读理解题意的习惯。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多做练习。
  二、提问的逻辑性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对应用题中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如“同学们修补图书。五年级修补162本,比四年级多修补31本。四年级修补多少本?”对此题有的学生一下子分辨不出五年级修补的多还是四年级修补的多,这就要抓住“比四年级多修补31本”这个关键句,联系前后内容把这个简短的句子一步一步地补充完整,使之明朗化,即“比四年级多修补31本”,就是“五年级比四年级多修补31本”,也就是“162本比四年级修的多31本”,这样不难判断出五年级修补的多,四年级修补的少,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三、提问的巧妙性并能让学生口述
  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时,教师要善于激疑促思,或于“无疑”处设疑,或在内容深处、关键处、结合部设疑,使课堂教学时有波澜。如“小明家养了32只鸡,28只鸭,如果每只鸡一年可以产16千克蛋,每只鸭一年可以产13千克蛋。这些鸡、鸭一年一共可以产多少千克蛋?”学生若能这样复述:“小明家养了32只鸡,每只鸡一年能产13千克蛋,还养了28只鸭,每只鸭一年可产17千克蛋。小明家养的这些鸡和鸭一年总共能产多少千克蛋?”这就说明学生对题意已真正完整地理解了。
  四、培养解题的灵活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容易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势,造成一些机械思维模式,干扰解题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有的学生常常将题中的两个数据随意连接,而忽视其逻辑意义。如“小方和小圆各有同样多的水果糖,小方吃了7粒,小圆吃了8粒,剩下的谁多?”由于受数值大小这一表象的干扰,学生的思维定势集中在“8>7”上,容易误判断为“小圆剩下的多”。为了排除学生类似的消极思维定势的干扰,在解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常运用的方法有“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和“一题多练”。同一道题,同样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如解答“五一班有学生63人。女生占4/9,女生有多少人?”这本来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因学生很容易解答,而一晃而过,忽视发散思维的训练。对于这样的题型,老师要执意求新,变换提出新的问题。如再提出如下问题:(1)男生有多少人?(2)全班有多少人?(3)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4)男生是女生的几倍?(5)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等等。这样,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像同一道题,老师还可以从分析上多提问,从解法上多提问,从检验上多提问,进行多问启思训练,培养学习思维的灵活性。
  为了减少学生的解题错误,提高解题的准确率,除加强估算和检验外,通常较有效的办法是要善于联系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在比较中区别、在比较中理解、在比较中提高。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西郊实验学校276000)
其他文献
编号:O1(2014)2-02-03  作者:林秀英  数学作为开发人脑资源,培养创造力的主力学科。对学生集中精力,进入角色的速度要求尤其高,数学课的导入要求能以最少的话语,最少的时间,激起学习欲望,使学生进入数学王国。  一、用悬念导入  在导入新课时,教者巧设悬念,精心设疑,使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能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一个数
期刊
每天中午吃过饭,总有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是空闲的,这时我总会在教室。  当有作业要改时我会在11点半左右走进教室坐下,孩子们会立刻围上来,他们会争着帮我翻开作业本,整理作业本。有时看得我提心吊胆:别把本子扯破了呀!但更多的,是窝心,因为孩子们的懂事!  有时没有作业要改,但我也会在教室坐着,孩子们会一如既往地热情围上。他们很喜欢跟我说家里的事,跟我说他们看的电视、读的课外书,还会说家里发生的趣事,当他
期刊
编号:G40(2014)2-01-01  作者:郑燕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孩子一入学就对其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和学校常规的训练,有助于儿童尽早步入正轨。  一、儿歌口令,帮助行为  学校对入学儿童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是全方位的,除了日常行为,如坐、立、行、排队、文明礼貌等方面的常规教育外,还应注意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但是,这些规矩和要求,要想让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一下子就记住是比较困
期刊
编号:G40(2014)2-02-01  作者:徐辉燕  有自信心的人 , 可以化渺小为伟大 , 化平庸为神奇。我们日常生活中,失败是难免的。当我们失败时无疑会伤心气馁,在经受多次失败之后,自信心就会丧失。因而对于心理脆弱、自信心不强的人来说,我们帮助他,培养他的自信心是非常必要的。当孩子考试失败或遇到其他挫折,他们最需要的绝对不是父母、老师劈头盖脸一顿训斥,或者阴阳怪气的嘲讽。他们也不需要父母无
期刊
作家左拉曾经说:“在读者面前的不是一束印着黑字的白纸,而是一个人,一个读者可以听到他的头脑和心灵在字里行间跳跃着的人。’’阅读就是与这个活生生的人对话,实质上也就是倾听作者用笔说的话,倾听文中人物和作者的心声。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少,教学效率低。实施新课标以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逐步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理论,贯穿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绝不是教师按预设教
期刊
一、当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有爱心  爱是久汗干渴的甘露,是一个人心中翘首期盼的那份情感。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爱,有了爱,我们的生活才会阳光灿烂,工作才会舒心顺畅。对于中学生来说,爱就是使他们活力四射、勤奋学习的兴奋剂;是他们攻克难题、保持学习的原动力;是他们张扬个性、发挥特长的保护伞。只有对学生施以爱心,学生才会无所顾及的去追求、奋斗、提高。  二、要有过硬的基本功  基本功是否过硬是衡量一个教师的
期刊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的单一角色,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需要,能够体会多种角色转变,才能成为一名让学生喜爱的聪明的老师。   聪明的老师能够让学生“动”起来,我说的动可不是“舞动”,“动”在中国的汉语词典中有很多种意思,如调动、主动和互动等等,聪明的老师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聪明的老师能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学习;聪明的老
期刊
编号:G8(2014)2-02-02  作者:郑晓东  摘要:本文以初一学生厌学体育课行为问题作为研究意义的出发点,通过调查初一学生好恶(喜欢或不喜欢)体育课行为的现状,来探讨初一学生厌学体育课行为的原因,结果表明,体育课项目单调枯燥是导致初一学生厌学体育课行为的主要客观原因,心理素质差,运动能力差是主要的内因。  关键词:初一学生 厌学体育课 归因  1.前言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体
期刊
编号:H3(2014)2-03-03  作者:张品权  七年级要着重打牢语音基础,搞好听说训练,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英语教学要结合教材的语音练习不断介绍和总结语音规律,让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并严格要求学生规范书写。在单词记忆中,要借鉴一些科学记忆法,遵循识记规律,反复听写或默写,以增加单词的复现率(特别难记的词要适当增加循环次数并延长识记时间),然后再通过练习加以巩固,如每学到新单词
期刊
编号:G40(2014)2-01-03  作者:旷国平  从小从农村长大,现在身为一名农村教师。笔者发现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非常差。小学生在表述一件事情时,有的一声不吭,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有的口齿不清;有的会说的但说不到重点,听了半天不知道内容是什么;还有的表达的时候都不用完整的句子,还有的普通话不标准,掺杂了很多方言词汇。而《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