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脚“油画村”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song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经岁月的洗礼,樟脚村的石墙已是一片斑驳。墙上那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块,呈现出来的红褐、灰白、赭黄、藏青的各种色泽,在散射光下,是那样的多姿、绚丽、缤纷。这些丰富的色彩加上造型别致、错落有形的石屋犬牙交错,层层重叠,俨然一幅古朴、沧桑的油彩画。
  樟脚墙石美,
  村小风景好。
  女娲有遗石,
  “赤壁”何须烧?
  樟脚村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传村头有颗700余年的老樟树,人们爬到树上,俯瞰村子,如在脚下一般。樟脚村因而得名。这大樟树如今已倒多年,于今无缘得见。
  从324国道泉港区段朝阳公路往里走三四公里,经过蜿蜒盘旋的山路,即到樟脚村。映入眼帘的是山坡上一层层上下重叠、一幢幢首尾相连的“石头厝”,俨然是一座座古城堡,古民居用颜色各异形状不一的乱石所砌筑,给人予视觉上强烈的冲击,在阳光的照射下,色彩鲜艳,古香古色,堪称一绝。
  走进这一片全是石头垒砌而成的房屋,人们不由得把脚步放得很轻很轻,目光游移得很慢很慢。生怕惊扰这一处在喧嚣城市里难得存在的宁静,怕惊动油菜花上,那只在阳光下起舞的花蝶,也不忍打扰这一份安详和谐:那坐在屋旁石阶上晒着阳光静静养神的老人,以及小路边,青草旁守望的土狗……
  古老的石屋,古老的传说,一同即将慢慢展现在我们眼前。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小村庄。石头垒砌的房屋已经支撑了数百年。这里的石屋往往建得离地两米些许,石梯由片石第次垒砌而成。楼下做储藏间,楼上做住房。既是冬暖夏凉,又干燥宜人。
  房屋随山而建,小路依势而升。
  虽无“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也是“石屋红瓦,古意斑驳,历经百年沧桑”。
  一家一家之间,都有石卵台阶相连。一般房子都石砌到顶,也有山墙上面部分垒土坯的。这里砌墙用的石块,全部取自附近的山石。
  村中很少年轻人,大多是老人与孩童。这里的很多石头房高不足2米,房屋的面积大仅10余平方米。依山就势,连成一片。站在高处,望着这重迭菌集的石屋,虽说色泽斑斓陆离,却不显得扎眼。石屋结构朴实内敛。既赏心悦目,又适合画笔和镜头的描绘。
  传说这些石屋始建于清初。当初村民在山上开山采石,由于石块太大不好运输,当地村民用柴木用火烧上几天几夜。石块烧酥后,再敲成小块搬运到村建屋。
  用火烧过的石头,里面含的金属元素已充分氧化,加上年代久远,日晒雨淋,才形成我们所看到的五彩斑斓石屋、石墙。村中小巷很是逼窄,窗户、门户也很狭小。道边青草青许许,点染古村焕发勃勃生机。村中地势落差挺大,人工砌就石崖,其上道路逶迤、石屋层叠。
  石屋层层叠叠,幢幢首尾相连。间或有阳台挑出,是由石墙里预先砌就的石条铺成。为了加固,下面往往还用石柱顶起。这样大的场地,在山村里可不多见。
  村里的小路,盘旋上下,曲折极致。道路两旁石屋犬牙交错。
  村民砌屋时,往往依山就势。因地势陡峭、逼窄,建屋规划时,上下左右都不讲究布局。许多人家,就在一个住宅里,要从这个房间到那个房间,还得上几级石阶。建在平地能够围成院落宅院的,也是少数。
  红褐色的瓦面为了防止被夏天经常光顾的台风刮起,上面压上一些青砖。这与色泽斑驳的石墙,十分和谐。
  用条石搭建的院墙,大多年代并不久远。而右侧的院墙和左侧的耳屋,却是石块磊成。倚在院墙边的石磨盘已磨损得棱角圆滑。这一切仿佛正在诉说这古屋,修缮后的新生。
  光怪陆离的村庄,吸引了大批的摄影、绘画爱好者,前来采风。
  村中许多小巷,径直就从石屋内穿过。通道上方构筑的空间,俨然成为住宅的一部分。鲜嫩的绿色映衬斑驳的山墙、暗红的屋瓦,古朴之间又显得生机勃勃。
  房屋之间实在挨得太挤,上一层的屋门,竟开设在下一层的瓦顶。
  年代久远的石屋,已然倒颓。斑驳的石墙,将曲折的小径,围成迷离的石阵。绿藤攀附石缝,青草布满空地,它们肆意向空间伸展。
  石墙倒塌之后,遗留的火烧石石块也是宝贝。它作为基材,加上水泥盖成的新屋,还是保留了樟脚村的建筑特色,却也别具一格。
  有些后盖的房屋屋顶,灰瓦演变为藏青色,和着原来石屋红褐色瓦片,却也十分和谐。
  樟脚村的窗户和门户,大抵十分狭小,是为了抵御台风?还是防止夏日高温?却已不得而知。
  村中的老农妇,依照闽南人的习俗,大抵头戴方巾。红色的头巾和着斑驳的石墙,古朴的土坯,倒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其他文献
李渊后裔深藏乡间800年  远看浯潭村,似是一条游龙,龙身上的房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走近看,有雕梁画栋的高堂华屋,亦有古韵盎然的村居农舍。然而,就在这一幢幢深宅旁,不搭调的水泥房林立两侧。  与其他闽南村落相比,这里参差不齐的新房古厝簇拥在一团,显得平淡无奇。唯独村中的李氏祖厝和李氏家庙门前那一副副揭示家族历史的对联,彰显其不凡的身世。坐落在村南的李氏家庙,正堂左右悬联“支分唐室江王嗣,衍派皇源
期刊
24岁的瑞典摄影师埃里克·约翰森用电脑修改他的原始照片,创造出这些令人难以置信、令人空间感错乱的扭曲艺术照。这些作品包括将道路弯曲化、扭曲人体形状和改变城市的面貌等。“这些照片给我带来很大乐趣,他体现的是我希望换另一种思维来看世界,因此越天马行空的作品越能让我兴奋。”如他所说,不捕捉精彩的瞬间,捕捉精彩的想法。
期刊
“定心门”内心难定  “一片清辉月满舟,水天相映夜光浮。耳边似觉琴音奏,韵出空江听水流。”古称洋屿的长乐市琴江村,由诗意而得名。沿着石板路走进村子,窄窄的巷子,两边几乎全是清代的木制古屋。同一侧的古屋几乎毫无二致:木门木窗一模一样,结构布局也似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连屋中水井的位置都是一样的。村里一些老人正坐在家门口的石阶上聊着家长里短,那带有浓浓口音的福州话与清亮的满族“旗下话”交织成趣。往里走,这
期刊
上图:赵家堡的所在地原来是一个畲族乡,而畲族的姓氏里并没有赵姓,那么,一个汉姓家族何以会扎根在畲族人聚居的闽南地区呢?原来,这里的村民是700年前流落异乡的皇族后裔。摄影/朱庆福  左图:赵家堡的完璧楼是赵家堡最重要的建筑,它不仅是一个抵御外敌的堡垒,更是赵氏皇族后裔怀念故朝,缅怀先祖的精神寄托。摄影/陈俊艺  数千年来,中国大小朝代不知更迭了多少,在历次改朝换代的过程中,也不知有多少皇族后裔散落
期刊
福州,古称冶、东冶,美誉榕城。自古以来,福州城池不断扩大。晋代修“子城”,唐末五代成为闽都皇城,连续筑“罗城”和“夹城”,宋朝拓“外城”,明初砌“府城”。这前后6城,奠定了福州城区“三山鼎立、两塔对峙”的传统格局。  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  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山海至胜,人文荟萃,素有“海滨邹鲁”之称。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的福州人,当以此为荣。  在古代福州,最早的冶城只及今鼓楼区冶山一隅之地
期刊
粘氏祖先出身金国皇族  粘厝埔村是晋江龙湖镇福林村所辖的一个自然村,也是晋江唯一一个满族村,聚居着500多名粘氏村民。  在粘厝埔村粘氏家族中,粘忠斌是一个活跃人物,曾担任过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现在是粘厝埔民族文化中心负责人,他是完颜宗翰的第34世孙。粘忠斌说,他们的祖先就是女真族人,即金朝开国大将军完颜宗翰,而完颜宗翰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侄子;作为金国贵族,完颜宗翰及其之后的七世孙,在《金
期刊
4岁大的小男孩Tufts还是个学龄前儿童,但已经两次被选为美国明尼苏达州北部旅游小镇Dorset的小镇长了。去年Tufts当选镇长时仅3岁,他今年10月份就要5岁了。他的妈妈Emma Tufts听说他连任的消息时噎坏了——当地镇长人选是抓阄抓出来的,而Tufts蒙上了两次。
期刊
“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用这两个词来形容福州夏天的炎热真是再贴切不过。随着高楼全方位从城市的各个角落崛起。绿地少了,水泥路和楼房多了,所形成的热岛效应,加上气候异常,今年自入夏以来,福州气温就开始节节上升。近日,福州更是连发高温橙色预警。  持续的高温天气,一出门就汗流浃背,毒辣的太阳晒得皮肤火辣辣疼。走在路面上不亚于“蒸桑拿”,街上明显冷清了许多,一些沿街商铺拉下了帘子防晒。不得不出门的市民则全
期刊
近日阅读几部明清小说,发现其中有一些词语颇为费解,以致影响到对文义的理解,甚至有些今人在点校古籍时,因为不了解词义而割裂词语,误断句子。这些词语,检索各类近代汉语词典及现代汉语方言词典,均未见收录。“下老实”即是其中之一。笔者不揣浅陋,欲发其一孔之见。不敢自以为是,希博雅君子有以教我。  “下老实”一词,明清小说中常见。其意义,综合起来有两种。一为情态副词,义为“努力地;拼命地;狠狠地”。一为程度
期刊
西门 西门是福州历代旧城中的明朝府城的城门。  双抛桥 传说昔日有王氏男子与陶氏女子相好,父母不同意此门婚事,两人便于月夜在此桥投河自尽殉情自杀。不过标准的说法应该是说此桥原名“合潮桥”,原先下接两条河流,与之前的另外一座桥“发苗桥”合称“双抛”。  茶亭 为了方便城里到台江的行人,有僧人在路上搭盖一亭免费送茶、供人休息。现在的茶亭小学门口的亭子就是这个传说中的茶亭。  洋头口 原来的台江有浦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