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还原”在教学《麦哨》中的运用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fan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麦哨》一课时,大多数学生表示并不喜欢这篇文章。诧异之余,我意识到城乡学生的感知有很大的差距。学生不喜欢的原因是“不知道麦哨到底是什么”“不知道文中的孩子为什么高兴”。面对这一真实的学情,结合程红兵校长《课堂模型设计》一文中写的“理解迁移讲究还原。课堂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可以有意识地引入生活故事、背景故事、知识发明人的故事,还原当时发明的背景、情境……”,我尝试在教学中三用“还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还原哨声,激发兴趣
  《麦哨》一课以麦哨的声音为线索,开篇设疑,结尾再次以欢快柔美的麦哨声作结,首尾呼应。可身处大都市的孩子们不明白“麦哨”到底是什么,更感受不到这哨声的变化和美妙。于是,我从网上查找到“麦哨”的具体图片,用简短的文字配以说明。再在课前与班上口哨吹得好的两位同学约定好,模拟课本中“忽高忽低”“欢快”“柔美”的哨声变化。
  课堂简洁的导入之后,展示图片及文字说明(图片略):麦哨是一种用麦秆做成的哨子,声音清脆、动听。再用引语:“听——”此时,两名学生模拟麦哨的声音在教室里呼应着,格外美妙。孩子们都安安静静地听着、看着,一个个脸上露出了微笑,之前的迷惑不解消散了,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这就是“实物图片 哨声模拟”来还原的妙处吧。
  二、还原实景,积累佳句
  《麦哨》一文第4自然段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田间最具代表性的几种作物,从颜色、形状进行描写,为读者生动地再现了色彩斑斓的田间风光,字里行间流露着丰收在即的喜悦。可班上的孩子们对农作物了解得很少,更谈不到细致观察。我尝试了分步教学。
  1. 出示文章片段,发现表达特点
  “金黄色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找出描写作物颜色、形状的词语,“金黄色的”“黑白相间”“雪白的”“密密的”“小指头似的”“一蓬蓬的”,发现表达的特点,感受用词的准确。
  2. 展示实物图片,进入情境朗读
  一幅幅实物图片把学生带进了田间,陌生的萝卜花、黑白相间的蚕豆花……都让他们惊喜。把那一份惊叹带入文字,再通过声音表达出来,学生已然成了田间的小主人,声音里表情中洋溢着满满的喜悦的期待!
  3. 展示实物图片,进行梯度练说
  先出示一组梨花与梨子图,让学生观察,再自由練说:( )的梨花谢了,结出了( )的( )。学生们发言踊跃:“雪白的梨花谢了,结出了黄澄澄的梨子。”“洁白的梨花谢了,结出了一个个金葫芦似的梨子。”……
  再出示石榴花与石榴的图片,小组内练说:( )的( )谢了,结出了( )的( )。“红艳艳的石榴花谢了,结出了满树的石榴。”“红似火的石榴花谢了,结出了又大又红的石榴。”……
  最后让学生运用这种句式自由说说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练说的内容更丰富了,句式的运用更熟练了。有梯度的句式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勇敢尝试,都有收获。
  4. 积累文中佳句,再现美好画面
  再出示下面的文字,引导学生背诵。
  ( )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 )的荚;( )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 )的豆荚;( )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 )的种子。
  理性的提炼,感性的朗读,为练说、积累打下了基础。
  三、还原生活,迁移练笔
  《麦哨》一文中“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一声招呼,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那是……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这段文字通过“剥开”“抽出”“嚼嚼”“吮吮”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把吮吸“茅茅针”茎的过程写得清楚生动,是抓住动作描写进行练笔迁移的好范例。可孩子们觉得自己没有这种经历,无话可写。这时,我展示出课前从家长那收集到的照片,有“田间插秧”“老家的‘宠物鸡’”“摘山果”……一张张生动有趣的照片,还原他们的农村生活体验,唤醒了他们的记忆,课堂沸腾起来。
  课后,我再问学生们喜不喜欢《麦哨》,他们争着抢着说“喜欢”“好想去吹一吹麦哨”“好想去看看那儿的美景”……由“不喜欢”到“喜欢”,这份情感的变化,源于课堂巧用“还原”要素,帮助他们真正地走进了乡村生活,感受到了丰收在即的那份喜悦,感受到了农村儿童的那份无忧无虑,那份自由自在。
  责任编辑 钱昭君
其他文献
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常常听到音乐教师们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抱怨:学生不懂得聆听音乐、不会欣赏音乐:无法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欣赏课不好上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本人通过三十多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类似史学研究的情境,引导学生以类似史学研究的方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搜集、分析、鉴别和提取有效信息,并通过师生的共同分析、探讨,以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它依据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它强调学生是“发现者”,激发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学习和实践活动,去发现规律,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学习能
乞巧文化是珠吉地区流传八百多年的民俗文化,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自发进行的一项民间活动,现在已成为广州市的一个品牌,每年都会举行大型的乞巧文化节活动。珠村被誉为中国乞巧第一村,珠村小学在这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当中,怎样让我们的地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扬与传承呢?怎样使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在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中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将其巧妙融入学校的育人之中呢?我就把这几年的实践和经验进行汇总和提升
今年,交通运输部修订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修订后的规范分为8个章节和5个附录,并将于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新规范的内容。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单位,班主任既是这一单位的领导者和施教者,又是这一单位的带头人和领路人。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得失,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学校的工作是车头
要在高中篮球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不仅要进一步创新发展篮球教学手段,更要有一系列的策略实施。这些教学策略主要包括篮球素养与核心素养的整合融合、核心素养带来的篮球教
广梧高速马安至河口段有2km多的桥梁位于岩溶发育地区,在进行桥梁基础设计时,针对不同的岩溶分布情况,采用了多种处理措施,成功完成了基础工程。本文以该项目为背景,总结岩溶地区
本文展示着我国当前陆上交通运输,包括公路和铁路的现状并介绍了两者的发展规划和远景,同时对今后开拓地下空间,高速轨道交通、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和汽车、特种列车及机车如何实现
一、激发阅读兴趣,增强阅读自信1.榜样感染,赏识激趣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好的榜样具有示范作用。根据儿童心理学的观点,小学生处在发展的阶段,具有模仿性和可塑性的心理特点,
以口风琴为载体,转变音乐课教与学方式,成为我教学实践的一个切入点。口风琴操作简单易上手,不存在音准的问题,教学方便,学生易学。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通过在三年级和六年级的教学实践,我逐步转变了教学行为,树立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同时也深深体会到自己的转变给学生带来的可喜变化。  变化一:让学生主动接受音乐  21世纪今天的学生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