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就业不稳定诱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为例。首先,对该校中职学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其次,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中职学生就业不稳定诱因,得出影响中职学生就业不稳定的因素体系。最后,从学生、家庭、企业、学校四个角度,提出解决中职学生就业不稳定问题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生;就业;不稳定
  一、中职学生就业现状
  学生就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生就业之后的前3个月,为职业适应期。第二个阶段是学生就业之后的6到24个月,为职业初期。第三个阶段是学生就业24个月之后的职业稳定期。针对中职学生就业不稳定的现象,对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的就业率和300名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调研。
  2011年到2015年,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但是,学生在就业之后的稳定性较差,职业适应期和职业初期离职的学生,占总人数的81%。中职学生就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就业率高。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11年至2013年,中职学生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而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学生2011年至2015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8%左右。第二,离职率高。调查表明,职业适应期和职业初期离职人数分别为51人和192人,占总人数的17%和64%,充分表明中职学生在职业适应期和职业初期离职率高的特点。第三,稳定性差。中职学生在职业适应期和职业初期不仅离职率高,而且在这两个阶段,学生频繁更换工作,没有稳定的工作。调查中发现,38%的中职学生在职业适应期和职业初期更换了2次工作或2次工作以上。能在第一份工作岗位上工作2年及以上的中职学生仅为19%,也充分暴露出中职学生就业稳定性差的特点。
  二、中职学生就业不稳定诱因分析
  来自学生、家庭、企业和学校的因素影响着中职学生就业的稳定性,这四个方面的因素组成了影响中职学生就业不稳定的因素体系。
  (一)学生因素。学生身心、期望过高、择业观念和职业规划是影响中职学生就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中职学生参加工作时的年龄大约在18岁至20岁之间。处于身体和心理的成长期,尚未形成成熟的思维能力,在面临就业选择时,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学生自我定位不清晰,期望过高,忽视自身能力实际,会影响学生对企业回报的满意度,从而影响就业稳定性。中职学生遵循“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再加上较大的就业压力,草率地选择第一份工作,以至于后期对工作的满意度下降。调查数据表明,86%的中职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这也是导致中职学生就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家庭因素。家长态度、家庭经济和对家人的依赖影响着中职学生的就业稳定性。调查表明57%的中职学生在就业上听从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然而,部分家长文化程度较低,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对当下就业形式的正确认识,在指导学生就业时,出现较多问题,从而使中职学生就业不稳定。另一方面,家庭经济的好坏,决定了家庭对学生就业帮助的大小,决定了学生经济负担的轻重,从而影响学生更换工作的心态。中职学生就业时,年龄偏小,对家人的依赖相对较大,35%的学生会选择离家较近的地方就业,工作地离家的远近与学生就业不稳定有着一定的关联。因此,家庭因素也是影响中职学生就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三)企业因素。薪酬福利、晋升机会、培养机制和企业文化都会影响学生就业稳定性。其中,薪酬福利是影响中职学生就业不稳定的核心因素。78%的中职学生认为企业给予的薪酬福利没有达到预期,导致中职学生对工作的满意度大大降低,产生离职的想法。29%的学生因为学历、专业资格证、专业技能等因素的不能得到提升,因而,寻求其他发展机会。企业缺乏完善的培养机制,缺乏对员工的长期培养计划,也使得学生的业务能力在入职后难以得到提升,影响学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从而影响公司对他们的考核,影响学生的薪酬福利。也有27%的学生认为,对企业管理制度、企业价值、企业精神等企业文化不认可是离职的重要原因。14%的学生认为,缺乏与企业领导层便捷的沟通渠道,是他们选择离职的重要因素。
  (四)学校因素。学校专业课程结构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不高、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和实习制度不完善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在对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进行调查的过程中32%的学生认为,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用不上或者用得比较少。43%的企业认为学校专业课的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实际生产结合不够紧密。此外,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也会影响学生就业稳定性。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开设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礼仪等课程。所有学生都制定过职业生涯规划。但是,其中92%的学生执行职业生涯规划一段时间后就放弃了。各门就业指导课程教师频繁变更,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缺乏专门的监督者,加上学生自身自觉性不强,使得学生职业规划难以实现,从而影响学生就业稳定性。最后,学校实习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学生缺乏必要的专业实践,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的40余个专业中,只有不到15个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过专业对口的工学交替。这也使得许多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最终影响学生的就业稳定性。
  四、中职学生就业不稳定应对策略
  中职学生就业不稳定,是因为学生、家庭、学校、企业等四个主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中职学生就业不稳定的问题,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家庭经济,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有利于学校招生就业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家庭、企业、学校互利共赢。
  (一)学生应对就业不稳定的可行策略。学生应对就业不稳定的可行策略。第一,学生应该认识到第一次就业的重要性,逐步树立“择好业,慎离岗”的新就业观,避免频繁更换工作导致时间和金钱的浪费。第二,学生正视自身实际能力,正确定位,降低对薪酬福利的预期,增强对工作的认可度,实现立足岗位成才的目标。第三,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设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制定阶段性的职业规划,为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第四,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周末和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历练自己,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二)家庭应对就业不稳定的可行策略。家庭应对就业不稳定的可行策略。第一,家长应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修养,加强就业政策法规的学习,加强对学生吃苦耐劳的磨砺教育,给予学生正确的就业指导。同时,家长应调整心态,避免将自身对工作的喜好强加给学生,使得学生对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影响就业稳定性。第二,保持家庭结构完整,营造和谐家庭关系,增加对学生的关怀,使学生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促进就业稳定。第三,家长应当主动与学校的加强沟通,了解并熟悉学校的实习管理制度,配合学校正确引导学生就业。
  (三)企业应对就业不稳定的可行策略。企业应对就业不稳定的可行策略。第一,企业设立合理的薪酬制度。提高新入职学生的工资待遇,建立基本工资与绩效奖励结合的体系。根据学生工作业绩、能力水平和工作年限,调整员工薪酬。第二,企业建立以工作业绩为核心的晋升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为新进员工提供更多的晋升渠道和机会。第三,企业为新进员工制定长期的个人培养计划,为学生熟悉企业业务和提升职业技能奠定基础。第四,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强化企业核心精神,优化企业工作环境,完善管理制度,使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四)学校应对就业不稳定的可行策略。学校应对就业不稳定的可行策略。第一,深化课程改革,调整专业课程设置。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共同开发适应市场需求,与生产实际相匹配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第二,优化职业指导课程的师资队伍,建立培养、考核机制。选派优秀的、有企业合作经验的教师从事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其次,给予职业指导课程教师更多的学习机会,如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了解企业的精神、企业制度、企业管理等企业文化,增强教师对行业、企业的认识,以便于日后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第三,充分发挥班主任作用,建立长期有效的就业指导体系和毕业生跟综体系。以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礼仪课程为基础,在学生入学初期,任课教师与班主任联动,指导学生设定符合实际的学习生涯计划和职业初期规划,班主任实时跟进,对学生学习生涯计划和职业初期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并指导学生实施调整不当的规划。第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一方面学校要优化校企合作,与优质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淘汰信用度差、待遇差的合作企业,增加专业对口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比重;另一方面聘请企业的专家、技术骨干到学校任教或开讲座,与学校教育教学相得益彰,保障就业的质量。第五,加强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实习制度。加强产学研结合,增加学生“工学交替”的机会。设立学生实习长效监督机制,加强对学生实习的考核,将学业目标和实习目标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稳定就业。第六,搭建家长、企业、学校三方互动平台,保障沟通渠道的畅通,使学生从实习到正式就业的具体情况呈现在家长、学校、企业面前,便于家长、学校、企业共同认识和解决学生就业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实现学生、家庭、企业、学校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 李丹,王娟.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稳定性的宏观因素及政策启示[J].劳动保障世界,2010(08):17~20
  [2] 高飞. 大学生职业生涯初期就业不稳定性影响因素及预警研究[D].天津大学.2013
  [3] 罗楚亮.就业稳定性与工资收入差距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4)
  [4] 张琦.对农民就业稳定性与波动性的理论探讨[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1)?
  [5] 李原.员工心理默契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J].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6)
  [6]熊明良, 孙健敏, 顾良智. 工作满意感, 组织认同与离职倾向关系实证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 1994 (6): 34-40
其他文献
摘 要:面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现代大学向职业教育发展的改革趋势,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从自身特点出发,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地方发展,推动社会发展,迅速开展并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对提高该类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缓解就业压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模式;创新人才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现实
期刊
摘 要:分析了烟台市企业职工维修电工人员构成情况和目前维修电工培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增强培训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企业职工;维修电工培训;有效培训方法  一、培训效果的现状  我校成人教育中心受烟台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委托,承担了烟台市维修电工班的培训及鉴定工作。从8月初开班,总共历时3个月的时间,一般于10月下旬进行了全省理论统考,并完成操作技能鉴定和论文答辩。我作为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一直积极
期刊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贫富差距也就拉大了。一般说来,城市、城镇多数家庭的孩子好像是“大小姐”“小少爷”,甚至“小王子”“小公主”,从小到大泡在蜜罐里,受父母和祖父母的溺爱;很少尝过生活的苦辛,几乎是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就买什么。而农村许多家庭生活不易;困难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在校普遍勤奋努力,但也感受压抑。造成这些心理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毋庸讳言,来自于可支配费用
期刊
摘 要: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5-2014年河北省发表的18,801篇文献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河北省高校科研产出的时间、机构、学科和期刊分布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河北科研竞争力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河北省;高校;科研产出;文献计量学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以下简称WoS)数据库,包括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陈家祠广场拆迁案例来分析当前地方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网络舆情治理观念落后,网络舆情监管不到位,网络舆情治理法制环境不健全。最后分别从思想、技术、媒体和制度四个层面提出了政府网络舆情治理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网络舆情;地方政府;舆情治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4年7月21日发布了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广播电视事业的几次深化改革,使得各类广播电视类节目层出不穷,有人说,广播电视节目的文化可以说就是“主持人文化”。好的广播电视节目和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主持人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也来自节目的影响力。比如《中国好声音》成全了华少的快语速;《快乐大本营》呈现了谢娜的无厘头;而《杨澜访谈录》也显现了杨澜的知性与豁达。  关键词:绵里藏针;知性;温和  访谈节目的魅力源自话语的吸
期刊
摘 要:目前,随着大学热、普高热的一度升温,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以下一般简称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日见低下,中(高)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进了职业学校,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这些在普教过程中大多数是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  关键词:职业学校;职校生;心理探究  一、中等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化标准》对我国中小学校长的角色进行了重新思考,笔者认为,在校长专业化的背景下,校长应该是一名教育者、管理者、领导者,同时也是一名学习者。  关键词:校长角色定位;教育者;管理者;领导者;学习者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里斯基曾经说过:“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由此可见,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而校长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校长的专业化是一
期刊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大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均在7.5%以上。但是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至今并未实现彻底性转变,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益的粗放特征仍然十分明显。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仅降低经济效益,而且危害生态环境。  关键词:空气能;生态;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  一、空气能热水器简析  空气能热水器,也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把空气中的低温热量吸收进来
期刊
摘 要:电力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资金风险防范能力,同时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及企业的长远发展都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本文拟通过全过程控制手段,通过有效的监督、预警、考评体系提升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  关键词:电力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管理  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开始“三集五大”建设,财务集约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