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药物终止早孕的临床观察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wei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应用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终止早孕,观察其流产效果、出血时间及副反应等。方法 来本院门诊要求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148例随机抽取服药并按时接受随访。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完全流产者孕囊排除时间明显缩短(P<0.01),药物流产后出血天数明显缩短(P<0.01)。结论 复方米非司酮同单方米非司酮相比,可以缩短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加快孕囊的排出,可提高药物流产的安全性与可接受性,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4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082-01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米索)终止早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国内市场上常见为单方米非司酮片,本研究应用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终止早孕,观察其流产效果、出血时间及副反应等,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及优势。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来本院门诊要求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148例,年龄22岁~40岁,平均年龄(30.12±4.98)岁。孕龄36d~49d,无使用米非司酮及米索的禁忌症。
  1.2 用药方案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米非司酮首次剂量50mg,后每次剂量25mg,2次/d,均空腹服用,第3日晨服米非司酮后1h服米索600mg;观察组76例,晨空腹服复方米非司酮,服药后禁食1h,1片/次,1次/d,连服2d,第3天晨空腹服米索600mg。
  1.3 观察项目及随访
  两组对象服米索后在医院由专人负责观察6h以上,详细记录出血及孕囊排除情况,并于孕囊排除后第8天、第15天及第1次月经复潮时复诊。用米索后8天未见孕囊排出者给予手术终止妊娠。孕囊排除后出血≥15d,则行B超检查,以确定宫内有无残留,查找出血原因。因药物流产不全或药物流产失败而刮宫者,宫腔刮出物用4%甲醛固定,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1.4 流产效果评价
  1.4.1 完全流产
  用药后可见完整孕囊排除,或未见孕囊排除,经B超检查证实宫腔内孕囊消失,尿妊娠试验阴性,出血自然停止,未经手术干预自然转经者。
  1.4.2 不全流产
  服药后孕囊排除,因出血过多或出血时间≥15d施行清宫术,刮出物经检查可见蜕膜或绒毛组织者。
  1.4.3 失败
  服药后观察8d孕囊尚未排出,B超证实宫内有孕囊,胚胎发育或停止,需手术终止妊娠。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用q检验(Newman Keuls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显著性水平。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完全流产率
  对照组中71例见孕囊完全排出,完全流产率为98.61%(71/72),不全流产率为1.39%(1/72),此1例行清宫术,刮出物病理结果为退变蜕膜组织。观察组中74例见孕囊完整排出,完全流产率为97.37%(74/76),不全流产率2.63%(2/76),2例均行清宫术,1例病理结果为退变蜕膜组织,1例是退变绒毛和蜕膜组织。两组比较,完全流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孕囊排出时间
  孕囊排出时间从服用米非司酮开始计时至孕囊排出。与对照级(58.69±1.18)h比较,观察组完全流产者孕囊排出时间(49.79±1.03)h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
  2.4 药物流产后出血天数
  对照组完全流产者出血天数(16.48±1.21)d与观察组(10.57±1.45)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2.5 转经情况
  完全流产者复潮时间对照组(32.30±1.55)d与观察组(29.50±0.51)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6 副反应
  两组对象服药后部分出现恶心、呕吐、乏力、下腹痛、皮疹等副反应,一般程度较轻,不需处理。副反应发生比例对照组18.06%(13/72)与观察组11.84%(9/7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终止早孕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过多过长仍未能很好解决。研究显示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过长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流产药物的剂量、用法、个体差异、胚囊的大小及生育史等。研究发现绒毛或滋养细胞残留[2],变性的蜕膜组织部分复活并残留是上述多种因素导致药物流产出血时间过长的病理基础。还有研究发现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过长与宫腔内蜕膜组织排出缓慢并存在子宫内膜的修复障碍有关,另外米非司酮的抗雌激素活性可能一方面影响药物流产后子宫内膜修复,另一方面使子宫的敏感性降低,减弱子宫对前列腺的敏感性,使蜕膜不易排出而滞留宫腔,导致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长。
  双炔失碳酯是A环失碳甾体的代表,其有较弱的雌激素活性及较强的抗雌激素能力,曾用为紧急避孕药,具有抗孕酮活性,能够抑制卵泡发育,延迟排卵,有溶黄体和促使子宫内膜早衰的作用,对绒毛及蜕膜细胞有直接的损伤作用。新的研究发现双炔失碳酯与米非司酮在人体有协同抗早孕的作用,与米非司酮相比,两者联合应用具有更强的促人早孕蜕膜和绒毛组织结构变性的作用,坏死及细胞凋亡的程度更严重,且可以减少蜕膜细胞雌激素、孕激素受体比例失衡,发挥雌激素作用,促进子宫内膜的同步增殖,减少子宫内膜不规则剥脱的发生。
  本研究观察组中所采用的复方米非司酮(紫韵)的组方成分为:30mg米非司酮+5mg双炔失碳酯,与国内现有的单方米非司酮片相比,剂量由原来的150mg下降至每人60mg,在米非司酮剂量下降60%的情况下,两组完全流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完全流产者孕囊排除时间明显缩短(P<0.01),药物流产后出血天数明显缩短(P<0.01),提示复方米非司酮单方米非司酮相比,在促进绒毛及蜕膜细胞等妊娠残留组织的坏死与脱落方面有更大的优势,可以缩短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加快孕囊的排出,可提高药物流产的安全性与可接受性,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刘芳,于俊荣.双酯抗生育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生殖医学杂志,2000,9(5):310-314.
  [2]孙朝霞,陈浩宏,游根娣等.双炔失碳酯对离体黄体、蜕膜和滋养层细胞的影响[J].生殖与避孕,1999,19(4):220-225.
其他文献
针对电站锅炉具有大惯性、大纯滞后、强干扰等特点,采用最小二乘和相关系数辨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系统数学模型;构造带前馈的串级控制器调节主蒸汽温度,控制器外环采用阶梯式广义
【摘 要】 目的:对创面湿润疗法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的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从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传统的盐水纱布湿敷治疗,观察组采用创面湿润疗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和形态综合的高分辨率影像建筑物提取方法。主要研究的是基于高分辨率影像多尺度分割的面向对象人工地物分类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提取房屋,实现房屋位置、范围的初步自动化提取。最后,对提取的地物图斑的精确边界利用Hough变换提取直线边缘轮廓线,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轮廓拟合和制图综合,从而得到规则的、方形组合的建筑物形状信息。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中80例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给予护理的同时进行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分析对于患者的护理措施效果,总结经验。结果:40例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平均恢复时间为13.5±1.6天,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临床的治愈率
建立了时间多尺度与空间多尺度兼顾的离散元与有限元耦合的时空多尺度计算模型,并推导了基于元/网格动量传递的力学和动力学参变量的过渡算法,实现了离散元与有限元耦合过渡区内
GIS与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是大型企业和部门开发信息系统软件,提高信息化程度的很好思路。本文介绍了某部基于GIS的通信资源信息管理平台软件的设计思路,主要功能实现方式,应用情况,并对存在不足提出了改进的设计。
针对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的焦面板,提出了几种球面投影算法,并进行了数学建模和精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有效地控制球面上孔群近似均匀分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云计算作为医疗数据挖掘平台可以有效地解决医疗实时记录和存储问题,也为医疗数据的分析提供支持。本平台结合Hadoop以及应用容器引擎Docker进行设计
863课题“近景目标三维测量技术”中,扫描仪极坐标系统如何向当地坐标系统转换是系统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课题中涉及到多个坐标系统,本文提出一种多坐标系统转换方法,通过建立起多个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关系,最终实现扫描仪坐标系统向当地坐标系统转换。实验结果表明,转换方法可靠,可满足系统精度要求。
阿右旗苁阳酒业公司经理李文军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出生于1961年.这片荒凉贫瘠得令人叹息的土地,承载沧桑的山丘沟壑,印满了他求索的足迹.多年前,他开办过煤矿,搞过运输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