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使原生态课堂成为主流。那么,对于语文课堂来说,还原语文“说”的本色,让学生“开口”讲话,仍然是我们语文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把“说”与读、写并行对待,采取积极措施,使学生的“说”得到有效训练和提高。
一、鼓励学生有敢说的勇气
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例如:“你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你真爱动脑筋。”“你说得棒极了。”等等。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拨,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哪怕声音再轻,说得再离谱,我也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比如,当敢说者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把复述、模仿的机会让给怕发言者,并给予鼓励:“你也说得很好。”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再如,课中对于那些较简单的问题,我把说话的机会也让给怕发言者,并及时鼓励:“你答得非常正确,很有进步。”当有的学生回答错了,我就随机应变:“你能大胆发言了,虽然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已有进步了,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回答正确。”对于刚入初中的孩子来说,老师能表扬他鼓励他,他会觉得非常开心,非常光荣,由此会增加说的勇气和信心。
二、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
中学时代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时代。学生们的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好奇心,并加以正确诱导,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在学习《长征》时,我设计这样的问题:“长征途中,红军共蹚过24条河,翻越18座高山,每天面临的不仅是恶劣的环境,还有敌机在头顶盘旋,有几十万敌军在围追堵截。看完了影视片段,你想说句什么话吗?”
生:红军靠双脚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真了不起!
生:我很佩服红军战士!
生:真不敢想象,这么多困难红军都战胜啦!
师:是啊,如果一支队伍能紧紧地团结起来,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成,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
生:所以,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时候,战士们都非常勇敢地冲在前边,13根铁索丝毫没有挡住他们前进的步伐。
师:团结的集体一定能取得胜利,红军就是这样一支特别能团结的队伍!当年的长征路上困难重重,红军既要跋山涉水,又要对付国民党从空中到地面的围追堵截,但我们的红军战士怕不怕?
生:不怕。
要让学生由“听众”变成“演员”,由被动接受的“容器”变成主动获取的“探索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究心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良好素质。
三、启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创造性思维都是在提出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因此营造积极思维的问题环境便成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的指导工作,重点应该放在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景上,而不是在设计问题本身上,应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巧设疑问,以趣激疑,以问设疑,以疑导思。例如,学完《长征》后,我设计这样的问题:“学了这篇文章后,同学们能设计出什么样的问题呢?”学生经过思考,设计出如下问题:
1.长征留给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那就是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内涵,值得我们永远流传呢?
2.毛泽东主席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革命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在长征途中还写下了许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想一想:毛主席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关于长征你还想知道什么?
课堂上让学生大胆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听说读写都重要,这是叶老一贯强调的,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决不可偏废。只要教师端正态度,真正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出发,学生就能在课堂上出口成章,尽显风采。
(责任编辑韦淑红)
一、鼓励学生有敢说的勇气
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例如:“你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你真爱动脑筋。”“你说得棒极了。”等等。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拨,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哪怕声音再轻,说得再离谱,我也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比如,当敢说者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把复述、模仿的机会让给怕发言者,并给予鼓励:“你也说得很好。”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再如,课中对于那些较简单的问题,我把说话的机会也让给怕发言者,并及时鼓励:“你答得非常正确,很有进步。”当有的学生回答错了,我就随机应变:“你能大胆发言了,虽然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已有进步了,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回答正确。”对于刚入初中的孩子来说,老师能表扬他鼓励他,他会觉得非常开心,非常光荣,由此会增加说的勇气和信心。
二、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
中学时代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时代。学生们的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好奇心,并加以正确诱导,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在学习《长征》时,我设计这样的问题:“长征途中,红军共蹚过24条河,翻越18座高山,每天面临的不仅是恶劣的环境,还有敌机在头顶盘旋,有几十万敌军在围追堵截。看完了影视片段,你想说句什么话吗?”
生:红军靠双脚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真了不起!
生:我很佩服红军战士!
生:真不敢想象,这么多困难红军都战胜啦!
师:是啊,如果一支队伍能紧紧地团结起来,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成,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
生:所以,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时候,战士们都非常勇敢地冲在前边,13根铁索丝毫没有挡住他们前进的步伐。
师:团结的集体一定能取得胜利,红军就是这样一支特别能团结的队伍!当年的长征路上困难重重,红军既要跋山涉水,又要对付国民党从空中到地面的围追堵截,但我们的红军战士怕不怕?
生:不怕。
要让学生由“听众”变成“演员”,由被动接受的“容器”变成主动获取的“探索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究心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良好素质。
三、启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创造性思维都是在提出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因此营造积极思维的问题环境便成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的指导工作,重点应该放在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景上,而不是在设计问题本身上,应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巧设疑问,以趣激疑,以问设疑,以疑导思。例如,学完《长征》后,我设计这样的问题:“学了这篇文章后,同学们能设计出什么样的问题呢?”学生经过思考,设计出如下问题:
1.长征留给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那就是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内涵,值得我们永远流传呢?
2.毛泽东主席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革命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在长征途中还写下了许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想一想:毛主席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关于长征你还想知道什么?
课堂上让学生大胆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听说读写都重要,这是叶老一贯强调的,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决不可偏废。只要教师端正态度,真正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出发,学生就能在课堂上出口成章,尽显风采。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