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阅读活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5ete346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心灵人格有重要作用,社会各方面已形成共识,但现实中的许多做法,仍值得各界的探讨。下面,就阅读的视角、角色、空间做一下探讨。
  一、阅读活动中的视角定位
  多年来,语文教育习惯于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肢解禁锢学生的审美评价想象,总试图“通过少数经典范文的反复嚼烂,让学生举一反三,读懂天下所有文章。”对于语文教育的弊端,清华大学附中的一位特级教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语文课正逐渐变成一门纯粹的技术课,语文教育正在异变为一项纯粹的技能培训和手艺磨练课。抽象意义上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在文山题海中跋涉,是阅读一直难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
  语文学习与做其他事情一样都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阅读教学不应是“深坑洞”,更应是“广积粮”,阅读量不够,感性认识不足,哪来理性的飞跃。阅读本质不是技能训练,而是通过在大量的以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点燃学生的感知想象思考创造,照亮学生的心灵、释放生命的力量”。
  二、阅读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目前阅读活动的生态环境很不理想,普遍存在“主客颠倒”。学生应是阅读课的主人,教师只是组织者、协调者。阅读课上教师总是扮演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和终极裁判官的角色。
  近年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通过专职教师、专用教材、固定场所传授知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的认识活动主要是“掌握”而不是“发现”,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仍然限定在“传授——接受”的模式内,致使我们的教学严重轻视实践、发现、探索、体验、感悟等活动。
  阅读活动的核心是自主性,之所以特别强调自主意识,是因为观念意识是知道人们实践行为的基础,只让学生懂得答案、技巧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体验內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自己学习的个人观念体系。学生有了很强的自主阅读意识,就会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适时创设一种专题阅读的情境,强化学生自我意识。在传统教学中对学习态度的培养,往往采用教师、家长的督促检查奖罚的方法,使学生感到外力胁迫而产生勉强阅读学习的态度,从而不能主动地参与过程。阅读活动要创设一种类似专题科学探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主动阅读、探索、发现、体验,对大量的语言信息的搜集、分析、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创造力。这种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上的,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这种创设专题情境的阅读活动更关心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也讲求方法技巧,但更关注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力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我眼中的美国小学教育》中所叙述的:美国的小学老师给小学生布置类似“叙述自己的国家”“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责任该由谁承担”“假如你是罗斯福总统的安全顾问,你该怎么办”“叙事自己国家的文化”等令大人都无从下手的作业。其目的很明显:通过学生的大量阅读,查找资料来认识体验,而答案的本身并不重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也应该从中得到一点启示吗?
  这种阅读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不是不管,而是在整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表现在导在活动前,引在活动中,评在活动后。指导的形式不是直接明示,而是间接暗示,教师适时适当指导是举足轻重的,这有利于学生在教师高质量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阅读活动的空间定位
  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课程学习,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具有明显的封闭性。阅读活动呈开放学习态势,渗透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家庭,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处处留心皆学问”。也正因为这种形式的改变,学生必须会突破原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学生定会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开放性的阅读改变的不仅仅是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社会化生活化的活动将成为阅读活动空间的新内容。学生一旦冲破了空间的桎梏,就如鱼得水,如鸟归林,会焕发出满腔热情,用他们拓宽的大视野去审视海阔天空的大世界,去体验复杂有序的生活真谛。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我们的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撬地球的“支点”。
其他文献
低年级学生无论是写一句话或是写短文,都经常出现句子不完整的错误,为了帮助学习正确的省略主语和正确的使用代词,把句子的意思表达清楚,我从一年级开始就进行句子的指代教学。  先讲正确地省略主语,(“主语”这个词不用直接提出来。)例如,《秋天》一文中有这样的一句:“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我先问学生:“这个大句子里有几个小句子?”学生回答:“有三个小句子。”我接着问:“
期刊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重在兴趣,开发幼儿的智力。《纲要(试行)》突出强调了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应以萌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为主要目标,克服了传统科学教育只重视科学知识传授的弊端。强调通过幼儿的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幼儿自由探索,培养好奇、好问、乐于尝试的愿望。这是站在人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的新要求。坚持通过科学教育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情感和探究科学的欲望,使他们获得一定
期刊
一、音乐启蒙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一)音乐启蒙教育能促进幼儿想象、联想、思维能力的发展  人类最缺乏的能力是想象。音乐相比文字、图片等更能给幼儿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优美的音乐可以给幼儿提供想象的宇宙,任由幼儿的思维四处蔓延。舒缓的音乐开始了,幼儿能想象出潺潺的小溪;紧张的音乐响起了,幼儿能想到马上会有紧张的事情发生。  (二)音乐启蒙教育能促进幼儿品德教育的发展  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可
期刊
亲身经历了2002年的席卷全国的教育改革,那次改革被称为是“头脑暴风雨”式的改革。  那时候,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涌现,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也渐行渐远,新陈代谢的速度是如此的迅猛,使我们不免有目不暇接,手足无措的感觉。我们我们虔诚地聆听各位“教授”和“专家”的指导、讲座,我们认真阅读领会各种“纲要”“规划”的精神和要求,我们发现从前运用的方法和模式有许多是错的,我们感到了空前的无助和无力——这些都是课程
期刊
莞城建设小学在办学理念“力行·立美”的指引下,秉承“努力行动,建设立美”的校训,以“健心”“立美”为主题特色教育,全力推进安全文明,将安全文明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各个领域中,不断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防控体系、教育体系,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安全管理水平,为学生创造了安全、文明、美好、健康的成长环境。我校特别重视学校“三防”建设,做好安全基础保障。  一、强化“人防”意识,落实安全责任  落实人防、物防、
期刊
在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利用学生成长环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主题。对于在农村出生、成长的孩子,抓住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结合学生的生长环境及科学学科特点,作出以下尝试。  一、积极创设情境,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新的教育形式下,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在不同的知识和实践领域内进行思考的能力。在科学教学中,要想真正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仅凭老师灌输一
期刊
陶冶教育是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教育方法,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人的影响深刻而持久。  为师者抱怨学生难教:终日苦口婆心地唠叨,为什么收不到效果?如今的学生,已不愿意面对老师单调的理论灌输,如果创设情境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感悟到某个问题的答案,懂得其中的道理,就会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陶冶教育在新形势下应运而生。  一、爱心陶冶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
期刊
为解决初中升学问题、展现我校艺体特长特色、实现更多孩子的大学梦想,我校今年起招收高中预科班。预科班针对的是初中九年级在校学生中有意愿来我校就读艺体特长的同学,目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自任预科班政治教师以来已有一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的教学工作给我带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收获,无论从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上都带来了转变。其中许多启示,是过去三年教学中未曾领悟的,也帮我解决了许多教学中的“顽疾”。  
期刊
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体会到:有的学生虽然能做到仔细观察,有了丰富的生活素材,积累了不少词汇,但不知如何表达。因此,我把表达能力的培养作为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那么,该怎样提高学生作文的表达能力呢?我用的是:“读、写、议、改”的教学方法。  一、读写结合,培养表达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学时,有目的
期刊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成年人的主体,其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的“战略工程”,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希望工程”,是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实现“中国梦”和培育新一代人才的“基础工程”。  但在现今社会中,出现了一些令人痛心疾首的现象:道德滑坡、世界观颠倒、人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