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妹属蛇,今年是她的本命年。医科大学七年本硕连读,临近毕业,终于签下京城一家三甲医院,留京了。全家人高悬的心,忽地着了地。工作落定,刚想要为她热烈庆祝一番,千里之外,小姨“圣旨”到:“大女,抓紧给你妹找男朋友!这事儿就交给你了!”
相亲,到哪里去相呢?为子女找对象,不仅是个力气活,更是个技术活。且不谈小姨这样鞭长莫及的家长,即便是生长在当地、关系盘根错节的父母,能从老亲戚、老同学、老同事、老邻居、老牌友里发掘到的“资源”也很有限。
北京的中山公园,坐落在天安门西侧,与故宫一墙之隔。公园北侧的那片古松林里,有一个著名的“相亲角”。每周四、日下午的两点到六点,这里都挤满了为自家孩子找对象的父母,场面颇为壮观。
古松林下的小道旁,家长们自带小马扎,密密麻麻地或坐、或立,待婚儿女的个人信息,被写在一张A4大小的白纸上。那些摆在地上的纸片,就像一份份小简历,待婚者的年龄、身高、体重、户籍、住房、职业等信息一目了然,但有关其性情、爱好的描述则鲜有涉及。且放眼望去,北京户口、住房、金饭碗(国企、央企、公务员、事业单位)几乎成为“相亲标配”,缺少这几大件的家长,多少有些底气不足。
在这个相亲大集会中,本地人、待嫁女,占据着绝对多数的席位。父母手中的资料里,拥有北京户籍、高学历、好工作的女孩比比皆是。一路看过去,很是令人讶异,如此多的优秀女青年,为何都没遇到心仪的那个他(她)?更让人有些恍惚,虽然是父母在替孩子相亲,可颇有点入市做买卖的味道。
其实,不只在北京中山公园,这类父母替子女找对象的“相亲角”,还出现在北京的天坛公园、紫竹院公园、玉渊潭公园,天津和平区的中心公园,杭州的黄龙洞圆缘民俗园、万松书院,以及上海人民公园等许多人口密集分布的地域。用复旦大学副教授孙沛东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心情迫切的“白发相亲”群体。从2007年9月起,这位社会学博士带着她的学生,对上海人民公园的“相亲角”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田野调查,共对43位父母进行了深度访问。彼时,她刚完成自己的博士学业,从广州来到上海,任教于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
在她眼中,这些在人民公园为子女相亲的父母,“面容疲惫,心事重重,沐雨栉风,却气节不倒,口风强硬,决不让步”。寥寥数笔,为儿女婚事操碎了心的家长模样,跃然眼前。可是,当原本私密的婚恋,被放到公共平台后,户籍、学历、住房等个人信息就变成了相亲的筹码,供陌生人品头论足。由此生发出的婚恋,还会有多少甜蜜的悸动?
在上海人民公园,这批“白发相亲”的家长中,有不少就是当年返城的知青。在孙沛东的访问对象里,70%属于“知青一代”。他们的个人生活,实际上一直隐匿在时代的洪流下,恋爱婚姻不谈感觉,工作岗位服从分配。当社会转型带来的市场化浪潮,把他们所长久依赖的计划经济体制击溃,又亲身感受到政府从公共领域逐步退出后带来的迷惘,他们所经历的震荡不只在身,更在心。
因此,这批家长会更加在意儿女的婚事。换句话说,他们会更为期待,子女不要在婚姻问题上吃亏受苦,并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筛选、把关,给下一代挑选到更优秀的配偶。
“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焦虑。”孙沛东在《谁来娶我的女儿》一书中写道,“‘白发相亲’的实质,是‘毛的孩子们’试图帮助‘邓的一代’解决婚恋难题。两代人有各自的怕与爱。”
户口、住房、职业、收入、婚史、外貌,甚至属相,都是父母们看重的硬指标,在他们熟练的试探、盘问和讨价还价中,“相亲角”俨然成为极富理性交易行为的自由市场。通过你来我往的交谈,父母们心里头盘算起小九九,竭尽所能的,让自己的儿女跻身更具竞争力,条件更优越的未婚人群。
学历是硕士的,不能找本科的;本地户籍的,不能找外地的;收入一万的,不能找五千的;工作在央企的,不能找做自由职业的。儿女条件优越,父母被众星捧月;儿女普通平凡,父母面前也门可罗雀。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婚房的父母,几乎不敢来为儿子相亲,内心深处,恐怕还有着深深的自卑和愧疚感。“相亲角”的家长们,将一句老话体现得淋漓尽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未来的女婿或儿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高攀不成,但也低就不得,一方面充满渴望,一方面又满腹愤懑,父母们正劳心费力地为孩子们寻找着天造地设的“刚刚好”或“更加好”。这种心态,在某种程度上加速着社会阶层的凝固。当年轻人仅凭自身努力,获得改变与成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时,婚姻,很可能成为父母为子女选择的一条捷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
有不少儿女,对父母在公园替自己相亲的做法,采取了默许但不支持的态度。他们说,相亲可以帮忙,但婚姻决不能包办。当然,还有一些激烈反对,或毫不知情的。毕竟这个年代,能够完全左右子女婚恋的家长已不太多。年轻人,始终还是很在乎感觉,看重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然而,当父母为你端上桌的饭菜,只有萝卜和白菜,而你的食量也只够吃掉其中一份时,你的选择,亦只能有三种:一、萝卜。二、白菜。三、什么也不吃。想吃肉丸子?对不起,有本事自己做,饭桌上没有。
相亲也是同理。当父母为你挑选了相亲对象,你可以谈感觉,可以看缘分,也可以拒绝。但只要同意见面、闲聊,乃至进一步发展,你的交往对象,或者说未来的另一半,终究圈定在这些经过精挑细选,与你条件匹配、身价相当的A角或B角中。外形相配,收入相当,经历相近,背景相似。这样的搭配当然不差,只是,那些有风险但也颇有魅力的可能性与不确定,不会出现在你的人生选项中。
那么,是不是处处般配的“门当户对”,就能收到父母们想要的效果呢?未必。在孙沛东对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长达10个月的田野调查中,她能指名道姓说出来的成功相亲者只有一对,能清楚转述的成功案例也只有两对。
用经济学来分析婚姻与爱情,首创于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他的《家庭论》一书,把微观经济分析的领域,扩大到婚姻和家庭。贝克尔认为,不同性别所造成的专业化优势,可以通过家庭契约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看到,生意上成功的男人与漂亮妩媚的女人结婚;受过高等教育的男人与温柔而有教养的女人结婚;事业型女人则与家庭型男人结婚。
根据贝克尔的分析,在“两个收入能力差别较大的人之间结婚的概率较大,因为其中存在着有报酬的工作和家庭生产的互补”。互补性,使结婚成为了一个双赢的方案,对男性对女性均如此。1992年,贝克尔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但在房价、物价高企,医疗、教育费用昂贵的今天,人们显然更加倾向于寻求强强联合的婚姻。公共资源分配的不合理,促使无数年轻人背井离乡外出求学;而学成毕业后,他们中的许多人,游弋在工作与故乡之间,想走走不了,想留留不下。与此同时,新婚姻法、新国五条的陆续颁布和实施,客观上并未起到保护、鼓励婚姻稳固的作用,反而将生活刚需品与家庭纽带、经济阶层紧密相连。最终导致的,自然是婚姻关系的异化和愈发庞大的相亲潮。
当婚恋披上了市场交易的白纱,理想的姻缘,会更难牵进现实。现在,我基本打消了在公园“相亲角”为表妹找对象的念头。
从相识、相知、相爱,最后走入婚姻,两个人互敬互爱,合得来,谈得拢,才能把长长的一辈子过得有滋有味。当然,相亲行为本身并没有错,它是社会为有缘人创造相遇机会的一种方式,它由来已久,并在不同时代以不同的形象存在。但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人与人之间缔结的婚姻,终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计算公式,而是饱含着真诚、关怀、依恋、宽容等种种复杂体验的悠长过程。如果相亲变成了条件堆砌的理性市场交易,那么由此组建的家庭,恐怕也难以成为带给人温暖和安慰的港湾。
相亲,到哪里去相呢?为子女找对象,不仅是个力气活,更是个技术活。且不谈小姨这样鞭长莫及的家长,即便是生长在当地、关系盘根错节的父母,能从老亲戚、老同学、老同事、老邻居、老牌友里发掘到的“资源”也很有限。
北京的中山公园,坐落在天安门西侧,与故宫一墙之隔。公园北侧的那片古松林里,有一个著名的“相亲角”。每周四、日下午的两点到六点,这里都挤满了为自家孩子找对象的父母,场面颇为壮观。
古松林下的小道旁,家长们自带小马扎,密密麻麻地或坐、或立,待婚儿女的个人信息,被写在一张A4大小的白纸上。那些摆在地上的纸片,就像一份份小简历,待婚者的年龄、身高、体重、户籍、住房、职业等信息一目了然,但有关其性情、爱好的描述则鲜有涉及。且放眼望去,北京户口、住房、金饭碗(国企、央企、公务员、事业单位)几乎成为“相亲标配”,缺少这几大件的家长,多少有些底气不足。
在这个相亲大集会中,本地人、待嫁女,占据着绝对多数的席位。父母手中的资料里,拥有北京户籍、高学历、好工作的女孩比比皆是。一路看过去,很是令人讶异,如此多的优秀女青年,为何都没遇到心仪的那个他(她)?更让人有些恍惚,虽然是父母在替孩子相亲,可颇有点入市做买卖的味道。
其实,不只在北京中山公园,这类父母替子女找对象的“相亲角”,还出现在北京的天坛公园、紫竹院公园、玉渊潭公园,天津和平区的中心公园,杭州的黄龙洞圆缘民俗园、万松书院,以及上海人民公园等许多人口密集分布的地域。用复旦大学副教授孙沛东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心情迫切的“白发相亲”群体。从2007年9月起,这位社会学博士带着她的学生,对上海人民公园的“相亲角”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田野调查,共对43位父母进行了深度访问。彼时,她刚完成自己的博士学业,从广州来到上海,任教于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
在她眼中,这些在人民公园为子女相亲的父母,“面容疲惫,心事重重,沐雨栉风,却气节不倒,口风强硬,决不让步”。寥寥数笔,为儿女婚事操碎了心的家长模样,跃然眼前。可是,当原本私密的婚恋,被放到公共平台后,户籍、学历、住房等个人信息就变成了相亲的筹码,供陌生人品头论足。由此生发出的婚恋,还会有多少甜蜜的悸动?
在上海人民公园,这批“白发相亲”的家长中,有不少就是当年返城的知青。在孙沛东的访问对象里,70%属于“知青一代”。他们的个人生活,实际上一直隐匿在时代的洪流下,恋爱婚姻不谈感觉,工作岗位服从分配。当社会转型带来的市场化浪潮,把他们所长久依赖的计划经济体制击溃,又亲身感受到政府从公共领域逐步退出后带来的迷惘,他们所经历的震荡不只在身,更在心。
因此,这批家长会更加在意儿女的婚事。换句话说,他们会更为期待,子女不要在婚姻问题上吃亏受苦,并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筛选、把关,给下一代挑选到更优秀的配偶。
“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焦虑。”孙沛东在《谁来娶我的女儿》一书中写道,“‘白发相亲’的实质,是‘毛的孩子们’试图帮助‘邓的一代’解决婚恋难题。两代人有各自的怕与爱。”
户口、住房、职业、收入、婚史、外貌,甚至属相,都是父母们看重的硬指标,在他们熟练的试探、盘问和讨价还价中,“相亲角”俨然成为极富理性交易行为的自由市场。通过你来我往的交谈,父母们心里头盘算起小九九,竭尽所能的,让自己的儿女跻身更具竞争力,条件更优越的未婚人群。
学历是硕士的,不能找本科的;本地户籍的,不能找外地的;收入一万的,不能找五千的;工作在央企的,不能找做自由职业的。儿女条件优越,父母被众星捧月;儿女普通平凡,父母面前也门可罗雀。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婚房的父母,几乎不敢来为儿子相亲,内心深处,恐怕还有着深深的自卑和愧疚感。“相亲角”的家长们,将一句老话体现得淋漓尽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未来的女婿或儿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高攀不成,但也低就不得,一方面充满渴望,一方面又满腹愤懑,父母们正劳心费力地为孩子们寻找着天造地设的“刚刚好”或“更加好”。这种心态,在某种程度上加速着社会阶层的凝固。当年轻人仅凭自身努力,获得改变与成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时,婚姻,很可能成为父母为子女选择的一条捷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
有不少儿女,对父母在公园替自己相亲的做法,采取了默许但不支持的态度。他们说,相亲可以帮忙,但婚姻决不能包办。当然,还有一些激烈反对,或毫不知情的。毕竟这个年代,能够完全左右子女婚恋的家长已不太多。年轻人,始终还是很在乎感觉,看重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然而,当父母为你端上桌的饭菜,只有萝卜和白菜,而你的食量也只够吃掉其中一份时,你的选择,亦只能有三种:一、萝卜。二、白菜。三、什么也不吃。想吃肉丸子?对不起,有本事自己做,饭桌上没有。
相亲也是同理。当父母为你挑选了相亲对象,你可以谈感觉,可以看缘分,也可以拒绝。但只要同意见面、闲聊,乃至进一步发展,你的交往对象,或者说未来的另一半,终究圈定在这些经过精挑细选,与你条件匹配、身价相当的A角或B角中。外形相配,收入相当,经历相近,背景相似。这样的搭配当然不差,只是,那些有风险但也颇有魅力的可能性与不确定,不会出现在你的人生选项中。
那么,是不是处处般配的“门当户对”,就能收到父母们想要的效果呢?未必。在孙沛东对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长达10个月的田野调查中,她能指名道姓说出来的成功相亲者只有一对,能清楚转述的成功案例也只有两对。
用经济学来分析婚姻与爱情,首创于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他的《家庭论》一书,把微观经济分析的领域,扩大到婚姻和家庭。贝克尔认为,不同性别所造成的专业化优势,可以通过家庭契约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看到,生意上成功的男人与漂亮妩媚的女人结婚;受过高等教育的男人与温柔而有教养的女人结婚;事业型女人则与家庭型男人结婚。
根据贝克尔的分析,在“两个收入能力差别较大的人之间结婚的概率较大,因为其中存在着有报酬的工作和家庭生产的互补”。互补性,使结婚成为了一个双赢的方案,对男性对女性均如此。1992年,贝克尔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但在房价、物价高企,医疗、教育费用昂贵的今天,人们显然更加倾向于寻求强强联合的婚姻。公共资源分配的不合理,促使无数年轻人背井离乡外出求学;而学成毕业后,他们中的许多人,游弋在工作与故乡之间,想走走不了,想留留不下。与此同时,新婚姻法、新国五条的陆续颁布和实施,客观上并未起到保护、鼓励婚姻稳固的作用,反而将生活刚需品与家庭纽带、经济阶层紧密相连。最终导致的,自然是婚姻关系的异化和愈发庞大的相亲潮。
当婚恋披上了市场交易的白纱,理想的姻缘,会更难牵进现实。现在,我基本打消了在公园“相亲角”为表妹找对象的念头。
从相识、相知、相爱,最后走入婚姻,两个人互敬互爱,合得来,谈得拢,才能把长长的一辈子过得有滋有味。当然,相亲行为本身并没有错,它是社会为有缘人创造相遇机会的一种方式,它由来已久,并在不同时代以不同的形象存在。但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人与人之间缔结的婚姻,终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计算公式,而是饱含着真诚、关怀、依恋、宽容等种种复杂体验的悠长过程。如果相亲变成了条件堆砌的理性市场交易,那么由此组建的家庭,恐怕也难以成为带给人温暖和安慰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