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截面”问题寻“直观想象”素养落地之轨迹

来源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几何体的“截面”是常考题型,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旨在挖掘教材的价值,将难点的突破分解于日常教学中,找到“截面”问题的一般性解法,并充分揭示“直观想象”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为其它素养的落地提供可借鉴的方式.
其他文献
在推进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许多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灵活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指导学生、鼓励学生、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但是多媒体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存在许多不足及矛盾,对此,英语教师需要引起重视,根据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充分凸现多媒体对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和辅助价值。
本文基于当前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中词汇量较大的实际情况,简略阐述了从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以及采用创新教学方法两方面内容着手,对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创新路径进行了详细分析。
经过教育不断的改革和渐渐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初中老师认可了核心素养的教育观念,核心素养教育成了初中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主要指导观念。基于此,我们围绕核心素养展开深入探究,进一步阐述和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核心素养的策略,希望可以给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帮助。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尺规作图作角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比较熟练,也能作出圆的切线.但是来到高中阶段,学生大多不能作出圆锥曲线的切线.于是笔者查阅了关于利用尺规作图法过椭圆上一点作切线的论文,发现大多数作法都步骤繁多,因此笔者就在本文介绍利用尺规作图作出椭圆的切线的几种简洁作法.
有如下一道流传甚广的解几题:题目已知椭圆C:x2/4+y2/3=1,过点A(1,1)的两条直线MN和PQ分别交椭圆C于M、N、P、Q四点,直线MN和PQ的斜率分别为k1,k2,且k1+k2=1,线段MN和PQ的中点分别为E、F,求证:直线EF过定点.
传统的课堂中老师一般会按照课文章节顺序进行教学,每篇文章都会进行详细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加大的老师的教学量,而且教学效率也不高。新时代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群文阅读来进行单元整合式教学方式受到了众多老师的推崇。通过单元整合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有助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1问题提出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2“圆与方程”B组第2题是“长度为2a的线段PQ的两个端点P和Q分别在x轴和y轴上滑动,求线段PQ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该习题源于生活情境“滑落的梯子”,求的是“滑落的梯子”的中点轨迹.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易知“滑落的梯子”的中点轨迹是以原点为圆心,a为半径的圆.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风貌区随着城市发展,经历了改造、保护、传承三个阶段。从福州“三坊七巷”的视觉符号、视觉意象以及视觉特质三方面探讨“三坊七巷”的创造性改造和创新性发展。
1问题提出题目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焦距为2,离心率为√2/2,椭圆C的右顶点为A.(1)求椭圆C的方程;(2)过点D(√2,−√2)作直线PQ交椭圆C于两个不同点P,Q,求证:直线AP,AQ的斜率之和为定值.
本文首先给出了2021年佛山二模第20题五种解法,然后对结论进行了推广,得到了10个新的定理,并给出了证明.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较复杂解析几何问题的一般性解题策略和方法.对复习备考和数学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