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仅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容易使学生形成定向思维,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针对这种情况,在钳工教学中,应结合实际,利用现有条件,丰富教学内容,改进老、旧教学模式与手段,对教学进行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以适应当前社会需求。根据技工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钳工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采用模块教学法进行教学,本文以钳工实习教学钻床拆装为例,对模块教学法在钳工教学中的实施进行描述。
关键词:模块教学法 钳工专业 应用
中图分类号:TG93-4
钳工技能训练这门课的掌握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钳工专业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后续课程的教学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理论学习,强调以课堂为中心。这种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现代技工教育是侧重知识应用的学习,强调以技能操作为中心,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标准。下面以钻床修理、拆装与维护保养为例,介绍我们是如何采用模块教学法完成教学任务的。
钳工专业中的钻床的修理、拆装与维护保养模块,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基本操作技能和机械部件的装配、拆卸技能,熟悉钻床的原理,掌握钻床的结构特点,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拆卸与组装,使其恢复原来的精度、性能和效率的操作练习过程。钳工生产实习教师在这个模块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钳工操作技能,又要认识到机械设备修理是对各项钳工操作技能的综合应用,并有与单项操作技能和装配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对在这个模块教学过程中经常现的问题有所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达到熟练拆卸与组装。整个模块教学安排在钳工实习车间进行。教学思路是先介绍拆卸、装配、修理与维护保养的准备工作,再介绍拆卸、检查、修理、装配、维护保养的步骤及操作过程的安全注意事项,最后教师以规范的操作方法给学生做出示范,学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具体实施步骤是:
一、 拆卸过程
学生以4-5人为一个小组,小组中不同水平的学生合理搭配。首先要告诉学生钳工实习中钻床(台钻)的修理、拆卸、装配、维护保养工作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然后再进行规范的、符合工艺要求的示范操作,并强调拆卸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先记下拆卸流程。最后,学生以组为单位,通过讨论列举出其中要注意的事项。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开始规范操作,完成对整个钻床的拆卸过程,使学生对钻床各部件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中要告诉学生容易出现的技术问题。在机械设备修理、拆装与维护保养工作中,为了恢复机械设备(钻床)原有的精度,刮削(尤其是配刮)是主要的钳工加工。钳工生产实习教师要对学生刮削质量严格要求,因为如果单件刮削精度不高,其积累误差必然降低设备精度。因此,在课题的操作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求对每个单件(如立柱、工作台、进给箱等)的刮削精度提出要求,并向学生指出,单件刮削精度必须比总装配合后的检验精度高(一般允许误差要减少1/3左右),才能保证总装配后的精度要求,否则达不到精度要求就会返工误事。在教学过程中修理的机械设备,通常都是失去精度,不能正常运转的废旧设备,有的只能作为修理教学使用。即使是这样,教师也要教育和指导学生认真地操作,保证每个部件的修理精度和总装精度,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良好品质。
2、教育学生要遵守拆卸原则。学生在进行机械设备部件的拆卸时,由于想立即动手,往往不认真遵守拆卸原则,造成拆卸零件损坏,变形或丢失,影响修理课题训练的正常进行。因此,实习指导教师在讲授指导、示范指导和巡回指导过程中,都要反复强调在操作中要遵守拆卸原则。
3、教学过程中要遵守劳动纪律。 由于机械设备修理课题操作练习是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所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劳动纪律,不仅影响教学质量,还可能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劳动纪律教育,在操作练习过程中要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自离开本组的工作岗位,更不准在车间乱穿、乱摸、乱动,否则,不但会影响学生本人对机械修理操作技能的掌握,而且会对教学过程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出现安全事故。
4、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在本课题教学过程中,安全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引起教师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教育和提醒学生注意遵守钳工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起吊安全操作规程。在巡回指导过程中,要把安全工作作为指导工作的重点,坚决杜绝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5、质量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设备修理的质量意识,保证修理的机械设备在精度、性能和效率等方面达到预定的质量要求。
二、小组讨论
让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钳工专业知识、技能,总结各部件的特点。这时学生会产生各种问题:“为什么主轴会偏移中心?”、“为么会精度降低?”、“为什么声音会产生变化?”等。教师可用形象比喻的讲解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接着通过设问、答疑、总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辅导。这一过程要注重学生的自我理解,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装配过程
装配过程是拆卸过程的逆过程,也要按顺序进行,事前应充分强调装配的操作流程,以防止学生误操作而损坏设备。在部件装配和总装配过程中,该换的零件一定要换,该修的零件一定要修好。装配时,要严格按照装配图进行装配,少一个螺钉、螺母或垫圈也一定要找到装好。可能有的学生认为,一台机械设备缺少一个不重要的螺钉没关系,其实不然,缺少一个紧固的零件就可能影响机械设备的质量,甚至在使用时会发生事故。通过检查学生在装配中是否有漏装、装错、倒装等现象,检查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最后让学生总结一篇拆卸和装配的详细过程的实验报告。
四、注意的问题
1.在模块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断的发生变化。教师既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学生实习操作过程中,老师的演示非常重要,要加强理论对实习操作的指导。
2.在实习车间现场进行教学,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对每一步骤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要与学生沟通、交流,促使学生产生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以模块为中心编写教案,耐心、细致的安排好教学环节。
4.在模块教学中,实习教师要有全局观念和意识。对学生要加强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安全教育等指导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规范。
模块教学法是技工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习操作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体现了技工教育的特征。
参考文献:
谢增福,主编.《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1.
关键词:模块教学法 钳工专业 应用
中图分类号:TG93-4
钳工技能训练这门课的掌握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钳工专业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后续课程的教学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理论学习,强调以课堂为中心。这种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现代技工教育是侧重知识应用的学习,强调以技能操作为中心,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标准。下面以钻床修理、拆装与维护保养为例,介绍我们是如何采用模块教学法完成教学任务的。
钳工专业中的钻床的修理、拆装与维护保养模块,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基本操作技能和机械部件的装配、拆卸技能,熟悉钻床的原理,掌握钻床的结构特点,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拆卸与组装,使其恢复原来的精度、性能和效率的操作练习过程。钳工生产实习教师在这个模块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钳工操作技能,又要认识到机械设备修理是对各项钳工操作技能的综合应用,并有与单项操作技能和装配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对在这个模块教学过程中经常现的问题有所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达到熟练拆卸与组装。整个模块教学安排在钳工实习车间进行。教学思路是先介绍拆卸、装配、修理与维护保养的准备工作,再介绍拆卸、检查、修理、装配、维护保养的步骤及操作过程的安全注意事项,最后教师以规范的操作方法给学生做出示范,学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具体实施步骤是:
一、 拆卸过程
学生以4-5人为一个小组,小组中不同水平的学生合理搭配。首先要告诉学生钳工实习中钻床(台钻)的修理、拆卸、装配、维护保养工作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然后再进行规范的、符合工艺要求的示范操作,并强调拆卸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先记下拆卸流程。最后,学生以组为单位,通过讨论列举出其中要注意的事项。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开始规范操作,完成对整个钻床的拆卸过程,使学生对钻床各部件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中要告诉学生容易出现的技术问题。在机械设备修理、拆装与维护保养工作中,为了恢复机械设备(钻床)原有的精度,刮削(尤其是配刮)是主要的钳工加工。钳工生产实习教师要对学生刮削质量严格要求,因为如果单件刮削精度不高,其积累误差必然降低设备精度。因此,在课题的操作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求对每个单件(如立柱、工作台、进给箱等)的刮削精度提出要求,并向学生指出,单件刮削精度必须比总装配合后的检验精度高(一般允许误差要减少1/3左右),才能保证总装配后的精度要求,否则达不到精度要求就会返工误事。在教学过程中修理的机械设备,通常都是失去精度,不能正常运转的废旧设备,有的只能作为修理教学使用。即使是这样,教师也要教育和指导学生认真地操作,保证每个部件的修理精度和总装精度,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良好品质。
2、教育学生要遵守拆卸原则。学生在进行机械设备部件的拆卸时,由于想立即动手,往往不认真遵守拆卸原则,造成拆卸零件损坏,变形或丢失,影响修理课题训练的正常进行。因此,实习指导教师在讲授指导、示范指导和巡回指导过程中,都要反复强调在操作中要遵守拆卸原则。
3、教学过程中要遵守劳动纪律。 由于机械设备修理课题操作练习是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所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劳动纪律,不仅影响教学质量,还可能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劳动纪律教育,在操作练习过程中要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自离开本组的工作岗位,更不准在车间乱穿、乱摸、乱动,否则,不但会影响学生本人对机械修理操作技能的掌握,而且会对教学过程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出现安全事故。
4、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在本课题教学过程中,安全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引起教师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教育和提醒学生注意遵守钳工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起吊安全操作规程。在巡回指导过程中,要把安全工作作为指导工作的重点,坚决杜绝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5、质量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设备修理的质量意识,保证修理的机械设备在精度、性能和效率等方面达到预定的质量要求。
二、小组讨论
让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钳工专业知识、技能,总结各部件的特点。这时学生会产生各种问题:“为什么主轴会偏移中心?”、“为么会精度降低?”、“为什么声音会产生变化?”等。教师可用形象比喻的讲解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接着通过设问、答疑、总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辅导。这一过程要注重学生的自我理解,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装配过程
装配过程是拆卸过程的逆过程,也要按顺序进行,事前应充分强调装配的操作流程,以防止学生误操作而损坏设备。在部件装配和总装配过程中,该换的零件一定要换,该修的零件一定要修好。装配时,要严格按照装配图进行装配,少一个螺钉、螺母或垫圈也一定要找到装好。可能有的学生认为,一台机械设备缺少一个不重要的螺钉没关系,其实不然,缺少一个紧固的零件就可能影响机械设备的质量,甚至在使用时会发生事故。通过检查学生在装配中是否有漏装、装错、倒装等现象,检查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最后让学生总结一篇拆卸和装配的详细过程的实验报告。
四、注意的问题
1.在模块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断的发生变化。教师既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学生实习操作过程中,老师的演示非常重要,要加强理论对实习操作的指导。
2.在实习车间现场进行教学,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对每一步骤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要与学生沟通、交流,促使学生产生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以模块为中心编写教案,耐心、细致的安排好教学环节。
4.在模块教学中,实习教师要有全局观念和意识。对学生要加强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安全教育等指导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规范。
模块教学法是技工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习操作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体现了技工教育的特征。
参考文献:
谢增福,主编.《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