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梧州市批捕的两抢犯罪案件情况调查分析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669842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以来,梧州的两抢(抢劫、抢夺)案件频频发生、居高不下。因此,本文通过对某市检察机关2007年—2009年上半年批捕的两抢(抢劫、抢夺)案件的特点、原因的分析,以及就如何预防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的建议,以期引起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作出相应对策。
  
  一、两抢犯罪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2007年梧州市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抢劫案92件181人;抢夺案31件44人。2008年批准逮捕的抢劫案144件276人,同比上升了53%(人,下同);抢夺案26件38人,同比少6人。2009年上半年关批准逮捕的抢劫案64件118人,2008年上半年58件114人;抢夺案18件23人,2008年上半年8件12人。从以上数字看,某市近年来抢劫、抢夺案件的发案率一直居高不下并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群众的安全感,成为当前最为突出的社会治安问题。
  
  二、抢劫、抢夺犯罪案件的特点
  
  1、形式多样,危害性大。近年来,某市发生的抢劫、抢夺案作案手段多样化,持械抢劫、入室抢劫、麻醉抢劫、拦车抢劫、飞车抢夺、尾随抢夺等,形式多样。
  2、飞车抢夺、尾随抢夺突出。在抢夺案中,飞车抢夺、尾随抢夺十分突出,而且作案频繁,不计后果。
  3、从作案人员的主体成分看,呈现出“一小三多”的特点。即作案年龄小、无业人员多、农村青年多、吸毒人员多。从2007年-2009年上半年某市检察机关共批捕两抢案犯罪嫌疑人680人,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共计228人,占涉案总人数的33.5%,其中在校学生12人;无业人员265人,占涉案总人数的39%,农村青年377人,占涉案总人数的55.5 %;吸毒人员由于无钱购买毒品而实施抢劫、抢夺占相当大的比例。
  4、“两抢”案件发案的突发性、机动性、随意性强,作案方式转变快。从梧州市区的发案特点看,被侵害的对象主要为女性,作案手段以尾随抢夺和飞车抢夺为主,侵害标的以金耳环、金项链、手袋、手机、现金等为主要目标,作案时突然从身后贴近作案,突发性极强,作案后迅速跑离或驾车高速逃离,被害人由于被突然惊吓,反应不及,案犯即已逃离,加上大多数被害人被侵害后不敢高声叫喊,有些人事后也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给发现和及时抓获此类犯罪嫌疑人带来极大困难。从近年来公安机关开展“两抢”案件专项打击的经验看,案犯作案随意性强,作案得手后一般将抢来的钱物挥霍后再继续实施第二次作案,这个过程从几天至十几天不等,无规律可循。从作案方式的变化来看,案犯近年来也在研究反侦查手段,研究如何逃避公安机关打击,作案方式已实现快速转变。
  5、侦破此类案件取证难。在侦破此类案件中,取证难是一直困扰办案人员的一个现实问题。一是此类案件多数没有可供取证的现场:二是街上行人流动性大,现场目击证人难查找,搜集旁证难;三是案犯作案后逃离快,受害者在惊吓之下很少能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四是审讯难度大,案犯逃离作案现场后,若发现被公安人员追捕,即把已抢的财物抛弃,抓获案犯后拒不供认,则难以攻破系列案。
  
  三、抢劫、抢夺犯罪发案的主要原因
  
  1、私欲膨胀。抢劫、抢夺犯罪是故意犯罪,犯罪的主观故意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犯罪的根本原因是行为人道德、法律意识丧失,为了追求某种心理上、物质上的要求而产生的犯罪动机。从近年来批捕的抢劫、抢夺犯罪案件看,犯罪嫌疑人大多好逸恶劳,不走正道。他们大多数因为贪图享乐或吸食毒品而作案,贪图钱财、吃喝玩乐,高消费、高享受,一切向钱看,金钱万能成为一些青少年的生活信条和行为准则,这些人因为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就业机会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不能通过合法手段达到个人生活所追求的目的,于是便通过非法手段去敛财,以满足个人的物质生活享受。
  2、心理失衡。近年来,经济社会有了较大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人们的收入出现了较大的差距,一部份人先富起来,对人们的思想产生较大的冲击,人们的意识、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合理、合法、正常的取得收入之外,社会上还存在一些不正常、不合理、不合法的占有。分配上的差距,必然会影响到每一个人,并促进一些人的心理失衡,为此互相攀比,为了敛财而不择手段。一些人看到老板、大款一夜吃喝玩乐消费几千元,而自己是个打工仔,辛辛苦苦拼命干活,一个月收入才一千多元,扣除房租,伙食等费用,只剩下几百元,心理极不平衡,于是萌发“抢”的歹念。
  3、社会就业存在的问题,是诱发犯罪的重要因素。社会就业问题历来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问题,它包括政治、经济、人权保障及社会治安等多种因素,社会就业问题与社会治安稳定问题息息相关,如果就业率低,失业率高或社会无业人员、下岗人员大幅度增多,那么,社会治安稳定问题压力就会增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就会增加。某市的无业人员、下岗人员或周边城镇的农村青年为了谋生,纷纷到经济发达地区去打工,由于大多数人没有一技之长,能找到工作的人员为数不多,只好返回故里,而某市属于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不快,用工需求量不大,一下子难以解决这些人的就业问题,于是就会产生日久生事的治安问题。
  
  四、打击和预防抢劫、抢夺犯罪的建议
  
  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前提。衡量一个地方的发展,不只是看GDP的增长,还要看社会的稳定。如果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打击抢劫、抢夺犯罪问题,不仅仅是抓社会治安的问题,而且更是讲政治、讲大局的问题,安居才能乐业,百姓的日常生活安全和社会治安的稳定,直接影响到投资环境和经济提速发展。
  1、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随着经济发展,某市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多,城市治安管理难度增大,抢劫、抢夺犯罪问题愈加突出,应引起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研究近年来抢劫、抢夺犯罪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对策,拿出工作方案,公、检、法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分工负责、相互制约,在保障人权的同时,加大对抢劫、抢夺犯罪的打击力度,公安机关各有关警种要真正动起来,密切配合,对多案发地段重点监控,在办案中要注意全面收集证据,检察机关的侦监、公诉部门要把好案件质量关,做到快捕、快诉,人民法院对抢劫、抢夺案件要快审快判,并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震慑犯罪。各级综治办、街道办事处、社区要行动起来,群防群治,严厉打击抢劫、抢夺犯罪以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
  2、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阵地控制力,堵截销赃渠道。公安机关以及工商管理部门要联合对旧贷寄卖业、二手通讯工具和旧车交易场所进行多次拉网式的全面清理和整顿,要拿出有效措施和办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整改措施,要重点对手机、小灵通等通讯工具进行查验,发现可疑的通讯工具要及时查扣。应明确规定凡接获手机被抢的报案,接到报警的民警要及时将手机串号记录,以利及时发现赃物手机,堵截销赃渠道。
  3、运用综治手段,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在调查中发现,“两抢”犯罪作案人员中,外来人口和吸毒人员占相当大的比例,而目前对外来人口和出租屋管理的办法、手段仍比较单一,要以公安机关为龙头,联合社区、村委、治保会等组织,结合安全文明社区、无毒社区、无毒村的创建工作,加大禁毒工作的力度,建立、健全临时居住申报制度、完善出租屋暂住人口管理办法、明确招用外地民工的申报制度等等,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4、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群众积极参与的积极性。公、检、法应对抢劫、抢夺案件的发、破案情况,作案手段等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防范抢劫、抢夺案件的要领、群众被侵害时如何自我保护、如何向公安机关提供有价值的侦查线索等经验,及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公布,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打击“两抢”专项行动。加强法制宣传,特别是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这始终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有效途径。充分发挥见义勇为基金会的作用,及时对见义勇为、积极配合打击“两抢”犯罪的市民进行表彰和奖励,弘扬正气,震慑犯罪,鼓舞士气。
其他文献
关于转化的必要性问题    检察工作必须接受党的领导,这是检察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而这项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更多的转化成了检察工作必须接受党委的领导,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必须接受政府的领导。尽管其合理性及具体如何操作可以探讨,但这是现今检察工作的现实,是我国检察工作的一个特色。党有纪律检查委员会,政府有行政监察局,纪检监察的工作对象是党员或者国家工作人员,而这部分人的违纪行为如果构成职务犯罪,恰恰是检察
期刊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中的抗诉案件的办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抓住这些规律,既可减轻工作强度,又可提高办案质量。现结合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179条规定的抗诉事由分述如下。  新民事诉讼法将旧法第185条的抗诉事由由4项增至13项加1款,从新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的规定看,抗诉事由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存在瑕疵;二是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三是违反法定程序;四是审判人员在审理
期刊
作者简介:潘柏生,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  刘军兰,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    一、被监管人员的范围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关于监管机构被监管人员死亡监督检察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中将被监管人员定义为关押在监狱、少年管教所、劳动教养管理所、劳动教养收容所、看守所内的服刑罪犯、劳动教养人员、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由于《暂行办法》出台于2002年,随着国家法制进程的不断推进,被监管人员
期刊
作者简介:周余国,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  杨慧亮,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  崔 欣,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    一、基层检察院自侦部门的特点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基层检察院自侦部门的特点,即反贪局与反渎局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中的自身特点:  (一)承担案件数量多。基层检察院是检察机关的主体,在职务犯罪案件数量上,各基层检察院承担了主要任务,其中案件不乏大案要案、疑难复杂案件以及窝串案,在本
期刊
一、科学发展观与执法为民理念相互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内涵丰富,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蕴含着深刻的指导意义。作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检察工作,要实现新时期的新发展,就必须深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和要求,深刻领悟其对检察机关树立执法为民的指导意蕴
期刊
监禁刑,特别是短期监禁刑的负面性早已多有诟病,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改善犯罪人的效果不大,二是使“坏人”变得更“坏”,三是不符合人道精神,四是行刑成本很高,五是与现代刑罚目的不同,六是对被害人无益等。因此,寻求替代性的非监禁矫治措施已经成为各国界矫正制度改革共同的追求。    一、轻刑犯的构成现状    对于何谓轻刑犯,存在诸多争议。根据中国法律制度特点,结合当前司法审判中的实际情形,轻刑犯定义为宣告
期刊
摘 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制的精髓和灵魂,其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其中服务大局理念是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使命,是新形势下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检察干警有效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特别是服务大局理念的本质要求、科学内涵和必要性,牢固树立服务大
期刊
作者简介:陈钢,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    一、“确实充分”——刑事证明第一标准    (一)“确实充分”的具体内容  刑事诉讼法第129条、第141条、第162条都规定刑事证明标准是“证据确实充分”。但这一标准极其抽象,不能给司法人员在实际办案中提供可操作性的标准。结合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86条第二款关于“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反面规定,笔者认为,“确实充分”可以
期刊
立案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对刑事立案主体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以及刑事立案活动是否合法所进行的法律监督,是《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刑事监督职能,既反映了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也体现了现代民主法治的最高追求。从实践来看,检察机关履行这一职能,对于减少和遏制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等执法不严的问题,及在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从立案监督实施这些年的情况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致使
期刊
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这是我国宪法赋予检察检察机关的权力。检察权的行使主要是体现在执法办案活动中,而执法办案活动是通过检察人员来行使,它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部环节,是由反贪、反渎、侦监、公诉、控申、监所等部门各施其责来履行检察权,这些一线办案部门及办案人员直接面对当事人,直接与案件的钱财物接触,是最容易发生违纪违法问题的部位、环节和人员,如果这些部门、人员权力缺乏监督,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近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