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文言文教学,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开发学生智力都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初中文言文教学工作一些经验,浅谈自己对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个人体会:
  一、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习,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的数量很多,涉及的文学体裁也非常多,字词句知识越来越丰富。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有的教师老担心学生不懂,讲课时采用传统的“灌鸭式”教学方法,其效果非常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实,在上新课前的一个星期,教师可以编写每篇文言文“导学案”,指明每篇文章的学习目标、重难点、特殊句式、重点文言词语、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自读的时候抓住重点、弄清难点,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及主要学习内容,提高自习能力。
  在《桃花源记》中,好多古今异义词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导学案”中就把这个难题当作课前预习的作业让学生先去寻找答案。叫学生首先简单翻译文章,把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勾画好,在老师上课时再逐个提问、解决。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之一,所以在“导学案”中提示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字的读音,能流利朗读文章。“世外桃源”是一个作者虚构的故事,“导学案”中让学生利用小说的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环节去分析文章的主要线索,初步掌握文章的结构。还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通过历史课本或陶渊明的诗歌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目的等等。这样,学生的预习有了目标,预习就有了针对性,培养了学生的自读能力,也避免教师在上课时的沉闷现象发生。习惯成自然,引导学生自读多了,学生就容易接受“导学案”,教师上课就容易驾驭课堂,学生为主体就会显示出来。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传统的录音机、小黑板、投影仪辅助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学新课改也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声音和图象辅助。所以,在教案设计中应当充分利用远程网络教育、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三、善于引导,以教学提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学提纲只是主线,很多知识都是通过归纳以后才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文言文词语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也成为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所以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结合教学提纲去归纳是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一大课题。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加深对字词读音、字形以及作者的感情的掌握。
  教师范读、听录音机,让学生在“三读”的时候能多次、反复朗读文言文,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和强调朗读的语速、语调,让学生能在准确朗读是基础上感受作者的感情。
  2.让学生查阅文具书,翻译课文。
  学生在朗读的基础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进行简单翻译,训练学生边朗读边理解意思,这样学生对文言文的字形、字音、字义,甚至一些重点的文言词语都能掌握。
  3.引导学生在掌握本篇课文知识的同时,联系学过的文言文的一些词语进行知识点的归纳、积累。
  文言文的实词、虚词非常繁杂,想要学生能系统的掌握文言文的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归纳,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在讲解练习的时候可以表扬学生,纠正学生归纳知识点时出现的错误或不足。
  4.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案”去分析文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导学案”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是文章的主要提纲,让学生据此去分析文章,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多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纠正后再让学生自行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外作业,把归纳的内容系统化,形成课堂内、外一条龙。
  5.加强当堂训练和课外训练。
  文言文的训练主要有理解内容、翻译字词句、掌握重点的词类活用、背诵默写、读后感等。学生在归纳的基础上去训练,内容容易理解,翻译也比较简单,词类活用也能互相结合运用,背诵默写也能迎刃而解。读后感可以利用作文训练来完成,通过教师点拨、学生写作、教师讲评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读后感的训练效果。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该多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通过作业训练、作文训练、单元测试或月考等形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争取能“日日清”“月月清”。
其他文献
陶行知先生的那句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为人师表的老师的最好注解。陶行知先生的这八个字非常洗练地概括了对于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学高为师”这四个字继承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和“传道授业解惑”是基本一致的,说出了教师的最基本的任务。“身正为范”是说教师的道德规范。教师自己身不正何以教育影响学生,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互相影响的过程,但是教师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教师的道德面貌决定了整个教育的
期刊
一、优化的意义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扣击学生心弦,启发学生思维,培养阅读能力关键的一环。为了探索阅读教学最优化的路子,我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作了反复尝试与不懈实践,创设了“自读——交流——开发”型的教学模式。   二、“自读——交流——开发”教学模式生成的指导思想及有效预设  1.激发学习动机  首先,是建立起师生间的民主合作的人际关系。前苏联合作教育家阿莫纳维利认为:在教学中
期刊
阅读是人们最基本的学习活动。许多学生认为阅读难,小小的一篇短文阅读就让学生束手无策,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呢?   一、让学生体会到阅读所带来的乐趣  在平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要求学生看一些课外读物,组织安排一些文学业余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总量。老师可以先讲一些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积累一些原始素材。然后就让学生逐步接触一些现代文学作品,
期刊
如何关注学困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已成了语文教师最头痛、最潜心思索的问题。笔者曾作了以下探索。  一、备课关注学困生,重浅易  学生爱说话,则多设计几个讨论问题,问题由浅入深;学生坐不长久,则上台板演,或小组合作讨论;学生爱乱说,则是几题简单的延伸或积累题;学生看不懂艰涩的文言文,讲几则生动的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学生厌倦朗读,则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或个别,或集体,或高声,或默读等。备课对学困生的充
期刊
离清明节还有好几天,在外地奔波的父亲打电话给我说:“清明节,一定要代我到爷爷奶奶的坟前烧烧纸,祭拜祭拜他们”。父亲在电话里是千叮咛万嘱咐。  今天,我站在爷爷奶奶的坟前,眼前,一抔小小的坟头寂静地躺在青青的麦田尽头。金黄的油菜花的旁边,坟头上长满了野草,去年黄过气的杂草也紧紧缠绕着,显得荒芜一片,在纸钱的火光中,我似乎又看到了爷爷清瘦而又高高的身影。  我的爷爷生于1918年,逝于1992年,他一
期刊
在语文学科中,学生考试及格而实际运用能力偏低的现象比较普遍。这种学生以后走上社会根本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我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不良倾向:  一、重眼前分数,轻提高素质  学校领导给教师们制定的考核细则主要是学生成绩,教师的聘任、职称的评聘、奖金的多少,以及评先选优,主要都是根据学生的考试分数。有的学校领导甚至直接给老师灌输考什么,就教什么,至于教师是否为了教育大计全面
期刊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白描写意是考场作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法之一,其特点为抓住描写对象的精髓,粗线勾勒,不着色彩,单纯明快,无造作之态,有自然之美,以达到一种“眉不画而翠,唇不点而红”的艺术境界。  一、肖像白描,神情毕肖  果戈里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在肖像描写中,运用白描写意手法,能洞穿人物骨髓,由貌触及人物本质、灵魂,可收到以少胜多、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如中考满分作
期刊
教师的爱是一种理性的爱,这种爱是平和的,睿智的,艺术的,当我们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时,应变急躁为平和,变鲁莽为睿智。因为平和引发智慧,智慧衍生艺术,把教育变成艺术,教师就是太阳底下最幸福的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不知上过多少节课,不知带过多少个学生。在这里有成功、有失败,但我觉得成功的关键是我有一颗爱心,因为爱心是鼓励,爱心是投入,爱心是无私的奉献。  一、用爱激励学生扬起自信
期刊
国家的危亡,民族的耻辱,人民的苦难,面对这一切,有正义感的人无不尽其所能,为国纾难。“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的《从军行》自是黄钟大吕之音,响彻了十多个世纪的悠悠岁月。在此与诸君简略聆听一下:  杨炯的主要成就在五律方面,善于运用乐府歌行来作律诗。《从军行》原是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此题多写军旅战争之事,杨炯却用来就律,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过程。唐代初期,西
期刊
一篇文章,要有一个别开生面、新颖别致的开头,才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才能让人产生一种欲读之而后快之感。所谓“凤头”,也是这个道理。那么,怎样在平时的写作中让学生练好开头呢?  我要求学生用的开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引用名言警句,彰显文化底蕴  这种开头法不仅使你所要表达的意思简明扼要,言简意丰,而且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如:“天空中不留下鸟的痕迹,而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