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趣味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890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到有趣味。然而,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有趣味呢?克罗齐认为,艺术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藏在意象中的佳妙之处,这不是人人都能体味出来的。朱光潜解释说,所谓趣味,是指对于这种佳妙的了解和爱好。这个解释既指出了趣味存在于对象之中,又指出了趣味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佳妙”一词也揭示了艺术趣味在于引人入胜之处。语文的本质是语言,语言的典范是文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从文本的意象中品味出语言的“佳妙”。苏州十中校长、特级教师柳袁照说,语文教学有一个重要的境界,便是能品味出“佳处难与君说”的美妙。朱光潜的“佳妙”是艺术趣味的概括,柳袁照的”佳处”是对语文趣味的体会,作为艺术审美的境界二者是完全一致的。
  语文趣味寓于教学过程中的品味,品出情味、意味与韵味,。宋人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说过:“诗人之工,特在一时情味,固不可预设法式也。”这里的情味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体验,但是,当诗人的主观情感物化在作品中时,这“一时情味”就变成客观的存在,作家创作的情味就转化为读者欣赏的趣味。艺术的核心是情感,任何成功的作品都蕴含丰富的情感,作品越是成功,这种情感的表达便越是浓烈和深入,因此,作品也就越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因而也就越是趣味无穷。毛泽东同志认为宋诗的毛病在于缺乏形象思维,流于直白和浅露,所以味同嚼蜡。恩格斯说,文学作品的倾向性要从场面中自然流露出来,而不是特别地把它指出来。严格意义上说,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未完成的作品,它需要通过读者的品味而臻完成,因此,语文教学的本质正是审美的追寻,是心灵的巡航,是想象的飞翔。
  选入课本的作品,其情感蕴藏在语言中,蕴含在字里行间。张成说:“大抵句中若无意味,譬之山无烟云,春无草树,岂复可观。”他又说:“铿锵音节,抑扬态度,温润清和,金声而玉振之,辞让语文安静,他主张语文过程要能潜心地赏玩语言文字的精妙,在盎然的趣味中领悟语言的韵味,从而提升语言的素养。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认为,趣味是一种鉴赏力,他说:“评定美的对象作为美的对象要求着鉴赏力,对于美的艺术自身,产生美的艺术却要求着天才。”对于这段文字,有人译为:“对于美的事物的判断需要趣味,但是论到美的艺术创造,则需要天才。”宗白华的译本,把趣味直接译为“鉴赏力”,有时他也用“鉴赏(趣味)的表达方式”。看来语文教学是否有趣味,取决于教师的艺术鉴赏力。
其他文献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名句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儿童成长,似一种特别的文化烙印,深深印在每一个人心中。毋庸置疑,唐诗以其凝练的文字和朗朗上口的节奏赢得孩子们的喜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腹有诗书”,自己
期刊
《我和祖父的园子》摘自萧红的《呼兰河传》,初读之,感觉文字中透露出的是一种轻松闲适,活泼率性,爽朗纯真。昆虫是可爱的,庄稼是灵动的,种地劳作充满情趣,而祖孙俩的对话又充满了亲情爱意。对于作者来说,这已是一段定格在回忆中的美好画面,因此,笔触越是生动,情感愈加深沉。如何解味这个“园子”,我下了一番功夫。  一、由课题切入,想象“我和祖父的园子”  题目中的“园子”意义非同一般,它带给了萧红欢乐、幸福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努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基于语文课程的这一特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语言特色、写作方法、能力训练,也就是说,在语文阅读教
期刊
什么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小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虽然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亲身体验为主要活动方式,但由于年龄、经验的限制,肯定要有个从扶到放的过程。六七岁的小学生正处在智力开发的最佳期,求知欲强,既具有丰富的情感,又善于形象思维,正是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无论从现代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看,还是从语文教育本身所承载的任务看,语文教学在注重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期刊
杜甫有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素养的提高必须靠大量的语言积累,必须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我校于2009年选派优秀的语文学科班主任去山东潍坊了解、学习“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回来后,他们在自己的班级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验。经过一年的实验,学生的阅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课堂上教师们主要采用“精讲重读,积累拓展”的教学方式,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在老
期刊
一、比较感悟:突出词语教学的准确性  重点词语:紧急、焦急  师:仔细读读课文第二小节,找出这节中带有“急”字的两个词语。  生:“紧急”“焦急”。  师:这两个词语有什么不同呢?紧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它再组个词?  生:紧张、抓紧、赶紧……  师:课文中什么事情很“紧急”,需要赶紧,抓紧?为什么这么“紧急”?  生:因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  师:北方经常发生战争,想想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期刊
“语文主题学习”犹如和煦的东风,吹拂着山东潍坊大地,催生着教育百花园中的蓓蕾们竞相怒放。怒放的花蕾中,不仅有孩子,还有教师、家长,他们一起在大量阅读、亲子阅读中成长着,蜕变着……  塑造一个全新的我(角色:教师)  2011年9月,“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在我县已开展得如火如荼。那时我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我每天要求学生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的一个单元,在第二天的课前一分钟演讲
期刊
课堂是师生对话互动的地方,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课堂是师生生命激扬的地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互动场,课堂有了进退;小学语文教学有了互动场,课堂有了生机;小学语文教学有了互动场,课堂有了活力。小学语文名师善于精心创设互动场,一虚一实、一入一出、一开一阖、一快一慢,达到空灵的境界,一痕山影淡若无,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品位随之提升。  一、一虚一实——互动场的精髓  虚实相生,非虚则无以成实,非实则无以
期刊
几十年的阅读教学我践行着少提问、精提问、巧提问,问在恰当处、问在关键处,以问促听,促说,促读,促思,促学生发展,粗语感提高的道路。  回顾自己的课堂实践,我觉得阅读课堂教学的提问有很多方面值得探讨,提问的角度、程度、价值、技巧等都有研究的意义。从实践的结果看,有些做法对帮助教学、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十分有效。  一、由浅入深提问。顺应学生认知规律  阅读者阅读初始通常习惯于感知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伊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