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法宝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erx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会学生自己能读,培养语文能力,这是语文老师都在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三结合 三利用 课堂教学
  
  当前,九年义务教育的这套初中语文教材,有不少老师认为难教、课时不够用,依然满堂课都在讲解,使学生很少有读、写、思和讲的训练机会。
  教育专家钱梦龙说过:“注入式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大敌,至今却没有绝迹。”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并尝试运用“三结合”与“三利用”的教法,不但使教师感到易教、课时轻松,而且使学生感到易学、容易接受。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浅见:
  
  一、“三结合”
  
  “三结合”,即从备课到课堂,始终将课文的“训练重点”、“预习提示”、“课后习题”相结合,充分把握新教材编写的特点。
  1.结合训练重点
  语文教材中,“训练重点”往往提得很精简,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须在教师充分备课的前提下,才能把训练重点在教学中落实。以《大自然的语言》一课为例,本课训练重点是:①生动而有条理地说明事物;②读书摘要。首先,要指导学生了解课文如何“生动”地说明事物。如开头一段用了“次第”、“翩然”等优美的词语及拟人笔法,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的画卷。其次,要理解如何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头三段说明的顺序是什么。显而易见,第一段以“春、夏、秋、冬”时序来说明;第二段举的三个例子是以“耕、种、割、插”的农事活动先后为序;第三段则是物候知识的起源和发展,是从古代到近代。可见,各段落里面的句序讲究条理性。而“读书摘要”实质上就是对语言信息进行筛选,把文章的重点或主要内容摘录在卡片或笔记本上。
  2.结合预习提示
  如果把课文内容比作一把锁,那么,“预习提示”便是这把锁的钥匙。“预习提示”中包含文体、文学、篇章、读写听说知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阅读的思路和基本方法,利用工具书理解或掌握生字、词。例如《大自然的语言》的“预习提示”中,第一段只有两句话,我让学生默读并思考它给我们提示些什么,引导他们明确第一句话中“比作”一词,既提示了本文标题采用的是比拟的修辞手法,又回答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再读第二句话,启示他们回答句中的“具体生动”、“条理分明”给我们提示了本文的写作特点;而句中的“说明了”又给我们提示了本文的文体是说明文;末句的“特征、成因和意义”又提示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平时的反复训练后,我的学生几乎都入了“读懂预习提示”的门。这样,既讲究了教法,也让学生懂得了学法。
  3、结合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如何处理,是教学的一个技巧,却往往被忽视。我在教学中,首先打破先讲课文后处理练习的陈规,将课后练习分散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灵活处理,有的则置于课前,结合在预习中,或纳入布置给学生的自学提纲中。如《大自然的语言》的练习一:这一题给出了段落大意,只要求划分段落,理清层次,明确本文的条理性。我首先是要学生读题,并回答从哪一段到哪一段是说明该问题的,二是让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问题。这样也为做“读书摘要”作过渡。练习五的第1小题,则是揣摩一个分号和一个句号的用法,这一练习有助于区分这两种标点的不同用法,当堂揣摩解决。这种穿针引线的教法,既有利于对句子的理解,有益于培养学生仔细阅读的习惯,也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
  
  二、“三利用”
  
  所谓“三结合”,即利用工具书、板书和《新课程课后练习与评价》。
  1.利用工具书
  工具书是“自学的好帮手”。教师离不开工具书,何况学生。学生的主要工具书是字典和词典。课文里的生字词,要教会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解决,而且必须养成习惯,这就是一种能力。在课文“预习提示”里有使用工具书的要求,在课后练习题里也有不少训练题。要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首先给学生作一些趣味性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使用工具书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使用工具书的兴趣,同时还要落实使用工具书的任务。
  2.利用板书
  板书的设计,要做到科学、规范、简明、美观,这是教师的共识,但实施却很难。我在设计板书时,首先精心考虑内容的科学、文字的规范简明、书写的美观。也以《大自然的语言》为例:教师板书“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点明这种物候现象就是“大自然的语言”。而后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体现“草木荣枯”的“荣”的语言文字信息:“萌发”、“开放”、“孕育”和第二段拟人化的“暗示”、“传语”;“枯”的表现则是“变黄”、“衰草”。“候鸟去来”的体现是“燕子归”、“布谷鸟唱”、“大雁飞”。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本文标题的用法。在突出“训练重点”的“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教学时,则板书优美词句以体现“生动”;“有条理”则板书第一段体现时间顺序的“春、夏、秋、冬”四个字和第二段以农事活动为顺序的“耕、种、割、插”四个字。总之,精心的板书设计,要有科学性,要简明而美观,要体现教材作者的思路,也反映教材的特色,而且要突出教学的重点。
  3.利用《新课程课后练习与评价》
  我在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利用助读读物的方法。这主要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或课堂使用,或课外练习;或集中使用,或分散使用;或利用训练丛书处理教材、理解教材,或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使用,以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而且,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或间断穿插利用“练习册”进行课堂训练,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可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又避免了课堂单调、乏味的形式,消除了学生因疲劳或不耐烦而做小动作、开小差的现象。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实践表明,“三结合”与“三利用”在教读课中的应用,体现了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是符合新时期语文教学要求的。这样,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使学生感到学语文轻松、有趣,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414608湖南省湘阴县东港中学)
其他文献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础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是要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智、德、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农村教育改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总结已经取得的成效、经
期刊
谈话是一门艺术。谈话是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班主任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功。谈话是一种双向活动,特别是个别谈话,更是一种思想、观念、情感的交流,它不仅需要真诚和信赖,而且需要技巧和机智。笔者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想就“个别谈话”的工作方法浅谈自己的体会:  一、谈话的目标要明确  在找学生谈话之前,班主任首先要目标明确:准备找哪几个学生谈话,谈什么内容,是计划之内的谈话还是突发事
期刊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根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是当前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下面就笔者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贯彻执行素质教育进行教学浅谈一些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中最好的
期刊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已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因此,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每个教师的当务之急,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创造性思维。所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重视思维开发。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突出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吕叔湘先生曾说:“教师培养学生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新的时代、新的社会需要的是全面性、创新性、综合性的素质化人才,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新时代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因此,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素质,以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十分紧迫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英国诗人密尔顿也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他认为:“在琅琅的书声中,课文的优美意境,慎密思路,象征意义,传
期刊
对“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的表现,是孙犁创作的原则。也正是遵循这一原则,作者凭借对广阔的冀中平原和旖旎的白洋淀风光的熟悉,创作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读来仍然令人口舌生津。孙犁文笔婉约而流畅,感情抒发和人物感情的描述,都同景物与人物的描绘自然融合,篇篇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抒情诗的韵致。这就是孙犁小说清新雅丽的独特风格。《芦花荡》是《荷花淀》的姊妹篇,也是写残酷战争环境中的人和事,
期刊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教学过程,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呢?  一、巧设质疑,激发兴趣  兴趣是引导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鼓励、引导学生质疑作为调动学生兴趣的一个着力点。如:教学《丰碑》一文时,以课文的
期刊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提倡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想提高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质量应该做好如下几方
期刊
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和谐的。中学语文课堂的和谐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师生的和谐,教师不仅要在“教与学”中寻找契合点,更要在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中寻找契合点,只有找到了契合点才能说在语文教学中达到了真正的和谐。因此,和谐的语文课堂就是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言功能、文学功能、运用功能和综合功能。从和谐教育的角度就是要培养学生语言的和谐、文学的和谐、能力的和谐以及素质的和谐,从而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