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鼎:视觉的节奏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estch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当代(以下简称“艺”):此次个展题为“极限的节奏||”,它相对之前在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的“极限的节奏|”而言,有什么新的发展和不同?
  吴鼎(以下简称“吴”):“极限的节奏”作为一个项目以一个段落接一个段落的方式推进展开,这本身就自带着一种生长的状态。
  艺:这个展览延续了“极限的节奏”这一概念,而你之前提到过本科四年有三年在“玩音乐”,音乐的元素在你的艺术创作里有什么影响?
  吴:原来确实研究和实践过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所以对音乐算是有自己的判断和口味。其中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从Korn开始到LimD bizkit发展过来的这条线,外化到Rammstein。旋律本身我认为是被弱化的,取而代之的是精密的riff出现,更加注重整体的结构,与此同时宽容度也随之扩大,其他的音乐元素都可以被纳入进来,音乐本身的能量被加强了,看似编曲部分被简化的同时提升了美感。但是现在我作品的那部分更愿意归类在声音的框架下,利用软件的算法把一些频率转换出来,然后按照一定的结构关系去编排到我想要的那个状态。我觉得声音部分和图像、文字、空间之间是其生,平行且交叉的。
  艺:你曾经在之前的访谈中提到“在创作层面不太会去考虑风格问题——风格更像是结果,会有一种限制感,不舒服。在实践中我尝试感知的更多的是一种气息,这是一种只可被感知、无法被言说的状态”。当你以气息为标志创作作品或者定位一个展览的基调时,他的过程是怎样的?你会如何描述你的可辨识的“气息”?
  吴:我觉得我还没有到可以被定义为一种风格的程度,很多实践还在发展推进中,所以不太会去考虑这个问题,做自己就好了。
  我认为的那种气息其实是不可被描述的,无形无相,但不能说它不存在,因此它只可感知而无法言说。而且气息无法作为前置去定位某种基调,它会在我的创作实践中外化出来一部分,是自然带出来的。我觉得气息的形成更多的是一种养的过程,从平面设计到雕塑,到当代影像的学习经历,到生活经历,平时的思考都是息息相关的。
  艺:在对你作品的阐释中,往往会提到“最佳观看”,这个“最佳”概念的标准是什么?它和我们以往所说的“流行趣味”或“时代审美”有什么区别?
  吴:因为这些观看是经过设置的,一种被技术控制的观着方式。任何进入到空间内的阅读者的观看是符合我提供的技术发展,包括最后的现场视频。
  艺:你的作品对于空间的视觉纯度有着很高的要求,会显得极致、干净以及高冷,这种“气息”是怎样逐步形成的?这种纯色的空间环境是否受到了数字电影里实景“绿屋”的启发?
  吴:首先,我觉得更多的是和原来学设计有关吧,我是90年代末上的学,上学时候研究过大量的欧洲平面设计案例,那时候市面上,能看到的基本上都是80年代的设计师的作品,其中不乏一些大9币,我也能有幸瞻仰。平面设计中的极简主义美学差不多就是那个时候开始流行起来的。当时我对北歐和德国的设计师就非常感兴趣。我记得当时上海就只有外文书店有进口画册,所以基本每周都要去,还会做点笔记。当时的教学大环境就是这样的。日本走得比较靠前,中国的台湾也学日本,大陆的设计理念保守估计比西方晚二十年。而且我们的设计课老师对于每次作业的整洁度要求非常高(我们当时基本都是手绘作业),所以每次手贱不小心蹭了脏点,都要自责老半天,蹭多了就干脆重做,因为就算交上去也会发下来重做。所以这个不是习惯的习惯对我的影响在于,我每次一个项目做完都一定要整理我的工作室,得全收拾干净了才能开始新的工作,者隋点强迫症了。其次,我觉得我的展览其实是有某种温度存在的。
  艺:在你早期的一些展览中,会出现以霓虹灯的标语为符号的作品。怎么会开始选择霓虹灯管作为自己艺术语言的一个符号?从早年西方的约瑟夫·库索斯到活跃于海外的华人艺术家如谷文达,西方艺术对于这一元素有着一系列的成熟运用,中国的前辈艺术家也屡有借鉴,你在这个符号上的拓展与角度是什么?
  吴:对于霓虹灯文字的作品,我更多的是从其物理属性和内容上予以考虑的。这和当时展览现场呈现的想法是紧密相连的。灯箱图片、投影录像和霓虹灯在物理属性上它们是占据同一维度的,但是相较于物理属性,我觉得文字本身的内容更重要,所以在呈现的方式上我会选择霓虹灯,也会选择文字视频,看具体的作品想法了。
  艺:此次展览中,你的作品里也会反复出现一些关键词或者句子,文字在你的创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吴:文字在处于关键词和句子的状态时提供的想象可能太大了,一旦图像、空间并置在一起,它们就互相提供了一种指向,建立起了相互的逻辑关系。
  艺:能否介绍一下你创作主要的理论背景,哪些理论对你的创作观念宥着比较深的影响?
  吴:理论书有,但是大部分都没有拆封,我比较喜欢买书。
  艺:你觉得你作品的视觉呈现更适合在屏幕前观看还是现场?你在创作时更注重那一端的体验?现场还是屏幕端?
  吴:在现场参与展览本身当然是最理想的(我觉得展览就得是现场体验的)。因为作品、空间本身和阅读者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考置的。所以展览的准备工作就是从搭建缩放模型,到sketchup,然后现场勘测这些都是我必须要去做的工作。但是从传播的另一个维度,我会专门制作一个展览现场的视频,是按照我的逻辑拍摄剪辑的,有我的叙事结构。所以两者我都会予以考虑,但有先后。
  艺:请介绍一下你个人的创作与“未知博物馆”这个组合之间的关系。观念上的联系是什么?各自的侧重叉是什么?
  吴:当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很多未知博物馆的早期的一些讨论到后来的活动和展览。这段经历对我来说确实弥足珍贵,因为第一我们之间的感情本来就非常好,从上学到毕业到现在一直在一起,分都分不开;第二就是状态非常纯粹,当初大家聚一块就是想做点事情。未知博物馆当初的定义其实不是一个艺术家组合,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一个艺术的发生器,对一些想法和项目的持续发酵。
  艺:未来你在创作上会有什么新的探索和试验?有哪些可以透露的创作计划?
  吴:输出的方式可能会更立体一些吧。
其他文献
上海策展人实验室(Shanghai Curators Lab)是國内首个由专业美术院校作为主办方,为二十二位来自世界十五个国家或地区的年轻策展人,提供为期一个月、高密度且富挑战性的驻留项目。课程期间,上海策展人实验室致力于搭建实验性、批判性、开放性的讲座和研讨会模式,让导师和青年策展人一起探讨社会体系剧烈转变时期中的策展实践和跨文化生态,探究策展职能拓展的巨大潜力,包括艺术的多学科边界、产业、大数
期刊
作为富士(FUJIFILM) 今年的新品双雄之一,FinePix F100fd和FinePixS100FS一样都以400%超宽动态范围在DC上的首次运用而倍受关注。对于普通家庭用户来说,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讲,紧凑型的F100fd要比旗舰DCS100FS更能为大众所接受。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风起云涌的20世纪不仅见证了现代性的发展,也回响着各种批评和反思之声。如何让西方现代性理论参与中国本土现代性反思机制的建设,推进学术体系乃至整个社会体制向前发展,是学者们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在这方面,沈语冰教授用十余年的时间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在《透支的想象》一书中,他勾勒了现代性哲学的基本视域,批判后现代在中国对现代性的僭越;《20世纪艺术批评》继续了这一批判,深化完善现代艺术批评机制;2017年
期刊
2018年特纳奖入围艺术家作品展于2018年9月26日在英国泰特美术馆开幕。“特纳奖”以英国画家约瑟夫,马洛德·威廉·特纳(J.M.W.Turner)的名字而命名,由泰特美术馆组织评选颁发,是英国著名的年度视觉艺术奖项之一,旨在鼓励年轻英国本土艺术家或主要活动于英国的年轻国际艺术家的新兴创作,以及扩展当代艺术和泰特美术馆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本届特纳奖的评委会由《艺术评论》(ArtRevie
期刊
真的分手了  Nike+ SportBand  www.nike.com  RMB N/A  在NIKE推出Nike+的时候,很多人都疯狂了一把,投入了自己的血汗钱购买了两家奸商合力推出的捞钱产品。现在,不满意苹果作风的NIKE决定自己单干了。这个Nike+ SportBand不需要iPod就能正常工作,通过附带的存储器连接电脑,就能计算自己的运动量,并且可以与特定网站进行数据同步和分析。  注:
期刊
艺术博览会作为一个主要服务于一级艺术市场的综合性交易平台,其基本形态在中国大陆十多年的酝酿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成熟起来,并由一线中心城市向区域经济中心辐射、拓展。在中国沿海重要的经济城市厦门,2018艺术厦门国际博览会将于5月25日至28日再次于厦门国际会震中心舉行。此次博览会汇聚了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二百家中外艺术机构、展出上千位艺术家的上万件各类艺术作品。  本届博览会以开放的姿态、学术的精神
期刊
近些年来,在中国的非中心城市或者城郊乃至乡野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双年展、三年展和艺术节。这一方面与原有的中心城市的双年展、三年展逐渐疲乏、丧失了新鲜活力有关,另一方面则缘于区域文化产业的拓展。双年展、三年展是从西方引进的展览模式,有些展览地原本亦非重要城市,而恰恰是以这样的大型展事来提升城市形象,并带动一系列的周边产业。而在中国,最初具备办展条件和氛围的主要是几个一线城市,当这些双年展、三年展逐渐为艺
期刊
2018年11月,上海外灘美术馆迎来了比利时艺术家弗朗西斯·埃利斯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展览的主题源自法国思想家乔治,巴塔耶“非生产性耗费”的理论,撇开维系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活动,战争、宗教膜拜、游戏、艺术……所有这些活动都属于非生产性耗费,在其原初状况下,它们的目的仅仅限于自身。而在当今资本主义和便捷技术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下,人类活动中过度的“非生产性耗费”与“生产性消费”一样重要。这一主题贴
期刊
一   从2012年算起,李诗文画“风景员”已经有七个年头了。那一年,他集中创作了《漂浮方案》《野有其光》《有斑痕的风景》等几个不同系列的风景画。从他最初的这些风景作品可以看出,从一开始,他真正想表现的其实并不是自然景物的美,而是那些不经意间撞入眼眸的“风景”在他内心激起的幽深感喟:对于有很深的传统文化修养的李诗文来说,《漂浮方案》所描绘的淡如幽梦的浮云,当是漂浮于现代世界的“游子意”的载体吧;在
期刊
近期,“歌德开放空间”项目陆续推出小型个展——三个“临时客厅”。以“客厅”作为空间策略和策展模型。尽管以“客厅”为概念,真正的策划工作却是从空间改造开始的。而改造的目标是一个具有寻常人家“客厅”意向的艺术展示和活动交流空间。这包含了多层次的意图。因此,空间设计的形式推导过程,其实是在分析、拆解出不同功能诉求的形式依托后,反复进行优先排序、重组或合并,甚至是舍弃,最终取得最佳的形式平衡。改造后的空间
期刊